11.07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承德,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小城。

每當人們提起承德,總會有人說“哦,我知道,就是有避暑山莊的那個地方!”

彷彿,在外地人的眼裡,避暑山莊就是承德,而承德就是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承德避暑山莊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

對承德稍微熟悉一點的人,又會說了“不不不,承德不僅有避暑山莊,還有外八廟,還有金山嶺長城,還有磬錘峰!”

承德磬錘峰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磬錘峰,古稱石挺,俗稱棒槌山。早在1400多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有記載,稱其"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經實際測量,磬錘峰海拔596.29米,槌高38.29米,連同基座高59.42米,上部直徑15.04米,下部直徑10.7米,體積約為6508立方米,重約16205噸,估計已有300萬年的高齡。峰槌半山腰有一株桑樹,高約3米,大約有300多年的樹齡。

那還有對承德比較瞭解的人,就會說“其實呢,除了這些名勝古蹟,承德還有羊湯、八大碗、驢打滾、蕎麵餄餎等小吃!”

承德平泉羊湯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羊雜湯是清真食品,是用羊的下水等切成絲做成湯,放點辣味,可以禦寒。

河北平泉羊湯的來歷有多種傳說,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康熙皇帝在圍場溝(今河北平泉黨壩)設圍打獵,在追趕一隻梅花鹿時,一直追到八溝地面(今平泉縣平泉鎮)。鹿鑽入柳林沒有追到,康熙皇帝的餓勁兒倒是上來了。

正在這時,不遠處飄來一陣香氣,十分誘人,康熙尋香找來,發現一個小店,店內一回族老者正忙活著在鐵鍋內煮著一堆看著油乎乎的東西,香氣正是從鍋中飄來。康熙也不問價,直叫:"快來飯!"開店的老者不敢怠慢,趕緊盛出一碗切好的羊雜湯,順手拿了兩個燒餅。

康熙食後容光煥發,精神百倍,才想起沒問吃的是什麼,老者告訴說:"這叫羊雜湯,是用羊的雜碎做成的。"康熙覺得十分夠味,便隨口道出一首詩來:"喜峰口外遠,塞北古道長。野鹿入柳林,八溝羊雜湯。" 從此,八溝羊湯名聲大振,關裡關外無人不曉,外來食客交口稱道:"難怪平泉的羊湯這麼好,原來還受過康熙的皇封呢!"

的確,一個城市,要想讓人記住,那必須有值得一逛的旅遊景點,或者必須一嘗的有名小吃,它們都是可以代表一個城市的旅遊文化、物質文化和飲食文化。

說了一些有關於承德主流的文化符號,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其他文化符號……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增強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國家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越來越重視,那關於承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你知道嗎?

豐寧滿族剪紙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豐寧滿族剪紙產生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到清代乾隆年間已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和風格,由於當地滿族習俗,決定了豐寧滿族剪紙的走向,它主要以滿族窗花、禮花、節令專用剪紙的形式,出現在(幾乎)全縣的大小鄉村的家家戶戶之中,到清末民初已到鼎盛時期,達到村村都有自己的剪紙群體和高手。

從內容上可分為吉祥剪紙,花鳥魚蟲剪紙,山水風光剪紙,人物、盆籃碟盤瓶、瓜果、動物、花字剪紙等類。由表現形式看,它包括單色剪紙(紅、白、黑等)、點染剪紙、填色剪紙、複色組合剪紙等品種。

豐寧滕氏布糊畫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滕氏布糊畫滕氏布糊畫是河北豐寧民間藝術家滕騰發明的新畫種,被譽為“中華百豔,華夏一絕”。創作技法集繪畫、雕塑、堆繡、唐卡、剪紙等工藝之大成,用料講究、色彩絢麗、操作細膩、畫面逼真、取材廣泛。

有油畫透視之效果,但不失國畫之特點;有工筆之觀感,又具有寫意之風格。一畫作成,須經繪樣、分解、製版、整型、配料、布糊、組裝、裝飾、成畫等12道手工工序。用料繁多,以綾羅綢緞等面料為主,其他如木料、紙板、海綿、絹花、首飾等多達百餘種。

二貴摔跤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二貴摔跤”又叫“喬相撲”,由蒙古族競技類體育項目中的“布庫”演化而來。是集體力、智力、靈敏於一身的表演性體育項目,作為民間花會中的形式之一廣為流傳。

隆化滿族的“二貴摔跤”:“一人頂兩人,難解又難分。自己摔自己,底下定乾坤。”這是承德人描述“二貴摔跤”的一首打油詩。

一百家子撥御面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河北承德吃蕎麥的方法很多,最享盛譽的當首推河北省隆化縣張三營鎮的撥御面。

張三營原名"一百家子",撥御面的原料有一百家子的白蕎麵、老雞湯、豬肉絲、榛蘑丁、木耳、鹽等。將煮好的面盛在碗內,澆上用老雞湯、豬肉絲、榛蘑丁、木耳、鹽做的滷即可食用。面潔白如雪,風味獨特,並有開胃健脾、降低血壓的功能。

滿漢全席傳統制作技藝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滿漢全席傳統制作技藝,以承德宮廷菜為主,兼具多樣化,多民族化,地方化的特色,它取材廣泛,用料精細,用各種花刀、坡刀等雕刻出來的花、鳥、魚、蟲、人物、山水、飛龍戲鳳、孔雀開屏、樓臺殿閣,形象逼真,五顏六色,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火候也十分講究,滿漢全席突出了滿族飲食的特色,麵點饒有風味,在製作方法上有很高造詣。

滿漢全席上乘宮廷菜餚之特色,下秉地方菜餚之精華,別具一格。其餚饌之繁多,技藝之高超,器皿之精緻,場面之豪華,禮儀之講究,耗資之巨大,是我國宴席發展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甚至在世界烹壇上佔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具有咱承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很多,有承德清音會、豐寧滿族吵子會、蹦躂會、契丹始祖傳說、平泉的傳說、康熙與大廟的傳說、鷹手營子的傳說、竇爾墩傳說、燕山大板、鐵板大鼓、豐寧南營子吹打樂、豐寧橫河蒙丁演武、八溝石雕工藝、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山莊老酒釀造技藝、八珍御酒釀造技藝、平泉御膳糖餅手工製作技藝、灤平十番樂、灤平棉花鬼、灤平二龍山龍文化、八大怪、熱河二人轉、和順聖會、黃旗武會、掄花等……

這真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咱承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竟然這麼多!

與承德有關的這些文化符號,你都知道嗎?

至此,咱們說了物質文化,說了旅遊文化,說了飲食文化,說了非物質文化,還有一種文化,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避暑山莊不再是承德唯一的文化符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文明、科技、農業等方面的符號與承德掛鉤,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那麼,問題來了!

你還知道哪些能代表承德的特色文化符號,來留言告訴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