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理解寶寶哭鬧所要表達的意思?

包蕊傑


非疾病性哭鬧

寶寶一般的哭鬧,主要是想引起你的關注,想讓你抱抱他,和他交流說話。這時一定要愛撫地抱抱,如果你抱起了他,他還是哭,那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飢餓:哭的同時伴有啃手指、吃衣角或被角的動作,吃到食物就停止哭泣。

鬧困:眼睛時睜時閉,哭聲斷斷續續,入睡了就停止哭泣。

有大小便:哭泣的同時發現臉漲得通紅,並且還有用力的動作。

胃腸不適:夜啼,可能是白天睡得多或吃得不合適。

口渴:口渴的啼哭很好分辨。你會看到寶貝一臉的不耐煩,嘴唇乾燥,時常伸出舌頭舔嘴唇。止哭特效良方——喂水。

叮咬或刺痛:陣發性的號陶大哭,需要馬上查找原因,是否被蚊蟲叮咬或什麼東西刺痛了。

尿褲子:通知性啼哭聲音較輕,無淚,大多在睡醒時或吃奶後出現,哭的同時兩腿蹬被。不過,嬰兒對髒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寶貝會在第一時間讓你知道出狀況了,他需要“場地清潔服務”,也有的寶貝根本不把這當回事。

疾病性的哭鬧

如果在寶寶哭鬧的同時,還伴有其他異常的症狀,那可能就是生病的徵兆,就需要你馬上提高警惕了。必要時需馬上就醫,家人要將寶寶的症狀詳細介紹給醫生聽。


兒科醫生鮑秀蘭


首先,當孩子的期待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哭鬧

很正常,不哭不鬧才不正常。

哭鬧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

他很生氣,很失望,很委屈,很難過,很沮喪,

這麼多情緒一股腦兒湧上來。

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

沒辦法把這些情緒化作語言表達出來,

所以只好用哭鬧來表達。





沫之雨兒


隨著嬰兒的呱呱墜地,“哇”的一聲大哭。宣告一個新的生命開始了。從此以後,因為嬰兒還太小。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

所以,父母一定要搞清楚孩子哭的具體含義,才能更好的照顧好小寶寶。

一,需求型啼哭

為人父母要懂得判斷寶寶的哭聲的意思。

1.飢餓時候的哭泣,在寶寶出生的前三週,大部分情況下,是由於飢餓才哭的。當吃到奶,寶寶開始就安靜下來了。開始認真吮吸。

2.便便時候的哭泣

寶寶拉粑粑或者小便後,就會不舒服,也會哭,但是哭的節奏比餓的時候緩慢,同時身體轉動不安。這時就要考慮換尿布了。

3.其他方面的需求

有時候寶寶感到無聊也會哭泣。

二,病理性啼哭

寶寶不舒服的時候會用哭聲表達,比如,傍晚時候大哭並伴隨驚聲尖叫,可考慮腸絞痛。

比如,白天可以安靜入睡,而入夜就啼哭不安,有可能是小兒夜啼。

對於病理性哭泣,父母一定要重視,必要時候要帶孩子到醫院就診。當孩子出現病理性啼哭的時候要懂得基本的護理手法和按摩手法,讓孩子舒服一些,有利於緩解症狀。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掌握一門語言需要用心溝通。寶寶哭鬧對於成人來說就是一門"嬰語"。他涵蓋的信息量可能很多。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有可能是身心需要。生理上的要求沒有獲得滿足,比如感覺飢餓,疲憊,乾渴,睏乏,或者外界環境比較寒冷、陰暗、潮溼。機體感覺到疼痛,瘙癢。或者受到驚嚇。需要與父母進行溝通,都有可能出現哭鬧。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病理性因素了。比如中耳炎,口腔潰瘍,佝僂病,營養不良,腸道的疾病,比如腸套疊,腸絞痛,腸道寄生蟲病,腸繫膜淋巴結炎,腹股溝斜疝,以及一些皮膚方面的疾病


。所以,在理解孩子正常生理需求後,排除了吃、喝、拉、撒、睡這些方面的問題,便需要考慮病理方面的因素。需要及時診治。


兒科恩銘


寶寶哭鬧無外乎有幾個原因:

首先排除沒有生病不舒服

其次就是渴了餓了困了或者拉粑粑需要換尿片了

一般新生兒易患腸絞痛,可服用西甲硅油配合做排氣操

還有寶寶有時苦鬧是沒有安全感,想要大人抱著。


Sophia100594906


寶寶在會說話之前,所有的需求和情緒都靠哭和笑來表達。這就需要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要非常盡心,能及時瞭解孩子的需求和情緒。 孩子最基本的需求無非就吃、喝、拉、睡、冷、熱。餓了孩子會哭,吃多了撐了孩子胃不消化孩子也會哭。沒有進入深度睡眠,把孩子放到床上孩子會哭。 我舉幾個例子,有一次在小區,大夏天,天特別熱,我媽看到一個老人哄一個小女孩,孩子哭的特別厲害。一直哭,我媽就說,這麼熱的天,你給孩子喝口水吧,結果老人說,唉,孩子媽媽說孩子是純母乳餵養,不用喝水,不讓喝。這就非常教條了,不能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去餵養。夏天孩子熱,身上水份流失快,肯定是需要喝水的。孩子哭,就需要給孩子喝口水看看是否能緩解症狀。 還有一次,秋天的時候,我家孩子洗完澡之後,他爸爸就把孩子放到床上慢慢細細地給他擦身子,孩子就一直哭,第二天就感冒了。後面我想了下,肯定是孩子剛洗完澡從水裡出來特別冷,所以他只能哭。後來我給他洗澡,洗完後給他包好,在被窩裡裹一會,他就沒有哭過了。 所以,我們平時要多觀察孩子的反映,及時瞭解他的需求。要相信科學,同時也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餵養。



用戶93940888730


寶寶在還不會開口說話之前都是用哭來表達感情的,因為我二寶目前一週歲所以我以個人經驗來說。


首先他餓的哭聲是會輕但是拖聲比較短的哭

第二如果他想要抱的話就會睜眼睛看你一下哭一下的

第三如果是痛,如腸絞痛他是閉著眼睛發出他最大的聲音哇哇大哭,那聲音聽著心痛

第四很少人知道的哭,他不能翻身當然是前三個月時候,他也會經常哭,人不能翻身就需要大人抱起來幫他翻身。

總而言之,一歲之前一定要儘量滿足他,少讓他哭,給他安全感。這樣長大也會少發脾氣。情緒的宣洩,情緒的引導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家長要及早面對,等大點慢慢引導他們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