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創業者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就是“老賴”、“騙子”嗎?

【原創】創業者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就是“老賴”、“騙子”嗎?

王思聰創業失敗,並被一些地方法院確定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雖然經過努力,化解了矛盾,解決了債務糾紛問題。由此,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很多人發問,為什麼創業者會被確定為失信被執行人,甚至被人認為是“老賴”、“騙子”呢?

創業者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就是“老賴”、“騙子”嗎?

說實在的,創業者成為失信被執行人,確實讓人感到很難過,也很擔憂。要知道,對絕大多數創業者來說,都是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創業者行列之中的,也是決心幹一番事業、做一件能夠讓人刮目相看的大事的。他們從創業的第一天起,就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甚至不惜傷害身體,也要把企業做起來。

然而,結果卻與他們設想的完全相反,他們不僅沒有成功,反而變成了失信被執行人。這其中,還包括王思聰等富二代。

那麼,為什麼創業者會最終走上這樣的創業之路,獲得這樣的創業後果呢?從主觀上講,可能與創業者本人的能力和水平有關,與創業前沒有做好充分的調研和準備有關。特別是那些有一定技術能力和水平,但沒有市場開拓能力和水平的創業者,更容易陷入到創業失敗的泥潭。對這樣的創業者,確實應當同情和理解,從他們的內心來講,可以說沒有一個想成為失信者,沒有一個不想成為一個創業成功的守信者。可是,造物弄人,他們沒有能夠挺過創業關,不僅努力付之東流,還讓自己戴上一頂失信者的帽子。對這樣的失信者,決不能用“老賴”、“騙子”來形容。他們真的不是老賴、不是騙子,而是創業失敗者。

創業者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就是“老賴”、“騙子”嗎?

而有些創業者,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市場能力,無論是人品還是水平,都足以成為一名創業成功者。然而,卻在創業過程中,得不到應有的支持和幫助,特別是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因此,縱然有良好的技術、有較好的產品、有一定的市場前景,卻苦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還是失敗了。有的則藉助高利貸等地下金融,也因為成本過高、負擔過重、壓力過大,最終沒有能夠挺過創業關。如果他們能夠獲得金融機構的有力支持,相當一部分是能夠成為創業成功者的。可惜,他們沒有這樣的機會和機遇。

這也意味著,這部分創業者,也因為外部環境和條件沒有給予其應有的支持和幫助,沒有能夠成功。不僅沒有成功,還可能欠下一大筆債,最終成為失信者。他們失信,真的是非常遺憾、非常可惜,也值得同情的。他們倒下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外部的環境,是沒有足夠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對他們而言,怎麼說也不該是“老賴”、“騙子”。

創業者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就是“老賴”、“騙子”嗎?

只有那些既沒有技術,也沒有資金,更沒有產品,而是從創業第一天起就想著騙人的創業者。不,談不上創業,而是詐騙者,才是真正的騙子,他們甚至連老賴都稱不上。對這樣的人,就應當嚴厲懲罰,決不手軟。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