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從小到大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有出息,對此你怎麼看?

農在天涯


關於從小到大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有出息這個的問題,我想說父母的否定語言對孩子影響十分大,然而不論小孩子還是長大的孩子,都有機會擺脫這樣的影響。

父母否定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

舉個常見的例子,經常會聽到大人抱怨孩子說“大人說什麼偏偏反著來”。

比如,大人說“不要去馬路上玩”,然後孩子偏偏就跑到馬路上去玩了。

為什麼會這樣?

這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正相反,孩子很聽話。大腦很聽話。

大腦總是會處理和執行聽到的動詞詞組“去馬路上玩”,而會忽略非動詞“不”。

大腦無法處理複雜的“不去馬路上玩”,因為大腦需要耗費精力和能量思考那該去哪裡玩,為什麼不能去馬路上玩等等後續問題。

雖然寫在這裡是很長的一段句子,但是在孩子的大腦裡的思考過程只是一瞬間就完成的事情。

因此大腦只好選擇執行“去馬路上玩”更簡單的指令。

如果家長開口前多些思考,這樣說,“就在過道這裡玩哦”,這樣的指令就十分清晰,執行就特別容易。

家長的大腦也很懶,思考到了可預見的危險,就直接說“不可以”在哪裡玩,並且以為孩子自己會思考為什麼不可以,該去哪裡等等後續問題。

家長的大腦都愛偷懶,大人都尚且不能做榜樣克服,又怎麼要求孩子去做很多思考呢。

結果,生活中經常被這樣的否定句充斥著,然後孩子做不好做不對的時候,家長就用其他的否定詞彙來形容孩子,或者是發洩憤怒。比如,“笨”“沒出息”“懶”等等這樣的字眼。

本該聽到家長持續引導自己具體怎麼樣才是努力智慧的做法,具體怎樣做就是積極自律的孩子,卻一直聽到的否定詞彙,長此以往,孩子逐漸形成了

習得性無助

的模樣。變成了再怎麼做也好不起來的思維方式,於是就不尋求改變,而不尋求改變更增強了不進步的結果,惡性循環。

因此,經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生活的很辛苦,很無助。

父母應避免“命令型”語言,比如訓斥和要求;而應該採用“建議提示型”語言管教孩子,引導孩子提出意見或選擇。

孩子如何擺脫來自父母的負面影響

很多年的科學研究表明,大腦是可以重塑的。

儘管孩童時代的影響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不代表一個從小到大被否定的孩子會一輩子定型,而是有機會擺脫來自父母的負面影響,方法就是通過重塑大腦的思維方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智力能通過各種挑戰得到提高。

成長型思維,不但在孩子身上,在成年人身上也可以實現。

只要一個人不斷鞏固

“努力是獲得成績的關鍵因素,而缺乏能力並不是導致失敗的原因,放棄才是”

的觀念,那麼這個人就會不斷努力,持續保持積極的心態,從而讓自己的思維走向正向。

成長型思維,能幫助一個人在面對社會中的不良定性或偏見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

另外,善良也可以幫助一個成長變得有出息。

《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一書的作者指出,善良、奉獻且不求回報的人不僅僅會獲得至善的讚美,他們的事業也會蒸蒸日上。“好人有好報”有著它的科學依據。

因此,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確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此有察覺的孩子在成年後仍然有機會擺脫負面影響。

我是藍公主,分享西方育兒,討論中西教養,尋找帶娃精髓。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藍公主


我排行老大,原來就是被我父親否定的,老二被父親肯定的。結果反過來,我事業一步一個腳印,奮鬥到正處級領導。我老二少年書沒讀好,基本一事無成,近十年來才和朋友開公司賺了一些。

我天生有逆反心理,父親不看好我,我偏要向父親證明我不是他想的那樣。當然父親並沒有不支持我的學業,我對父親是非常感激的。只要對父母好,我和妻兒都盡力去做。當生活好過一點,我即把父母親從農村接到城裡和我一起生活,說實在的,當時房子不大,但兒孫膝下承歡,一家人非常幸福。可惜我父親因為偏食引起健康問題,76歲走了,我痛不欲生,哭了三年,終生不再進入娛樂場所。在《廈門晚報》上發表了“還不清的債”一文,以寄託無限的哀思,希望有來生,再續父子緣。母親今年88歲,健康尚好,生活能自理,老來無憂。


梁山寶樹堂xiety


一個孩子不管是被父母還是老師否定都是一種傷害。閨蜜家大孩子從小跟著媽媽,後來孩子上小學,閨蜜想到孩子自理能力強了,就出來自己開了可餐飲店。看似很簡單的生意,但忙起來就沒有了底線。於是對孩子的管理自然而然的少了。每次看看孩子的學習成績還好,總以為孩子一切安好。但殊不知孩子卻經歷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挫折。

孩子四年級換了個從教多年的老教師做班主任,閨蜜因為忙跟老師交流不多,對於老師的人品閨蜜自然不評價。但是換班主任一個學期後孩子的英語課代表被撤了下來,閨蜜納悶的問孩子怎麼回事,孩子說不知道,換了個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做英語課代表,但是每天晨讀的領讀還是孩子在做。閨蜜問為什麼,孩子告訴閨蜜說是因為英語課代表不會讀。閨蜜安撫孩子說是老師為了幫助後進生進步給他們一點壓力。對於閨蜜的解釋孩子沒有否認也沒有肯定,但孩子卻越來越沉默。有一次閨蜜收拾東西看到孩子的日記裡記錄是因為對方孩子給老師送禮了,所以老師才讓對方孩子做英語課代表。看了孩子的日記我閨蜜的很震驚,小學生而已有這麼嚴重嗎?後來閨蜜側面套孩子的話,確實對方有經常送禮物給班主任,班主任對這個孩子各方面都很關照。而閨蜜家孩子遭遇這次否定後,明顯的自信心大打折扣,每次遇到事情就有些退縮心理 ,總質疑自己做不好。直到上初中經過多方面的調整孩子才恢復以前開朗的個性。

還記得一個女孩子持著本科學歷來到單位應聘保育員,我簡單的看了簡歷這可是一個不錯的學前教育專業學校啊。於是提議讓她應聘配班老師,但是小女孩猶猶豫豫的告訴我,怕自己做不好。我有些好奇的引導她說出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原來小女孩從小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家裡姐弟兩個孩子。從小弟弟就是家裡的寶,女孩雖然不會被家裡人虐待,但在言語上卻很少得到溫暖,每次姐弟兩有矛盾,父母、爺爺奶奶必定會罵女孩。所以女孩從小做事就沒有主見,什麼事情都會看父母長輩的臉色行事,深怕一不小心做錯事就會受到大人的譴責。以至於長大了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信心,來應聘保育員也擔心做不好。

自信心會影響一個人一生髮展,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對孩子的否定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髮張。


慧眼看人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都有自己的自尊心,作為家長一定要時刻注意,千萬不能隨便的打罵孩子。而且往往一個孩子長大後是否幸福,也是看小時候過得咋樣,有沒有被父母打罵,因此從小被打罵的孩子,20年後會變成這4種模樣,很難獲得幸福!

  1、自卑

  一般來說,在打罵中成長的孩子,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長大後都十分的自卑,做事情沒有一點信心,自我價值的貶低,甚至害怕社交,與父母的關係比較惡劣!

  2、錯失良機,氣場弱

  很多的孩子在長大後,因為長期被父母打罵,性格上比較自卑,從而做事情不敢主動爭取,很難去主動的追求異性,總認為自己配不上她,而且氣場比較弱,總會為一些事情感到不舒服,卻不敢反抗!

  3、討好別人

  長期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處處小心翼翼,會變相的討好他人,甚至有點過分的“懂事”。

  4、表達能力差

  被父母長期打罵的孩子,長大後的表達能力就會很弱,參加集體活動或者表演的機會就更少,軟弱卑微很容易受欺負,總是很敏感,怕受到關注,沒自信!


笨點點


不對!至少並不完全對!

愛可以是瓊漿玉液,也可以是砒霜;恨可以是傷害,也可以是力量。

被父母否定,並不是一無是處。而相反角度,被父母愛或溺愛,並不一定代表未來就能很有出息。無可厚非,被父母否定的孩子肯定有不健康的心理存在,正如蒙臺梭利所說,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童年缺愛的人,大多數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方向,不停地自我療傷。他們多數人傾其一生都無法釋懷。

被父母否定出現地典型4個問題如下:

1、自卑 

一般來說,在打罵中成長的孩子,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長大後都十分的自卑,做事情沒有一點信心,自我價值的貶低,甚至害怕社交,與父母的關係比較惡劣!

2、錯失良機,氣場弱

很多的孩子在長大後,因為長期被父母打罵,性格上比較自卑,從而做事情不敢主動爭取,很難去主動的追求異性,總認為自己配不上她,而且氣場比較弱,總會為一些事情感到不舒服,卻不敢反抗!

3、討好別人

  長期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處處小心翼翼,會變相的討好他人,甚至有點過分的“懂事”。

  4、表達能力差

被父母長期打罵的孩子,長大後的表達能力就會很弱,參加集體活動或者表演的機會就更少,軟弱卑微很容易受欺負,總是很敏感,怕受到關注,沒自信!

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父母的投射

蘇家三兄妹,同樣生在蘇家,但待遇卻是有差別的。

大哥出國二哥結婚,蘇母不惜賣房子。蘇明玉明明有希望上清華,卻被母親要求讀師範,因為免費,甚至最好直接去醫院上班,給兩個哥哥鋪路。

兒子的血脈和女兒的血脈,是不同的。母親對兒子的愛和對女兒的愛,是有差別的。

不平衡的兄妹關係背後,是重男輕女的強勢母親和弱勢缺位的父親。

這樣的中國式家庭組合,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母親的突然離世,讓明玉又回到這個闊別多年的家。她主動出錢買墓地、操辦母親後事。在爸爸抱著大哥哭,二哥在抹淚時,明玉卻在一旁看手機。葬禮上,二哥罵她,她憤怒離去,卻獨自在車裡崩潰痛哭。她雖然表面強硬、冷漠,其實內心極度自卑和沒有安全感,渴望被愛。

原生家庭極度缺愛,從小沒感受過親情的溫度,造就了蘇明玉外表的冷漠,她用冷漠的外表封閉自己。那個從小不被愛的孩子渴望被愛,卻得不到一個擁抱,於是他們害怕被別人看出內心的渴望,只能用外表冷漠來掩蓋內心的渴望。

正如蒙臺梭利所說,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童年缺愛的人,大多數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方向,不停地自我療傷。他們多數人傾其一生都無法釋懷。

父母否定,以及愛的多少,不能決定孩子的人生就不幸福,每當我們討論親密關係,原生家庭似乎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心理學上,原生家庭跟親密關係最相關的是“依戀理論”。所謂“依戀”,指的是人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人格的基礎也由此定型。成年人處理親密關係的方式,也可能是父母的重演。

蘇母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她生於“重男輕女”的家庭,於是也重男輕女,一隻雞兩個腿,一個給大兒子,另一個給小兒子,對女兒則翻以白眼。蘇小妹呢,拼命遠離蘇家,逃離原生家庭,卻被蘇大強說“你太像你媽了”,她活成了媽媽的模樣!

這很像一個魔咒,逃都逃不掉。很多人都為蘇小妹鳴不平,說蘇家就她一個正常人。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如此。

蘇家三兄妹,都中了原生家庭的魔咒,無一倖免。從人格來看,蘇家兄妹每個都有致命點:大哥愛面子,“中國式長子”,愚孝,喜歡說大話,愛指責別人,事業失敗,婚姻危機; 二哥啃老,媽寶男,一事無成,婚姻失敗; 小妹情感冷漠,是家庭的邊緣者。 他們的成長經歷,足以說明:

得到父母之愛的多少,不能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幸福。


在失去愛和堅持自我之間,所有的孩子都學會了偽裝和隱藏,否認了自我的存在。

就像蘇母一樣,她要認同她父母的觀點,她有能力,卻不得不幫著不爭氣的弟弟,不然,她就會失去父母的愛。

她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一方面羨慕男人,希望擁有男人的一切;另一方面,她又痛恨男權社會剝奪了她作為女人應有的一切。

當她生了帶有自己基因的兒子時,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我希望成為男兒身,這樣我才能有自己的成就,我的價值才會被認可。

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產生了這樣一種傷害:

劇中,大兒子成為門面擔當,如果他無法為母親掙得榮耀呢?他絕對不會相信母親會這樣對他說:“沒關係,你做不到媽媽也會為你開心”。

二兒子呢,他無法超越學霸哥哥,只能活成母親的小棉襖,因為他如果追求自己的價值,遠離母親,他同樣害怕失去母親的愛。

蘇小妹呢,她承載了母親所有的否定。有意思的是,作為一個高中生,她敢跟代表權威的家庭叫板,這說明蘇母在暗暗支持她獨立的人格。別忘了,蘇母原本就是個有能力的人。

蘇母,生在那樣的時代,生於那樣的家庭,她一生都無法做自己。蘇母對兒子表面是愛,隱藏的卻是對男人的恨,最終害了孩子;對女兒表面是忽視,其實內心隱藏的是對女人犧牲自我的痛。

愛可以是瓊漿玉液,也可以是砒霜;恨可以是傷害,也可以是力量。

如果,你的人生足夠長,你會發現,你的身上,一定有父母給你的最寶貴的東西,作為代價,你要為這個寶貴的東西付出相應的東西。大兒子得到成就感,但要面對生活的空虛;二兒子得到情感,就要面臨獨立的焦慮;小女兒得到了獨立,就必須面對不被愛的悲涼。

我是遵循科學養育的昊媽,踐行強基教育,關注我,跟我一起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歡迎在評論中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教育好孩子。


陳俊昊的理想


導語:如果留心觀察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你會發現,成功人士都必備一個特質,那就是自信滿滿。

自信心的差異,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成就。

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父母的認可,在爸爸媽媽鼓勵和肯定聲中長大的孩子,自信心都不會太差。

那些在糟糕的原生家庭裡,從小到大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後憑著毅力逆襲的也有,但概率非常低,就像千千萬萬買彩票的人,真正中獎的寥寥無幾一樣。

之前有一個同事,特別敏感,其它同事在旁邊說笑,無意中抬頭看了她一眼,就認為別人在說她的壞話。

雖然工作很努力,但因為人際關係欠佳,提升總是沒她的份。

後來瞭解到,她從小在父母的否定中長大。小時候因為個子比較矮,爸爸覺得丟人,都不願意帶她走親戚。

上學了,雖然成績挺好,但媽媽覺得第一名,第二名才是真的優秀。

畢業後,選擇了外企,但父母卻認為國企才是“金飯碗”。

總之,無論她選擇做什麼事,父母都能找出一個理由來否定、打擊她。長期下來,她變成低自尊的性格,和人相處起來困難重重。

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容易不自信。

當父母總是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待孩子時,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窒息”感。孩子要麼默默承受,要麼用激烈的方式來反抗。

但無論用哪種方式,因為得不到認可,孩子都容易陷入自卑和自我否定之中,無法自拔。

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夠好,成了他們深埋在心底的陰影。

李玫瑾教授曾說: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難以愛上自己。

無法認可自己的人,也無法真正自信起來。

據相關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罪犯中,40%以上的,都不同程度遭受過父母語言上的否定和傷害。

父母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那應該如何和孩子正面溝通,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呢?

1、多一些信任和包容。

每個孩子都渴望成為父母眼裡的“好”孩子,但孩子的好奇心強,而認知能力有限,很多時候雖然表現踴躍,卻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興沖沖跑去幫忙洗碗,卻不小心把碗打碎了。

孩子開心地舉起自己精心的畫作,卻把水墨打翻了一地。

當孩子出現這些“意外”時,父母的責罵和否定,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時間久了,慢慢喪失了自信。

多一些信任和包容,給孩子一些嘗試的機會。能被父母認可和支持的孩子,更有創新精神。

2、多換位思考。

小王子說: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孩子。

事實上,許多父母都表示,在責備孩子之後,沒多久就會後悔。

冷靜下來就知道,我們不希望被別人否定,孩子也不希望被父母否定。

多換位思考,你會發現,孩子並非故意犯錯,孩子的錯誤,也沒有大到,需要大動肝火的地步。

重點提示:人的一生中,童年時期自信心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信心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能力發展的基礎。

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和自信心息息相關。

曾有位哲人說,一個人,從充滿自信的那刻起,上帝就已伸出無形的手在幫助他。

今日話題:當被父母否定時,你是怎麼想的?歡迎留言討論。


格格巫育兒


毫無疑問,孩子是會受家庭環境影響的。

長期受父母否定的孩子,心理會很壓抑,久而久之,難免會產生副作用。

1.孩子不自信

孩子在鼓勵中會更樂意做事,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如果長期受到家長的否定,他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時常會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的確什麼都不擅長。一旦孩子心理上有了這樣的疑慮,他做事會比較猶豫,變得不敢嘗試。

2.影響親子感情

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母的關懷,想得到父母的肯定。

對孩子長期的否定,讓孩子變得反感。若是孩子有了主見之後,會變得叛逆。越叛逆越得到父母的否定,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親子關係很難變好。

而且,孩子小時候是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父母的否定,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影響,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沒那麼愛他。

3.產生自卑情緒

孩子的情緒會變得消極,以前感興趣的事情,現在可能會覺得沒興趣了,不想做,對什麼都無所謂。他會覺得,反正我也做不好,幹錯就不做了吧。

父母還是要展現積極的一面,發掘孩子的閃光點,不斷的鼓勵、讚揚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銘花爸爸


記得有一名跳杆運動員,觀眾的掌聲越激烈跳的成績越好,在觀眾的掌聲最激烈時,他可以超越自己跳出自己不敢想象的高度。人在被鼓勵時,他的自信心很強,全身凝聚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從小被否定的孩子,他會不自信,做什麼都會給自己在心底打上不可能成功的標籤,同時也會自卑,做事不積極,生活看不到希望,容易自我滿足。就好像生活在只有黑白色的世界裡。要學會鼓勵孩子,做錯了可以用一個孩子很好理解又不傷孩子自尊的方式讓孩子糾正。希望每一位家長都用心引導好我們可愛的寶寶




健康有形


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後的確難有出息,即使有出息也會比別人困難!因為一個被父母否定的人,對生活學習基本沒信心,特別是父母總拿別家的孩子作比較,對孩子更是一種致命的傷害!不但對孩子的成長毫無幫助,更令孩子失去自信心,產生自卑心理,自認為比不上別人而自暴自棄;更有甚者會產生叛逆心理,因此走上歪路!

從小被父母否定的人,通常會形成自卑、孤僻、膽小的心理,這種心理導致孩子無法跟別人很好地溝通和相處,交際能力低,且無論做任何事都沒信心,故,孩子有出息的機會相對要小!



好奇人生彭琪皓


如今有了自己的寶寶的我,也曾有過受到父母的否定的沮喪經歷,否定和批評有雖然一定反向激勵,但有時也會適得其反,造成對自我的否定甚至自卑。

記得我的父母經常對我說“你怎麼這麼差,你是我的孩子嗎?”完了,你肯定考不上大學”“完了,你這樣的能找到工作嗎”“誰誰家的孩子多優秀,你看看你”等等,慢慢長大後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就算是長大後被誇獎以後,也是非常自卑,內心中一點力量也沒有,變成了一個討好型的人。

其實在父母的態度裡,真的藏著孩子的未來,什麼原因造成了父母對孩子的否定呢?

首先,所有的父母被孩子學習上的焦慮心情左右,害怕孩子學習不好,學習不好就等於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等於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等於生活的很辛苦,這是他們的邏輯,也是現在很多工薪階層父母的邏輯,他們堅信,考上好大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所以焦慮使人害怕,更加緊張,一旦看到孩子沒考好或者不好好寫作業就會惡語相加,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使

其次,父母的觀念裡,他們見不得孩子不聽話,見不得孩子頂嘴,把孩子“乖”當成了好事掛在嘴邊逢人就炫耀,殊不知這樣的“乖”孩子已經喪失了創造力,喪失了內心的力量,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對孩子來說是多麼可悲。

再次,經常否定孩子是不懂得與孩子溝通的意識,覺得吃飽穿暖有學上已經是很不錯了,達不要求就是孩子不努力,至於孩子的心理感受,根本就不會有那種認知,只會不斷否定孩子讓孩子更加學習不好,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現在的我因為小時候的心理陰影造就現在的為人處事,只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麻木了,不記得了,曾幾何時,我也有過的自卑,面對困難的不安和焦慮。

現在的我努力成為懂孩子、會說話的父母,最大綻放孩子的生命力,心平氣和地教育疏導孩子質,耐心友善地培養孩子,最大綻放孩子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