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快過年了,怎麼處理孩子的壓歲錢才不“兩敗俱傷”?

眼看著春節就快要到了,最開心的莫過於孩子們,因為過年的時候,他們不僅可以吃好、喝好、玩好,還可以收到大把壓歲錢。


快過年了,怎麼處理孩子的壓歲錢才不“兩敗俱傷”?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對於孩子的壓歲錢,一般家長都有下面這三種處理方式:

1、上繳沒收型。

這類家長擔心孩子會隨便買買買,所以不管孩子收到多少壓歲錢,一概沒收,由家長全權支配。但是因為強硬要求孩子“上繳”,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完全放任型。

這類家長不管孩子收到了多少壓歲錢,完全交由孩子自己處理,但因為孩子不具備一定的財商,對金錢管理沒有什麼概念,所以容易導致孩子用壓歲錢胡亂消費。

3、代管理財型。

這類家長讓孩子擁有對壓歲錢的所有權,但不能自由支配,尤其是當孩子收到數額較大的壓歲錢時,往往由父母代理。

壓歲錢這事,處理不好,可能會“兩敗俱傷”。

隨意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就像我的同學,他小時候過年經常是紅包還沒捂熱,就被父母強制沒收了,逢年過節他總是會因為壓歲錢的事情跟父母吵架、冷戰,鬧得很不開心,對父母沒收壓歲錢這件事他一直耿耿於懷。但如果讓孩子任意支配壓歲錢,家長又擔心孩子會養成亂花錢,盲目攀比的壞習慣。

快過年了,怎麼處理孩子的壓歲錢才不“兩敗俱傷”?


對於壓歲錢,只要合理規劃,不僅能夠更有效地利用這些錢,同時還能培養孩子正確的財富觀,提高孩子的財商。

快過年了,怎麼處理孩子的壓歲錢才不“兩敗俱傷”?

父母應該如何處置孩子的壓歲錢?

專業理財師認為: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利用壓歲錢進行理財教育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3歲以前的媽媽代管階段。

二是3歲以後的共同管理階段。

孩子3歲以前,還屬於嬰幼兒時期,對金錢沒有概念,所以這個時期媽媽以第一監護人的身份代為接收和保管孩子的壓歲錢。

從孩子三歲開始,壓歲錢的處理就要從媽媽代管階段轉入父母和孩子共同管理階段。這個時期可以讓孩子一起加入到壓歲錢的管理上,從小樹立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在壓歲錢的處理上,注意下面幾個事項

1、控制給孩子壓歲錢的金額。

最好是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範圍之內。如果孩子壓歲錢太多,爸媽們可以建議孩子把錢存入銀行,或者購買必需的物品,比如交學費、生活費、購買輔導書等,再留下一部分當零花錢。

2.幫孩子樹立正確的用錢觀念。

告訴孩子“錢要用在刀刃上”,讓他明白壓歲錢不能亂花,要用來買有用的東西。比如孩子一到商場就嚷著要買這個買那個,還振振有詞地說:“反正我用的是我的錢,憑什麼不讓我買。”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說:“買一個就夠了,用完了再買!”

3、引導孩子有計劃地使用壓歲錢。

讓孩子寫一張支出計劃表,列出自己在學習、獻愛心、孝敬長輩、娛樂和其他等5個項目上的開支打算。再列出一張收支明細表,記錄自己收支狀況,看看自己的消費是否合理。

4、用好“延遲滿足”這一招。

當孩子的壓歲錢用完後,別馬上給他錢,讓孩子體驗一下沒錢的感覺,要是孩子繼續要錢,可以跟他說 “你今年的壓歲錢已經不多了,這個星期的零花錢,就只能給你一半”。

5、讓孩子有一份感恩的心。

家長要告訴孩子,壓歲錢是長輩付出辛苦勞動所得來的,無論多少都體現了他們對自己成長的關愛,這樣不僅能激發孩子熱愛、尊重和感謝長輩的情感,也能讓孩子有一份感恩的心,同時,還讓孩子能從中體會到家的溫暖和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6.讓孩子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事實上,大部分壓歲錢都是父母通過等量錢財換來的,所以家長要利用壓歲錢對孩子進行“惜財教育”,要讓孩子明白,壓歲錢不是從天而降的一筆“橫財”,在你收到一筆壓歲錢的同時,父母也往往會支付出去同樣多的錢數,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壓歲錢並非意外之財,更不是不勞而獲,而是家長的辛苦所得。

因此,孩子要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不能認為這就是自己的錢了,可以大肆揮霍,胡亂購買。

快過年了,怎麼處理孩子的壓歲錢才不“兩敗俱傷”?

國外家長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美國:從零花錢中學理財

在美國,幾乎每個孩子手中都有零花錢,而這些錢大多是他們通過幫助父母或家人做事掙得的。就連一些富豪對子女也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迫使孩子從小摒棄“不勞而獲”的依賴思想,樹立“靠自己的雙手吃飯”的觀念。即使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家裡也不例外。奧巴馬的兩個女兒小時候必須做家務才會有零用錢,如果做家務,每星期能領得1美元的零用錢,家務包括佈置餐桌等。

為了幫助孩子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一些美國家庭還讓青少年為自己的電話費和車費以及一部分家庭開支付賬。孩子成熟後,父母常會翻開賬本,告訴他家中的錢是怎麼花的,以幫助孩子瞭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財政”。

快過年了,怎麼處理孩子的壓歲錢才不“兩敗俱傷”?

英國:儲蓄理財是必修課

在英國父母的觀念裡,讓孩子們感受金錢的來之不易,遠比讓他們理所當然地享受家長的給予來得重要。英國人的理財教育方針是提倡理性消費,鼓勵精打細算,並且把他們這種理財觀念傳授給下一代。在英國,兒童儲蓄賬戶越來越流行,大多數銀行都為16歲以下的孩子開設了特別賬戶,有1/3的英國兒童將他們的零用錢和打工收入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

從小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就是在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讓孩子體會到賺錢的辛苦,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所以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就從今年的零花錢開始引導吧!

外國的這些辦法可以作為參考,具體需要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建議從儲蓄、花錢、賺錢三方面來考慮。

儲蓄篇

1、為孩子準備一個儲錢罐。

把零花錢存起來,培養孩子的儲蓄行為。定期陪孩子拿出來數一數,讓他有積少成多的感覺,儲蓄的興趣就大了。

2、建一個銀行賬戶。

這應該是很多家長的做法了。把壓歲錢等大額的錢存起來。最好帶上孩子一起去開戶,一定時間後再帶孩子去取款或者取利息,讓孩子有存錢的概念,不會認為家長把自己的壓歲錢據為己有。

花錢篇

1、定時定量給零花錢。

零花錢不能說給就給,應該成為固定的事項。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消費情況,每週或每月給固定數目的零花錢,這些錢可以給他自由支配。

2、教孩子做預算表。

對於年齡大點的孩子,不妨教會他們根據自己的消費情況做好下次領零花錢的預算表,再監督他們按預算表執行,減少不必要的花費。

3、記錄消費情況。

給孩子準備一個小小的記賬本,對於消費情況做好詳細的記錄。和孩子討論消費情況和消費質量,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賺錢篇

1、讓孩子通過勞動賺取一部分零花錢。

給零花錢劃分一個機動部分,也可理解成我們平常的工資上面的“績效”一欄。這一部分可以通過孩子的勞動,如幫忙做家務、給爸媽按摩等來賺取。

2、有條件的話嘗試經營活動。

現在一些小學會組織賣報紙的活動,讓孩子通過實際的體驗認識賺錢的不易,以及學習營銷技巧。有條件的話,不妨和孩子一起嘗試這些經營活動,相信對於孩子的理財行為是有很大幫助的。

文章來源於網絡,由園長幼師通小編轉載整理,只為分享優秀教育理念,促進幼教行業健康發展。感謝原創作者的辛苦創作的付出,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