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產後多久會消腫?

龔晟512


婦女產後水腫比較難受,這時候產婦因身體不適,心情也很著急。首先要從認識產後水腫是一種生理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體內水液瀦留不能順利排出體外所造成的。然而產後的水腫根據各個人的體質素質的不同,出現的症狀也不相同,其原因也各有差異,如水腫發生在下肢,沒有超過自身的膝蓋,這種水腫一般是孕期水腫的遺留問題。這種水腫在通常情況下隨著產婦排尿和出汗的增加,水腫情況有所改善,且會慢慢地消失,大約在產後一個月左右就會慢慢恢復正常。

如若出現全身性水腫,且持續時間很長並伴有其他症狀,如頭暈目眩,食慾不振小便時有澀痛感覺,就需要去醫院就診進行檢查,應排除心臟與腎臟的毛病,有無關係,或是本是否有凝血或靜脈血栓等情況。產後水腫消除的時間,由於產婦各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故而有所不同。一般生理性的水腫,消失時間比較短,但也因人而異,大多數人在半個月內就會慢慢地消失,也有的人一個周就消退了,也有的體質差的產婦要在滿月後才漸漸恢復。還有的產婦在分娩前有血壓增高的症狀,水腫消除可能與血壓相關,消除時間較慢,應對血壓進行監測。還有與產婦分娩時的體位也有一定影響,在那特定的體位情況下水腫恢復也較慢,這時候應該好好調養,多吃些含維生素較多的食物,適當地活動,需要一個較長時間恢復,水腫亦隨之消失,這時在飲食上耍特別的是低鹽飲食,因為攝鹽較多會使體液瀦留加重水腫,不能不引起重視。

中醫治療產後水腫多以健脾利水之法,認為是脾陽不運,水溼停聚,浸漬四肢肌肉所致。方用白朮散(蜜炙白朮、茯苓皮丶生薑皮丶大腹皮丶陳皮,)或鯉魚湯調理。


黒芝麻


導語:有些女性是在懷孕期間出現水腫,有些女性則是在產後才出現水腫,無論怎樣,寶媽們都希望水腫儘快消除,畢竟手腳、大腿等部位的臃腫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行動上也極為不便。那麼究竟產後多久會消腫呢?

產後為何會出現水腫

1、由於產前,孕婦的肚子越來越大,壓迫到大腿靜脈,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水腫。

2、有些女性因為懷孕而令身體代謝功能發生變化,具體表現就是水腫。

3、孕婦本來就多吃少動,加上分娩氣血損傷,造成身體代謝功能進一步下降,從而引起水腫。

如何消除產後水腫

1、久站或者久坐都會形成水腫,建議活動時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而休息時也要適當抬高腿部。

2、因為吃鹽過多會使體內液體的濃度增加,讓水分難以排出體外,造成水腫,所以要少吃鹽。

3、可以吃一些利尿消腫的食物,比如薏仁、紅豆、鯉魚、冬瓜等,我懷孕時腳腫得比較歷害,就喝了不少冬瓜湯,效果明顯。

4、水腫較嚴重的女性應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以免水腫加重。

產後多久會消除水腫

1、孕期導致的生理性水腫在產後何時能消除是因人而異的,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此大多數人在半個月內就會恢復,也有些人一週內就能消除,還有些人則需要滿月後才能真正消退。

2、孕期女性如果沒有高血壓,一般產後十天以內,水腫的現象就會逐漸消除;若孕期有高血壓,那麼產後水腫消退就比較慢,而且還需要跟蹤監測血壓的情況。

重點提示:產後水腫的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寶媽此時不必太過擔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合理飲食,營養均衡,水腫會自然消除。如果產後水腫確實久未消除,那麼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了。

今日話題: 你們生完寶寶後出現過水腫的現象嗎?又是通過什麼方法消除水腫的呢?

大家好,我是泉媽育兒心得,專注親子關係,對親子心理、教育、溝通、閱讀等有獨到的見解,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幫助,歡迎關注、留言、點贊、轉發、收藏!


泉媽育兒心得


產婦的水腫主要是由於子宮變大、影響血液循環而引起的,另外受到黃體酮的影響,身體代謝水分的狀況變差,身體會出現水腫。病理性水腫則是由疾病(妊娠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等)原因造成。

一般來說,產婦的體質、飲食等方面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分娩之前,水腫的情況也不會一樣。加之分娩方式不一樣,產後的身體恢復情況,飲食,睡眠,哺乳方式等各個方面也不一樣,很難說會有一個統一的時間界限。

通常在產後一週左右,產婦會有大量出汗的現象發生,這很正常,稱為“褥汗”,一方面是因為產婦剛剛分娩,身體虛弱,另一方面,也是排除體內水腫的一個方式,當然,通過大小便也會有利於部分水腫的消除,這需要一個過程。

在這個階段,產婦要注意的是:保持合適的室溫,房間內空氣新鮮,飲食要清淡,讓寶寶多吸吮,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鍛鍊,注意保暖,及時更換因出汗潮溼的衣服,避免著涼。(個別有高血壓、心臟病的產婦要遵醫囑)。

願所有的寶媽都儘快的回覆健康和美麗!

我是資深育兒導師,產後修復指導師!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我哦,我會隨時為您答疑解惑。


易辰老師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以下內容:

一、妊娠期的水腫從哪裡來?

1、水腫是孕婦常見的體徵,一般從孕六個月開始,屬於正常現象。

2、懷孕後體內的孕激素水平上升,孕激素可導致水鈉瀦留,約半數以上的孕婦有不同程度的水腫。

3、多表現為:手指增粗、手腕腫脹,腳脖、小腿甚至腹部水腫等。

應對措施:

1、懷孕後應取掉戒指,以防血液循環不好加重手指腫脹、疼痛。

2、手腕適當活動,以防腫脹壓迫神經,引起手麻、手腕疼痛。

3、夜間睡眠時,適當抬高下肢,有利於血液迴流,減輕腫脹。

4、不過分強調低鹽飲食,否則會影響食慾。

5、不長時間站立:,以免下肢循環不好,加重水腫。

6、水腫明顯,或體重增長過快、過多,應高度警惕妊娠特有的高血壓疾病等。



二、產後多久消腫?

1、產後寶媽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至產後一週時,已恢復到未孕時水平,而妊娠期體內瀦留的多量水分,隨著激素水平的下降也要排出體外。

2、主要經皮膚和腎臟排出

(1)褥汗:產後寶媽會出汗較多,又稱褥汗,在剛入睡和初醒過來的時候更明顯,經常滿身是漢、渾身溼透。這不屬於病態的虛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產後1——2恢復正常。

應對措施:勤換衣物,避免受涼,不必特殊處理,更不能像老人家說的那樣,去捂汗。

(2)多尿:產後一週內會出現多尿的現象,是產後多餘的水分經腎臟排洩的結果,無需特殊處理。

通過以上了解,寶媽們不必擔心妊娠性水腫的消退問題,這是生理現象哦!


產房說


  一、產後水腫怎麼回事

  產後水腫主要是因為體內水液瀦留,不能順利排出造成的。但產後水腫根據症狀不同,原因也是有一定差別的。主要有以下這兩種情況:

  如果媽媽的水腫是發生在下肢,沒有超過膝蓋,那麼這種水腫一般是孕期水腫遺留的問題,這種水腫是正常的,產後隨著排尿和排汗的增加,水腫情況就會慢慢消失,大概在產後四周就會恢復正常。

  如果媽媽出現全身水腫,而且持續時間很長,並且伴有食慾不振、頭暈眼花、尿澀疼痛的症狀,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需要檢查心臟、腎臟、肝臟等部位是否有無疾病,以及是否出現了凝血或者靜脈血栓的情況。

  二、產後水腫什麼時候可以消腫

  產後水腫的消除時間由於每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因人而異。

  1、孕期導致的生理性水腫,在產後消失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大多數人在半個月內就會恢復差不多。也有一部分一個禮拜就能消除,有的則在滿月後消退。手腳部位的水腫一般都是最後消除。

  2、在分娩之前血壓是否正常?若無血壓升高,一般產後十天以內腳腫的現象就應逐漸消退,若產前有血壓增高,那麼在產後可能消退較慢,而且要監測血壓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分娩時體位所致,有的人在那種特殊體位下一定時間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樣的話只能慢慢恢復,可多吃各種維生素並做適當的活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低鹽飲食。

談談我的奶牛生活

我的母乳餵養心得

兒子半歲了,我這個當媽的奶雖然不算高產奶牛,但也始終夠吃。並且,從餵奶到現在,我沒喝過一碗豬蹄湯,雞湯魚湯也不是很密集,食量不算大,在沒有絲毫忌口並且沒有鍛鍊的情況下,身材已算基本恢復。孕前是100斤,現在是104斤(身高164),孕前腰圍64,現在腰圍66,肚子還略有些松。現在就等寶寶滿歲後通過運動塑形了。

說說我的體會和我的頭半年哺乳期。

我是剖宮產,不過是順產失敗轉剖的,可能對母乳的影響小些。在孕8個月的時候,每日已有幾滴汁水從乳頭滲出,產後當天就有了初乳。但由於不懂得怎樣引導寶寶銜乳,頭半個月經常被寶寶吸到乳頭起白泡,所以最初的一個半月是吸奶器吸出瓶喂寶寶(嚴格控制量),然後再讓寶寶吸一會兒滿足他的口欲。

由於我和寶寶配合不好,頭半個月寶寶吸的太少,開奶不是很順利,寶寶初乳吃的不太多,餓瘦了整整一斤,後半個月加速追回,到滿月時體重比出生體重重了1斤多一點。最初幾天初乳只能吸出20ml不到,寶寶幾乎是1-2h吃一頓,有時更短(不過據說新生兒的胃容量是5-7ml,足月出生後2周內體重下降在1斤以內的都算正常,至滿月長1斤左右也是比較合適的)。到出生十天左右黃疸超標住了5天醫院。期間寶寶的奶量變化是:到10天左右20-30ml/頓,10-20天45-60ml一頓,20-30天60-80ml一頓。在寶寶20-30天時,奶量不太夠,寶寶喝到了80ml一頓,但我3小時只有60ml,於是加了10天奶粉,每天加一頓。但現在回想起來,寶寶應該是住院的時候到了猛長期,而我又沒在身邊,他不能及時吸,所以乳量沒有跟著漲上去,而且自己感覺醫院用瓶喂,無法滿足寶寶口欲,不知道是不是有些過度餵養了。

由於我和寶寶初期的配合不是很默契,最初的一個月寶寶經常會把我的乳頭嘬的滿是白水泡,疼到不能繼續親喂,所以最初的一個半月我基本都是用吸奶器吸出,瓶喂,但會嚴格控制量,喂一部分瓶再讓寶寶親吸一會兒。這樣既能緩解乳頭被吸破,又能保證有寶寶吸奶刺激激素分泌,還滿足寶寶的口欲。建議準備吸出瓶喂的媽媽,首先不要放棄親喂,只要他每天在吃你就不會乳頭混淆,也能有機會隨時轉親喂。而且媽媽們一定要嚴格注意瓶喂的量,至少我家兒子是不知道飽的,他是要先滿足口欲的,瓶喂省力好吸,吃得快,所以往往明明已經吃飽,但沒過足嘴癮,所以就不停的吃,媽媽們就以為寶寶沒吃飽,自己的奶水不足。建議媽媽們儘量親喂,不行就先給一部分瓶,然後接著親喂一段時間或者給安撫奶嘴一段時間,滿足他的口欲。瓶喂的話要選擇仿乳頭的奶瓶,要寶寶費力裹且防脹氣的。千萬不要以為寶寶沒飽,就輕易加奶粉,自己還特心慌覺得奶水不夠。瓶喂如果不嚴格控制量,很容易就會過度餵養,撐大了寶寶的胃,累壞了奶牛,還會增加未來寶寶超重的幾率。到寶寶一個半月時,寶寶力量大些了,經過網搜正確銜乳姿勢的動態圖後,我成功的實現了轉親喂直到現在。

自從國家鼓勵生育,海南的產假增加到188天,所以我是剛剛返回職場半個月。單位很人性化,有單獨的小屋子,還有冰箱,所以果斷選擇了背奶。現在一天在單位10小時,可以穩定的吸出350-400ml的奶量,一般吸2-3次,回家接親喂(如果寶寶晚上吃的確實多,要保證奶量不減少,一歲以內的寶寶夜奶不要刻意的斷掉)。

每次吸奶前我會先洗手,用開水燙所有工具,然後用乾淨的軟布擦拭乳房,開始吸奶。吸完立刻連瓶將奶放入冷藏室降溫至低溫後轉冷凍室速凍(冷藏室低溫保存的最佳時間是3天,-18度是4-6個月,喝的時候取出,冷藏的奶直接用熱水溫至42度上下喂最佳,冷凍的奶先用溫涼水化開,再用熱水溫至42度上下喂寶寶最佳),同時用雙密封條的的儲乳袋凍上兩袋冰,備著晚上下班的路上給奶保溫,回家繼續放0度冷藏室備第二天白天喂寶寶。上班前我在網上買了5個玻璃的儲乳瓶。吸奶的時候我一般用最小檔(快速檔)先刺激乳頭,等有了奶陣的感覺(乳頭髮脹、微刺痛,開始小量快速出乳)轉中檔,輔一點身,一隻手拿吸奶器,一隻手托住乳房,這樣可以最快速順暢的出奶。一般我會左右交替各吸兩次,吸完後用手按摩一下乳房(先用掌根順時針轉圈揉,再用空心拳手指頂揉有殘奶的位置),最後手擠將餘奶排乾淨。每天我會用蒸汽消毒一遍所有工具,每週再用奶瓶清潔劑徹底刷洗所有工具。如果吸奶器不太好吸的媽媽可以試試錄一段寶寶大哭的視頻,吸奶時邊吸邊播放,放到大點聲音,不行就帶上耳機,可以幫助刺激快下奶。

說完餵奶的一些事情,接下來再說說哺乳期吃的方面的一些感受。本人因為腸胃不太好,吃多了就消化不良,所以基本從孕期起就飯量就長得不多,只增長了20-30%(但我孕吐基本沒有)。並且從孕期開始我的體重控制的就還不錯,整個孕期長了24斤,生完出了月子110,現在在不忌口不鍛鍊的情況下已經恢復到104。我產後就沒喝過一碗豬蹄湯,喝了幾天的“蜜幼媽媽下奶茶”,還有喝過一兩次紅糖水。第一週以小米粥、疙瘩湯、爛面為主,流食,並且沒有放肉的那種。第二週至第三個月期間每天都要灌汁水+“蜜幼媽媽下奶茶”,但是基本每週只喝一頓雞湯,一頓鯽魚湯,並且將油撇的非常乾淨。其餘的時候都是喝菜糊、牛奶、酸奶。不管是雞湯還是魚湯,都會放紅棗,在寶寶猛長期來臨奶量大增的時候,會一天多喝幾次“蜜幼媽媽下奶茶”。對於太瘦脂肪不足不喝濃湯就奶水不足的媽媽可以試試吃黃油和奶油奶酪的蛋糕。我每個娃猛長期的時候都會吃掉一整個4寸或6寸的紅絲絨蛋糕(裡邊很濃郁的奶油霜),除此之外我每天早餐都會吃些黃油。用乳脂代替油脂既能補鈣,又能利於泌乳,比之油膩的湯還不容易發胖,我是管用的。

還有建議各位媽媽從孕期開始就要少食多餐,每天食物種類儘量豐富。我從產後三個月以後就沒再灌過湯,每週1-2頓,少量喝,只是為了增加營養補身體,不是為了下奶,但是“蜜幼媽媽下奶茶”沒停過,還有水要多喝,我每天基本都會喝3000ml左右的水,吸奶前後都是各400ml,非常管用。但我從產後半個月起就開始每天魚、瘦肉、蛋、至少三種蔬菜、水果、粗糧、少許堅果、200ml牛奶或高鈣脫脂奶粉+200ml酸奶+黃油,量很少,但種類非常豐富。直到最近上班了,才種類稍少一些。如此吃法,我的奶質非常好,很濃,凍後可以看出黃黃的一厚層奶脂,很掛杯。另外,我在產後頭三個月時經常喝菜糊,幾乎是兩天一次,每次要叫家人放至少10種菜,切碎,煮熟後用料理棒打成糊,代替湯喝一大碗,再一大碗的“蜜幼媽媽下奶茶”既下奶又可預防便秘,還營養豐富極易吸收,同時還瘦身。這個大家可以試試,建議大家孕期就買個料理棒這麼吃,打蔬菜糊、水果糊,真的很好。料理棒日後還可以給寶寶做輔食接著用,非常實用。

另外,我從孕期開始就是每天吃全營養素和檸檬酸鈣,當天沒吃海魚的話加一粒dha,有條件建議在吃些膠原蛋白。我兒子從出生到現在除了ad我沒給他吃任何補劑,我都是自己吃,讓他進乳汁。這樣既不怕自己身體被掏空,寶寶還最容易吸收。哺乳之路漫長,媽媽們一定要吃好一些的營養補充品,寶寶需要什麼都會從媽媽身體直接拿,漫長的哺乳期下來如不注意保養,老得快還是小事,身體透支了後面很難補。

我這個娃生下來,按照以上的方法,我寶寶長得很壯,我的皮膚狀態身體狀態也都比孕前還要好,返回崗位同事們都說我恢復的實在太好了。寫出來供媽媽們參考!

最後想說,每一個堅持母乳的媽媽都是光榮而偉大的。我是打算喂到1歲後開始運動塑形,母乳一直到自然離乳的。也祝福每位媽媽都能實現自己的哺乳目標!

ps:感謝“羊咩咩咩”朋友的提醒,特地查了國際母乳協會的文獻,剛吸出的母乳確實是先放冷藏室降至低溫再冷凍最好!若第二天就會喝,就直接用密封儲乳瓶放在冷藏室,不冷凍就可以了。

加一小段做背奶媽媽的心得和體會。我從寶寶6個月考試上的班,到現在已經2個多月了。現在我白天在單位也是把“蜜幼媽媽下奶茶”當水喝,每天能吸出的奶水比原來多了近50-70ml,但我不知道是月齡大了寶寶吃的多了,還是上班了的原因。但即便如此,我的母乳我兒子吃夠,每天可以富裕一瓶。我兒子是白天比較貪玩,吃奶少,晚上猛吃的類型。

上班後開始吃公司食堂的飯菜,佐料和油量無法自己控制,到上班1個半月後,開始出現堵奶問題。總結下來,吃的油膩第二天就會容易堵奶(初期的感覺就是吸完還覺得乳房不夠軟,有種被糊了一層保鮮膜不爽透的感覺,再拖乳暈裡就會出現小疙瘩塊)。建議各位媽媽有條件的還是自己帶飯,實在不行就準備碗熱水涮油和佐料再吃。每晚睡覺前吸奶器吸空,再配合按摩,自己排淨一次,這樣可以最有效的預防堵奶。如果已經堵奶,不太熱敷,吸奶時,用按摩檔刺激的久一點(我用的單邊,堵奶的時候會一邊用吸奶器按摩檔,另一隻手手動按摩另一隻乳頭一同刺激),擦拭的時候儘量擦拭乾淨,排掉小奶粒再吸奶,以便最大限度疏通。再不行就先吸奶器吸乾,撈來餓的娃娃叫的娃,使勁給你吸一通。千萬不要放任它堵!

軒寶兒媽上週不幸中招,左邊乳房堵奶至發炎低燒,要知道軒寶兒已經9個多月了!還堵成這樣!我也是醉了!回顧了一下過程,趕緊來補充一段。本人是奶孔天生極細,乳頭小,but奶還天生巨稠的那種,稠到吃點草就能有5mm厚的奶脂(如圖,黃黃的)。


由於中午吃食堂的緣故,堵奶之前的一週一直吸的不太順暢,總是吸不乾淨,堵奶的當天,單位中午吃排骨、四季豆,都比較油,晚上回到家孃親大人為了給我補充DHA特地買了沙丁魚炸和猶豫爆炒,也非常油。由於擔心堵奶,我只吃了2條沙丁魚,2塊魷魚。但到了半夜11點,堵奶還是那樣來了。起初先是覺得有點悶悶的略硬,我沒有及時用吸奶器吸,心想寶寶馬上要吃了,不吸了(軒寶兒一般十二點前會來一大頓,這是我最最錯誤的決定)。結果,到寶寶11點半寶寶醒的時候,已經堵的很硬了,寶寶已經無法正常的吃白(加之我兒子懶得使勁),那一頓就沒吃多少。很快,開始發低燒,繼而腸胃難受,此時我仍然沒有意識到是乳腺炎了,還沒有及時吸奶。晚上。到得第二天早上,我已發燒至37.5左右,一宿軒寶兒吃的明顯比以往少,此時我通過吸奶器還可以吸出奶,也努力在堅持吸,但沒有好轉。10點半左右去的三亞婦幼醫院,轉相關科室進行通乳按摩排奶。醫生說我的乳孔比他們的通乳針都細,本來就極容易堵。疏通完畢又敷了個膏藥,囑咐堅持餵奶,喂前熱敷,讓寶寶的下巴對著硬塊的方向使勁吃,飲食要清淡,不要生氣不要吃辣,第二天上午再來做一次疏通。疏通的當天下午,燒退掉了,第二天開始消腫。第二天疏通後,晚上硬塊開始消失。總結一下,這次堵奶發現的問題:

1、如果你是天生乳頭小且乳管細的媽媽,一定要忌口,從產後開奶就要避免濃湯,喝肉湯也一定要撇乾淨油!千萬不要產後就豬蹄湯之類的猛灌下奶...炒菜、加餐、零食等都要避免油脂的攝入!如果是背奶媽媽,沒條件帶飯的,盛碗開水涮掉油!

2、嚴控油炸,避免紅燒肉、油肉湯,肉類魚類請儘量選擇低油的烹調方式,菜類也不要做的太油膩。乳脂攝入除外,也就是說黃油、奶油不受影響。

3、每天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蜜幼媽媽下奶茶”當水喝,正常媽媽是1.8L,我們需要2.5L以上,感覺當天吃的油膩或者略有堵奶的時候,可喝些淡茶,我現在每天喝水都在3L以上。

4、如果你是背奶媽媽,請每天保證3h吸一次奶,不要輕易放棄夜奶。吸奶器是吸不淨的,再沒有夜奶,你很快就會沒奶,甚至很快會堵。我是軒寶兒6個月時上班的,現在背奶3個月,白天奶量已少了50-80ml,從1個半月左右開始覺得吸不淨。並且軒寶兒的夜奶還算頻繁的,從我下班到家至第二天晨起,要吃大頓4頓,小頓2次左右,每天在兩頓輔食、3頓加餐的情況下,還可以吃掉700ml左右的母乳。

5、略堵的時候可以試試喝普洱茶,再厲害一些可以試試卵磷脂。如果發現硬腫塊,立即去醫院,找靠譜的通乳大夫,配合吃蒲公英(堅持餵奶,但消炎藥慎重)。土豆片、仙人掌之類的敷是沒什麼卵用的。建議若吃消炎藥,給寶貝斷奶吃存貨,然後用吸奶器2小時一次吸奶)。

6、若有條件,可以在感覺總是堵堵的吸不淨時做一次排奶,也不必過勤。輕微堵奶時,可以自己排,鋪上那種打個的產褥墊在上身下,先熱敷,敷軟乳房,然後餵奶,邊餵奶邊排吃過的一邊,從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推,然後拇指食指成c形,輕輕推壓乳暈排奶。

7、早發現,早治療!切記切記!等到嚴重了,發燒不說,真特麼疼啊!

先記錄這麼多,遇到難題的媽媽可以一起探討交流!

⚠️強調一下,以上內容是根據軒寶兒養育過程積累的,每個寶寶不一樣,各位媽媽只可借鑑不能照搬,一定要基於自己寶寶的餵養習慣、胃口大小、過敏情況、睡眠情況綜合考慮,進行調整!!

最後,祝福所有的寶貝們都能健康可愛!

我是軒寶兒媽,用我之愛伴軒寶兒成長。


嗨小豬電商


你是問產後腳腫還沒有消吧?這是懷孕後期由於胎兒和胎盆體積大,壓迫兩大腿淋巴神經,引起的小腿下水腫,產後會自動消失的,如果消腫比較慢,你可用紅豆,黑豆煲豬腳湯,加生薑,紅棗,陳皮,一般喝二天即可消腫了。這是一自然現象,不用擔心,望你產後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