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雍正王朝》康熙為什麼給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爐,不給大阿哥?

紅雨說歷史


此時的康熙皇帝對於大阿哥胤禔是失望至極,並且是充滿了極度的憤恨之情。

自康熙帶領著皇子們到達熱河進行秋闈開始,大阿哥胤禔的奪嫡之心已經慢慢的顯露了出來,畢竟此時的明眼人都能看到,太子在追比戶部欠款時賣官鬻爵,進而自己的主管的刑部又出現了以錢買命的荒唐冤案,康熙對於太子也已經的是越發的不滿,大阿哥胤禔便自認為可以借勢取而代之。

因此,在凌普擅自帶兵開拔,疑似太子密謀早飯的之際,胤禔的表現是異常活躍,頻頻以皇長子的身份批評自己的兄弟,並且還在康熙面前大言不慚的說出了要殺掉胤礽,以除去“慶父之憂”。可以說,大阿哥胤禔已經將自己奪嫡的想法萬萬全全的表現了出來,康熙已經對此大為不滿了。

而在這時候,三阿哥胤祉更是舉報大阿哥胤禔用“魘鎮”來詛咒皇太子,此時的康熙本就對大阿哥極度的不滿,再加上一聽到太子的異常表現全部都是拜大阿哥所賜,必然也是氣憤至極,於是將大阿哥削宗奪爵,圈禁終身。

這樣的判決表明了康熙的兩個態度,第一,自己已經不準備再認這個兒子了;第二,大阿哥要為自己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非但不會給大阿哥火盆讓大阿哥取暖,康熙甚至希望大阿哥就此死在熱河,以免去之後的一切困擾和麻煩,畢竟在康熙看來,大阿哥胤禔實在是罪大惡極,並且是罪無可恕。

與對待大阿哥胤禔所不同的是,康熙將太子胤礽和十三爺胤祥關起來,更多的是為了保護他們兩個。

此時的康熙已經知曉,太子並沒有參與謀逆造反,那份所謂的太子手諭是偽造的,但是此刻的康熙並不能就此進行徹查追究。一方面,康熙害怕在此期間再起任何的端倪,進而出現新的不利於太子的局面,康熙只能就此收手;另一方面,這件事情本就是無頭公案,根本無從查起,一旦真的牽扯麵過多,非但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有可能把牽扯進來的官員或者將領們“逼反”了。

所以,此時的康熙只能用將太子胤礽和十三爺胤祥關起來的方式,來平息整個事件,同時將他們兩個暫時性的用這樣的方式保護起來。

首先,康熙用囚禁兩位皇子的方式,來平息目前的輿論。畢竟凌普帶兵包圍行宮已經成為了事實,在事情的真相沒有真正調查出來之前,康熙只能暫時性的保持現有的局勢平衡,將太子和十三爺關起來,是最為有效的穩定局勢的方式。

其次,這相當於康熙是將兩位皇子與外界隔絕了起來,一來,可以保證兩位皇子的絕對安全,二來,可以避免兩位皇子惹上新的麻煩和問題,而在此之外的一切問題和矛盾,都由康熙自己來解決。

在這二人之中,康熙最為擔心的便是十三爺胤祥。十三爺俠肝義膽,一旦知曉手諭為假,必然會義憤填膺,反而將局勢搞得更糟,更有可能為其他人所利用,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所以康熙也只能先把他們關起來。

所以,此時的康熙並沒有將謀逆的帽子扣在他們頭上,對於這兩位皇子,儘管有著生氣與憤怒,但是更多的還是同情與可憐,與此時康熙對大阿哥胤禔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因而對於太子胤礽和十三爺胤祥也就不會那麼決絕,所以才會給他們火盆供氣取暖,還好吃好喝的照顧著。只是此時的十三爺依然是義字當先,將自己的火盆給了大阿哥。

最終,太子為康熙復立,十三爺也被康熙放了出來。

康熙本就沒有準備真的處置太子胤礽和十三爺胤祥。

以“百官舉薦新太子”為契機,康熙狠狠的打擊了八阿哥胤禩以及整個八爺黨集團,並在這之後將太子胤礽放了出來,並且將其進行了復立,對於熱河的“謀逆”事件,也算是為太子進行了平反,但是太子的權勢也大不如前。

而對於十三爺胤祥,康熙甚至沒有將其關在宗人府,而是關在了理藩院,之後,十三爺被康熙釋放了出來,並且在此之後安排其主管刑部,也算是對其忠義精神予以可充分的肯定和褒獎。


雍親王府


在熱河狩獵之際,康熙在八大莊行宮感覺體力不支,讓李德全到鹿園割些鹿血來喝,就在康熙進入鹿園之後,發現了太子和“母妃”鄭春華的姦情。太子趁機逃走。


康熙怒不可揭,到處尋找太子。就在這緊要關頭,十四阿哥夥同八阿哥模仿太子手諭調來了凌普的兩千兵馬包圍了行宮。

康熙立馬意識到這是太子要逼宮,迅速召集眾皇子到行宮集合,防止添亂,冊封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為親王。其中大阿哥為首親王,節制諸兄弟。

同時派張廷玉調狼譚的部隊進駐八大莊。

在張廷玉調來救兵之後,康熙終於放下心來處理“太子謀反”的事情。

首先,康熙召大阿哥和三阿哥進入戒得居問話。大阿哥看到太子地位不保,立馬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在康熙面前力陳太子謀逆之罪,甚至還要替康熙殺掉太子。這一舉動著實下了康熙一跳,畢竟皇長子和太子本就是親兄弟,只因為有明珠輔佐皇長子,索相輔佐太子,兩人爭得不可開交,但沒想到,皇長子竟然要殺了太子。


皇長子胤祉太不知道康熙對太子胤礽的感情了,康熙年少,在孝莊祖母選的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飛揚跋扈,威脅皇權,孝莊為了平衡鰲拜的權勢,與索尼聯姻,讓康熙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妻。索尼的第三個兒子索額圖就成了康熙的三叔。康熙與赫舍里氏感情很深

在生下太子不久,赫舍里氏就因為難產死去,康熙認為胤礽是妻子生命的延續,在胤礽2歲時,即封為太子。在隨後的幾十年,更是言傳身教,傾注了大量心血。

胤祉想方設法至太子於死地的舉動讓康熙看清了胤祉的殘暴嘴臉,以至於在皇三子爆出大阿哥利用巫蠱之術詛咒太子,以至於太子瘋瘋癲癲的時候,痛罵大阿哥是無情無義、飛揚浮躁、權利燻心的蠢豬。更向眾皇子表明,無德之人不配當皇帝。

在張五哥從野外找回太子和十三阿哥的時候,康熙知道凌普的軍隊不是太子調進來的,太子可能是被冤枉的。


當局勢穩定,張廷玉暗示康熙手諭有可能是假的之後,康熙已經斷定太子是被陷害的。

而皇長子急於殺掉太子,急於上位的舉動,讓康熙看清了大阿哥無德殘暴的嘴臉。立馬把他削掉一切職務,永遠圈禁,這樣的無德之人是不配當一國之君的。不給大阿哥送火爐是在情理之中,就是要大阿哥吃點苦頭,讓他知道自己的殘忍有多麼可恨!

當初康熙發現了太子姦情之後,太子急忙跑到了四阿哥那裡,畢竟他們是一夥的,希望四阿哥出面替自己說情。鄔思道阻止四阿哥見太子,認為太子是是非之人,和他摻和在一起必然落人口實。

這時十三爺出去見了太子,並且答應太子保全他的家人和鄭春華。又怕太子做出傻事,陪著太子在野外轉悠了大半夜。

當張五哥召回太子和十三爺的時候,康熙以為手諭是十三爺模仿太子筆記寫的,於是派張廷玉出去詢問,得知十三爺沒有模仿太子筆記的時候,康熙排除了十三阿哥陷害太子的可能。除了大阿哥、十三阿哥、三阿哥,四阿哥,還有誰陷害太子?康熙心中有數,但是不確定,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重選太子一幕,在看到朝廷重臣大多數都舉薦八阿哥的時候,康熙感覺到了八爺黨可怕的勢力,由此確定是八爺黨陷害了太子。加上八阿哥審理刑部冤案、深夜獨子審問肖國興,從肖國興那裡取得了不利於太子的口供並且把它交給康熙的事情,康熙立馬認定八爺黨才是隱藏在背後最難對付的勢力。



而十三爺在太子危難之時,陪在太子身邊,不離不棄,做到了一個弟弟的情誼和做臣子的一片忠敬之心,雖然因為口無遮攔,惹惱了康熙而被圈禁,但是,康熙認定十三阿哥是條有情有義的漢子,在冰天雪地之中給他送火爐,也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康熙給了十三爺和太子火爐,而唯獨沒有給大阿哥火爐。

接下來,康熙通過重選太子的舉動,使八爺黨勢力浮出水面,四阿哥和八爺黨之爭正是開始。


品讀春秋001


看我楊角風的回答:

在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中,康熙帝一口氣封了四個親王,目的也很明確,一方面是確保自身的安危,同時也讓眾皇子們相互制約,防止出現大的問題。

但是隻過了一晚上時間,老大胤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就被康熙帝圈禁了起來。

雖然都是圈禁,為什麼三個人的待遇並不相同呢?

一、大阿哥胤褆

大阿哥胤褆雖然年齡最大,可惜在眾皇子中卻是第一個被打倒的皇子,也是腦子最不靈清的一個皇子。

其實看一個人睿智不睿智,成功不成功,我們要看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什麼人?

太子胤礽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是坑貨,追繳戶部欠款時,被人家死死抓住小辮子,結果為了解這個小辮子,竟然想出了買官賣官的勾當,在康熙帝面前大大減分。還有肖國興的舉報,還有後面狗頭軍師黃體仁等人出的跟任伯安聯繫的餿主意,再到最後的造反,硬是把一個太子帶成了罪人。

老四胤禛不用說,鄔思道,老十三胤祥,年羹堯,李衛等人,一個個都是強有力的虎將。

老八胤禩也不弱,大部分官員,外加老九、老十、老十四,甚至他們手下還有手握三百多官員把柄的任伯安。

老三胤祉看起來最弱,其實他是清流的領袖,李袚等人都是他的門生。

反觀老大胤褆,他的手下最傻缺:

最早在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去江南賑災的時候,他的一個叫李淦的手下,忙著接老大胤褆的一個什麼侄子,連欽差的傳票都不理,氣得老十三胤祥摘了他的頂戴:

“永定河裡的王八都比你這號人少得多”

還有金陵副將馬國成,在老四胤禛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出現,那叫一個囂張啊,傻乎乎地被隆科多忽悠了,倆人本來都拒交欠款,結果人家不說話,他在那裡抖威風,最後被老四胤禛扒了官服。

有這樣傻乎乎地手下,就有這樣傻乎乎的主子,老大胤褆以為幹掉太子胤礽,自己就能當太子,可是想歸想,別這樣表現啊?

可惜,他的表現迫不及待,最後被康熙帝大罵蠢豬,並永久圈禁起來。

二、老十三胤祥

老十三胤祥被圈禁,表面上看是因為老八胤禩一夥假造太子胤礽調兵手諭,調兵包圍了八大山莊。康熙帝以為太子胤礽造反了,最後查出來老十三胤祥跟太子胤礽在一起,所以被圈禁。

如果只是這樣簡單的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老十四胤禵假造太子手諭之前,也是在太子胤礽跟鄭春華鬼混被康熙帝發現之前,康熙帝查清肖國興被老八胤禩誘供之前。

康熙帝聽說太子胤礽還跟老十三胤祥在一起聊天,他有點反感太子胤礽,而且特地命令張五哥去找老十三胤祥:

“張五哥,你現在就去見十三阿哥,傳朕的話,叫他以後不要再見太子了。”

而此時的太子胤礽還在逼問老十三胤祥,到底肖國興的事怎麼回事?

老十三胤祥根本不知道怎麼回事,此時的肖國興已經被康熙帝發配到寧古塔了,所以只能推到老八胤禩頭上。

最後太子胤礽苦悶地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還勸老十三胤祥:

“我這回是栽到老八的手裡了,你們也得多防他一點,你們鬥不過他!”

太子還沒走遠,張五哥就告訴老十三胤祥,離太子胤礽遠一點……

可惜沒有多久,太子胤礽跟鄭春華鬼混被發現,他跑去找老四胤禛,老四胤禛聽鄔思道的不肯見他,結果老十三胤祥為了保老四胤禛,抗旨去見了太子胤礽。

所以,不管老十三胤祥有沒有跟著太子胤礽造反,他的抗旨行為,讓康熙帝非常不滿,這也導致了他的被圈禁。

三、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真的是自己作死!

因為刑部冤案一事,本來跟他不太相干的事,而且這件事也不是他指使的,最後硬是燒到了他的頭上。

就像他跟老十三胤祥說的那樣,本來這件事可大可小,只要不深追,太子胤礽根本就沒事,可惜老八胤禩緊追不放,還誘供了肖國興。

結果讓康熙帝對太子胤礽下達了判斷,那就是太子胤礽病了,病得很重,重到連接見蒙古王公都不行了。

再加上金如意事件,更是讓康熙帝對太子胤礽的印象落到了谷底……

正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連老十三胤祥都不能見太子胤礽,讓心灰意冷的他只能找到了鄭春華,尋求安慰。

誰知道好巧不巧,這天康熙帝還想翻牌子,被李德全跪地苦勸,康熙帝掙扎著爬起來,給朕來碗鹿血,朕還行!

於是在鹿園就發現了太子胤礽跟鄭春華鬼混的事。

在此情況下,再加上老十四胤禵和老八胤禩的陷害,來了場假傳太子手諭調兵事件,終於讓康熙帝忍無可忍,最後下定了決心要廢掉太子胤礽。

面對老大胤褆的逼問,硬是把一個太子逼得語無倫次,雲裡霧起,傻了:

“我,你,大哥,喪盡天良,我喪心病狂,我為什麼要這樣幹?”

而此時的太子胤礽早已做好了準備,面對康熙帝的廢黜,表現得很淡漠,甚至都發瘋了……

康熙帝卻最在乎自己的名聲受不受影響,所以問張廷玉,張廷玉最懂帝王心:

“太子失德是咎由自取,皇上對他仁至義盡,天下皆知,縱使千秋萬代之後,也不致玷汙聖德。”

四、取暖風波

後來三個皇子同時被圈禁,康熙帝唯獨不給老大胤褆取暖炭火,這是為何呢?

其實這就涉及到為什麼要永久圈禁老大胤褆了:

一方面康熙帝確實對他是痛心疾首,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標榜“寬厚賢德”,誰曾想到,自己竟然生下來一個“不仁不義,喪盡天良”竟然為了上位不惜殺害兄弟的兒子,不處罰他難解心頭之恨。

第二點,如果僅僅是明裡的狠毒也就罷了,關鍵是他背後還使壞,竟然使用了最狠毒的“魘鎮”巫術,雖然康熙帝不一定信這玩意,但是這個行為就告訴我們,他的心到底有多毒?如果這次不圈禁他,誰也保不準他下次向誰下手,萬一得逞,後果是康熙帝所不能承受的!

最後,也是出於對他的一絲疼愛,老大是第一個站出來奪嫡的人,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而且太子胤礽還在,以後報復老大的話,又避免不了一場手足相殘的禍患。

而反觀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太子胤礽不用說,這次康熙帝是拿他被廢敲打一下他,同時也是為了揪出假傳手諭的幕後黑手,但是太子胤礽造反一事畢竟是冤枉的,給個火盆,也不至於凍到他,好歹是自己選的太子。

而老十三胤祥更不用說了,在剛剛圈禁了老十三胤祥不久,康熙帝還當著眾皇子的面誇老十三胤祥呢:

“這個新太子是誰,朕心裡沒有底,但還是這一條,這個人一定要有德,胤祥在這一點上就不錯,他敢於在胤礽將獲重譴的時候,不避嫌疑,陪著他,護著他,他盡到了一個做弟弟的情誼,做臣子的忠盡。”

正是這一句話,讓圖裡琛都聽出來了話外之意,給老十三胤祥送火盆的時候,老十三胤祥還轉送給了大哥,等眾人一走。圖裡琛就從腰間掏出了一壺酒,嘴裡喊著孝敬十三爺的!

由此可見,這個圖裡琛也是鬼靈鬼靈的……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雍正王朝》中康熙同時把三個兒子關進了宗人府,隆冬時節卻給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爐,大阿哥卻沒有份,對於深城府的老爹康熙來說,肯定不會是忘記了,他這樣做有好幾個意思。

先看看這三個兒子為啥被崇尚仁德的康熙關起來呢?起因還是這個歷史上最倒黴的太子胤礽(當了四十多年太子也沒能熬上當皇帝,還兩度被廢),他的倒黴全是因為自己的不爭氣,沒事了閒的非得去招惹自己的母妃鄭春華,康熙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給自己戴綠帽子的,雖然憤怒已經達到了高潮,但是他還是忍住了,沒有當場發作。這讓得知醜事敗露的太子恐懼到了極點,於是去找四皇子胤禛和十三子胤祥給自己出出主意。胤禛裝醉酒沒出面,讓胤祥去見了太子,作為太子的死黨,胤祥心疼太子整晚陪在太子身旁,感慨“無情最是帝王家”。


這個關鍵的節點讓很多反太子一黨很是興奮,都巴不得趁此機會讓太子萬劫不復。十四阿哥胤禵落井下石,偽造了太子手諭調兵制造太子要謀反的假象,大阿哥表現得就更加積極,他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表示願意替父親親手殺了太子。


薑還是老的辣,兒子們畢竟還是兒子,在老爹面前耍的這些小心眼兒很快就被康熙察覺了。一怒之下,把三個兒子都關了起來。

關大阿哥是永久圈禁,作為老大哥,竟然要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手,太子還沒有被廢,算是謀逆弒君!無情無義讓康熙心涼至極,認為其心當誅!不殺你就算是盡了父子情義了,還送什麼火爐!

對太子,那就是怒其不爭!但是畢竟沒孃的孩子活的苦,周圍處處陷阱和危機,自己又苦心培養了幾十年,氣頭上關幾天給點教訓,讓他長點記性,順便送個火爐,說明“你即便不是太子,也還是我兒子!”

對十三阿哥完全就是一種欣慰的呵護了,這麼多兒子,只有他對太子有情有義,只是說那句大實話“無情最是帝王家”幹啥,送個火爐是想告訴胤祥“雖然關了你,但是是對你最好的保護!”

太子雖然被關了,後來又出來復位太子,胤祥後來的頂梁之勢也有目共睹,至於大阿哥,是個明眼人都知道康熙徹底放棄了他,所以,康熙的火爐也是大臣們察言觀色的晴雨表,從此,該去支持誰又要好好琢磨一番了!


墨梅逸清寒


先說下此事的來龍去脈。

太子夜會“母妃”鄭春華,被康熙撞見。太子雖然逃走了,但是,他也知道今晚必然被處置。於是,太子找老四胤禛求救。結果,胤禛在鄔思道建議下,假裝喝多了,讓老十三胤祥去見太子。


胤祥本來想聽鄔思道建議,不要答應太子的任何請求,太子已經要完蛋了。可是,胤祥看太子太慘了,不僅答應了太子要照顧鄭春華和太子家人。甚至,胤祥怕太子一個人出事,還陪著神志錯亂的太子在雪地裡走了半個晚上。

而此時,聽聞風聲的老十四也不敢寂寞,竟然假冒太子手諭調兵進駐行宮,營造太子武力逼宮的假象。

康熙看見凌普調兵進駐行宮,馬上聯想到太子要“絕地反擊”!於是,調狼譚的兵進駐行宮。同時,把皇子們也都給叫來,省的他們鬧事。



也就是在此時,大阿哥開始對康熙扇風點火,添油加醋的訴說太子的不是。本來,康熙朝的最初皇位之爭,就是在大阿哥和太子之間發生的。兩人背後分別是明珠(大阿哥外叔祖父,電視劇中,是太子叔父)和索額圖(太子是索額圖的侄孫)。後來,明珠和索額圖都被康熙整倒了,太子和大阿哥都老實了。

現在,大阿哥眼看著太子“武力逼宮”不成,肯定要完蛋了。於是,為了斬草除根,也為了向康熙邀功,大阿哥主動提出願意替康熙清理門戶!殺掉太子!



幸好,張廷玉指出調兵手諭是偽造的,讓康熙冷靜下來。康熙沒有馬上批評大阿哥,而是先把太子和胤祥抓了起來。同時,讓大阿哥繼續“表演”。大阿哥以為太子被廢以後,皇位非他莫屬。於是,更是嬌狂,引起其他皇子不滿。三阿哥率先發難,指出大阿哥魘鎮太子的事!康熙終於忍無可忍,把大阿哥也給抓了起來。

於是,太子第一次被廢當晚,有三位阿哥被康熙下旨圈禁。但是,康熙對三人的態度很不一樣!

首先,康熙不僅相信胤祥是清白的,還很欣賞胤祥的品性。

胤祥有情有義,在太子危難之時,不避嫌疑,不離不棄。這件事展示出胤祥的俠義之氣,他即顧念對二哥的兄弟情誼,又恪守了對太子的君臣之禮。康熙甚至誇讚,他心目中的繼位人選必須是有德之人,這一點胤祥做的就不錯!



在此之時,給予胤祥如此好的評價,其他皇子也很吃驚。同時,康熙也解釋了關押胤祥,只是因為胤祥說“無情都是帝王家”,擾亂人心。康熙把胤祥關起來,只是讓他冷靜下,改改脾氣。

所以,第二天肯定會給胤祥送火爐。

其次,康熙厭惡太子的不爭氣。但是,也覺察出太子這些年過的不容易。

太子私通母妃和賣官鬻爵的事確實讓康熙傷心,厭惡。但是,大阿哥與太子爭皇位,自己皇子們在康熙面前爭寵的事,康熙也是清楚的。



現在,有暴露出大阿哥魘鎮太子的事,更是讓康熙心疼太子這個從小就沒孃的得孩子。在這麼險惡的環境下,太子過的太不容易了。康熙覺得,大阿哥搞魘鎮,可能是逼瘋太子的一個原因。而且,老三對魘鎮一事知情不報,也讓康熙看出皇子們對太子的態度!這些皇子都不把太子當兄弟看待啊!

所以,康熙覺得,可能雖然二阿哥不適合當皇帝。但是,也不至於再受其他折磨。所以,康熙也給廢太子送了火爐。

最後,大阿哥觸犯了康熙大忌——不念骨肉親情!

人上年紀以後,就希望家庭和睦,團團圓圓的過日子。康熙也一樣,他是皇帝,也是一位老父親。在康熙眼裡,骨肉親情比什麼都重要。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時,必須選一位能夠照顧好兄弟的皇子!

這一點,胤禛知道。胤禛從來不向康熙告兄弟們的黑狀,在康熙面前玩“骨肉相殘”,那是找死!

老八和大阿哥等人都不知道。老八曾經在刑部冤獄案中誘審肖國興,將太子拉下水。這件事被圖裡琛告訴康熙,氣的康熙罵老八是“該死,其心可誅”!從此,老八再也無緣"太子"之位了!




大阿哥做的更過分,在太子被廢當晚,不僅不替太子求情。竟然還要鼓動康熙“大義滅親”!甚至,他還樂意替康熙動手殺太子!


氣的康熙罵大阿哥是“無情無義,飛揚浮躁,權利燻心的蠢豬”!

康熙覺得大阿哥不配當他的孩子,他就是不顧及骨肉親情的蠢豬!蠢豬是不佩用火爐的!


勇戰王聊歷史



因為太子和老十三的錯還可以改,大阿哥的錯不可饒恕,康熙是徹底放棄了。冷就冷點吧,反正一身膘,也凍不死。

當然康熙這也是釋放一個很明顯的政治信號,那就是徹底放棄了大阿哥,而廢太子和老十三不只是沒有放棄,還關心他們的冷暖,算是間接保護了他們。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一廢太子之時,先後有三位阿哥被圈禁宗人府分別是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老十三胤祥。

這三位天潢貴胄被關進宗人府小黑屋時正值寒冬,當時康熙四十七年的第一場雪剛剛下完。康熙雖然怒其不爭,但也送了兩盤碳火讓他們取暖,但偏偏沒有大阿哥的火,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其實這件事情的表面原因很簡單,但背後釋放的政治信號才是關鍵。

這三位阿哥中,大阿哥的罪名是魘鎮詛咒太子,還一直鼓搗著康熙殺了太子,甚至說自己可以代勞的喪盡天良之話。太子的罪名是給父親康熙戴綠帽子偷情貴妃鄭春華,還有涉嫌兵變,當然事後康熙發現兵變並不是太子所為。老十三是在太子失魂落魄時陪太子一起外出散心的,但沒想到太子涉嫌兵變,而兵變的將軍凌普是老十三的舊部,坐實了老十三是太子死黨並且跟著參加兵變的嫌疑。

這三人罪名剛開始都差不多,畢竟太子和老十三有著兵變意圖弒父之舉,大阿哥是喪心病狂的魘鎮親弟弟,還鼓搗著康熙殺了太子胤礽。

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被找到後沒多久,康熙通過張廷玉的提示就發現了太子調兵的手諭是假的,當然要徹查,被張廷玉勸阻住了,害怕引起幕後黑手的更大反彈。當然這也是個明智之舉,畢竟當時身處熱河行宮,並不在京師大本營。幕後黑手偽造太子手諭的老十四和老八為了奪嫡是虎視眈眈,如果惹急了他們,還真敢來一場真的兵變弒父的。

所以康熙並沒有大動干戈的要求徹查此事,而是為了穩住當前的局面,並沒有說明。(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但康熙也害怕太子和老十三擔上這種罪名,被幕後黑手趁機加害,所以康熙先是讓張廷玉拿著偽造的太子手諭當著眾位阿哥的面問老十三知道不知道這個手諭,老十三說不知道。藉此震懾背後偽造手諭的人,這件事的貓膩我已經知道了你們小心點吧。當時老八向老十四使了一個眼色,說明兩人已經明白偽造的太子手諭被識破了。


通過此事,太子和老十三兵變意圖弒父的罪名自然沒有了。也就是太子給父親康熙戴綠帽子的罪比較大。但大阿哥的罪是坐實了,為了奪嫡對於親弟弟都是魘鎮詛咒,一出事了就落井下石欲殺而後快,這種人弒父都是正常的,所以是罪不可赦。

同時雖然太子和老十三兵變的罪名被洗脫,但康熙當時為了穩住局勢並沒有宣佈他們的清白。只是為了震懾幕後黑手老八和老十四,同時給眾人留下這二人兵變有疑點的狀況,下令張廷玉拿著偽造的太子手諭問話罷了。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如果當眾宣佈太子和老十三是清白的,沒有進行兵變,那麼以什麼廢太子呢。說出太子給康熙戴綠帽子的罪名嗎,這種醜事又怎麼可能大肆宣揚呢,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不懲罰太子,只能以兵變為名圈禁廢太子了。

但畢竟虎毒不食子,雖然太子戴綠帽子給康熙了,但罪不至死,老十三更是無辜的。就這樣讓他們兩個人擔著罪名,讓人以為他們徹底失勢,方便下手加害來斬草除根也不行。

因此康熙在派人送碳火時,只給了太子和老十三兩人,並沒有給大阿哥。一是大阿哥是罪不可赦,康熙是徹底放棄了,不管他的死活了。二是釋放一個很明顯的政治信號,那就是還在乎太子和老十三的冷暖,二人還罪不至死,下面的人可要保護好了。同時為之後放出老十三和復立太子做了一個完美的鋪墊。

這就是康熙高明的帝王心術,知道事情不對勁,並沒有大動干戈。而是不動聲色的將錯就錯的懲罰了太子,又穩住了局勢。後來又以送火的小事情讓觀望的眾人區分出太子和老十三還有希望,大阿哥徹底沒希望的情況,簡直是高明至極。

雍正王朝這部隱喻現實的神劇,現在大家看明白了吧。別小看了這部電視劇,雖然不是真實歷史,但勝似真實歷史,其中隱喻的職場小技巧,還是值得我們深挖分析學習的!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146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宋安之


江蘇永鼎股份有限公司職員, 回答之前先聲明一下,所有問題只圍繞電視劇本身來解答,不要扯進歷史,要不然就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進入正題。

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首先要從康熙的角度分解,劇中康熙是一個有著多數老年人都有的一個特點,人老年邁,于越到晚年就越念及子女親情,渴望家庭和睦。太子是康熙手把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寄託了他心裡所有的希望,給與的寬容更是比其他皇子要多的多,太子的性格康熙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心底裡還是有孝心的,這一點可以參照康熙王朝裡面,索額圖要害康熙時 ,太子當時是全力阻撓的。其實在太子的位置上遭到政治群攻,康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太子做出一些荒誕不經的事時康熙並沒有特別恨他,只是充滿失望。被群攻康熙也是看在眼裡,也無可奈何。綜這些因素,十三阿哥出於手足情意不避嫌的陪著神智失常的太子,儘管違了很多朝廷規矩,康熙還是很欣慰的,相反大阿哥在此時不但不顧及康熙的難處與情緒,



還不明情況的胡亂攻擊太子,最後還犯了康熙的大忌,提出處死太子,就這一句話康熙不但對大阿哥充滿失望,而且更是痛恨至極。所有這些情況就能理解為什麼康熙不給大阿哥送火盆了吧,就是因為犯了康熙最在乎的子女之間的手足親情之忌。


影畫點選


首先要說康熙是個睿智,有本事,有作為的皇帝!

而大阿哥在康熙這幾個有奪嫡之心的兒子中,無疑是最愚蠢的,光憑這一點康熙就不喜歡他,何況他還無德,無德無能用在大阿哥身上最貼切。

胤礽是孝仁皇后赫舍裡所生,兩歲就被封為太子,也是大清朝唯一的一位皇太子。從小聰明可愛,勤奮上進,康熙對他傾注了全部的期望和心血,也正因康熙的寵溺和縱容,才養成了胤礽後來驕橫淫逸的壞毛病,以致後來兩度廢立,康熙對他寄於厚望,現在幾十年的心血付諸東流,康熙自己心裡的坎就過不去!




就像鄔先生說的那樣:太子畢竟是一個三十多年的太子,所謂名份早定,盤根錯節,無論誰扳倒了太子,他都將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最終也將不容於皇上。

老八一黨偽造太子手諭,造成凌普逼宮的假象。康熙後來與張珽玉冷靜分析後就知道了胤礽是冤枉的,可是愚蠢的大阿哥胤禔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上竄下跳,才上演了一場康熙戒得居訓政的精彩表演,也是康熙對大阿哥和十三阿哥的評價和處罰態度。



康熙:“太子被廢有些事情你們知道,有些事情你們不知道……但我大清的江山決不能交給無德之人,胤祥(老十三)在這一點上就不錯,他敢於在胤礽將獲重譴的時候,不避嫌疑,陪著他護著他,他盡到了一個做弟弟的情義,也做到了一個做臣子的忠藎,朕處置胤祥是不容他在國家逢此大事時,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煽亂朝綱………大阿哥私下說要朕殺了胤礽,他說如果朕害怕擔殺子惡名,他可以替朕除去慶父之憂,他這個主意好哇!好就好在他忘了胤礽是他的親弟弟,好就好在他忘了胤礽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儲君,什麼是利令智昏,什麼是骨肉相殘……



康熙:“胤禔,你今晚上竄下跳教訓你這些弟弟,你為什麼想殺胤礽?″

胤禔“孟子云,社稷為重君為輕。"

康熙:″放屁,像你這般無情無義,飛揚浮躁,權利薰心的蠢豬居然也想當太子,還什麼社稷為重君為輕,你乾脆一刀把朕這個君弒了,你馬上可以登基,豈不更方便?


對於這樣無德無能,利令智昏,骨肉相殘的蠢豬,康熙怎麼還會給他送火,凍死算了!


尋桂子


《雍正王朝》中在熱河狩獵的時候,康熙皇帝同時圈禁了三名皇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十三阿哥胤祥。

圈禁的時候,康熙皇帝派人給胤礽、胤祥送去了飯食和炭火,卻獨獨沒有給大阿哥胤禔送火,其原因非常的簡單:


1、身份不同

胤禔已經被廢除了所有的爵位,貶為庶民,終身圈禁。

胤礽還雖然已經被廢黜太子的名分,但是還是皇子,而且康熙對胤礽的愛其中夾雜了對赫舍裡皇后的愛。

胤祥也僅僅是被圈禁而已,並沒有其他任何身份的變動。

2、所犯的錯誤不同

胤禔所犯的錯事對胤礽進行”魘鎮“,妄圖扳倒太子後,竊取國家儲君的位置。

心思狠毒,想要康熙殺掉自己的親生兒子胤礽,甚至願意代勞殺死自己的親弟弟胤礽。

這種骨肉相殘,不顧親情的想法違背了康熙的原則和底線。

胤礽的錯誤是和康熙的妃子鄭春華私通,屬於失德,但是並不影響康熙對胤礽的親情。

況且康熙給胤礽的行為找到了藉口是因為胤禔的“魘鎮”造成的,而太子兵變實際上是被人陷害。


胤祥的錯誤是因為有人誣陷和胤礽一起發生兵變,這個本身已經證明是假的,他的另一個錯誤是出言不遜,一句“最是無情帝王家”戳中了康熙的心窩子。

3、將來的處理結果不同

在追查調兵手諭的幕後黑手過後,太子胤礽還要被放出來繼續在前面充當靶子,還要復立。

胤祥還要放出來輔助胤禛,而大阿哥胤禔已經是廢人一個,沒有用了,他的結果就是終身圈禁。


逝去即歷史


不請自來

給老十三火爐,是欣賞。給太子火爐,是疼惜。至於大阿哥呢,康熙對他恨之入骨,還會給火爐?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康熙皇帝在承德的日子呆的實在是不順心。在那段時間裡,他發現了自己選的儲君竟然是個綱常全無的逆子。他發現所謂的八賢王,居然是一個腹黑的小人。不過最讓他吃驚以及痛心的,是他的大兒子居然毫無人性,為了皇帝的位子想殺他的親弟弟。

身為皇帝,自己的兒子教育成了這個樣子,真是失敗。養不教,父之過呀。但是他還是皇帝,皇帝可以知錯,可以改錯,但卻不能認錯。皇帝,怎麼會犯錯呢。

在承德的最後一晚,皇家的爭鬥差點淪為了大清朝的笑柄。還好還有老十三,為太子出頭,雖然話說的有點難聽,但衝著大阿哥去的。康熙皇帝在老十三的身上,多少有些欣慰。因此,雖然老十三被關進了監獄,但是沒人把他當囚犯,他是俠王,是皇帝的驕傲。


而太子,雖然幹出了有悖倫理的事情,但是康熙卻沒想真正的把他廢掉。鍛鍊了近四十年的儲君,康熙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即便是他不爭氣,也不應該草草把他廢掉。太子不要臉,皇上還要臉呢。所以說,康熙在那段時間只是給太子一定的警告,並沒有說真的就把他給廢掉。

至於大阿哥,康熙找不到寬恕他的理由。筆者甚至覺得,康熙認為那張偽造的調兵手諭,就是大阿哥偽造的。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不錯的電視劇,有鋪有墊。往往一個不經意的小事,卻為後面的整個劇情埋下一個大的伏筆。順便提一句,在二次廢掉太子的時候,老十三為什麼也被關進了宗人府呢?很大程度上,與在承德的那一晚上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