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渦輪增壓發動機跑高速有什麼優勢?能說說體驗嗎?

花敗滿樓


渦輪增壓發動機跑高速,最大的好處是比排量更大的自吸省油,實際上都說小排量渦輪增壓省油是不嚴謹的,在市區混合工況下是不可能省油的,只有在高速巡航階段、小排量渦輪增壓才能更省油;這就是為什麼小排量渦輪增壓在nedc工況下、燃油經濟性更好的原因!


實際上nedc工況下,大多是勻速路況、所以這對於小排量渦輪增壓來說是極好的;所以渦輪增壓跑高速公路的優勢就是省油,比排量稍大的自然吸氣更省油;實際上原理很簡單,渦輪增壓發動機建壓狀態、油耗不低,比如說一款1.5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建壓狀態相當於一款2.0L發動機、甚至2.5L自然吸氣發動機,所以在市區工況下、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車子走走停停,所以反覆建壓,所以燃油經濟性並不理想(如1.5T對比2.0L)!

勻速工況下的渦輪增壓

當車子保持120km以下勻速行駛時,渦輪增壓系統並不建壓(改過歧管壓力錶的朋友,可以發現此時歧管壓力為負),此時的渦輪增壓系統就是個隨動裝置,要明白一點、渦輪增壓系統並不是無時無刻都在建壓,那樣只會增加更多的油耗,所以渦輪增壓系統只有在有需求的時候才會建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車輛需要加速時,地板油、一千轉,增壓系統就能建壓(起正壓)!

而當無動力需求時,比如空擋、地板油,即便把轉速踩到五千轉,增壓系統同樣是不會起正壓(歧管壓力為負等於渦輪系統無用);而當車輛以120千米勻速行駛時,需要的功率一般在40千瓦左右,僅靠自然吸氣狀態就可以維持住(要記住一點,任何增壓發動機外特性曲線中、都隱藏一條自然吸氣外特性線,就是在增壓系統不工作時、所形成的外特性線);所以這樣一來1.5T的渦輪增壓,跑高速、實際上就是一款1.5L的自然吸氣,所以油耗自然要比那2.0L自吸更省油!


所以說渦輪增壓省油不假、但得有條件,那就是當渦輪增壓排量比自吸小時、跑高速一定是渦輪增壓省油,因為高速公路勻速路況多,增壓機當完成加速過程後、保持勻速狀態時增壓系統就變成了隨動裝置,渦輪增壓系統不起正壓時,那麼它就是一款自然吸氣,所以這1.5T機器跑高速,油耗就能更低;不過在市區的擁堵路況下、車子走走停停、頻繁的起步,車子每一次起步、都是渦輪起正壓的時候,所以市區內行駛的1.5T相當於2.0L、一些高增壓版本的1.5T甚至相當於2.5L,所以市區工況下的小排量渦輪增壓不省油!


非專業車評


渦輪增壓發動機跑高速,就我自己真實駕駛體驗來看,主要體現在爆發力方面,之前開比亞迪宋1.5T跑了大概三千多公里,幾乎都是高速路,感觸較深的就是爆發力。在起步、加速、超車階段,渦輪增壓發動機確實要比同排量甚至更大排量自吸發動機要迅猛一些,而且現在的車企在發動機調校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最為明顯的就是渦輪介入時機被不斷地拉低,這個時機主要指發動機轉速。

比如我開的比亞迪宋MAX,匹配6速手動擋變速箱,也正是因為這個手動擋才對其性能有了比較深刻、全面的認識,如果是自動擋你可能沒有機會去體驗,畢竟自動擋變速箱太過智能化了,少了很多手動擋的樂趣。宋MAX的扭矩轉速起步(或者說觸發點)為1600轉,我在駕駛過程中可以非常輕鬆地觸發渦輪介入,而且可以不斷提升轉速以達到更好的扭矩輸出效果,高速路提速、超車感覺非常輕鬆,實際駕駛過程中你也真的感覺不到這是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

在市區路段,我們坐滿了七個人,但是起步、低速行駛感覺動力依然非常強勁,只要你控制好油門、離合器,可以感受到發動機的嘶吼以及動力的源源不斷,與同排量自吸發動機最大區別估計也是在這裡,滿載、起步、加速等階段動力確實強,而油耗表現與自吸沒有多大差距,甚至可以更節油,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普及率越來越高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渦輪增壓發動機跑高速可以帶給你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的加速感,在平順性方面也正在飛速看齊自吸發動機,而我認為手動擋是最能體現渦輪性能的變速箱了,油耗低、性能強是最直接的感受,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貓眼看車


渦輪增壓的優點就是在排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大幅度提升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也就是讓發動機更有勁兒,而且油耗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也多不了多少!不過缺點還是有的,由於進氣經過了增壓,發動機的工作壓力和溫度會大大提升!這就使得增壓發動機使用壽命比沒有增壓的發動機要短很多!而且增壓發動機日常的維修保養費用也很高!但增壓發動機現在是一個大趨勢,在動力夠用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發動機排量,也是為了相應節能減排的號召嘛!

本人是蒙迪歐車主,說到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話,本能的就想到了咱家蒙迪歐的Ecoboost GTDi了,蒙迪歐的EcoBoost GTDi發動機包含了三大核心技術:渦輪增壓、燃油缸內直噴和雙獨立可變氣門正時系統。

福特採用了領先的合金渦輪技術,一方面通過採用內置小型低慣量轉子成功解決了渦輪遲滯影響,一方面賦予了渦輪堅韌耐用的特性,確保發動機在1750 轉甚至更低轉速時獲得最大扭矩。 所以說EcoBoost GTDi發動機既能在低轉速下實現高扭矩,又兼具發動機高轉速下的靈敏響應,保證了強大動力輸出的持續和流暢。

其實這就解釋了蒙迪歐是如何解決傳統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缺點的。綜合工礦7。9L/100KM的數據不是哪一款車都能隨便拿出來的。


擼車陳魔王


渦輪增壓發動機跑高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動力性、經濟性方面。

比如相同動力參數的渦輪機和自吸機跑高速,同樣擋位同樣轉速下爬坡,自吸發動機在動力不足時變速箱會降檔提升轉速以保證驅動力,而渦輪發動機通過提高增壓壓力就可以保證動力輸出,所以渦輪機跑高速遇到爬坡路段時開起來動力感受比自吸發動機要好。



另一點就是油耗,還是爬坡的情況,前面說過渦輪機可以提高增壓壓力在不改變擋位的前提下提高動力,雖然這時候噴油量是增加的,但是在輸出同樣扭矩的前提下渦輪機轉速低,轉速低了發動機內部運轉阻力就低,同樣的噴油頻率也低,綜合起來經濟性還是有優勢的。


對於勻速行駛來說渦輪機和同樣動力參數的自吸機相比也有一定的油耗優勢,因為勻速行駛時並不需要太多動力,只需要克服空阻和輪胎滾阻就行,這時候渦輪增壓器可能並不工作,渦輪機就相當於一臺小排量自吸發動機,雖然壓縮比略低導致熱效率不如自吸發動機,但是排量的優勢還是可以彌補這點熱效率的不足的。

以上對比只是針對相同動力參數的渦輪機和自吸發動機來說的,如果是同排量發動機的話渦輪機主要的優勢就是動力性了。

至於體驗就拿1.8T的凌度和2.5的Rav4來說吧,經常開這兩個車跑同樣的路段,其中最明顯的一個連續上坡路上時速120時凌度滿載上坡基本上不需要降檔,多踩點油門就上去了,而Rav4上坡時如果多踩點油門變速箱就降檔,這裡並不是說Rav4動力不行,只要轉速上來那動力也是相當可以的,主要是駕駛感受。


愛車大家說


渦輪增壓設計的時候,理論上確實是會節省一些燃油,雖然渦輪也會對排氣有損耗,畢竟渦輪不是白轉的,但是他節省的是低轉速時候的油耗,低轉速時候相當於不帶T,而我們開車時候很多時候就是小油門就夠了,所以就相當於小排量,大油門的時候就相當於排量增加了,所以還是會比相同動力的大排量省油,毋庸置疑的,不要聽一些所謂專家宣城的大排量各種好,應該理性看待,在渦輪壽命可以保證的前提下,渦輪車確實給我們節省了很多


我在北環撒個歡


您好,渦輪增壓不是說車啟動了,就直接介入了,得達到一定的轉數,它才會介入,它的作用能夠幫你更好的加速,在高速上,超車會更加利落一些,但其實,這些都是很虛的東西,你比方說自吸的,高速一樣很穩啊,有些人過於在意這種沒意義的東西了,說什麼渦輪增壓就一定比自吸的好了,其實不盡然的,各有千秋的。


小風愛車


渦輪發動機通過提高增壓壓力就可以保證動力輸出,所以渦輪機跑高速遇到爬坡路段時開起來動力感受比自吸發動機要好。


熱心市民段先森


渦輪增壓發動機與同排量車體驗的感覺還是差異很大的,增壓的提速就是快,推背感更強,輸出的曲線呈上揚狀態,非渦輪的曲線就相對很正常,在高速上開車,對於超車來說,提速快可以降低超車風險,更容易把我最佳時機,但相對非渦輪發動機來說,所提供的油量也更多更費油,大約比同排量的車多費油2至3個油。





車與車生活


渦輪增壓發動機省油 排量小發動機達到一定轉數 渦輪介入提數快 但是長遠來說沒自吸車耐用保養比自吸也貴很多


周珊珊


小排量渦輪增壓,高速100碼勻速駕駛 堪比騎小排量摩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