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醫中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如何發揚光大?

小荷在小河


中醫是站在道的的維度來看病的,是高維度的思維,即看有形的,也看無形的,所有的病都是氣形成的,所以中醫就是平衡療法,陰陽二氣的平衡人就健康。改變人體的內環境,使病氣不能在體內存在,所以正氣足,邪氣不可入。而西醫是以看見的物質基處來看病的,是對抗性的療法,只看有形的,而不看無形的層面。所以中醫比西醫最少要高一個層次的,所以,以西醫的理論來認識中醫就象小學生水平去認識大學生水平是一樣的。無法理解。


碗禿香香


中醫藥是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精髓所在,要想振興中醫藥文化,我認為應該從一下四個方面入手,第一點,我們需要在文化教育的過程當中,給學生們普及中醫藥文化,中醫藥對個人身體健康的作用,以及中醫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從而讓孩子們能夠從小了解中醫藥的基本文化,為接下來培養我國的中醫藥人才奠定興趣基礎。第二點,國家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比如扶持地方發展中草藥種植,不僅可以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還可以創建優質的中草藥生產基地,打出屬於中國人特有的中草藥品牌,創立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中藥企業,推動中藥走向世界。第三點,加大在中草藥,中醫治療上的宣傳力度,在這一點上,日本,韓國做的很成功,我們需要通過政府,媒體,企業,個人,科研所等,在宣傳中藥價值,普及中醫基本知識,技能的前提下,鼓勵人們接受中醫治療,而不是一生病就是吃西藥,打針輸液,一有問題就做手術,應該從思想上讓人們接受傳統中醫的治療方式。第四點,應該加大在中藥科研上的力量,例如對中藥藥理的理論的實驗驗證,對中藥的成分進行詳細化學,生物的分析,例如,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項,就是通過中國傳統中醫,中藥,提取青蒿素,從而治療瘧疾,這需要傳統中醫和現代科學的結合,需要在中醫藥上投入巨大的科研力量,通過科學的手段,讓人們相信中藥的價值,中醫的技術。我覺得通過以上四點,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中國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


小青年帶你看熱點


中醫以前大部分是師傳,父傳。但現在都是以院校為主。畢業後臨床還得自已學臨床,書本與實際兩碼事書本是書本臨床是變化態勢的,師傳,父傳允許傳承但不具有國家認證不具處方權,有好多上年紀老中醫失業了,但院校生包含教授在專科病仍不如老中醫,但他們沒處方權冶病開方非法,但脈向複雜人體各器髒反映不是一讀書就明白的,特別是祖傳的有的專科是他們幾輩臨床總結


用戶7357355112586


發揚中醫中藥的任務光榮而艱鉅。原因是在清末及民國時期,嚴重的崇洋媚外,發展西醫,打壓中醫。建國後,發展中醫並沒有被重視。當國家意識到中意的優勢,並且要大力發展中醫的時候,發現國寶級的老中醫已經沒有了。過去中醫的傳承並不像現在這樣在學校裡系統的學習,而是徒弟跟師傅學習,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現代中醫的發展思路是,挖掘傳統,利用科技,科學發展。


長沙北方汽修


發揚光大中醫中藥,要從娃娃抓起。建議把中醫中藥作為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必修課,把《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等醫學典籍,作為古文教材來學習。這樣可以一舉三得:既學習了古文,又學習了中醫中藥,還學會了養生保健。這樣中國人個個從小都懂養生保健,世世代代就會少得病,得個小病自己也會治療。如此,中國人就會一代更比一代健康、強壯!


仲景我師


中醫要發展,就得有個自由問疹的環境。如,一般個體戶一樣輕鬆申請到營業執照。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嚴格的監督機構,監督每一個治療方案,保留好所有的問疹記錄。還得有一個完善的評級制度,讓病人對醫生有大致的瞭解


落魄貧道


我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5千年的文明歷史。中醫中藥是根植於古老文明文化的奇葩,是人民大眾智慧的結晶。西醫西藥治病見效快,但是治標不治本。中醫中藥治病好像是慢一些,但是中醫中藥治標又治本。中醫中藥從病理病根下手,治病救人。如今中醫中藥受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認可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所以我們的中醫中藥必定得到興旺發發展,得到全世界各國人民認可。


靜看流水落花


主要要有醫術醫德,讓中醫變精去粗。因為現代人不喜歡中醫,就是煮藥麻煩,功效不快。造成後代不愛學中醫。中醫要發揚光大,任重道遠啊。希望我們國寶醫學不被西方打敗。


林宏周357


道教傳承



公主146969168


現在好多都被西藥同化了,忘記了根本!所以中醫也許多西醫化,利益大,快!中醫調理慢,要時間!難道不知道,西醫和中醫的區別,同樣是解決疾病,但它們方向不一樣,西醫治果,中醫調因,如果你連治和調都分不清,那麼健康會離你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