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MicroLED即將要替代OLED了嗎?

study875cnBeta


近期不可能。

Micro LED目前製程不成熟,良品率低,價格高。雖然三星等廠商展示出樣機,但要實現商品化還是有困難。

不過隨著技術改進,Micro LED確實是未來顯示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就看廠商如何克服難題了。

目前來看,印刷或打印方式OLED是最有可能取代現在LGD的W OLED的,畢竟RGB三原色自發光,且技術也趨於成熟。京東方和日本的J OLED均要在今年發力了,就看什麼時候出來了。


家電大視野


作為一種新式的顯現技能,Micro LED與OLED比較相似,但它比OLED屏幕壽數更長,一起呼應速度可以到達奈秒等級,比OLED更快。不只如此,Micro LED還具有高亮度、低耗電、超高分辨率等許多優勢。

Micro LED理論上可以運用於對亮度要求較高的增強實踐(AR)微型投影設備、車用平視顯現器(HUD)投影運用、大型顯現廣告牌等特別顯現運用產品,並有望擴展到可穿戴/可植入器材、虛擬實踐(VR)、光通訊/光互聯、醫療勘探、智能車燈等多個範疇。

當下,Micro LED更多的是在Mini LED根底上的技能晉級,無論是在芯片尺度、間隔以及製程上均在Mini LED根底上有所進步,因而從這個視點看,Micro LED在運用場景上也有延續性。

未來兩到三年內,Micro LED仍是以商用為主。現在Micro LED運用首要商顯範疇內的一些高端產品,針對高端用戶群,包含政府、交通部門,戶外廣告和戶內廣告、表演場所以及電影院等。

現在看來,Micro LED顯現屏的運用場景更適合在超大或許小尺度範疇運用,超大尺度更多的是以商業顯現的人物呈現,具有其特定消費範疇。由於在作為家用顯現的時分,受觀看間隔的約束,與現有的TFT-LCD電視仍有間隔。以75英寸8K電視為例,其PPI大概在145左右,324英寸8K電視的PPI則在34左右,PPI是指每英寸所具有的像素(pixel)數目,假如遠間隔觀看(10米以上),34個PPI不會影響觀看作用,假如近間隔觀看(家庭觀看間隔一般在3米左右),這樣的像素密度下,圖畫就會顯得相對粗糙。

Micro LED的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芯片製備、良品分選、巨量搬運、封裝散熱、集成驅動等較多的技能應戰,這些問題不只進步Micro LED的出產本錢,一起阻止商業化產品的呈現和運用。

真實的Micro LED顯現產品投向群眾消費商場或許還有3-5年。技能手段辦法豐厚,配備和上游資料開展很快,Micro LED技能未來成功的或許性較大,但難以到達代替液晶和OLED的程度。

Micro LED這項技能理論上比較完美,壽數較長,呼應時刻較快,功耗也比較低,未來也有或許做成柔性,並廣泛運用於VR、AR範疇,但現在Micro LED技能在間隔的縮小、畫面愈加細膩等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未來真實走向真實的Micro LED的路上還需求工業界在產品良率和工藝上面多下功夫。


數碼結界師


還早,OLED出來了很多年,依舊沒代替LED

1.目前microLED展示了原型,顯示效果的確是要比OLED強很多的。說是下一代顯示技術完全沒有問題。

2.但目前產品良率還沒有解決。

3.解決完良率還要降成本。

4.最後要有幾家降成本開啟競爭,才能在市場上真正普及。

還早,別急。


科技蟹


還不至於即將那麼快,但是未來確實是會取代OLED。OLED作為目前主流的顯示解決方案,有點和缺點都同樣明顯,在色彩豐富度、飽和度和對比度方面,OLED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而且作為自發光媒介,OLED不需要通過液晶來遮擋一部分背光,因此可以實現節能和完全的黑色效果。

但是OLED的缺點在於壽命,高亮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持續高亮度會導致有機材料的壽命急速降低,導致燒屏現象,因此需要一種材料在壽命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而Micro LED就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在顯示效果方面,microLED擁有與OLED媲美的素質,同時又能保證使用壽命和用戶體驗,而且microLED擁有比目前LED更高的密度,所以只要解決了生產方面的大規模轉移技術,那麼microLED會成為OLED的強力競爭者。


榻榻米的榻榻


代替不了!各有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