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打坐入定?

魏秋盈


如何打坐入定?答案:修南傳佛法十六觀智。

一:初步散盤。

自己去武漢靈泉寺短期出過家一年的,修內觀禪也有三個月。

第一次修內觀禪,用的就是散盤也用的是四念處的方法,散盤就是兩個腳交叉,手放鬆腰要直,全部精力在呼吸位置。

剛剛到了十分鐘的時候,腿就開始麻了,腰也慢慢痠痛了,精力也定不住在呼吸這裡,心念分飛了。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每天早上都去跑步,打完坐了又去散步,每天晚上又去跑步,跑步與打坐迂迴運行,打坐的時間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如果自己太胖的話,可以晚上不吃(減肥),如果是正常的話,晚上可以吃飯。

二:第二步單盤。

當自己的打坐用散盤一個小時之後,就開始用單盤,單盤不到半個小時又開始腰痛,腳疼了,繼續跑步,繼續散步吧,十天時間又拉到了一個小時的定力。(有一些同修,不喜歡把精力定在呼吸這裡,自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來定住,如心:舌頭,牙齒,眉毛等等,這些位置都是人體的四大位置)。

三:第三步雙盤。

單盤到了一個小時的定力之後,又開始用雙盤,剛開始自己的雙盤不到半個小時,又開始心散亂了,又想這,又想那,精力也定不住在呼吸這裡。

早上去跑步,晚上去跑步,還有中午在那裡加一個大拜懺悔,大拜懺的時候,心一定要有懺悔心,懺悔過去的惡業,頭:身:腳直撲大拜懺下來的時候(不要彎身彎腳),這個手也是很疼的,一定要忍住不怕疼。

又懺悔,又跑步,又打坐一齊修行,從打坐半個小時入定,十天慢慢就到了一個小時。

打坐把定力放在呼吸這裡,一個小時之後,眼睛就出現十五的月亮那麼光芒。

打坐入定兩個小時,全身就會透明,打坐入定三個小時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五臟,打坐四個小時入定就可以看到自己全身的骨頭。我的功力只有到這了。

這樣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來修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A百姓心聲共鳴A


打坐之前先合掌虔誠默唸"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次)。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三次)。接著觀想自己坐在金光閃閃的蓮花上,雙掌合十於胸,唸誦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即"嗡嘛呢叭咪吽",念一百零八遍。接著念"嘛呢叭咪吽嗡"一百零八遍。再念"呢叭咪吽嗡嘛"一百零八遍。繼而念"叭咪吽嗡嘛呢"一百零八遍。

接著念"咪吽嗡嘛呢叭"一百零八遍。最後念"吽嗡嘛呢叭咪"一百零八遍。

最後收功:雙掌十指交叉貼下腹處,意想能量收回腹中心三分鐘即可。





靜中乾坤大


如何打坐入定?

打坐入定,就是用意念來調控人的思維意思的流動方向,讓人的思維意思流專一明瞭,讓意念思維止停在打坐入定上,一心一意的靜下心來打坐修練,排除心猿意馬的思維雜念的干擾。通俗易懂的解答打坐入定,它其實就是人為的對人的心流的強化訓練,合理調控人的神經系統的鬆緊配比平衡。讓崩緊的神經系統,讓人體嬌嫩的呼吸系統,讓人體的神經系統和遠離心臟的肢體未梢神經,肢體遠端的血液循環,淺靜脈微循環

,下肢深靜脈的血液循環,得到資源配比平衡的調控,讓身體在鬆緊有序的良性循環中運行,排除一切干擾身體健康的應激障礙

,帶來的致病因子引起對身體健康的危害。

意念,廣泛的被傳武,養生,打坐,站樁,氣功…合理有序的融入它們的鍛練方法中。意念是文修武練的各類拳術,養生氣功,各類內外功夫的修練大法。以意練氣,以意練形

,以意練力。傳武,養生,佛道Y,都使用傳統練功的(三練)寶典來鍛練,和正確得法的靈活應用,以獲得各自追求的效果和目的。意念在氣功修練的成功後強

大到不可思意,大到讓你懷疑人生。以意練氣,練成功後的硬氣功,可以用掌劈磚斷石,金槍刺喉,頭斷鋼條…,所有這些都是意念在起作用。打坐入定就是用意念調控修練者的心靜,形松,呼吸的鬆柔舒緩。意念可以排徐一切干擾打坐入定的思維干擾,讓你一心一意的在打坐入定中專心修練功夫,這樣才能讓你打坐修練成功。意念的介入支持可以讓靜坐練氣為身體健康服務,讓你擁有陽光健康的身體,享受呼吸通暢,神清氣爽的幸福人生。這就是小天使FB對如何打坐入定的回答。歡迎點評。





小天使FB


市面上教打坐的書籍汗牛充棟,內容大同小異,最重要的關鍵點卻沒有人指出來,很容易誤人子弟。下面介紹一下打坐的要點,方法正確了,才能更好的入定。


第一、打坐不但要求靜,更重要是忘,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但打坐也是身體氣場最弱的時候,容易被外靈干擾甚至入侵,所以要選擇陽氣充足的環境,另外打坐手印非常重要,佛菩薩是成就者,通常採用手掌向上的手印,佛光普照,但一般人精氣神不足,並不適合手掌向上的手印。


第二、累世的因果業債一定要努力清償。當我們打坐時,多少累世的冤親債主在旁邊虎視眈眈,隨時伺機報復,在這種情形下,哪裡坐得住,縱然勉強坐下去,也只是熬腿,很難進入甚深禪定。

第三、放下名利心。這個地球的眾生名利心極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上天用金錢考人最快,絕大多數人一考就倒,這樣是很難突破提升的。


第四、心性要調柔,努力斷除煩惱習氣,圓滿今世的緣。煩惱難斷,習氣難除。生活在這個世間,柴米油鹽醬醋茶,處處是煩惱,心很難靜下來,要有香象截流的大智慧,才有辦法拿得起放得下,進入甚深禪定。(內容來自於恩師靈芝師姐的教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於打坐修行的內容可以查看新浪微 博:靈芝師姐)




先要靜下來,這個靜不是說你躲到深山老林寂靜的地方,是要心靜,心要想真正靜下來一定要圓滿自己的責任,該做的都做好,才能了無牽掛,否則即使逃到外太空也難以真正靜下心來。由靜入定,由定生慧,智慧出來了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人生的一切不過是一場夢境,會知道如何更好的遊走於人世間而不被情與名所困,既能百花叢中過,又能片葉不沾身,拿得起放得下,真正的灑脫自在。


現在的人心浮氣躁,想要真正靜下來太難了,所以入定也很不容易,一步一步來,先給自己做減法,思想減法,生活減法,要學會斷舍離,也要學會真正愛自己,祝福大家都能幸福快樂,解脫自在。


快樂專用小馬甲


如何在打坐中入定

一個人在初期打坐煉是比較難,容易出現胡思亂想,壓不住的各種人物和事情在你打坐時在你大腦裡過來過去。使你不能入靜,更不能入定。

即變煉了很多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的煉功人都不能做到打坐中入定。很多人都認為是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辦法,誰要告訴我,我馬上就能入定。其實不是這樣的,這裡就有一個很重的原因在這個人世間,滾滾的紅塵中各種人間故事,你剛下臺我登場。影響你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心情上的影響特別大。

也就是說在心情上起伏很大,也就是說你平時心情起伏很大,你在你練功時就不能做到入定的效果。也就是說,如果把心情能夠平時注意保持清靜的一個心態,尤其是你要真正想要入定的話。必須做到把平時人們關注的名、利,情放淡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把平時各種要出現一念重視起來,在日常生活情緒中注意這個一念,抓住它能一念不起,持續幾個月後,你打坐時就能夠入靜,然後就能入定了,當你能進入入定時,也就開始生慧了,也就是說真正的煉功開始了。


天馬行空61806


要入定,就要先把定的原理弄清楚,什麼是入定?它的標準是什麼?怎麼做才能達到這些標準?這就象是佛經裡講的,你要抓賊,就要先把賊的樣子搞清楚,他長什麼樣子?住在哪裡?平時的活動軌跡有哪些規律?只有把這些弄清楚了,才能抓到他。打坐入定,也是這樣的。

首先弄清楚,打坐和入定是什麼關係?入定非得打坐嗎?不打坐會怎樣?實際上,打坐和入定沒因果關係,定不是因為打坐才入的,打坐也不一定都會入定,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知道了這個,我們就可以暫時把打坐拋開,直接來談入定的問題。

定,從過程來講,分三個過程,即入、住、出,也就是入定、住定和出定,這個容易懂,就象進一個房間辦事情,先進去,然後辦事,事情辦完以後,最後再出來,所有的定,都遵循這個規律,當然,功德圓滿的聖人除外,因為定是他們的常態,他們永遠在定中。

最後,硬菜來了,什麼是定?定就是不動嗎?不是的,定的意思,並不是象我們看東西一樣,盯住某處一動不動,這不叫定,而是僵,定是極其靈動活潑的,定的定義,四個字——心一境性,也就是我們的心,它能夠持續專注於某一個境界的特性,這就叫定,其實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有這個配置,比如我們想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打遊戲快沒血的時候,又或者看到某部劇到了關鍵情節,都會處於一種定的狀態。

所以說,定是一個既定的範圍,比如我們想觀察某個事物運行的軌跡,那麼只要我們能緊隨著它而動,可以做到在觀察的過程中,心無旁騖,中間不加雜任何一個雜念,這個從原則上講,就完全符合定的特點,也就是說,定就是“我的心,我做主。”我想讓它注意什麼,它就注意什麼,我不想讓它想什麼,它就絕對不想什麼。

再往深裡講一些,怎麼樣才算是入定,算是正式進入了定的狀態,標準是什麼?《大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很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略,只有一個字——安!它就是入定的標準,在佛教裡面,又加上一個字,叫“輕安”,輕是輕快,安是安穩,就是很輕鬆,絲毫不費力,而且很穩定的意思。

不要小看這兩個字,真的能做到的,沒幾個,難度很大,我們平時修定,都要花很大力氣,還不一定真能把心管得住,一會一個雜念,擋都擋不住,這個真正修過定的朋友,一定有感觸,不修定還好,一修定,各種雜念全來了,有時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事情都會突然浮現在腦子裡。

我們通常所謂的修定,其實根本不是在修定,而是在修止,先讓心止下來,哪怕先止一秒,也是止,然後兩秒、三秒等等,慢慢的延長,這樣慢慢的就和定捱上邊了,隨著止的時間繼續變長,心靜下來了,但此時內心還是有掙扎,只不過是止的力量佔了上風而已,這種情況,在《大學》裡叫“靜”,再繼續下去,輕安就來了,輕安一起來,就象是一個人在外面勞累了一天回到了家,到家裡往沙發上一靠,一動不想動,就想那樣一直靠著,渾身透著一種舒服,就是這種感覺,這個就叫輕安。

“安”就是回到家裡那樣的一種踏實感,“輕安”就是入定的標準,真正的入定了,此時一定幾天的都有,象當年虛雲老和尚,在終南山,有一次入定,一坐就是二十六天(此事虛雲年譜上有記載),這才叫定,最後我們還要明白一點,定並不是最終的歸宿,對於一個修行者而言,能隨時做到輕鬆的入定、住定、出定,才算是真正的開始,後面的任務還很多,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閱相關資料。


澡雪堂主談國學


佛教中戒定慧,通過平時戒掉自己的一些行為,讓思想達到清淨的地步,到了打坐的時候,思想中就不容易胡思亂想,打坐就很容易能定得下來。讓思想清淨,不同的法門,其修法也不同。

我們身處紅塵之地,佛家稱之為有情世界。在這個有情世界裡,我們有種種的恩愛無法捨棄。雖然明知道不會長久,但是它們仍然牽絆著我們的心,使我們沉迷其中,無法了脫。在打坐的時候,有時無意中就會想起平時的一些事情,比如父母、親人、家庭、事業,等等諸如此類。

佛教中講,如果想要讓心清淨,就必須將這些東西看淡,看空。因為佛教講空,任何事物,到底成空,所以,要學會捨棄虛幻而不實的東西,讓自己的修行,更進一步。為了強行讓人的心進入清淨,就有了內觀、唸誦佛號等等方式。

不管是內觀也好,唸誦佛號也好,都只是讓自己進入定中的一種方式。這些方式,本身並不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還是人的心。一個人的心不清淨,內觀再久,唸誦佛號再多,也無法讓自己進入定中。

比如內觀的時候,人的心中想起了自己的女朋友,那麼,他的內觀與唸誦佛號,整個過程就去想念女朋友了。對於內觀、唸佛中入定的要求,就相差很遠,達不到入定的狀態。要想入定,在打坐時就要去掉想念女朋友的那些想法。這樣一來,思想才能清淨。

佛教中講“一心不亂”,在唸佛號的時候,要達到一心不亂,才能很快進入定中。但是這種一心不亂,並不是唸誦佛號的年深日久所帶來的結果。因為我們發現,一個人唸誦佛號,只是代表著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真正起作用的,還是自己的心。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要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妄想執著,不被外界的各種“相”所帶動。

因為修行就是修心,當你的心清淨了,打坐才能定得下來。心不清淨,打坐再久,也是無法入定的。等到在生活中,將任何事情看淡了,一切隨緣,心態才能逐漸地清淨,打坐時,才能真正地一坐就定下來。

《佛說阿彌陀經》中說,只要一心不亂地念誦佛經,才能真正達到唸誦佛經的目的。打坐,其實也是需要一心不亂地打坐,才能真正達到入定的目的。它們的方法是一樣的,要求也是一樣的,也都同樣是修行。所以,就需要修行的人,在紅塵紅不斷地去磨鍊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真正地達到一心不亂,才能達到自己打坐想要入定的那個目的。


用戶5471356021148


閉門休客絕塵緣,心如死灰即入定,一念動處皆是火,萬緣寂處即生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