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學習不進步,孩子回家後,讓孩子把考試的錯題再做一遍,對孩子有幫助嗎?

不試一定不行


整理和積累錯題是很多老師和學霸都比較推崇的學習方法,尤其是在理科的學習中,整理和積累錯題顯得尤為重要。積累和整理錯題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去鞏固基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攻克易錯點。在考試後及時整理錯題,平時多去翻閱和複習,考試前再進行系統複習,這對學習成績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在錯題的整理和複習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般建議專門準備一個錯題本,將作業、練習和考試中的錯題分模塊分門別類地整理,方便之後統一複習。


在改錯的時候不僅僅需要把正確的答案寫上,還需要做好錯誤原因分析,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每一道錯題都是有其錯誤原因的,只有找準了錯誤原因,才有助於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在分析和整理錯題的時候儘量做到詳細,一般需要包括題目,錯誤答案,錯誤原因,正確的思路及分析過程,正確的解答過程,以及總結和反思。可以把不同部分的類容用不同顏色的筆來區分,方便之後的複習。


積累和整理錯題只是第一步,後面如何利用錯題本去學習和複習才是關鍵。對於積累好的錯題,需要經常去翻閱複習,在每次複習之後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可以做不同的標註,完全理解和掌握的題目就可以暫時放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具有存在問題比較多的題目。


整理和積累錯題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在學習中存在的知識漏洞、薄弱環節和思維誤區,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那麼在之後的學習中就會一直存在,考試時難免會出錯。同樣的錯誤這次出現了,能通過之後的複習和鞏固,讓錯誤得到及時改正,那麼成績就會越來越好。


胡老師數學教育


這個方法非常可行。一個懂得歸類總結的孩子註定是優秀的。

我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孩子學習。我家孩子剛上小學的第一年,數學很差,很多題講了很多遍都不掌握。所以,我給他準備了錯題本,把他不會的,做錯的,都抄寫下來,當然是我代勞,一年級的他還不會寫幾個字。抄下來後,我會給他講解,如果他明白了,再出類似的題鞏固。然後在錯題本上把這個知識點打勾。期末的時候,我會帶他再來做一遍這些題。如果他都掌握了,考試應該就沒有問題了。用這種不斷篩選的方法,孩子的學習會變得很輕鬆。特別是數學,知識點環環相扣的學科,更適用這種方法。

我家娃今年才上二年級,這一年過來,他的數學理解能力大有提高。我當然希望他將來能繼續用我教的方法來學習。題主您的方法很贊,加油!


yang410738573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可以很確定的說,這個做法是正確的,但是要注意方法。

這個可以說是和題海戰術相反的戰術了,但是我更主張首先用這個方法,而不是題海。

原因在於,學校佈置的作業,考試的習題肯定才是最有針對性的題目,尤其是對小學和初中而言,按照順序,首先應該把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弄懂,然後是類似《陽光學評》這種每個科目用的比較多的習題冊,尤其是當中的基礎題目。基礎題目如果做錯了,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弄懂,然後隔一段時間重新再做。

我是一名數學老師,數學又和其他科目有不一樣的地方,數學不注重識記,注重理解。學生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我不會做某道題,然後看答案的過程,看懂了,就認為會做了,但實際卻不是這樣子的。學生一定是需要看懂答案後,再自己重新做一遍,首先是做該題目的原題,如果ok了,再做相同類型的題,如果同類型題目都能夠得心應手,才算是掌握了這個知識點以及這類題目。

其他科目雖有其特性,但共性都是一樣的,即從簡入深,不掌握好課本上的基礎題就去盲目刷題,做的是無用功。因此我認為家長這麼做是完全正確的。


區老師不是qu老師


孩子學習不進步,家長讓孩子回家把錯題抄下來重新做一遍,對孩子確實有幫助,而且很多老師也要求學生抄錯題,並做一遍,但是有沒有幫助,還得看你怎麼去做。我認為孩子考試試卷帶回來,很多家長過分在意成績,而不去總結丟分的原因,去對孩子批評教育是不可取的。我覺得孩子試卷上的錯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第一,粗心大意做錯的題,比如數學的計算題,你說他不會,可是他也會,老師試卷發下來,他自己馬上就改正過來了。針對粗心出的錯,我認為抄題目,效果不大。而是要每天讓孩子做幾十道同類型的計算題,先要求正確率,再要求速度,讓孩子能夠做到算的又快又準確,也需要長期堅持下去。我認為粗心大意的孩子,往往寫完作業不愛自己檢查,有些低級錯誤,只要仔細檢查都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孩子不會做,不理解,或者掌握的不熟練,答題時不確定因素等等,這種類型的錯題,有必要讓孩子抄下來重做,最好整理在錯題本上,方便以後複習。家長也可以舉一反三給孩子做,只要他真的理解了,隨便怎麼出題他都會做。而且這種錯題,我建議連續幾天出題給他做,加深印象,更容易鞏固知識。

第三,如果是語文試卷,看拼音寫詞語,或者根據課文內容填空這些出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多抄幾遍,然後做到會背會默寫。

最後,我認為不要輕易的否定一個孩子,學習不進步,不單單看試卷上的成績,試卷也有難有易,也需要根據班級整體水平來評判一個孩子的進步與否。抄寫錯題,針對性練習,遠比盲目刷題效果要好的多,我認為目前沒有看到進步,但是不代表以後不會進步,所以支持你,堅持就是勝利!


陪讀媽媽談教育


非常有幫助,只有家長方法得當,會對孩子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一、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錯了。


家長首先要為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原題抄上,再把做錯的過程都抄在本子上。讓孩子寫出這道題自己做錯的原因,為什麼錯了?


是自己沒搞明白題中的信息,還是沒有明白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還是把題目要求理解錯了,還是把數字抄錯了,把字寫錯了等等。


孩子只要自己找到錯題的原因,並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錯了,就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為把錯題改對奠定了關鍵的基礎。

二、讓孩子把錯題改正過來。


孩子知道了自己為什麼錯了,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把正確的解答過程寫出來。


從做錯題,到思考知道為什麼錯了,到把錯題改正過來,這一系列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反思、思考條件和問題之間、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知識之間的“道理”。


這樣才算是孩子把這道題真正的搞明白了、懂了。

三、讓孩子自己編一道類似的題,再進行正確地解答。


為了讓孩子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活學活用。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仿照做錯的題,自己編一道類似的題,並進行正確地解答。


孩子在編題的過程中,會站在一個較高的角度,考慮很多問題。會引發孩子再度的深度思考,促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也只有這樣,孩子才算是對這道題徹底的懂了,理解了。


結束語:每個孩子都有做錯題的可能,都有做錯題的權利。當孩子做錯題的時候,只要家長和老師正確對待,讓孩子寫出做錯的原因,改正錯題,自己編一道類似的題,並進行正確的解答。既培養孩子的反思能力、深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孩子的解答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木爻木大說教育


依我覺得是有一定幫助的。孩子學習不進步主要還是去看下什麼原因?

  • 第一:如果像語文的話,看圖寫話類,就是需要積累好詞好句運用,他才可能寫出漂亮的短文。像漢語拼音,對於孩子來大多應該都是馬虎導致的,尊重孩子的意見,馬虎的我覺得沒必要炒了。
  • 第二:像數學計算題,不管怎麼樣我覺得基礎是最重要的,基礎不穩的話,之後學習就會很吃力,孩子學習不進步也可以理解了,和孩子商量下,如果覺得自己可以輔導孩子補上去我覺得可以自己輔導,不行的話就報個補習班補下基礎知識。前提是和孩子商量下,孩子要是排斥就先放下,不然也是學不進去。
  • 第三:因為不理解、不熟練、我覺得這樣我是可以理解孩子。解決方法我是覺得可以炒下來重做,就是備一個錯題本,孩子不穩固不紮實的題目,寫在上面備以後考試的時候複習。如果想測下孩子的紮實程度,變換著題型給他做,只要他會,你怎麼換題型他都會。你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做,比下誰先算出來、或者就是誰算得快。為什麼這麼做呢?會讓孩子感覺有趣,不那麼累,不然孩子老是做,他也會乏。
  • 第四:真得考試錯題還是分原因,比如馬虎,因為現在很多學生因為馬虎導致丟分的也不少。首先就是當孩子把試卷拿回來的時候,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說“媽媽知道,這次沒怎麼考好,你也很不開心,那麼我們自己知道這次為什麼沒有考好嗎?什麼原因呢?”孩子可能就會說什麼什麼原因,那你就再問“哦,這樣啊?那麼下次我們怎麼避免因為馬虎而導致的丟分呢”?孩子這時他可能就會思考。大多數孩子他是可以說出來下次該怎麼做可以不丟分。至於錯題,只要孩子會,不至於再去改正。因為問題不是他不會而是他馬虎導致,你讓他去炒,他也不可能變得認真了,反而可能更討厭學習。主要還是讓他明白怎麼可以因為這個問題避免丟分。

這裡我建議下,不管怎麼樣必須要讓孩子愛上讀書,不但能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創造力等等,也可以幫助他們的理解力,在學習方面不那麼吃力,孩子理解能力差,也是可以導致孩子學習停滯不前的原因。

我不是老師,我是90後寶媽,我們家孩子今年剛上幼兒園,你們可以叫我“炫寶寶媽媽愛育兒”,喜歡我請關注我吧。


炫媽愛育兒


很明確的說:有幫助,但幫助有多大則不能一概而論了。

讓孩子重做一次錯題,目的在於讓孩子加深印象,無論如何,加深印象的效果是必然有的,但是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就不一定了。

舉個例子,同樣是砍樹,A和B第一刀劈下去,大樹都紋絲不動,但A第二刀下去樹斷了,但B第二刀、第三刀...直到第N刀都還沒劈斷大樹。

原因如下:

一、態度不同

A堅信自己一定能劈斷樹,第二刀鉚足了勁,但是B認為這是一份苦差事,每一刀都是磨洋工。

孩子做錯題同理,他是否有決心去改過這個問題的錯誤,對這個問題的難易度看法,決定了這一次練習的效果,這是根本。

二、對工具的使用方式不同

A用的是刀鋒,但是B用的的刀背,效果自然減半。

孩子做錯題時,重做的時候是有根據地去修復自己的錯誤知識點,和孩子只是泛泛重做,毫無目標的重做,那麼自然效果不好。

三、底層條件不同

A是大力士,而B是身體孱弱的人。

有些孩子基礎紮實,他做錯了可能是因為粗心,因為尚未熟悉掌握該知識點,總而言之只是卡在眼前的某一個知識點;但另一些孩子不同,他完全是脫節了。

舉個例子,題目是1+10=?

有些孩子已經熟悉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對於20以內加減法只是明白了,但還沒完全掌握,再次做題就可以加強其熟練度;

但另一些孩子,連1到10都能數錯,強硬讓他做20以內的加減法,不過是痴人說夢。


真正的問題:孩子學習不進步

孩子學習不進步,不單單可能是其對知識點掌握不夠熟練的原因,真正讓孩子學習不進步的原因必須要挖掘出來。盲目重做錯題,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下下之選。

而如果不是孩子自願重做,那麼孩子會認為這是來自家長的懲罰,不情不願的情況下,效果更是難以預料。

最高效的學習方法,是教。當孩子掌握某種技能時,我們可以故意“示弱”,讓孩子來當老師。

我們先來說說教這個動作的好處:

當我們教孩子某篇課文的時候,我們需要經過閱讀來回憶、理解,並需要組織自己的語言和其他表達方式(如畫圖)讓孩子能充分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先內化而後才能外發。讓孩子教我們的時候,同樣如此。

而讓孩子教我們會有另一個好處: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我是這樣對孩子示弱的:

當淅淅學會講故事的時候,每天晚上我會“撒嬌”,讓淅淅老師給我講故事。一開始她支支吾吾,幾天之後,她竟然會自己改編故事了。從最簡單的“白雪公主這次是吃喝毒飲料暈倒了”開始。到後面她能自己想象加入白雪公主是怎麼樣和王子一起生活的進行詳細地描述。

在這個教我們的過程中,我們保持了以下幾點:

1. 充分尊重孩子

當孩子教我們的時候,一開始是會出錯的,甚至出現不合邏輯的情況,例如上述白雪公主喝毒飲料,蘋果是兩面的可以一面下毒一面不下,而飲料則不然。

我們並沒有笑話淅淅,只是旁敲側擊的告訴她,這樣是不現實的,我們只是引導她回想自己的錯誤,並沒有當面指正。

2. 給予孩子機會

孩子在教的過程中必然會犯錯,但你必須給予孩子充足的包容,再次示弱以給她機會。

例如,孩子教你1+10=100,這是明顯的錯誤(此處做舉例用,見諒),但是我們可以怎麼樣做呢?我們可以當著孩子面數手指,但是答案讓孩子說出來,這樣他就知道自己錯了,此時我們可以給小老師建議:老師,你要不要再看看書?然後再教我啊?


淅爸育兒記


如果不加指導而純粹的二次答題,幫助就比較小;相反,認真找出錯的原因並列舉出來,幫助就比較大。這就是“溫故而知新”,只不過“溫”的是考試錯題而已,但是效果是一樣的。



因為是把考試的錯題再做一遍,本身就增加了孩子的二次鞏固,要想對孩子有幫助,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

不同的學科和考試類型,採取不同錯題解決方法

上圖中的語文考試錯題
,有2個錯誤的地方,讓孩子回家再做一遍,就要先讓孩子翻書找出句子是怎麼劃分的,孩子找出錯的原因了就讓他自己寫出正確答案。

然後家長根據上圖內容找出同等類型的題目,讓孩子找出共幾句話、閱讀填空寫出完整句子,加以練習後錯題知識點不就掌握了。



上圖是數學考試錯題,引導學生去從生活中找出錯誤原因,可以把手錶根據考試內容調節下不就找出正確答案了。

每一個錯題,都應讓孩子延伸到錯的具體原因,擴展到該題目涵蓋的基礎知識點,最後家長舉一反三的針對孩子模擬加強訓練,那對孩子幫助特別大。

【建議】

  1. 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把每次做錯的題記錄整理下來;
  2. 不要直接告訴孩子正確的答案;
  3. 不要一次性做太多的錯題;
  4. 自己設定週期時間的錯題演練;

【結語】

合理的引導孩子、鞏固孩子的考試錯題複習是對孩子幫助非常大的,遠比孩子在課堂學習更有效率,對你的方式表示支持。


小紅人教育先生


把錯題做一遍肯定有用。

改正錯題要有端正的態度,找找做錯題的原因。題目做錯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1)粗心大意。

做題時粗心大意,題目給出的條件看錯弄混,導致做出錯誤的結果。

(2)理解性錯誤

對題目的理解有誤,這樣的孩子並不是完全不會,而是題意理解錯了。這樣的情況就要加深知識點的鞏固,不要錯會題意。

(3)完全不會

這種錯誤在於知識點沒有掌握,完全不會,即便是蒙也蒙不對。這就需要回頭重新學習相關知識點了。

搞清楚為什麼會做錯題,才能針對性的查漏補缺,有的放矢。


北方榴蓮君


錯題本非常有用。如果能夠利用好錯題本的話,那麼成績提升是很快的。

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這一次不會做,自己整理到錯題本上了,反覆地看了,弄懂了,那麼下一次再做的時候就會了。這樣的話,所有的知識都掌握了,這樣的話成績自然就沒有問題了。

錯題本上都是自己之前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所以用錯題本去複習的話,更有針對性,所以學習效率當然也更高。尤其是針對於考前的學生來說,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題和複習,這個過程反思總結是最重要的,而錯題本是反思總結最好的工具。

如何去整理錯題本?

如果題目比較長,抄題目本身就比較浪費時間。所以,大家可以將試卷上的題目給剪下來,直接粘貼在錯題本上。這樣的話,可以省時省力。

選出正確答案,如果不選出來正確答案,在複習的時候還是比較盲目。

做好反思總結,只有分析清楚這個題目到底考查哪些知識點,自己是怎麼想的,在哪兒錯了,又該去怎麼想。這樣在複習的時候,可以不斷地強化這些東西。

整理錯題本只是一個環節,最重要的是利用好錯題本。只要有時間就把錯題本拿出來翻一翻,保證自己錯題本上的東西在考試之前都能弄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