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這個昏招讓南京保衛戰數萬抗日將士白白犧牲

南北朝史上著名的大戰鍾離之戰,與項羽力挽狂瀾,擊破暴秦的鉅鹿之戰非常相似。 梁朝兵力20多萬,北魏兵力數十萬,梁朝名將韋睿破敵的關鍵,是先屢次疲敵,最後火攻燒燬跨淮大橋,圍殺在攻城戰中精疲力竭的中山王拓跋英所部,淮河北岸,關張弗過的勇將楊大眼所部只能眼睜睜看著淮河南岸的友軍被圍,無奈燒營而走。

我在2010年所創作的網文《決戰鉅鹿 項羽巧借漳河、洹河兩條河道取勝》一文中曾猜想,項羽之所以能以五六萬兵力擊敗強秦,關鍵在於摧毀漳河、洹河上的橋樑,在短時間內利用河流阻截章邯所部,並集中兵力圍殲乏糧的王離所部。 如果我的猜想萬幸與歷史真實情況類似,真是三生有幸;如果我的猜想是錯誤的,也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思考。


這個昏招讓南京保衛戰數萬抗日將士白白犧牲


北大教授辛德勇繪製鉅鹿之戰形勢圖

鍾離之戰的戰前態勢是這樣的:"鍾離城北狙淮水,魏軍於邵陽洲(淮河中的沙洲)兩岸築橋,樹柵數百步,跨淮通道,英據南岸攻城,蕭寶寅守橋,大眼據北岸立城,以輸糧運。" 這一幕,與"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章邯軍其南(棘原),築甬道(屬河)而輸之粟。"非常相似。

鍾離大戰與鉅鹿之戰的相似之處,筆者試為各位看官一一列舉。 其一,同樣是圍困一個城小而堅的堅城;堅城中又同樣有一個善於防守的良將。鍾離城中守兵3000人,守將昌義之,北魏軍圍攻數月,傷亡近萬人。鉅鹿城中是趙國的殘兵敗將,鉅鹿能頂住王離大軍數月進攻,李齊功不可沒。史載"(漢)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袪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於鉅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鉅鹿也。"

其二,在圍攻這個堅城的時候,為了阻截對手援軍支援,圍攻的部隊都比較龐大。

北魏軍為了防備附近的曹景宗近20萬人,通過統計戰後的折損,其在南岸的攻城人數當在25萬以上;王離所部為了防備鉅鹿北邊一群作壁上觀的諸侯聯軍,其圍攻部隊兵力也應不低於10萬。

其三,圍攻部隊的糧草需求都很龐大,而且補給不易。人數越多,糧草需求越大,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在古代戰爭中,若軍隊經常移動,則可以不斷依靠新進入地區的糧秣來補給。能否滿足補給要求取決於軍隊的規模和新進入地區的糧秣富餘程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往往在史料中看到一支數千或者三四萬作戰人員的部隊在移動作戰中很少碰到糧秣不足的問題。 但是軍隊一旦長期在某地駐守下來,那麼當地的糧秣很快就會消耗殆盡,只能依靠後方補給。

後方補給殊為不易,道路遙遠,運輸糧秣的民夫要吃糧,牛、驢、騾需要草料,再加上正常的損耗,一份糧食從出發地到達目的地,可能僅有十分之一的糧秣送到作戰官兵的手中。 為進攻鍾離城,北魏準備了80日的糧草,在數月的戰鬥中已消耗殆盡,鍾離離北魏中心地區遙遠,運糧甚為不易。其補給線可謂生命線。


這個昏招讓南京保衛戰數萬抗日將士白白犧牲


秦軍的糧草自關中出發,由船載著順著黃河而下,但是到達黃河邊的棘原,還需要大概三天的路程(70公里)才能送達王離所部。因此,其補給線的安全,亦是性命攸關。 通過第三個共同點,這個戰役有個第四個共同點。那就是為了保衛生命線,北魏與秦軍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大眼據北岸立城,以輸糧運。"、"章邯軍其南(棘原),築甬道(屬河)而輸之粟。"

第五個共同點,就是當時都連綿大雨。中山王拓跋英曾說:"此月(2月)一日以來,霖雨連並,可謂天違人願。"楚軍在安陽逗留46日,"天寒大雨,士卒凍飢。" 筆者記得小時候,一旦下雨幾天,學校放學的通道上便泥濘不堪。古代馬路不多,道路泥濘行走困難,冒雨行走民夫不僅容易生病,而且也會打溼糧秣,讓糧秣受潮而不能食用,因而糧運更加困難。

雨水充沛,河水暴漲。如果兩軍被河水隔絕而不橋樑可通,則互相救援的難度會顯著加大。 攻城部隊的安危與補給線性命攸關。這是雙方統帥都清楚的事情,因此,為了防備不測,在攻城部隊的大營中,備有一定量的糧草儲備,以備補給線突然被切斷的時候,能夠利用存糧機動作戰,不至於陷入突然糧秣短缺的窘境。

而且,領兵作戰,必先避實擊虛,挫敗其銳氣,這樣主力決戰的時候才能佔到先機。 正因為如此,這兩次戰役有了第六個共同點,先挑戰保護糧秣的外圍部隊,挫其銳氣,並努力減少對手攻城部隊的糧秣庫存。 "(韋睿)夜掘長塹,樹鹿角,截(此處當理解為阻截)洲(在淮河中架設橋樑的沙洲)為城,距魏城(楊大眼在北岸所設防之營壘)百餘步。" 楊大眼率領萬餘騎兵前來進攻,"睿乃結車陣以拒之……使強弩御之",魏軍死傷甚眾,連猛將兄楊大眼也被強弩貫穿了右臂。

中山王拓跋英也多次領兵攻打,都被擊退。 於是梁軍採取了進一步行動。"曹景宗乃募勇敢士千餘,於大眼城南數里築壘,以隔斷淮水南北之魏軍" 楊大眼再次想打破包圍圈,進攻這個營壘,被擊退。 再來看鉅鹿之戰中項羽的行動。"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

北魏數十萬大軍的弱點在於其補給生命線,拓跋英營中糧草日益短缺後,梁軍用火船摧毀淮河上的橋樑,熊熊燃燒的大火,想必也給北魏軍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威懾吧,拓跋英所率領的攻城部隊二十餘萬人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從而慘敗。而楊大眼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南岸友軍的被圍,無力救援。

談到心理威懾,在此我談這兩次大戰的第七個共同點。楚軍自己發明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段子,而魏軍則自己傳唱"不懼蕭娘與呂姥,但懼合肥有韋虎(睿)"。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士氣高低,本質上取決於士兵對於取勝的信心如何。 這兩場大戰既然有了這麼多的共同點,那麼會不會在破敵的決定性策略上有共同點呢?我認為,可能性很大!

我在2010撰文,大膽猜想,項羽巧借漳河、洹河兩條河道取勝。

有人可能會問,對於漳河、洹河兩條河道是否有修築有橋樑,以及項羽破壞橋樑,以河阻截章邯所部,司馬遷並無記載。 我之所以敢於如此猜想,是基於通識和對《史記》記載戰事過於簡單,過程不詳的通病有較為深刻的認識。

一切不以地圖為基礎的軍事討論都是耍流氓!

章邯主力駐紮在黃河岸邊棘原,從黃河岸邊運輸糧秣到鉅鹿城,依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直線最短距離也有70公里,從棘原往北,需要先涉渡洹河,再涉渡漳河,最後才能到底鉅鹿。章邯築甬道而輸之粟,洹河、漳河能在地圖上如此明顯的畫出,絕非小河,如果洹河、漳河不修築橋樑,秦軍運糧縱隊難道飛渡過去不成?

再來看《史記》中所說項羽"絕其甬道",倘若只是破壞陸地上甬道的一部分,在廣袤的河北平原上,秦軍運糧縱隊拐個彎迂迴下就行,如何能"絕"?只有破壞橋樑,以寬廣的河流阻截,才能稱之為"絕"吧?

再說《史記》記載戰事過於簡單,過程不詳的通病。很多讀過《史記》的朋友都有這麼個印象,史記對於戰爭的記載惜墨如金,很多戰事只有幾個字,如"破","大破之","敗",絕對多數戰事的記載在十個字以內,即便如長平之戰這樣的大戰,其具體的戰事過程也不過用了幾十上百字。


這個昏招讓南京保衛戰數萬抗日將士白白犧牲


現在我們列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孫武、伍子胥領三萬吳軍伐楚,攻破楚都郢都,是歷史上的重大戰事。《左傳》對此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倘若我們按照《史記》的記載來理解孫武入郢之戰,那麼對於戰事具體過程的解讀,可能與真實的過程天壤之別,按照其字面理解,我們很可能會誤認為吳楚兩軍是在漢水兩岸決戰。而其真正的決戰柏舉之戰,我們則可能認為壓根就沒發生過。

至於鉅鹿之戰中人們屢屢給予較高評價的破釜沉舟,我則認為其對戰役的影響甚微,也有可能是項羽最初迷惑秦軍的手段。 精通曆史的曾國藩曾如此批評《史記》,"司馬遷說莊子的書都是寓言,但我認為史記裡屬於寓言故事的,也是十之六七。"

我個人認為,司馬遷因材料缺失,對戰事的描寫難免有所偏差。 《項羽本紀》如是記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這個昏招讓南京保衛戰數萬抗日將士白白犧牲


可是在《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中記載,項羽在秦二世3年11月渡黃河救趙,次月大敗秦軍鉅鹿下,再過一個月才俘虜王離。如果真如上文所述把做飯的廚具都砸掉了……真不知道楚軍這一兩個月是用啥做的飯捏……

近代戰爭史上,盲目模仿破釜沉舟,曾有過多次慘烈的教訓。 劃重點。

1927年龍潭之戰,孫傳芳"率領數萬大軍只攜帶數日干糧,渡江後即將所有船隻調往北岸,以示破釜沉舟之意",結果被斃萬餘,被俘四、五萬,只有孫傳芳和少數親信逃到了江北。


這個昏招讓南京保衛戰數萬抗日將士白白犧牲


1937年南京保衛戰,唐生智效法項羽破釜沉舟,血戰數日後,疲憊不堪的國軍將士抵抗不住日軍攻勢,節節撤退。 方圓幾十裡的南京城被五路日軍圍個水洩不通,溝溝坎坎到處埋伏著日軍機槍的交叉火力網。只有南京城北面沒有日軍,可是卻有一條洶湧的長江斷絕了歸路。但是因為破釜沉舟,沒有橋樑、沒有船隻,只有滾滾的江水奔騰而去…… 守軍各部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國軍犧牲近五萬人,民眾被屠殺者更是有30萬之巨,誠為炎黃子孫近代之奇恥大辱!

若是沒有唐生智破釜沉舟這一出,國軍抵抗數天後有序戰略撤退,保存數萬血性男兒,抗戰後面的局面會有利得多!此可謂誠可痛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