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認為梁山如果不招安,能推翻北宋嗎?

哈哈再哈哈


不能,梁山起義在歷史上只是一次很小的起義,只是在後來的水滸傳中誇大了。水滸傳中的方臘起義倒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型農民起義。歷史上也不是梁山好漢澆滅的方臘起義。兩者相比梁山起義最多算是一次山東區域內農民暴動, 佔地十幾個縣。方臘起義攻陷幾十個市,部眾達到百萬。歷史上平定梁山起義的僅僅是一名知州,大概是市長級別的。梁山起義在我國農民起義歷史上就是稀鬆平常!不可能推翻宋朝。



詩與歷史


可能是《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影響力太大,以至於讓人們誤以為水泊梁山兵多將廣,實力強大。但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江起義只不是北宋末年農民起義中最不起眼的那幾支,無論是起義規模還是對北宋統治的打擊程度,都非常有限,遠遠不及方臘起義所產生的影響。

拋開文學作品不談,北宋歷史上確有宋江其人和水泊梁山,但真實的宋江起義卻並沒有像《水滸傳》中描述的那樣“兩嬴童貫”“三敗高俅”,反而是像“流寇”一樣,轉載熟地,還沒有發展起來便被北宋的地方軍所擊敗招安。

《宋史·徽宗本記》是這樣記載宋江的:“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南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討之。”

《宋史·侯蒙傳》記載:“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比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

《宋史·張叔夜傳》記載:“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chān)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從宋史的記載來看,“宋江起河朔”,也就是現在河北中部地區,被稱為“河北劇賊”,然後輾轉進入京東(今山東西部地區)、江北(淮陽軍,今宿遷地區),最終在海州(今連雲港地區)被張叔夜擊敗招安。

關於宋江起義軍的規模,候蒙在上奏朝廷的文書中說“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關於這三十六人的數字,有些人認為是以宋江為首三十個將領,不然也不至於需要數萬大軍討伐。那具體是多少人呢?我們可以通過宋江在從梁山轉戰海州所經歷的幾場戰鬥來推算。

當宋江經過沂州的時候,沂州知州蔣圓的令人把手要道,使得宋江無法前進,宋江只好要求“借道”。蔣圓一邊假裝答應,一邊派人暗中觀察,發現宋江糧草不濟,於是發起突然襲擊,宋江大敗“北走龜蒙間”(今山東平邑)。

宋江南下淮南轉向海州的時候,又遭到了官軍的討捕。宋江經過海州沭陽時,沭陽縣尉王師心“引兵邀擊於境上,敗之,賊遁去。”宋江在沭陽一敗後,逃到了海州的海邊,搶了十條大船,張叔夜知道後,徵集了千名死士,設伏圍攻宋江,先派少量士卒將宋江等人從船上引下來,然後火燒舟船,與埋伏在周邊的死士一同合擊,宋江戰敗投降。

上述三次戰鬥中,先後擊敗宋江的有沂州知州蔣圓,沭陽縣尉王師心,海州知州張叔夜,分析他們三人的軍事力量便可以從側面推測宋江起義的規模。

在北宋的兵制中,將全國的軍事力量分為禁軍、廂軍、鄉兵、土軍和弓手,其中禁軍是北宋最重要的軍事力量,由中央直接控制,駐守在京畿地區,是中央威懾地方的重要力量;廂軍則為各州府的地方軍,主要負責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等雜役,一般不做訓練,也很少有軍事任務;鄉兵,也稱民兵,由地方農民組成,有任務需要的時候,臨時從農民中按比例抽調;土軍和弓手是政府從民丁中僱傭而來地方治安部隊,歸縣尉管轄。

△《水滸傳》中的林沖,就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

因此,沂州知州蔣圓和海州知州張叔夜基本上調用的歷史州府的廂軍,在以弱聞名的宋軍中,廂軍的戰鬥力更是慘不忍睹,於是蔣圓最開始面對宋江的時候,只能守住要道不敢貿然出擊,張叔夜圍剿宋江是也要“募死士,得千人”,才有信心對宋江下手。而沭陽縣尉王師心,作為一個縣尉,其手下的土軍和弓手在宋朝最多也只有一百多人的規模。

綜合這蔣圓、張叔夜、王師心的兵力,推測宋江起義軍的規模在100-1000人之間。如果超過一千人,很難想象一個縣尉僅憑手上一個“縣大隊”就能打得宋江“北走龜蒙間”,而低於100,又很難想象張叔夜為何需要募集1000死士。

綜上所述,宋江起義軍規模太小,其實力不足以推翻宋朝統治。而同時期“數日有眾十萬,遂連陷郡縣數十,眾殆百萬,四方大震”的方臘起義極盛時期的方臘佔領了杭州在內六州52縣。可就在自起義後的第七個月,北宋朝廷調集了十五萬大軍,在青溪消滅方臘主力,方臘及其妻、子和主要將領被俘殺,方臘起義失敗。


地史館


謝謝提問!

《水滸傳》這一部小說,施耐庵將裡面的人物和事件都描寫的栩栩如生,幾乎被認為是真實的歷史了,其實宋史記載宋江領導的只是一小股起義隊伍。所以說梁山是不可能推翻宋朝的。


就算梁山擁有如《水滸傳》故事裡所描寫的一百零八將,也是不可能推翻宋朝的。首先領導階層的幾位首領格局不大,又各懷心思,梁山首領宋江只想封妻廕子、青史留名,完全沒有推翻宋朝的遠大志向。軍師吳用只會迎合宋江,完全沒有推翻宋朝的主見。副首領盧俊義原是宋朝朝廷命官,懷才不遇,雖受奸臣陷害,但也沒有反叛朝廷的意思。梁山的杏黃大旗上寫的是“替天行道“,“天″即天子也。總之梁山核心領導集體完全沒有推翻宋朝的政治綱領,如果沒被招安,充其量繼續打家劫舍、殺富濟貧而已!


梁山領導層沒推翻宋朝的遠大志向,那他們手下的將領就像無頭蒼蠅了,這些將領有的來自投降的官軍,他們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從內心深處,還是想回歸朝庭的,如關勝、呼延灼等。其他一部分來自三教九流,如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他們除了爭強鬥狠,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稱分金銀之外,還能有什麼遠大理想。 從梁山的人員結構來看,不受招安,也不可能推翻宋朝的。


廈門老新


不能。

從最初的梁山聚首,到末尾的宋江接受招安,梁山好漢實行的制度來看,梁山上的這群人更多的像佔山為王的強盜,並不是真正的農民起義,沒有形成自己的政權,從歷史的發展軌跡來看,農民階級所具有的侷限性是非常大的,梁山上的這群人是承擔不了歷史的使命以及責任的。

梁山(政權)的組成成分

梁山一共108位好漢,然後每個好漢帶這一些人,這是組成整個梁山(政權)架構,從成分上來看,雖然有不少是以前的官吏,但是所佔據的比例很小,更多的是一些遊手好閒的遊俠兒,而兵馬更多的是農民,那麼這種情況下,梁山上的這群人就缺少長遠的眼光。

梁山好漢們雖然打著替天行道的口號,但相比於其他農民起義,缺少一種核心思想,拿近的太平天國運動來講,太平天國在最初的時候是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為核心思想,但是因為後來的內部傾軋,加上太平天國運動依然沒能擺脫小農階級的侷限性,導致不能繼續貫徹核心思想,最終還是失敗的下場。再來看看梁山好漢,這群人連具體的核心思想都沒有,更談不上執行措施了,就這樣的人群怎麼可能會建立王國,從而推翻宋朝?

從梁山好漢們的理想情況來看,他們中許多人都是被逼無奈而走上梁山,並不是非常堅定的主動的想要去反抗宋王朝,而且當時的宋王朝雖然政治腐敗,但是也總比秦始皇在位的時候要好得多,而宋朝也是在我國曆史上所有的朝代中人民幸福感最強的一個朝代。

因此,就算梁山好漢們反抗,他們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兒,北宋王朝的統治還沒有達到人神共憤的地步。


小南史


沒有任何可能。

首先,梁山上都是一些什麼人?

1.原朝廷軍官,比如秦明、林沖、關勝、呼延灼、花榮等;

2.底層小吏,比如宋江,裴宣,戴宗,楊雄等;

3.梁山“飯票”,也就是土豪,比如柴進,盧俊義,李應等

4.社會閒散人士,如劉唐,三阮,王英,張橫,穆弘,李逵,石秀等

這些人沒幾個有文化的,連最起碼的公文都看不懂,連個功名都沒有,如何做官,如何理政?


其次,梁山這些人品行如何?

王英見財起意殺車伕,張橫是個黑車司機,時遷是個小偷,雷橫是個警痞,總之一大堆人不是品行惡劣就是有人命官司,不具備成為官員的基本素質。


第三,水泊梁山的用兵如何?

吳用九宮八卦陣兩贏童貫三敗高俅,那打的是草包官兵,而且有地理優勢,一碰上正規軍比如種家軍、楊家將,肯定是不行的,幾萬農民,佔山為王的草寇,是沒有什麼動力去系統學習兵法和軍事的,這也導致了關勝的排名高於林沖,因為後者雖然武藝高,但不會帶兵。

梁山的攻城略地,基本就是騷擾周邊村寨,沒有遠距離長途奔襲的能力,這是因為自古以來打仗打的就是後勤,而梁山的糧草運輸嗎……


第四,如果固守待援會怎麼樣?

答案就是倆字:等死。

梁山四面環水,沒有田地,幾萬人的吃喝需要靠綁票和掠奪來維持,他們沒有自己的產業,一旦朝廷下決定圍剿,比如用數萬兵馬把梁山圍城鐵桶,不出半年,山上的人不是餓死就是下來投降。


所以說梁山沒有任何可能推翻宋朝,招安是唯一的出路,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除了李逵等少部分反人類分子,大多數強盜匪徒都表示:如果有機會洗白做好人,我一定重新當個好人。


託尼不帶水的歷史


梁山如果不招安,也推翻不了北宋。梁山實力太弱小,他們也不是農民起義,只不過是些佔山為王的草寇土匪。

我們從真實歷史上的梁山和小說水滸傳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樑山的實力。

一、真實歷史上的梁山,就是一股土匪流寇武裝,全部人數只有36人。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結36人聚眾起義,活躍于山東、河北。後南下攻淮陽軍,入楚州、海州界,中知州張叔夜伏,遂降。

比較確切的說法,就是一股36人的流寇或者叫江洋大盜,在山東、河北比較活躍,然後跑到楚州、海州,中了知州張叔夜的埋伏,就投降了。

歷史上的宋江,哪怕三十六人個個都是特種兵,武林高手,也推翻不了北宋。


二、《水滸傳》中的梁山:

我從頭到尾翻看了幾遍《水滸傳》,也沒找到梁山泊人馬的具體數量,只是給人感覺有幾萬兵馬。但是我們看看梁山泊陸地到底有多大?


梁山泊,文獻中也作梁山濼,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佔地面積3.5平方公里。

3.5平方公里,不是3.5萬平方公里,如何裝的下幾萬兵馬?

再看看北宋疆域: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國土面積280萬平方公里。

再看梁山泊水域面積有多大?

宋時的梁山泊南到今鉅野縣城北10公里處,東南到嘉祥梁寶寺一帶,東到梁山東北10公里處,北到梁山北35公里的斑鳩店一帶,西到今黃河十公里,方圓(周長)約200公里,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左右。

整個北宋的疆域是梁山泊陸地加上水域面積的1,862倍。大寫:一千八百六十二倍。

而且梁山不種糧食,靠打劫、攻擊大地主莊園、攻佔縣城,來獲取糧食、軍械、財富。所以,如果有幾萬人民,不用北宋派大軍來圍剿,就是吃飯問題也能吃垮梁山。

所以,就是小說中的梁山,也推翻不了北宋。

小說中的宋江,為什麼從一開始就要招安?

就是因為不可能做到李逵的夢話,殺到東京,奪了鳥位,殺了鳥皇帝。

宋江對梁山和北宋實力的對比,是太清楚了,他知道推翻不了北宋。


陳健4396


縱觀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的原因來看,無非殘暴酷政,腐朽懦弱,以至民不聊生的狀況下,才會有新勢力起而奪之,這些新勢力有平民起義造反,有外部強權勢力侵入,再則內部瓦解,這些新勢力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推翻它,取代它。


而梁山的鼻祖是落魄秀才王倫,上山落草為冦,根本就是躲難不得已而為之,再後來的晁蓋也是如此,從未想過推翻朝廷,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就是他們的宗旨。

梁山的中心思想"替天得道"

再後來的首領宋江,他內心本就瞧不起為盜為匪這一行當,上梁山也是迫不得己,從他數次上梁山,把梁山的宗旨定義為"替天行道"就可看出,他從頭至尾都是夢想歸順朝廷,以達到封妻廕子的目的。


梁山108位好漢經過作者的精彩描述,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天下無敵的錯覺,從朝廷的數次征討遭受失敗的結果看,認為他們可以推翻宋朝,這隻能是小說的成功與作者的定位。

梁山好漢的組合,多為雞鳴狗盜之徒,違法犯罪之後上的梁山,根本就是去避難的,從未有改朝換代的遠大政治目標,他們的"英雄"也只能在梁山這一畝三分地上,遠離梁山,無論兵力財力物力都會匱乏,而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國家,與此時並不是崩潰的宋朝為敵,師出無名,不可能得到大多數人民的擁戴,最多逞一時之能,最終必敗無疑。



此時的北宋政治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一個朝代要滅亡,民心是砝碼,此時的宋朝大多數百姓能安居樂業,政治經濟都處於較好的狀態,而且政治環境寬厚,否則怎麼會有哪麼多朝廷為吏為官者與黑道勾肩搭背呢,宋江也是一吏,柴進更是朝廷供養的前朝王室後裔,此時的"江湖義氣"盛行,頗受民間推崇,從這些都可看出百姓不是處於酷政之下,也沒造反的思想(江南方臘的造反是因為信鬼神教而起事,最終被滅)。



北宋若不是外部勢力金國的侵略,不會那麼早亡國。

所以梁山即使不招安,也不會去推翻朝廷,也沒實力與北宋爭奪天下。


可榮188


《水滸傳》裡,最令人氣不過的就是宋江,這廝一天到晚只想著“招安”,只想著當大官。

當年,梁山英雄排完座次,好漢們開懷暢飲,氣氛很好。這時宋江寫了一首《滿江紅》,讓北宋好歌手—樂和唱了出來。


宋江此舉大有深意,他想試探一下弟兄們對於“招安”的看法,順便統一一下思想。

當樂和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大廳瞬間安靜了下來,氣氛變得十分詭異。

這時,武松停下了酒杯,“啪”的一聲,把酒杯摔到了地上,冷冷地笑道:“今也招安,明也招安,弟兄們的心都冷了!”

黑旋風李逵也坐不住了,跟著起鬨道:“招什麼鳥安!”,趁著酒性把桌子掀了,酒杯、菜餚灑落一地。

聚義廳內,鴉雀無聲,空氣似乎凝滯了,大家神色凝重,頭全都轉向了宋江,呆呆地看著宋江。

只見宋江,臉氣的發紫,大口喘著粗氣,厲聲罵道:“把這黑廝推出去斬了!”,眾人聽了,嚇得酒醒了大半,軍師吳用趕忙跪下來求情,大夥也跟著跪下來了,宋江這才饒了李逵。


有人說,這是宋江、李逵和吳用合演的一齣戲,目的是殺雞儆猴,不過雞並沒有真的殺。

這隻雞就是李逵,由李逵說出“反招安”之語,而宋江故意暴怒,要砍了李逵,吳用趕忙求饒,宋江順著臺階而下,饒了李逵。

演戲結束。

從此之後,大家思想出奇的統一,就連高傲的武松也不敢反對招安了!

言歸正題。倘若宋江不招安,那麼能推翻北宋,建立新政權嗎?

絕不可能!

你要看正史,你會發現宋江只不過是個讀過兩天書的賊人,梁山好漢就是一幫打家劫舍的土匪。


當年,鄆城縣為了解決財政危機,準備將梁山泊充公,之後凡是打魚的一律交稅,否則不許下河捕魚。

此舉引發了當地百姓的不滿,這些百姓之中,有個讀過幾天書,面色黝黑,身材短小的漢子,振臂一呼:“哥就是不交稅,官兵來咱們就跟他們幹!”

這個漢子就是宋江。

沒想到宋江這一聲怒吼,真的聚攏了一幫人,數了數,有三十六個,這幫人在梁山泊上蓋了房子,屯了糧食,打造了兵器,又忽悠來了百十來個小嘍囉,準備與官府打持久戰。

後來,官府派了一隊鄉勇來征討,打了幾次,無功而返,鄉勇根本不想打,誰都不想白白丟掉了性命。


不久之後,官府又派了正規軍來攻打,這下子宋江發慌了,夾著尾巴就逃了!

先是逃到了沂州,結果被打敗了一陣,又逃到了沭陽,又被打跑了,最後流竄到了連雲港,在海邊搶了十幾條漁船,準備潛逃到海島上。

這時候,海州知府張叔夜,派了一千勇士,很快擊潰了宋江一夥,宋江眼見大勢已去,就率眾投降了。

張叔夜見宋江有些才能,就奏請宋徽宗,讓宋江將功贖罪,由他帶兵去征討方臘,結果打了幾次,大敗而回,後來,北宋派正規軍出馬,最終滅了方臘。

宋江再無下文。


一半秋色


梁山好漢們當時正處北宋末年動亂的大背景,由於北宋政府官吏的腐敗,人民紛紛起兵反抗,其中又以方臘起義最為聲勢浩大,建立起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國內四處爆發的農民起義嚴重打擊了宋王朝的統治,所以就是局勢來說梁山起義正處於一個風口之上。

梁山泊確實是一處易守難攻的風水寶地,在短時間內政府軍根本拿不下此地,但是這也僅僅建立在北宋軍不全力以赴的前提下。眾所周知,由於當時的方臘起義實在是聲勢浩大,所以北宋政府一直將方臘視為心頭大患,如果梁山好漢趁機舉事短時間內的確能有所成就。不過,一旦北宋政府騰出手來,就算是10個梁山泊也抵擋不住北宋軍隊的進攻。

《水滸》裡塑造的所謂梁山“一百單八將”,雖長期以來被人們推為“英雄”“道義”的化身,但他們在上梁山之前多是些被政府通緝要犯,諸如武松、宋江、吳用哪個不是嗜殺成性、濫及無辜的主。梁山好漢身上包藏著太多的惡習,他們靠打家劫舍來維持生計,可以說真實的他們有時更像一群畫著偽裝的暴徒,久而久之百姓們自然對他們疏而遠之。

表面上看梁山108將高舉“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的確做過幾起殺貪除暴的義事,但細數起來他們所謂“道義”,更多的只是出於一己私利。就像宋江為了誘扈三娘就範殺她全家;吳用為了逼盧俊義聚義背後陷害等等。所以說本就是一群‘雞鳴狗盜’之輩,假如梁山真的起兵反叛,並得以推翻趙宋天下,那這被“一百單八將”管制的天下又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新加坡負十四


從歷史的角度說,宋江一夥草寇才幾條槍?怎麼可能推翻一個王朝?

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宋史·張叔夜傳》

宋江也就是大一點的幫派集團,最多幾百人,張叔夜憑著臨時招募的千把人就能搞掂他們。方臘號稱聚眾百萬,最盛時攻佔六州五十二縣,不到半年就被北宋朝廷調來的西軍鎮壓,何況宋江那點人馬?

如果從水滸傳文本看,宋江一夥先後攻陷高唐州、青州、華州、大名府、凌州、東平府、東昌府等一系列州城,又多次打敗乃至殲滅童貫高俅率領前來鎮壓的中央禁軍主力,從軍事實力上看,壓倒北宋朝廷無疑。

況且按小說所言,北宋朝廷不只是外強中乾,淮西王慶攻佔的八座軍州中就有西京洛陽,於東京開封府簡直是近在咫尺,這種虛弱已經浮於表面的王朝怎麼還站得住腳?

因為北宋並未亡於內部叛亂,所以施耐庵只能違反起義邏輯,硬給他們安排一條招安不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