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殘唐五代史演義》英雄好漢的個人武功排行如何?

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她40600526


1、李存孝:“將不過李,王不過霸”!李存孝曾率十八騎衝進長安,把黃巢軍殺得片甲不留。

2、史建瑭:刀法出眾,與王彥章大戰二百合後,鞭擊王彥章,將其打得抱鞍吐血。

3、王彥章:鐵槍將王彥章。李存孝死後,無人能敵!後在與高思繼的交戰中,使用回馬槍槍挑高思繼,令唐軍聞風喪膽。

4、高思繼:“白馬銀槍”高思繼,高家槍威震天下!惜被王彥章回馬槍擊殺。

5、劉知遠:“金刀王劉知遠”,文武雙全,勇貫三軍,石敬瑭的親信大將。

6、王彥童:王鐵槍的弟弟,在與晉王李克用的會戰中,被李克用的軍師周德威用計,使人裝扮李存孝,扯出飛虎將軍旗,被“假李存孝”嚇死。從側面證明了李存孝的赫赫威名!

7、高行周:“白馬銀槍”高思繼之子,宋初名將高懷德、高懷亮之父,繼承了祖上的高家槍,驍勇善戰。替父報仇,與王彥章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8、石敬瑭:契丹兒皇帝石敬瑭,早期也是一名驍將。

9、朱溫:朱溫也是一名驍勇的無恥之徒。滅唐建立後梁,自稱後梁王。後被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剿滅,父仇子報。

10、郭威:郭雀兒文武雙全!後周王朝的創立者,死後傳位於柴榮。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大宋三百年江山。郭威實為開創者,餘蔭三百年。。。




用戶2537294663257415


李存孝、史建瑭、王彥章、高思繼、劉知遠、王彥童、高行周、龐師古、周德威、葛從周、石敬瑭、朱溫、郭威、史弘肇、孟絕海。


斯刀瑞雜貨鋪


1 李存孝2 史建瑭3 王彥章4 高思繼5 劉知遠6 王彥童7 高行周8 龐師古9 周德威10 葛從周


楊巔峰222


殘唐五代不過五十餘年,但卻是名將輩出,也許名將 出的太多了,導致了北宋一百多年沒有出現一個名將,應該說殘唐五代不過是唐朝藩鎮割據的擴大化。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李唐王朝 ,而換成了梁唐晉漢周,等到了公元960年北宋”統一”。為止。而殘唐五代第一名將就是李存孝。

李存孝可謂殘唐五代裡最出色,最厲害,最有名,最具傳奇色彩的,當然死的最慘的。李存孝(858-894)代州飛狐人,原姓安,沙陀族,唐末五代時期第一名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歷史上可謂攻無不勝戰無不勝,是大唐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義子,是著名的十三太保最後一個,與李存瑁等人齊名,李存孝驍勇善戰,勇冠三軍,就好比隋唐演義裡的李元霸,楚漢交兵裡的項羽,所謂王不過頂,力不過霸,將不過李,這裡的李指的就是李存孝。而且李存孝麾下五百親衛軍可抵萬人用。但必須指出的是李存孝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武將,有張飛之勇,卻無張飛之細。有呂布之猛,卻無呂布之奸,有趙雲之烈,卻無趙雲之謀。

在公元890年的時候。大流氓朱溫就假借唐昭宗皇帝名義免去李克用一切職務,再有宰相張俊為帥,分別由郝連義,李匡威,朱溫,韓建兵分四路討伐河東亂臣賊子李克用。李克用毫無所懼,當然害怕也沒有用。李克用讓義子李承嗣抵擋勢力最弱的韓建,由李存孝抵擋勢力最強大的朱溫。朱溫派遣張全義攻打路州,路州守將李罕之堅守不戰,張全義久攻不可,破口大罵說沙陀無種。這時候有人大喊,誰說沙陀無種,李存孝在此,那真是人的名樹的影。張全義一看李存孝來了,立即回營閉門不出,但也有不怕死的,張全義帳下有個叫鄧季均願意出營迎敵,勇氣可嘉,但本事太差,就一個照面就被李存孝給宰了。李存孝順勢掩殺大敗張全義,解救路州之圍。李克用的報以後大喜。加封李存孝為路州刺史,此時李克用帶領周德威,薛鐵山攻打吐渾首領郝連義。但由於時機不對,再加上指揮不當,被郝連義殺的大敗,郝連義派兵窮追不捨,高聲大喊:李鴉兒明日就是你的忌日,數萬兵馬如潮水一樣殺向李克用,李嗣源,周德 威,薛鐵山已經殺散了,就在此時在吐渾側翼殺進一哨軍馬,馬上之人大喊,義父休慌,李存孝在此,李存孝的生力軍殺入敵群,真是如狼入羊群,殺的吐渾部人頭滾滾,吐渾部猝不及防全線潰敗。郝連義最後敗走幽州。

李克用讓李存孝,李存信一起攻擊王蓉平定成德。但這個搭配不大合理,李存孝脾氣暴躁,和誰都和不來,除了義父李克用的話誰都不聽,用現在的話說,情商太低。李存孝和李存信根本無法配合,李存孝嫌棄李存信畏敵不戰。李存信罵李存孝不聽調遣。雙方達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李存孝甚至要帶兵攻打李存信。被部下苦勸才停止,將帥不和這仗肯定得敗,李存信李存孝上眼藥,對李克用說李存孝有不臣之心。以韓信當年逼迫劉邦封其為齊王為比喻,可謂惡毒。李克用不相信李存孝會造反,

而此時在鎮州的李存孝(文盲,不認字)在大營撿到一封書信,由書辦一念,居然是寫有人告發李存孝有不忠之心,有投靠王蓉之心,李存孝大笑道,簡直是笑話,我連朱溫都瞧不起,我會投奔王蓉,簡直是胡說,太淺顯的離間之計。書辦道:但晉王不信任將軍已是必然,將軍現在只有投靠皇帝(唐昭宗)才能平安,李存孝不知道是那個筋打錯了,立即在管控之地撤下河東旗號,換上大唐旗號,率兵入真定。雖然沒有投靠朱溫,但畢竟獨立反叛李克用。李存孝聯合其他節度使討伐李克用。這封信的來源很有可能是李存信假冒。

李克用的報以後勃然大怒,親自調兵遣將直撲真定,李存孝兵少,自是不不敵,還沒有等李克用到達真定。李存孝就投奔王蓉,並且傳檄天下,說李克用上欺天子,下壓百僚。為禍天下,矯詔。作為不識字的李存孝自然不會寫,一定是麾下謀士做的,李克用在真定城下指鞭為誓,不殺王蓉。安靜思誓不為人,安靜思就是李存孝的原名,這是徹底不認李存孝為義子了。

李存孝在刑州老巢駐守,李克用派兵圍困刑州,但王蓉和朱溫全力營救李存孝,李克用恨透了李存孝,對於王蓉和朱溫根本不管,鐵了心要把李存孝殲滅,李存孝真正是孤立無援了。但李存孝畢竟是一代勇將,先後擊敗李存信,符審言,但李克用死死圍住刑州。準備困死李存孝,李克用的夫人劉氏始終不相信李存孝造反。劉氏真是女中豪傑,單人獨騎進入刑州把李存孝給勸降了,而李存孝一見李克用大哭,就說是李存信對他的陷害。如果這時候有求情,再加上李存孝主動投降。李存孝也許不會死,但李存孝的人緣太差,整個李克用麾下無人為李存孝求情,默默無言。一聲令下,將李存孝車裂。可以說,李存孝如果真要反叛,只要直接投靠朱溫,朱溫絕對會倒履相迎,也不會在劉氏勸降的時候,主動投降。李存孝之所以反叛故有李存信的構陷。但主要還是自己情商太低,僅是一勇之夫。不會做人辦事,最終導致慘死。但自此以後,李克用與朱溫交戰再無大勝。李存孝死時大概就二十多歲。

如果 再選五名殘唐五代應該是如下選擇:

2.李存 勖(885年-926年)晉王李克用長子。後唐開國皇帝。一生征戰沙場,所向無敵,威震天下,四海聞名。擊敗朱溫。在世之日,殺得契丹不敢侵犯河東一步。三十九歲登基,在位三年,四十二歲駕崩。

3.周德威(?~919年),字鎮遠,勇冠三軍,膽略過人。輔佐李克用、李存勖兩代晉王,成名之戰就是柏鄉之戰。一舉扭轉乾坤,力挽狂瀾,在梁晉爭霸的形勢、公元919年1月,王彥章敗退途中,與晉軍的輜重相遇。周德威軍中失控制與兒子一同死於混戰之中。戰死於胡柳陂。李存勖得知後,痛哭道:“喪失良將,都是我的罪責。戰死於胡柳陂。

4.劉知遠(895—948年),沙陀族。後漢高祖,公元947年登基。在位1年,53歲駕崩。為人寡言,武藝高強,驍勇善戰。

5.王彥章(863年―923年),字賢明。五代時期後梁名將。是後梁第一勇將,與葛存周是朱溫的左膀右臂。有王鐵槍之說。有五代宇文成都之說,但只是勇將,不 會用智。和李存孝一樣,公元923年兗州之戰中,被李存勖所擒,李存 勖李嗣源多次勸降,但王彥章寧死不降(和受傷有關),於是被斬。享年六十一歲。

五代殘唐可謂是武人的最後的瘋狂了,武將亂政達到了頂峰。在五代時期,梁唐晉漢周紛紛登臺,而且都是後朝武將篡位前朝。武人橫行殺人如草芥,有槍便是草頭王,稱王稱霸有如兒戲。徹底形成了武人掌控一切的局面,但這只是武人在政治舞臺的最後瘋狂和迴光返照了。趙匡胤陳橋兵變登基以後喊道:我寧可天下文官都貪汙也比武將亂政強,可見本身是大軍閥出身經過五代的趙匡胤是經歷過什麼樣的慘烈經歷才有如此的說法。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排序:李存孝、王彥章、史建塘、高思繼、高行周、周德威。餘下記不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