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說俄羅斯是決不會允許“北溪2號”線工程,成為爛尾樓呢?

幸福地帶2



俄羅斯通過波羅的海連接德國的輸氣管道“北溪二號”因為美國製裁,被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面對美國政府自私自利的霸權主義行為,俄羅斯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必須盡一切努力完成整個工程建設,不能使之成為“爛尾樓”,讓美國政府取笑。因為“北溪二號”已成為一項“爭氣工程”,關乎到俄羅斯國家利益和在國際上的榮譽感。

“北溪二號”項目總投資95億歐元,俄羅斯佔50%的股份,是整個線路最大的股東,建成通氣後,俄天然氣總公司每年通過“北溪二號”管道輸送550億立方米到德國,因此,這條管線的重要性對於依靠出口能源的俄羅斯極其重要。德國兩家公司、法國、荷蘭、奧地利五家企業出資9.5億歐元,佔10%股份,該工程全長2400公里,目前已經完成了90%,只剩下10%,美國政府在20日通過制裁法案,制裁施工企業,迫使承建波羅的海海底管道施工的瑞士-荷蘭AllSeas公司陷於停工,現在工程停頓,原計劃2019年底竣工,現在已無法完成。


俄羅斯和美國同為能源出口大國,一直爭奪歐洲市場的供應份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儲存量名列世界前茅,多年來,俄國一直依賴出口能源賺取外匯,能源出口佔到本國GDP 1半以上,以前油氣出口依賴烏克蘭境內的管道,但是要出一定比例的過境費,近兩年由於兩國關係緊張,經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時常被卡脖子,為了不受制於人,俄羅斯和德國經過協商修建了這條繞過烏克蘭的“北溪二號”,由於少了過境費,到達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下降,這對歐洲和俄羅斯是一個雙贏局面。同時,這也是美國政府制裁這條線路的主要原因。



作為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與美國在各個國際場合較力,從不低頭,這一次也絕不會在“北溪二號”建設上屈服,一方面是為了捍衛戰鬥民族在國際上的形象,另一方面是維護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國家生存利益。

其實,俄羅斯多年來一直生活在美國的制裁的陰影當中,各項工程無一不被美國仇視,比如當年連接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海峽大橋工程,就和現在的“北溪二號”如出一轍。

2014年,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俄羅斯遭到西方社會和烏克蘭的猛烈制裁,克里米亞半島居民進出烏克蘭都受到限制,於是,迫於無奈的俄羅斯政府籌措資金準備修建克里米亞連接俄羅斯大陸的大橋。該橋在2014年5月份開始建造,定於2018年竣工通車。在大橋建造過程中,美國政府和烏克蘭為了阻撓該工程,曾經對大橋幾家施工單位進行制裁,在施工過程中烏克蘭多方干擾,不過在俄羅斯的努力下,這座造價70多億美元、歐洲最長的大橋終於如期完工,2018年5月15日,總統普京親自駕駛卡車出席刻赤大橋通車儀式,併為之剪綵,隨著大橋竣工通車,美國的制裁也告以失敗。


這次美國對“北溪二號”的制裁,最後結果將與刻赤大橋一樣。瑞士-荷蘭公司的被迫退出,只能延緩竣工日期,而不會造成整個工程成為“爛尾樓”。作為世界大國的俄羅斯有這個能力,也會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這條關乎民生的“世紀工程”管線。據俄官員稱,俄羅斯一艘天然氣管道鋪設施工船“AKADEMⅠk CHERsKlY”已經趕往波羅地海工作面,接替鋪設管道工作。等到“北溪二號”竣工通氣,美國政府就傻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