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每天跑將近1200公里,往返於邯鄲與天津兩地,這就是陳文堂和他兒子跑運輸生意的日常,也是他們常年“三班倒”“人休車不休”的生活狀態。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三年下來,陳文堂的上汽MAXUS(邁克薩斯)V80累計行駛里程已經到了99.58萬公里。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儀表上的里程數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就是這麼一輛超強度運行的V80,在當地經銷商的電腦記錄裡,除了易耗品更換過之外,沒有一次大修,甚至沒有車身漆面的修補記錄。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維修記錄

一輛跑了百萬公里的V80

用陳文堂的話說,只有每週做養護的時候,他的V80才會熄火。

三年近百萬公里行駛里程中,陳文堂的這輛V80沒有一次拋錨,沒有一次大修,也沒有一次大事故,三大件目前狀態良好。陳文堂表示,不說別的,光修車的費用,就已經省下了好幾萬元,更不用說V80比其他輕客油耗表現更出色,每個月都能省下來近萬元油費,一年運輸跑下來,光是省下的油費,差不多又能買一輛V80。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V80並不是陳文堂的第一輛車,他之前也曾經選擇過其他品牌的輕客,在經歷過幾次高速拋錨事故之後,經過朋友和同行介紹,他於幾年前換了這輛V80。如今,陳文堂不僅在他的朋友圈裡推薦別人買V80,自己更是添置了第二輛同款車。至於老車,他也不捨得出手,“就這個車況,再開幾年也沒有問題!”

“產品質量好不好,不在於我覺得,要用戶覺得才可以。”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曾在2019年年度質量大會上,語重心長地指出,“只有始終秉持‘一切為了用戶’的理念,才能不斷獲得市場與用戶的認可,並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長白山景區,同樣有一支開著上汽MAXUS V80的運營車隊,他們每天的軌跡就是上下山接送遊客。幾年下來,除了換剎車片和例行保養,沒有一輛車出現重大故障。經營者從購進第一輛V80開始,逐漸將所有運營車輛都換成了V80。如今,他又看上了上汽MAXUS新上市不久的G50和D60。當地經銷商告訴記者,用戶覺得,同類車型中沒有什麼比上汽MAXUS的產品更能讓他們放心的了。

熱銷背後,上汽MAXUS有秘密

今年9月,無論是中汽協還是乘聯會的數據統計中,國內汽車的產銷再一次不出意外地跌了。同樣不出意外的是,上汽MAXUS的銷量還是在增長。“難的不是一兩個月增長,難的是連著九個月都能增長,更難的是,在今年的車市裡能實現九連漲。”有媒體如此評價上汽MAXUS今年的表現。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據上汽大通發佈的統計數據,今年9月,上汽MAXUS單月銷量達到11303輛,同比增長84.45%;1-9月,上汽MAXUS國內外總計銷售80722輛,累計同比增長30.63%。而在不久前的7月,因為傳統淡季,國內車企普遍銷量雪上加霜,卻還有三家車企的國內銷量實現了翻番,而上汽MAXUS正是其中一家,也是其中唯一的中國自主品牌。難怪有網友評論說,看今年上汽MAXUS的表現,堪稱驚豔。

銷得好了,自然會有人來挖掘背後的緣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上汽MAXUS的過往銷量基數低,今年的新車又多,所以銷量增長快。但細細一推敲,卻發現這些理由並不能完全站住腳。基數低並不能保證在車市寒冬就能實現銷量增長,同樣過往銷量基數較低的其他車企,今年的境況往往更為艱難。新車多也不代表能簡單地將這些新車快速轉化為銷量。更何況,上汽MAXUS的很多經銷商更熟悉的還是商用車的經營生態,對於乘用車市場,在經歷和經驗上與專精乘用車的同行相比,很難說能有什麼明顯的優勢。

“除了C2B智能定製、燈塔工廠,G50、T70、D60、V90這些新車,上汽MAXUS銷量能連續九個月正增長,背後肯定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秘密。”一個媒體同行在和記者閒聊時感慨。

初見成效,由C2B推進的組織變革

今年三月,在接受《上海汽車報》專訪時,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表示,“C2B模式讓我們意識到,服務用戶最大的制肘是我們自己的傳統思維。”藍青松說,“整個組織的架構、打法必須適應互聯網一代用戶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我們要通過C2B,把我們從互聯網吸收過來的粉絲變成忠粉、鐵粉,變成我們的用戶。市場會成為檢驗我們創新是否成功的標準。”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既然C2B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業務模式,那企業內傳統的組織形式和架構也就必須主動跟著改變。這場由上汽大通發動的組織變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組織升級,將傳統的組織向數字化、平臺化轉型。

變革,率先在聽得見炮火的部門開始了。

一大清早,上汽大通華東一區的總經理王輝和他的團隊就已經坐在了會議室裡,對面的,是新近加入的一家經銷商,他們之前是南方一家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經銷商,抱著對“商乘並舉”前景的看好,剛剛加盟上汽大通不久。

會議一開始,經銷商團隊就“砸”給王輝一堆問題。聆聽了對方的需求後,王輝團隊一一作答,“對產品不熟悉,可以通過大通的‘知乎’平臺提問,會有工程師在線幫助解決。”

“大通所有的產品都是可以C2B定製的,只有你們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的,所以一定要對選配工具熟練掌握。”

“做商用車銷售,用戶甚至可能不一定來展廳,銷售要主動走出去接觸行業用戶。”

“大通所有的商務政策都是在線上透明公開的,通過‘大通知乎’都能很方便查到。”……快刀斬亂麻的解答讓新夥伴吃了定心丸。

王輝並不是上汽大通唯一一位直插銷售門店的大區總經理,現在,這已經成為他所工作中的日常。放在過去,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今年,上汽大通設立了數據中臺。在數據中臺的支持下,總部各部門的角色開始發生轉變,從“佈置任務”變成了“服務一線”。銷售端所有的工作和數據都在線上實現透明化,所有的需求和資源都一目瞭然,溝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在新的組織和工作架構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銷售公司的節奏加快了。“說真的,要不是大通的‘知乎’平臺把我從每天的數據報告裡‘解放’出來,我可能連現在跑到店裡來的時間也沒有。”喝了口水,幾乎沒有休息,王輝團隊馬上又開始了另一場會議。

如今,上汽大通已經初步構建起了包括“我行MAXUS”“蜘蛛智選”“房車生活家”“大通知乎”等在內的七大數字化平臺。“讓業務中臺、後臺可以充分地服務到前臺,為前臺賦能。”上汽大通黨委書記徐珍表示,“賦能一線、賦能經銷商、賦能員工,不單單是一句口號。只有先把業務做好,才能凸顯數據平臺的價值。”

在剛剛結束的上汽大通“邁享樂園”試駕活動中,王輝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背景是當天上午記錄活動現場成交量的一份訂單榜。


車市不景氣,這家中國品牌的銷量卻能九連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