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國際上,阿里巴巴和華為公司哪個影響力更大?

ABC地理頻道


華為1996年開始國際化時,阿里巴巴都還沒成立呢,就看目前美國對華為的擠壓、打壓看,我們都能明顯感知華為的國際影響力肯定比阿里巴巴強。

華為的營收是BAT的總和,海外營收佔一半以上,阿里巴巴的國際業務營收不到總體營收的10%,這也能看出彼此的國際影響力。

網絡傳輸設備可以國際化,但中國與中國之外的互聯網公司則可以完全不同,一個可以純技術至上,一個有眾多國際國內政策的不同。就可以放開手腳都程度看,華為的空間也比阿里巴巴大,乃怕這些年阿里雲、螞蟻金服(支付寶)等大力推向國家,它的空間還是較小,就說美國怎麼採用阿里雲,美國有成熟的PayPal,如何再容下支付寶吧。

馬雲摔跤最重的地方就是公司創建之初急於國際化,認為奪得成熟市場才能傲然商林,後來才發覺先吃下國內市場再說,這麼大的國內市場吃下了,也可以成為世界第一。阿里巴巴國際化是有失敗先例的,而華為從發展之初就確定了,只有佔據全球標準才能長久生存,電信這東西,網絡連接這東西,全球通用,如果攻不到發達市場,自己的市場也守不住,華為與阿里所處的行業背景不一樣,也決定了二者在國際的影響力大有差別。

當然,在國內阿里巴巴的馬雲名氣比華為的任正非大,一個是老師出身,本就喜歡講話;一個是軍人出身,技術員出身,本就不喜歡對外講話。

我們知道,有理不再聲高,影響力也不在於誰講話更多。如今,馬雲都從阿里巴巴退休了,更老的長一輩的任正非還在最一線,華為受到了巨大的打壓,阿里巴巴開始更有錢有資源投向國際,二者的國際影響力似乎此消彼長呀。

就西方對兩家公司的瞭解程度,一家在美國上市,一家根本就不想上市、沒有上市,阿里的透明度比華為高。一明一暗,說明華為的強悍力還是更大些,可伸可縮,老外對華為還有點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