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AI教父”黃仁勳:創業不忘慈善

近日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上,2019年全球百佳CEO榜單正式公佈,英偉達(NVIDIA) CEO黃仁勳排名榜首。在他的帶領下,NVIDIA的股價4年間提升14倍。

《財富》雜誌遴選他為“2017年年度商人”,稱他是“結合了驚人預見力和不懈執行力的罕見人物”、“傑夫·貝佐斯和伊隆·馬斯克那個檔次的大佬”。

黃仁勳還被貼上“AI教父”的標籤。這個“讓科技以3倍速前進的男人”正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的巨浪。

從問題少年到“AI教父”

黃仁勳愛穿黑色皮夾克,一身肌肉,堪稱硅谷最好鬥的華人。在他的人生裡,只有四件事至關重要:工作、思考、幫助別人以及創造。

經歷過風投的嘲笑、資金的匱乏、首款產品的無人問津,如今,他一手締造的英偉達的業績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從“老黃”到“教主”再到“AI 教父”,他的傳奇故事備受關注。

1963年,黃仁勳出生於中國臺北。父親是化學工程師,母親是教師。在他還在讀小學時,他就經常和比他大一歲的哥哥一起鑽研新技術,比如在游泳池上灑滿可燃物,然後點燃整個水面,再一頭扎進去體驗“火海”。

1972年,他9歲。父母將他和哥哥送到身在美國的舅舅家,原本寄望他們在那裡好好深造。然而,適得其反的是,窮困潦倒的舅舅只能把這兩兄弟送到一所所謂的“教會學校”中。教會學校與其說寄宿學校,不如說是“問題少年集中營”。為自保,黃仁勳課餘給最好鬥的“大哥”補習功課,時間一長,他跟別的孩子一樣,開始爬牆上樹、偷吃糖果、甚至抽菸。萬幸的是,他本質上沒有學壞,反而學會了堅忍和適應環境。

兩年後,父母來到美國,一家人得以團聚,黃仁勳的生活也開始走上了正軌。16歲那年,他通過高中聯考進入俄勒岡州立大學,主修電子工程。1983年,大學畢業後,黃仁勳懷揣夢想直奔硅谷。他先後任職於AMD和LSI公司,AMD主要做CPU,黃仁勳擔任芯片設計師,但周圍一堆“學霸”,讓他倍感壓力,之後利用業餘時間到斯坦福大學深造。

1993年,英偉達創立了。黃仁勳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近年來人工智能如日中天。黃仁勳表示,人工智能將無所不在,透過深度學習可以加快自駕車的概念早日落實,還能讓物聯網應用成為居家的中心骨幹,將智能控制功能延伸到住宅的各個角落。早在2016年,黃仁勳就開始將英偉達稱為“一家AI公司”,之後並多次在公開場合強化這一定位。起初,他的AI團隊只有數十人,半年後擴增至數百人,一年後達到了千人規模,到了2017年,公司從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在著手研究人工智能。

黃仁勳還透露,英偉達已在醫療領域投資多年。他表示:“現在有了人工智能這種新的技術和計算機科學,只要把人工智能軟件注入科學家或者醫生的工作系統中,我們相信能夠幫助新藥的發現,或者早期疾病的診斷,甚至疾病的治療。”

《紐約時報》分析,過去三四年以來,黃仁勳成功將公司業務從遊戲拓展到AI,讓原本只用於遊戲的繪圖芯片,成為AI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時不可或缺的芯片,被用於從大量文字、影像、語音數據中。

英偉達深知,在數據中心領域,自己的強項只在繪圖芯片,必須補足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英偉達2019年3月以公司史上最大金額的收購案,揭開了業務轉型計劃,用總價69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芯片公司Mellanox。該公司擁有的技術,能加快繪圖芯片與數據中心其他設備之間的傳輸速度。

成功秘籍

試圖創造一些貢獻(Try to make a contribution),而非拾人牙慧,是其成功密碼。

身為億萬富翁,黃仁勳至今依舊時刻保持危機感。在他看來,他創辦的公司“離破產只有30天,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一時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滿”。

他用“考慮周全”(thoughtful)來評價自己所做的商業決策。“在市場形成之前,我們就開始投資,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電子遊戲這些未來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市場,這是我們考慮周全的地方。”

“你要分析對手,還要分析自己。同時,每一天的遊戲規則都不一樣,你還要分析你目前這個位置的優缺點是什麼,你競爭對手的缺點是什麼,你要保護增強你的優勢,攻擊對方的弱點。”

黃仁勳欣賞英特爾前CEO安迪·格魯夫出版的一本暢銷書的書名:《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黃仁勳做事很專注,英偉達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圖形和並行計算技術,其間面臨很多誘惑,但從未跑偏。“我犯過很多錯誤,也一直在犯錯,但我不怕犯錯,不斷犯錯再改變、學習、創新,才能成功。”

《哈佛商業評論》評選出了2016年度的最佳表現CEO,黃仁勳排名第6,2015年他同樣榮登全球最佳CEO榜單,當時的排名是第29。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公司同時入選了Glassdoor“2017最佳工作場所”的榜單。

黃仁勳對創業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創新是科技公司最寶貴的品質;允許試錯,但任何一次試錯,都須是在綜合當時各種因素下的最優選擇;技術與速度至上,學習無止境;有直覺能力,始終堅持做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在他看來,“戰略是一個公司對世界的理解。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競爭者都在同樣的市場以同樣的維度做同樣的事情,那是對人類資源的一種浪費。”

慈善達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是其成功的密碼之一。

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2008年9月10日宣佈,收到來自黃仁勳的3000萬美元捐款,將打造一座黃仁勳工程中心(Jen-Hsun Huang Engineering Center),計劃擁有全電子圖書館、計算器和圖像中心等先進的設施。

這也是斯坦福大學繼雅虎創辦人楊致遠之後、第2棟以旅美華人命名的大樓。黃仁勳表示,斯坦福大學工學院是硅谷及硅谷以外地區主要的人才來源,為了能夠幫助學院興建一個可以實現其未來計劃的總部,也就是提供一個可以聚集人們在一起創造下一代知識和技術的地方,所以決定以個人名義捐贈3000萬美元,協助斯坦福大學興建新的研究與教學大樓。

斯坦福工程學院創立於1925年,華裔傑出人士也不少。他表示,是斯坦福讓自己愛上了計算機行業,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毫無疑問是硅谷科技人才的搖籃和人力的源頭。斯坦福工程學院院長Jim Plummer表示,黃仁勳工程中心將有利於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動。

黃仁勳工程中心在2008年春天動工,於2010年竣工,位置就在楊致遠捐款建造的Y2E2大樓旁。2010年10月5日,斯大舉行了新建的工程大樓命名為“黃仁勳工程中心”啟動典禮。

與往常不同的是,啟動典禮首先以座談形式舉行。除了該工程大樓主要捐助者――黃仁勳參加外,斯大校長漢尼斯(John Hennessy)、雅虎創辦人楊致遠也都應邀參加。座談會由斯大工程學院院長普拉蒙博士主持,以輕鬆、愉快的形式展開,討論的話題主要圍繞硅谷高科技發展前景,以及高等教育對科技發展的影響。

上百名斯大的教職員工聆聽了三位講員的精彩闡述,並對黃仁勳慷慨解囊回饋母校的遠見之舉表示敬意和欽佩。

黃仁勳高度評價並推崇母校工學院是業界智慧能源的來源。他說,自己作為英偉達公司創辦人,擅長電腦繪圖芯片的技術設計,並把這門技術轉換為商業用途,推廣到市場而廣受歡迎,這一切成就的取得,與他20世紀90年代在斯大讀工程碩士學位時所學到的知識密不可分。他說樂捐3000 萬給母校新建工程學院,是“盡了斯大畢業學生的職責,因為自己所獲得一切均拜母校之賜。”

2013年5月22日的一場慈善晚宴中,黃仁勳獲頒來自 City Year San Jose/Silicon Valley(聖何塞/硅谷城市年)的年度“公民楷模獎”,而這場盛會總共募集了將近 400000 美元的非營利教育經費。黃仁勳與其他英偉達工作夥伴身穿難得一見的黑色禮服。他們因具備公益慈善的領導能力而獲此殊榮。他們宣佈與家人、企業和一群英偉達合作廠商共同捐出100000 美元,以資助當地小學的學生。

在黃仁勳看來,錢很重要,但是比錢更重要的東西有很多。“所以我們要從未來出發,從我們的使命出發,一旦我們決定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一旦我們決定未來是無人駕駛的時代,我們只有前路可行,一切都不再可逆。”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