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5G真正的應用前景是什麼?難道只是網速快了嗎?大神科普一下?

用戶785497579794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作為目前移動通信技術的巔峰,當然不只是網速更快了而已,國際標準化組織對3GPP對5G定義了三大應用場景,有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mMTC大規模物聯網通訊、uRLLC高可靠低延遲通信三大類。詳細請往下看。


一、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


5G網絡的這一應用是最貼合我們消費者的,直接感受就是網速更快了,相比現在的4G網速,5G的峰值速率將會是4G的幾十倍,支持在線觀看4K、8K分辨率的超高清視頻,下載一部電影也只需要用到幾秒的時間。

二、大規模物聯網通訊(mMTC)



5G不同於以往的2、3、4G網絡,5G網絡不再侷限於人與人通信,更多的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建立連接,5G架構的創立之初就提出了“萬物互聯”的概念,低功耗廣覆蓋將大大推進了物聯網的發展,在未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項基礎設施都會進行聯網,比如垃圾桶、路燈、水錶等,為構建智慧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高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



5G的網絡延遲降低到了幾毫秒以內,這一特點可促進無人駕駛、工業控制及遠程醫療等技術的成熟。在未來大街上隨處可見無人駕駛的汽車在飛馳,求醫問藥、動手術也不再需要四處奔波了,在當地即可享受到全世界的醫療專家為你服務,這都得益於5G網絡的高可靠低延時特性。



綜上所述,5G不只是網速更快了而已,它將會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隨著5G技術的不斷演進,這一天的到來相信也不會太遠。


電子維修


感謝題主發起的話題討論,因為如果這個問題不討論的話,恐怕很多童鞋對5G的理解,也僅限於x秒下電影這個賣點吧?但國家和運營商的天價投資不可能只是為了方便“宅男宅女”追劇這麼簡單……

說的魔幻一點,5G技術是打開下一扇科技大門,它會將網絡的邊界,從連接人與人,拓展到萬物互聯,從而為各行各業都帶來具有無限想象空間的全新業務場景。但5G到底能顛覆哪些行業,帶來哪些流行,也只有但這些都實現後才能後知後覺的發現。就像4G伊始大家對它的理解也只是在線看視頻更快,下載更爽而已。然而,當4G網絡真正搭好之後,我們才發現它推開的其實是真正意義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門,移動支付、快車外賣、智能家居、自媒體、短視頻的崛起,它顛覆了無數領域原有的運行軌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智慧。

從目前已經知的來看,5G已經改變醫療、VR、自動駕駛、教育等行業:

醫療上:

8月15日,安徽省首臺基於5G(SA)移動遠程手術在潁上縣人民醫院開展,患者患有膽囊息肉伴慢性膽囊炎。

5G最大的大流量、大帶寬、大連接、低時延,適合了未來醫療的需求。醫生可以充分利用5G的高帶寬,來實現生命體徵數據、影像診斷結果、生化血液分析結果、電子病歷等資料的高速傳輸,更快地調取圖像信息、開展遠程會診和遠程手術,隨時就診斷和手術情況進行交流……待5G醫療成熟後,將為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帶來先進了醫療技術,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也能為患者生命的急救贏得速度。

5g+VR:

5G的到來使VR不再“高高在上”。因為5G大帶寬、低時延的網絡能力可以將VR渲染所需的大量計算放到邊緣雲(VR頭盔僅需負責信息傳輸和解碼),有效降低了VR頭盔的成本及重量,讓用戶能通過便攜VR設備體驗VR內容的業務,這種“雲端”協同模式被業界稱為Cloud VR,Cloud VR是業界認為的必然趨勢。也正因如此,中國電信從2018年8月21日開始就啟動CloudVR試點,目前已發佈5G+CloudVR 成果,完成SA/NSA場景5G+VR 驗證,VR視頻、遊戲體驗流暢。

在終端設備上,為了解決VR入門門檻高、配置麻煩的痛點,中國電信研發出VR一體機 PICO G2 4K,讓用戶無需購置昂貴的專業PC+VR或高端VR一體機,方便用戶在家使用VR。

自動駕駛:

無人駕駛汽技術最難的還是在如何讓汽車自身對道路上收集到的海量信息進行處理分析並做出決策,而這又依賴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但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一個多比較優化問題,它無法做出人一樣的創新、決策,它只能在一個有限的數據庫裡尋找一個類似的最優解。目前在安徽省創新館可以看到在開館當日,三輛無人駕駛汽車繞著安慶築夢新區道路行駛,通過5G網絡將畫面實時、高清地傳到位於合肥的安徽創新館中國電信5G展區的現場大屏上。隨著5G技術的成熟,無人駕駛技術也會隨之完善。

總之,小到IoT物聯網設備、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大到智能電視、智能汽車,以及面向行業的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些領域都會因5G網絡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而帶來各種場景體驗革新,一幅由數字化賦能的美好未來即將在我們眼前展開,從而詮釋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的歷史意義。

教育上:

AI人臉識別、監測學生動態、AR/VR虛擬實驗、互動課堂、人工智能教學……你是覺得害怕呢 ?還是覺得以後“教子有方呢?

實際上,智慧教育已經在逐漸實現中,5G 在教育領域主要有三個應用場景,一是增強移動帶寬,應用一般是超高清視頻、VR、AR,會大幅度提高傳輸效率;二是海量大連接,5G 可以鏈接 PC、傳感器、監控器,實現物聯網相關連接數據的傳輸,打造智慧互聯教室;三是低時延的高可靠,對於教育,對於時延要求會提高視覺的體驗,甚至是互動的效率。

應用實際當中,就會是為每個學生量身定製學習計劃,動態測評學生的狀態、學習專注度和活躍度。而對於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5G 能夠有提供更好的互聯網服務,超高清、語音交互、優質教育資源,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

總之,小到IoT物聯網設備、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大到智能電視、智能汽車,以及面向行業的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些領域都會因5G網絡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而帶來各種場景體驗革新,一幅由數字化賦能的美好未來即將在我們眼前展開,從而詮釋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的歷史意義。


安徽電信


一、5G到底是什麼東西?

5G是指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三大特徵: 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低的延遲。

先做下最簡單的原理了解,我們把信號比喻成一個一個波浪,這些波浪承載著信息,假設我們現在使用的4G每秒能傳送5個波浪,而5G技術則可以實現每秒50個波浪,波浪越多,傳送的信息就越多,從而提高了信息的傳送量,簡單來說國道、高速!




低延遲,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有遇到過信號時好時壞,甚至無信號的困擾。現有的4G技術是以發射天線為圓心向外發波,通過牆壁等反射信號到達手機端,數學老師一直教導我們兩點之間直線最短!5G技術就是把原來的圓形波浪壓縮,對準你的手機直線發送信號,為了滿足不同方向多個用戶的使用需求,5G信號發射器就從原來的單根天線變成一個板型天線矩陣,就可以大大降低延遲,提升收發速度。



二、5G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

第一當屬是物聯網,5g帶來的是比4G更低的延遲,而更低的延遲就可以承載物聯網。

第二是大數據和雲計算,5g的特性,正好容許了更快速雲計算的存在和發展。

第三是VR,現在大火的vr技術將會更好的發展,有了5g和物聯網,你就可以通過v r技術去探索一些可能曾經從未想過的東西或者只存在於幻想中的東西。


第四是區塊鏈,可以解決人們生活中交易的信任和安全性問題。

第五是無人駕駛,利用5G技術的低延遲,高寬帶,大容量的特點實現無人駕駛。

第六是影音體驗,視頻播放將隨時隨地可用,視頻直播、3/4/5D影音等等,音視頻媒體行業日益壯大。

第七其他,醫療、教育、安防等

三、5G發展現狀?

從5G技術發展來說,雖說當前還在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完善中。瑞士、澳洲、英國等已經在小範圍試用。我們國家的規劃是要在2020年實現大規模商用,不過計劃是一方面,商用是另一方面,商用的關鍵在於技術的完善和整個產業鏈的通力配合才行。

三大運營商都各有超過10個城市規模的小範圍試驗網建設和入網驗證,5G基站的覆蓋範圍只有300米左右,建網成本是4G的好幾倍以上。至少三年內還只能是熱點範圍的重點覆蓋,而不會真正完全進入5G;


四、5G資費如何?


4G普及時代,2013想必大家都聽說了“一套房”的事件吧?那即將上位的5G到底是比4G更貴呢?還是更低呢?

電信副總經理就發表過意見,他認為將來電信的5G資費絕對只會低於4G,這是毋庸置疑的,至於低多少還在不斷控制當中,但是保證在10GB/10元的標準來運作!而聯通也發表過類似言論,不過卻更加低廉,聲稱1G只需要5毛就可以使用,基本上是人人都使用得起,而且比4G網絡的資費要便宜太多了。但是移動在這方面卻沒有發表過任何看法,始終處於沉默狀態。看來只能等到真正商用的時候,移動才會開始張開它的“金口”吧?


最後,貼上已發佈5G手機,有興趣的瞭解下~


智美雲數據


5G真正的意義是支撐大流量、低延遲的數據交換場景和行業。對普通用戶來說,5G對日常的使用感知變化不大,就是網速快了一些而已。但是對於視頻直播、現場監控、工業自動化控制、遠程醫療等行業和產業來說,5G帶來的將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央視的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的現場直播直觀的為我們展示了將來5G改變傳統行業的案例。

按照傳統直播方案,現場直播需要人員到工地現場架設攝像設備,採集到信號後,通過轉播車和衛星通信車將實時信號傳到央視的播控平臺,再通過央視APP推送給用戶。

本次直播中國電信是系統整合方,採用了5G+高清傳輸技術,在現場部署了4個高清攝像頭,架設了覆蓋整個場地的5G基站網。信號傳播方式是通過現場部署的5G網絡,結合千兆光纖將現場的高清信號直接傳給央視播控平臺。與傳統的攝像、現場播控、衛星傳輸、央視播控平臺四個節點相比,延遲大大縮短,整個直播幾乎沒有延遲。

另外,5G技術在自動駕駛、AR/VR、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工業自動化控制也有廣泛的應用。

2019年,遼寧瀋陽的寶馬工廠就實現基於5G技術的生產現場監控,成為瀋陽第一個5G示範企業。2019年底,瀋陽寶馬工廠的廠區已經實現了5G的全面覆蓋。利用5G特有的邊緣計算技術實現了寶馬工廠內網和公網安全並且靈活的切換。


茗頌


一說到5G,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下載電影比4G更快,搶紅包更有優勢。的確,憑藉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時延的特點,5G網絡比4G快很多倍。但5G最大的應用卻並不僅僅只有這些。

5G的性能指標全面超越4G,其在時延、傳輸速率、連接數等關鍵技術上都實現了跨越式提升。5G的優越技術將助力車聯網、智慧城市、無線家庭娛樂、AR/VR、無人駕駛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及發展,並將催生智慧生活、智慧生產和智慧城市三大未來生活場景。

從技術角度來說,5G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時延(uRLLC)三大類,相比於4G通信,5G將極大擴展無線通信的應用場景。

1、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藉助於5G中頻和毫米波頻段技術,將實現更廣更快的無線連接。

2、 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基於5GSub-1GHz頻段,藉助早期的物聯網和機對機通信技術,在低功耗和低成本要求下,將為數百億臺工業終端和數萬億連接提供無線支持。

3、超高可靠低時延(uRLLC)基於5G毫米波頻段,將以高可靠、超低時延的網絡連接支持高安全性、高可用性應用。

針對個人消費群體的應用,5G移動互聯網範疇的視頻呼叫、定位、交易、查找、上傳和下載效勞將獲益於5G更快的響應速度,並得到加強。與此同時,5G將進一步導致超重型遊戲、VR、8K高清視頻和其他不同於4G網絡的新應用。

針對企業級的應用,業內普遍認為5G將在4K/8K、虛擬現實等超高清視頻領域以及車聯網領域率先獲得應用。而依託強大的通信和帶寬能力,5G網絡一旦全面投入使用,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絡等行業應用場景都將變為現實。在工業領域,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具備大而全的完整工業體系,隨著5G以及工業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不斷地融合滲透,將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賦能,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5G應用還能在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的深度發展,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創造出新的生產方式。


小娟精選電視


5G是一個很多人都在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很多的人關注5G手機到底什麼時候真正的成熟起來,有的人關心5G網絡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用,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在5G徹底的普及之前,我們的手機還會繼續使用4G網絡,到底會不會網速變慢?越來越多的人關心5G鏈接5G,更想要實現真正的5G商用。那麼5G除了網速快,還有什麼用,以至於各國都在搶建設5G呢?

5G網絡是很快,但是人們真正的期待5G,還不如說是5G網絡下帶來的物聯網。什麼是物聯網呢?簡單來說就能能夠和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產品結合起來, 比如你家裡的冰箱、馬桶、電商、空調、你的車、你的智能手錶等等都能成為萬物互聯的存在。比如說,當你的冰箱裡放置了一種蔬菜,通過冰箱的保鮮技術鎖住水分,但是通過智能化的冰箱能夠在食物徹底壞掉前,通過超高的5G網絡發送自己的短信,告訴你冰箱裡還有哪些蔬菜是需要你在什麼時間段全部吃完的。

5G網絡很快,但是人們更加期待它低延遲特性,5G網絡能夠做到1毫秒內反映出來,也就是說5G的存在能夠徹底解決低延遲的問題,特別是你在支付的時候等待的時間就比較久了,這種情況還算不太影響生活,如果是低延遲性運用在汽車上、飛機上,將會大大的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當你的車高速開在路上的時候,你突然發現前方有人或者出了車禍,人的反應需要140毫秒才能處理,但是如果是車的話1毫秒就給你解決了緊急停車問題,並且還能把你身後的200輛車全部控制慢了下來。

所以,5G 的存在其實並不是只有網絡速度很快,如果真的就只有這一個功能,就不可能讓各國都在搶著建設5G了,中國堅持5G發展,還讓5G網絡覆蓋面積更廣了,傳輸速度更快了,因此這些技術都會帶領中國人民從5G走入物聯網時代。也有很多人就覺得4G網絡就足夠了,我同樣能夠限制無現金支付,同樣能夠使用外賣、打車等等,沒必要一定要卻追求5G吧?你又錯了,你看看各國先都在搶著建設5G,你就知道5G網絡是一項革新性的技術。

它能夠帶領整個世界的行業全部變革,特別是傳統行業,也有人擔心5G網絡來了,就意味著人工智能會大大提高社會效益,那麼我們這些傳統行業的就要失業了。其實不然,傳統行業並不是消失,而是會被5G融合,形成5G+人工智能+傳統行業的模式,各國爭搶者佈局5G,甚至不惜得罪美國都要和華為合作5G設備,這就看得出來對於5G,各國都意識到了重要性,不佈局不建設,就意味著落後別人。





小景同學


我們瞭解5G 通常說的都是它的高速率,而且媒體上經常用一個被吹變形的臉來表示5G的高速,5G真正的應用前景並不只是速度快,速度快只是5G的一個常規性進步,例如2G到3G的時候速率會提高,3G到4G速率也會提高,速率高只是一個常規性進步,不是一個革命性進步。向博認為:5G真正的應用前景是5G帶來得革命性進步。

5G帶來的革命性進步有兩條:一是,寬頻譜帶來的萬物互聯;二是,高速率帶來的低時延。

歐盟有一個估計說:到2020年以後,全世界有250億個設備上網。

中國也有預測說:到2025年僅中國就有100億個設備上網。

國際電信聯盟的專家說:這個預測保守了。他們甚至認為將來,全球會有七萬億設備上網。

七萬億是個什麼概念,就相當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千個設備要入網,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所有物品都會上網,包括我們的鞋櫃、門窗,甚至是你的衣服、鞋子。所以說,這就需要更寬的頻譜來容納這些海量級設備,而5G的流量密度可達10-100Tbps/平方公里,能夠支持未來千倍以上移動業務流量增長。

舉個例子:如果把4G比做雙向八車道的高速公路的話,那麼5G起碼是雙向100車道的高速公路。所以,5G的到來就可以真正做到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之後,對這些物品可在雲端進行同步智能管控,這將給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譬如你早上起床後走進衛生間,馬桶蓋就識別出了你是這個房間的男一號,然後根據你的動作判斷出你是小解,就自動為你打開兩層馬桶蓋,當你方便以後剛走出去,你的整個尿常規檢查結果就發到了你的私人智能顯示終端上。

而且現在大家家裡有些電器也物聯網化了,比如智能鎖、微波爐、洗衣機,很多時候你需要各種APP來控制,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將來這些一對一的APP將會消失,所有的設備都會在雲端進行同步智能導調,給我們提供更方便的生活。

5G的第二個革命性特徵是高速率帶來的極低延時,我們4G之前交流的都是語言,而語言有一個特性,只要語言的時延在100毫秒之內的話就無所謂,你感覺不出來。而5G之後由於是萬物互聯了,是物和物之間的連接,那就存在一個互操作的問題。

什麼是互操作?例如遠程無人駕駛的時候,遠在30公里以外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240度高清駕駛視角,駕駛員直接根據傳回的多路高清視頻進行駕駛操作,這個叫互操作。而按照我們4G之前,動輒上百毫秒的延時的話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例如遠程無人駕駛中馬路上突然出現了一群人,過了好幾秒鐘才傳到操作室,操作室的人就得趕緊緊急制動,這個指令又過了好幾秒才傳回去,那邊人都撞上了。

而進入5G以後低時延要求的是,端和端之間的延時可以低至一毫秒,僅為4G的1/5,這意味著等待數據傳輸開始的響應時間將會大幅縮短,這就為互操作提供了基礎,5G到來以後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所以說,我們5G網速快只是一個特徵,是一個常規進步,而基於寬頻譜的萬物互聯和速率快帶來的極低時延,才是5G為我們帶來的革命性變化的真應用。


科技二向博


一說到5G,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下載電影比4G更快,搶紅包更有優勢。的確,憑藉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時延的特點,5G網絡比4G快很多倍。但5G最大的應用卻並不僅僅只有這些。

5G的性能指標全面超越4G,其在時延、傳輸速率、連接數等關鍵技術上都實現了跨越式提升。5G的優越技術將助力車聯網、智慧城市、無線家庭娛樂、AR/VR、無人駕駛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及發展,並將催生智慧生活、智慧生產和智慧城市三大未來生活場景。

從技術角度來說,5G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時延(uRLLC)三大類,相比於4G通信,5G將極大擴展無線通信的應用場景。

1、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藉助於5G中頻和毫米波頻段技術,將實現更廣更快的無線連接。

2、 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基於5GSub-1GHz頻段,藉助早期的物聯網和機對機通信技術,在低功耗和低成本要求下,將為數百億臺工業終端和數萬億連接提供無線支持。

3、超高可靠低時延(uRLLC)基於5G毫米波頻段,將以高可靠、超低時延的網絡連接支持高安全性、高可用性應用。

針對個人消費群體的應用,5G移動互聯網範疇的視頻呼叫、定位、交易、查找、上傳和下載效勞將獲益於5G更快的響應速度,並得到加強。與此同時,5G將進一步導致超重型遊戲、VR、8K高清視頻和其他不同於4G網絡的新應用。

針對企業級的應用,業內普遍認為5G將在4K/8K、虛擬現實等超高清視頻領域以及車聯網領域率先獲得應用。而依託強大的通信和帶寬能力,5G網絡一旦全面投入使用,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絡等行業應用場景都將變為現實。在工業領域,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具備大而全的完整工業體系,隨著5G以及工業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不斷地融合滲透,將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賦能,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5G應用還能在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的深度發展,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創造出新的生產方式。


通信瞭望


每一代通信技術都不僅僅是量的提升,more is difficult。

其實我們可以回想一下 3G,4G分別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直接列一些數據吧,

2009年1月,中國政府發3G牌照。

2009年下半年,3G網絡大規模部署開始。

2011年-2013年,微信用戶爆炸性成長,團購,電商,互聯網金融開始爆發

2014年,3G用戶發酵之後,O2O爆發,共享經濟爆發。

......

2015年,4G牌照發放。

2016年,4G網絡大規模部署。

2017年,直播網站開始爆發。

2018年,短視頻開始爆發。

.....

2020年,5G牌照發放。

然後呢?

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每一代的通信更新,都會製造出好幾種需要依賴網絡速度和網絡質量的產業霸主。

5G大規模部署之後會有什麼呢? 物聯網、車聯網、一切皆雲還是VR?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我是科技領域作者,喜歡可以關注我,首頁有更多科技乾貨分享給你。


邁向椿天裡


一說到5G,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下載電影比4G更快,搶紅包更有優勢。的確,憑藉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時延的特點,5G網絡比4G快很多倍。但5G最大的應用卻並不僅僅只有這些。

5G的性能指標全面超越4G,其在時延、傳輸速率、連接數等關鍵技術上都實現了跨越式提升。5G的優越技術將助力車聯網、智慧城市、無線家庭娛樂、AR/VR、無人駕駛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及發展,並將催生智慧生活、智慧生產和智慧城市三大未來生活場景。

針對企業級的應用,業內普遍認為5G將在4K/8K、虛擬現實等超高清視頻領域以及車聯網領域率先獲得應用。而依託強大的通信和帶寬能力,5G網絡一旦全面投入使用,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絡等行業應用場景都將變為現實。

在工業領域,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具備大而全的完整工業體系,隨著5G以及工業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不斷地融合滲透,將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賦能,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5G應用還能在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的深度發展,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創造出新的生產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