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好的投資是在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入,耐心等待價格迴歸價值

有讀者問,為什麼和朋友買了一樣的指數基金,結果他的收益超過了25%,而我買的還在虧錢?

這種情況在小白投資者中並不少見,大部分人開始投資都是通過親戚朋友介紹,聽身邊的人說買了某基金收益不錯,然後自己也開始買入,結果當自己買入之後收益並不理想。

這個時候大家就會疑問,為什麼我們買的是一樣的產品,但是收益差距如此之大呢?

如果某基金過去一年的收益是25%,那麼不少投資者就會認為現在買入,一年以後也可以獲得25%的收益。

其實基金收益是不固定的,基金屬於淨值類產品,和固定收益率產品提前約定好一個收益到期之後連本帶息歸還是有非常大差距的。

首先,指數基金過去的收益不代表未來的收益。指數基金背後投資的大部分都是股票資產,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收益和股市好壞掛鉤。

在牛市裡股價迅速上漲,指數基金也跟著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收益,但是在熊市裡,股價萎靡不振,這時候的指數基金收益也會不理想。過去一年可能剛好是股市行情好的時候,所以過去一年的收益還不錯,但是下一年還會不會持續這種行情呢?這就有很大不確定性了,所以,基金過去的收益不代表未來的收益。

其次,基金收益更不代表投資者的收益。因為股市時刻處於變化之中,買入時間點對收益的影響起著關鍵性作用。

比如某基金年初淨值是1,到6月的時候淨值漲到2,等到了年底淨值又慢慢跌到1.7。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這隻基金本年度的收益率是70%,但是並不是每個持有該基金的投資者都能獲得年化70%的收益,有人可能高於這個收益,有人可能低於這個收益,甚至是虧損的。

從年初持有到6月份就賣出的投資者可以獲得100%的收益,但是從6月份才開始買入的人持有到年底是會虧損15%的。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是在基金淨值上漲之後,也就是基金賺錢之後才開始買入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基金收益不錯,但是持有基金的人收益並不理想,原因就是買入的時機不對。

怎樣才能扭轉基金賺錢而投資者不賺錢的局面呢?這需要投資者改變以往的投資思路,股性產品和債性產品在取得收益的方式上有本質性區別。

債權資產不管在什麼時候買入,只要不違約,最後就能拿到約定好的收益,而股權資產買貴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都是虧損的。

投資指數基金需要在便宜的時候買入,這個便宜的時候有可能就是基金還在虧損的時候,不過沒有關係,價格和價值短期會有一定差距,不過長期來看,我們在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入,價格總會迴歸價值。


好的投資是在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入,耐心等待價格迴歸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