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這個中國人習以為常的地方 為何老外卻說“了不得”?

你們將開始明白為什麼我這麼喜歡中國,因為這裡充滿了活力,即使現在是早上 9 點半。"

說這話的大叔 Gweilo 是個加拿大人,已在中國生活十多年。最近,他向海外網友推薦了一個他認為在中國 " 了不得 " 的去處。

其實就是中國人最習以為常的公園。

這位加拿大大叔在廣西南寧的南湖公園拍了一期視頻,因為他認為 " 中國的公園真的很神奇 "。

公園裡活躍著各個年齡層的市民,打太極、跳廣場舞、健身、跑步……公園裡的設施也非常齊全,從跑道到健身器材區域,應有盡有。

Gweilo 感慨說:" 大家看起來都很靈巧,不僅是年輕人,連老年人都非常有活力。"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Gweilo鏡頭下的各類公園人群

他還和自己家鄉的公園做了一個對比:" 在我們加拿大也有公園,但是你幾乎碰不到什麼人。中國的公園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麼中國的公園如此有人氣?

Gweilo 總結說,一方面這說明越來越多中國人愛上了體育鍛煉,同時,這也離不開中國政府治理環境的成效。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Gweilo 鏡頭下的南湖公園

他說:" 這裡的空氣和別處一樣好,很乾淨,街道很乾淨,湖水很清澈,所有事物都非常乾淨。汙染和髒亂可能是過去,但絕不是今天的中國。超棒的,對吧?"

這段推薦中國公園的視頻發佈到海外社交媒體上後,獲得了 8 千多個 " 贊 "。

海外網友紛紛表示:這才是真實美好的中國

" 看到中國老人在公園裡如此開心,真的有點小嫉妒啊。"

" 如果你去中國旅行,你會發現每一座城市都至少有一座這麼大的公園,正如視頻中所說的那樣:當地政府十分重視建設好公園服務當地居民。"

" 看起來每一個人到了中國後都會發現,這裡根本不像西方媒體描述的那樣。"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打造公園的模式已經在國際社會廣受好評。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BBC)不久前刊文稱,西方國家正向中國取經,建設更多的 " 老年人運動場 "。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報道稱,2014 年,美國得克薩斯農機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馬多克在中國南昌調研後發現,當地公園裡超過 50% 的使用者是老年人。而在美國,這一比例不會超過 15%。

BBC 援引城市規劃學者的話說,中國許多公園的位置、設計以及設施針對的都是老年人,這有助於鼓勵更多老年人參與鍛鍊。

報道舉例稱,一位加拿大人從中國旅行回國後,就向溫哥華德爾塔市議會建議在當地公園增設針對老年人的健身器材。

市議會採納這一建議後,新建的健康公園提高了當地老年居民的運動頻率,這樣的做法還在加拿大多地得到複製。

BBC 稱,不只是溫哥華,倫敦、柏林等城市也都開始效仿中國,打造鼓勵市民健身運動的公園。

除了太極、廣場舞,中國大爺大媽們也極具創造力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最近在西安一公園裡,大爺大媽們排著長隊,一邊吆喝著、一邊拍打對方,哎?這是在幹什麼呢?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搞半天這又拍又喊,是在做健身操啊!哎?這是哪門子的“健身”呢?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雖然是自創的,但在大爺大媽眼裡,健身效果堪比“靈丹妙藥”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這個奇特的健身操,還引來外國友人們駐足圍觀……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一提到公園裡大爺大媽的奇葩“健身方式”,那可有得說了!比如,大笑健身法……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白天笑看著還沒什麼,但一到晚上……就有點恐怖了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還有用身體撞樹的……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老人們熱衷的健身方式基本上有個共同點:就是必須得出聲,不管是喊的、拍的或者是撞的,聲音一定得出來,氣勢一定要有!以此吸引更多的老頭老太太參與進來,換個說法,這就是老人圈裡社交的新方式。

有些方式看似奇葩,但竟然是有講究的!

在鄭州市政七街附近的河渠公園有這樣一群晨練者,他們高撅臀部,弓起腰身,手腳並用地在地上移動,看著就像是蜘蛛行走。移動的軌跡並不是直線,有時是圓形,有時是曲線。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定會有人質疑:“這又是什麼奇葩健身方式?是否適合所有人,會不會對肌體造成損傷?是不是真的有健身效果?”

你還別說,這樣的動作看似奇葩,但實際上可大有來頭!據業內專家說,爬行健身其實很有淵源,起源於華佗的“五禽戲”。

这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方 为何老外却说“了不得”?

爬行鍛鍊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人從直立行走返回到爬行前進。和直立行走相比,爬行前進真的能減輕人體負荷嗎?有媒體援引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兩條腿行走消耗的能量只有四肢著地行走的黑猩猩的四分之一,並且也省力得多。

專家稱爬行健身比較適用的人群是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人,因為老年人本身骨關節就處於退化狀態,如果患有骨質疏鬆、腰椎滑脫或高血壓,爬行健身容易引發一系列疾病。

沒想到啊,這麼接“地氣”的健身方式,還有這麼多好處,不得不讓人感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啊!

不過,在這還是提醒大家,雖然是從“五禽戲”演化而來,但肩周炎、肌肉勞損和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可是不適用這種方式的!此外,高血壓病人下蹲時間較長時,猛然站起易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因此爬完起來時,要緩慢起身。

總而言之!健身雖好,可要量力而行哦!

(來源綜合:參考消息網、環球網、騰訊網、大河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