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就業穩 收入增——桂東縣就業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紀實

就業穩 收入增——桂東縣就業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紀實

李秉鈞 陳應時 鄧 敏

就業關乎老百姓的飯碗,特別是貧困地區,穩就業關乎穩定脫貧。連日來,桂東縣人社部門工作人員按照“311”就業扶貧行動,逐一摸排全縣貧困人口就業情況,向他們推薦3個就業崗位(機會),提供一次職業指導、一次職業培訓信息,確保全縣“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充分就業”。

退出貧困序列的桂東縣,脫貧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於戴了多年貧困帽子的桂東來說,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有效防止脫貧後返貧,才是真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而抓好就業來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就成了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

完善政策穩就業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增收已成為桂東鞏固脫貧的“重頭戲”。如何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精準就業?桂東通過調查統計,全縣貧困戶中勞動力有20693人,在外長期務工8930人,在家發展生產3045人和自主創業就業345人,公益性崗位就業1514人,縣內務工、階段性務工和臨時性務工5818人,閒置在家的1041人(含讀書103人、參軍28人、因病等暫時退出勞動力市場人數910人)。

為讓這些能勞動者充分就業,該縣堅持高位推動,強化政策頂層設計,制定實施了《關於農村脫貧致富實踐中組織有勞動能力人員全方位就業增收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通過落實優惠政策措施,鼓勵外出務工就業、參與生產就業、農閒時就業、勞逸結合就業等方式和途徑,全方位促進全縣勞動力就業增收、脫貧致富。

就業穩則收入穩。桂東建立數據大平臺,管控就業。“桂東就業網”(包含桂東就業門戶、桂東就業微信端、就業信息管理平臺、信息採集端),實現了縣、鄉(鎮)、村(社區)、人力資源機構、用人企業、求職者之間的政策與信息互通,數據共享。

“通過加強勞務協作脫貧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工作,他們把未轉移就業人員的就業幫扶和已轉移就業人員的穩定就業進行重點突破。”桂東縣人社局負責人介紹,具體做法就是建立“三個清單”,即分別對未轉移就業和已實現轉移就業人員建立了“任務清單”和“穩崗清單”,並將責任分解到各鄉鎮及縣直有關單位,建立了“責任清單”。該縣紀委監委定期組織力量對“三個清單”的落實進行巡察檢查,確保政策落細落實。

該縣還幫扶轉移就業,對未轉移就業人員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和動態銷號管理,及時提供職介服務,輸送到廣東等地務工,確保實現轉移就業。並通過責任單位、勞務協作聯絡服務處、輸入地人社部門,對已轉移就業人員開展回訪、人崗對接、轉崗服務、維權保障、人文關懷等服務,幫助穩定就業。

此外,桂東安排專項資金補貼貧困就業者。2017年領取了交通補貼的縣外務工貧困勞動力7044人,去年申報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貼的縣外務工人員6773人。

強化培訓優就業

技能強弱和收入多少是直接掛鉤的。為此,桂東縣強化培訓優就業,通過開展扶貧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提高就業收入。

如近年實施“雙百工程”計劃,抓住中國中鐵公司長期對口桂東開展扶貧工作的良機,實施中國中鐵“雙百工程”,累計輸送303名勞動力參加免費挖掘機或職業技術教育培訓,輸送224名勞動力到項目部務工就業。今年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桂東縣聯合中國中鐵、武漢金大力機械培訓學校繼續開展挖掘機技能培訓,共有兩批學員52人參加培訓,其中貧困勞動力29人。

桂東貧困戶胡微敏全家4口人在幫扶政策的指引下,通過就業實現了脫貧。為增加更多的就業收入,胡微敏參加了中國中鐵舉辦的免費技能培訓班,學習了挖掘機技能,就業後,去年他一年的收入6萬餘元,給家裡增收了不少。

該縣依託合作的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從農村貧困家庭中免試招收“兩後生”,為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入讀職業學校,全額免費接受3年全日制職業技能教育,累計招收輸送了380多人,畢業後100%推薦就業。

根據貧困勞動力的意願,該縣整合培訓資源,組織師資力量,積極組織開展短期培訓班。截至目前,已舉辦創業培訓9期255人,廚師培訓14期559人,育嬰員培訓6期184人,中式麵點師 3期114人,縫紉工培訓7期323人,累計培訓1435人,其中貧困戶523人。

近幾年,桂東還依託專門培訓機構,或組織師資力量深入到鄉鎮、村組開展育嬰師、廚師、鋼筋工、茶葉製作加工、電子商務、維修電工、縫紉工等就業創業培訓2920人;開展黃桃、蔬菜、油菜、中藥材、竹鼠養殖等種養實用技術培訓1139人,提升了群眾勞務就業和自主發展的能力。

此外,桂東全力抓好就業幫扶,重點從外出務工就業增收、參與生產就業增收、農閒臨時就業增收、勞逸結合就業增收四個方面,抓好貧困群眾就業工作,確保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充分、穩定就業,實現“就業穩,收入增”。

增加崗位擴就業

穩就業必須拓寬就業渠道和就業崗位,桂東加大就業扶貧車間(基地)創建力度和獎扶力度,全縣評選出就業扶貧車間(基地)56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727人,促進貧困勞動力特別是易地搬遷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我們採取降低社保費率、實施穩崗補貼、創建就業扶貧基地(車間)等各種優惠和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切實承擔社會責任,招用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就業。”桂東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僅去年,該縣獎補各個扶貧車間(基地)107萬元。

除了獎補企業促就業外,該縣助創業擴就業。加強創業培訓,開展創業指導,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加大創業貸款發放力度。今年來,累計為21名貧困勞動力新增發放創業貸款185萬元。

貧困戶李穩標今年6月通過創業貸款10萬元,個體創業做起了汽配銷售,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的生意已經走上了正軌。“今年半年時間裡,我的汽配可以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賺個兩三萬元沒問題。”李穩標說,貧困戶創業貸款改變了他全家的命運,他相信再過幾年致富應該沒問題。

為拓寬就業渠道,桂東提供公益性崗位就業,由各鄉鎮、村(社區)緊密結合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基礎設施及集中搬遷點管護等,提供保安、保潔、保綠及河道、道路、森林管護等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或脫貧困難人員就業,今年安置1514人就業。

桂東開展各項專場招聘會,及時收集整理發佈企業用工信息,搭建企業與求職者的“就業橋樑”。今年以來已舉辦“春風行動”、駐村幫扶、園區企業用工暨易地搬遷等農民工專場招聘會29場,參加招聘企業40餘家,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達成就業意向3712人。對全縣未實現穩定就業的1919戶貧困家庭進行一對一“311”精準對接就業服務。

據瞭解,今年以來,該縣有組織輸送117名勞動力赴廣東東莞、中山、惠州及株洲炎陵等地務工,全年累計新增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52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