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現在有閒置資金50萬,怎麼操作,可以無風險的月收入六千元?

風清揚84284182


根據你的提問描述,你的投資理財要求太高了,據我個人對於國內整個投資行業來看,現在國內是找不出任何一種操作可以達到你目標的。

投資本金50萬,月收入6000元,其中重點就是無風險,無風險的投資在國內各種投資當中我唯獨想到的是國債和銀行存款了,類似貨幣基金和債券雖然風險性低,但是都還是有風險的,不符合你的要求。

國債

國債就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是國內所有投資產品當中安全性最高的,可以定義為零風險,這種投資完全屬於無風險投資。

國債分為記賬式付息國債,記賬式貼息國債,點贊出現國債等;根據國債的收益率來看,最高的年利率都不超過4.5%,50萬元的本金每年只有利息2.25萬元,平均下來每個月只有1875元,距離你月收入6000元,還差非常遠。

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也是國內屬於一種無風險的投資,而且銀行存款也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也是大家錢最好的歸屬。

銀行存款分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智能存款等方式,但是不管是銀行哪種存款方式,存款年利率最低的是活期0.3%,大額存單和智能存款是利率比較高的,一般都是在5.5%以內,最多不超過年利率6%。

即使按照銀行存款最高6%的利率來計算,50萬本金每年只有3萬元的利息收入,平均每個月的利息收入是2500元,同樣的距離你要求6000元每個月還是差太遠了。

通過國內兩大投資行業當中,國債和銀行存款是屬於無風險的投資,而假如把50萬投資這兩個無風險的投資每個月收入最多1875元、2500元,根本無法實現你每個月有6000元的收入要求。所以從這裡可以得出答案,你這種投資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50萬資金,無風險投資,怎麼樣操作月收入6000元呢?

上面我已經也分析過了,國內無風險的投資唯獨兩種投資國債和銀行存款,但是國債和銀行存款是50萬本金是實現不了月收入6000元的,所以如果要實現你這種無風險投資,月收入6000元的只能按照以下兩種操作了。

第一種操作:用50萬元,買一張舒服的床,安裝一臺空調,重點就是買一個高一點的枕頭,然後每天睡覺,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只要你遇到周公了,周公會幫助你實現50萬無風險投資月收入6000元的。

第二種操作:用50萬元,買一本筆記本,買一張神筆,可以畫錢的哪種筆,然後每個月在筆記本寫上這個月無風險投資收入6000元了。

以上這兩種神操作可以幫助你實現50萬無風險的投資理財,月收入達到6000元的,現實生活當中無風險的投資還真找不出來幫助你實現月收入6000元的夢想。


老金財經


50萬的閒置資金,想做到月入6千元,而且要無風險。

一個月收入6000元,一年就需要實現72000元的收入,和50萬的本金對比,需要達到14.4%的年化收益。以目前的金融環境來看,投資理財都不可能達到這個收益率水平。我們可以簡單的來看一下:

銀行定期存款: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75%,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75%;

銀行大額存單:銀行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4.5%左右;

儲蓄國債:三年期儲蓄國債利率4%。

以上三類,可以稱得上是“無風險”的理財方式,而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券商理財等理財方式收益在2.5%到5%不等,但理財均存在風險,雖然有些是中低風險,但無法達到你所說的“無風險”收入要求。集合資產信託計劃預期收益率可以達到7%-10%,但是屬於高風險的方式。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可以實現無風險收入的理財方式,最高利率也只能達到4.5%左右,和你所要求的14.4%的年化利率相去甚遠。因而從金融市場投資理財的角度來說,目前基本上沒有任何方式、任何產品可以讓50萬元資金實現無風險月收入6千元的目標,而如果提投資實業做生意呢,那不確定性更大了,更談不上無風險收入。

比較折中的方法是購買銀行大額存單,如果按照4.5%的利率來算的話,可以實現年利息收入2.25萬元,換算到每個月,可以實現月收入1875元左右,即可以保障資金的安全,又可以實現穩定的收益。如果一味想追求高收益,可能會落入高息投資理財騙局中,需要小心。


財經宋建文


做夢。

月入6000,50萬本金,需要年化收益率14.4%。這個收益率,別說無風險,有風險的也沒什麼渠道能達到的。

什麼可以稱之為無風險?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國債。這些除非銀行倒閉,否則保本保息,這些叫做無風險。

你去買個理財,預期收益率5%,搶著買,但也只是預期收益率,預期,但不承諾,只保證本金安全,利息浮動,即使到期達不到,你也沒轍。

信託基金,7-10%,固定收益類。但需要很強的金融知識,否則在目前沒有剛性兌付的前提下,依然有損失部分本金的可能。

P2P,良莠不齊,雖然確有靠譜的,但大比例爆雷的行業,你能保證你投的那個公司沒問題麼?一旦出事,損失的可是全部本息。

股票投資?偉大的投資家約翰聶夫的年化收益率也只有13.8%。偉大的巴菲特年化收益率也只有19%。而且還需要時刻承擔巨大的風險。你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白,想要無風險14.4%,那錢也未免太好賺了。

所以,如果真要無風險,50萬可以選個利息4.2%左右的大額存單,一年有2萬1的利息,這是比較穩妥的。其他的,月入6000什麼的,別想多了。

(晴溪)


孫建波


看題主的意思,是想把這50萬用來錢生錢,也就是啥也不做,就可以讓50萬無風險的“生”出6000元?

一是先算帳

每月6000元,一年72000元,相當於年利率14.4%。現在銀行一年定期利率大概在1.75%,五年期的也就是3%左右。國債,即使20年期收益也才4.26%。

二是看多難

50萬,要求年收益率達到14.4%,相當於淨資產收益率達到這個數值。給你一張表,這些個股近5年淨資產收益率都在14.4%以上。目前上市A股有3700多家,你說說有多難。

人家可都是鼎鼎有名的上市公司,那麼多人,一年到頭,也才有那麼點收益,你憑啥想輕鬆就年化14.4%,還要加一個“無風險”?

三是換思維

高風險,伴隨高收益。既然題主是比較保守穩健的投資者,既要想高收益,又要相對有保障的話,那只有資本市場可以滿足你的要求。上面列舉的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可以擇機介入,注意組合,可能在三五年後,會取得較好的收益。

謝謝閱讀,謝謝點贊,請在評論區發表您個人看法,或者關注後私聊。


投資悟道


有50萬閒置資金,想獲得每月6000元的收益,那就意味著年收益率高達14.4%,而且你還說要無風險,那麼你根本不可能獲得這麼高的收益。

這是以下主流的理財產品的幾個種類:

1. 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理財方式。其中,活期存款利率最低,只有0.35%,這種方式自然不用考慮。

以下圖表是2019年國內部分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一般來說,時間越長,存款利率越高。可以發現,定期存款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都是2.75%,部分地方銀行可以達到4%左右的利率。

此外,國內部分農商銀行以及民營銀行的3年期或者5年期存款利率可以達到4%至5%之間,相比之下要高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

最後就是銀行大額存單,50萬元的本金已經符合了銀行大額存單的標準,3年期大額存單的年利率在4%左右,最高可以達到5%。

你有50萬本金,拿到銀行存定期,最高利率為4%,那你每年可以拿到2萬元收益,每個月就是1666元,還遠不及你說的6000元的收益目標。

如果存銀行大額存單,按照最高利率5%來算,每年的收益為25000元,那麼每個月的收益為2083元,也不及6000元的收益。

2.國債理財

就目前來說,國債收益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因為有國家信用作為基礎,安全性比較高,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風險,符合你說的無風險投資。


目前國債三年期的收益率在4%左右,按照你50萬元的本金,每年收益2萬,每個月只有1600多元,也不符合你的標準。

3.股市撈金

眾所周知,股票市場高風險高收益,可以滿足你14.4%的利率,但是無法滿足無風險的要求。股票市場,迎來牛市可以漲一波,達到14.4%難度不大,但是也會出現14.4%的暴跌,這種心裡落差你能接受嗎?無法承受高風險就遠離股市。

所以,綜合以上三種理財方式,可以發現目前根本沒有一款理財產品的收益可以達到14.4%,事實上能夠達到6%都算是高收益了,何況10%以上呢? 如果有人跟你說一款理財產品收益高達10%以上,那毫無疑問,這就是騙局。記住我的一句話: 當理財收益達到6%以上的時候,就注意你的本金,因為你看上人家的高收益,人家看上你的本金,孰輕孰重,自己可要掂量清楚。


至味財經


閒置資金50萬,怎麼操作可以在無風險的前提下,實現月收入六千元?


50萬想要實現月收入6000元的前提下,按照理財的方式來計算,則需要達到年收益率14.4%,月收益率12%,日收益率4%,而且你的目標是無風險,這樣的投資方式根本是無法達到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就於目前無風險的投資方式基本是不存在的,只要是涉及投資,那麼就一定會有風險存在,就好比做生意是一樣的,你在投入之前你無法預知未來是否能盈或虧,只有經過時間沉澱之後才能知道經驗的狀況,而投資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有一些風險係數較低;

例如銀行定期存款,一年利率1.5%,二年2.1%,三年2.75%。按照當前央行的存款利率1.5%來算,50萬定存一年利息收入7500元,平均每個月是625元,距離你每月6000收入的目標相差85%以上,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再來看看銀行的大額存單,20萬起投的一年期利率2.175%,一年到期後利息收入10875元,平均每個月906.25元,同樣也達不到月入6000元。

在者就是貨幣基金也是屬於風險係數較低的理財產品,按照當前的貨幣基金來講,七日年化收益率在2%-3%之間,不以最高也不以最低的利率計算,就以適中的年利率2.3%舉例,投一年利息收入11500元,平均每個月是958.33元,同樣距離每個月6000元的目標相差甚遠。

以上計算的收益都是以一年期限為例,如果選擇其它的產品期限,收益會比較高,利息收入則會比較多。比如定存3年期限的利率2.75%,3年利息收入41250元,平均每個月就有3427.5元,這個收益距離6000元的收入,比一年期限的則小很多。

因此;購買保守類型的理財產品想要實現年收益率14.4%基本不可能達到,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雖然略低但是有保障。


謎桔


毫無疑問,未來五年跨境電商將會是下一個風口。目前,我自己也在做跨過電商亞馬遜無貨源模式,每月平均沒店鋪純收入也在15000-20000元左右。利潤高達百分之50左右。打個比方吧 國內賣20元的水杯,如果放在跨境電商平臺可以定價20-30歐元,現在歐元兌人民幣是1;7.8的匯率,換算之後,出去成本和物流費用。那這個水杯的純利潤在5-10倍左右。


跨境達人亞馬遜月月呀


想要閒置資金50萬,無風險操作月收六千。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現在分享下,大家討論討論:雖然沒那麼高,但也很誘人。

(1):你可以買輛大貨車,跑運輸,只要人不懶,6000輕鬆賺到。

(2):50萬元選個好位子開個超市,只要服務,質量,價格到位,6000不難賺。

(3):你可以分散投資,可以做正規


平臺P2P,新手年收益8.5%,缺點風險有點大,收益沒你想的多。

(4):投資一個位置比較理想的商鋪,最好租金每月達6000無以上,風險小,缺點是,難找。

(5):能接受一點風險:那投資基金和股票。這個收益大,缺點風險更大,成正比,不建議。

(6):可以自己創業,擺地攤,雖然面子不好受,還要不到50萬資金,月賺6000不是夢。開出租車等等,多了去了,只有你不想的,沒有做不到的。這個沒什麼缺點。
現在感覺是不是覺得自已能賺好多錢。


恆嶺廚房



目前國內每年的無風險利率基本維持在3%-4%之間,50萬資金要想每月無風險收入6000元,我們就需要看年化收益是多少,不妨算算賬。

每月6000,那麼一年就是6000*12=7.2萬,7.2/50*100%=14.4%,這就是題主要求每月無風險收入6000的年化收益,這個數字可以說非常高,國內超過90%的投資者都做不到,甚至90%以上的專業人士,如私募、公募基金經理都無法做到。

所以,要達到你所謂的50萬資金每月無風險收入6000元的夢想,基本是不現實的,因為14.4%的年化收益想要無風險是絕對不可能的,不管你怎麼投資都不可能。

為什麼無風險收益率只有3%-4%?那是因為國內的通貨膨脹就在3%左右,同時,銀行的三年期定存利率在4%左右,所以你會看到相對沒有風險的投資利率都不高,而老郭說過,年化收益超過10%,你要做好虧損全部本金的準備,所以,題主的要求實際上非常高,要想無風險的達到,不可能的。

我猜想著,50萬資金想無風險月入6000元的想法,大概是想靠著這點錢就不在工作了把,有50萬存款的人,大概率也有了房子,雖然不絕對,但僅僅生活的話,一個月6000完全夠了,至少在新一線城市。

可惜啊,50萬放到現在的確不多,如果你降低一點要求,比如年化收益8%,在相對無風險的前提下是可以試想的,但想要月入6000元,你需要多少本金呢?

6000*12/8%=90萬,也就是說,如果年化為8%,那麼要實現每月6000元則需要90萬,你這50萬差了接近一半了,事實上我說的8%年化產品是信託,90萬還不達標呢,湊足100萬則剛好到達門檻。

總結:不管你怎麼操作,想要實現無風險年化收益14.4%都不現實,你這50萬無風險月入1600塊錢還是沒問題的,不妨考慮一下銀行的大額存單,其他的就別考慮了,達不到的,整個市場都不具備無風險達到14%年化的產品,也不存在無風險年化14%的操作……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50萬塊錢的本金每個月收入6000塊錢,相當於一年的收益是7.2萬,折算下來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14.4%。

想要獲得14.4%的年化收益率,還要求無風險,可以非常肯定告訴你目前市場上沒有你需要的理財渠道。

任何時候,收益跟風險一定是對等的,收益越高風險越高,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理財產品都可以達到年化收益率14.4%以上,但對應的風險也是非常高的,真正能達到14.4%以上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屬於高風險的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雖然可以獲得相對可觀的收益,但是隨時有可能出現本金無法拿回的情況。

目前市場上真正能達到14.4%以上的理財產品如下:

1、股票。

股票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如果遇到行情好的時候,不要說年化收益14.4%,甚至144%以上都不成問題,比如2019年初這波小牛市,很多人都實現了收益率翻倍,甚至連那些不懂炒股的人都可以獲得20%以上的年化收益。

但股票存在的風險也是相當高的,經歷一波小牛市之後,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也出現了虧損。如果遇到熊市那虧損的情況會更大,比如2018年,中國股民人均就虧損10萬塊錢以上,滬指跌幅達到20%以上,在這種背景下,不要說14.4%的年化收益率,不出現虧損已經算是很牛了。



2、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跟股市也是一樣的邏輯,股市表現好,那麼股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會升高,相反如果股市表現不好,股票型基金的收益也有可能出現負的。

比如目前有很多股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都可以達到30%以上,這個比你追求的14.4%還要高,但是如果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很多股票型基金也有可能出現虧損30%以上的情況。



3、P2P

P2P前幾年發展非常火熱,雖然最近兩年受到打擊發展速度相對緩慢一些,年化收益率也沒有以前那麼高,但是目前有一些小平臺的年化收益達到14.4%以上也是有的。

但是當前的P2P行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對於那些小平臺來說,隨時有可能出現風險,所以真正年化收益率在12%以上的平臺其實並不怎麼安全的。

4、黃金白銀等貴金屬。

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也是有可能獲得高收益的一種理財產品,比如今年6月份以來,隨著全球進入降息通道,再加上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所以黃金的價格一路走高,自6月份以來,黃金價格已經漲幅達到18%以上。

不過黃金的波動性也是比較大的,如果未來全球經濟回暖,或者美元走強,那黃金價格也有可能出現迅速下跌的情況,這種經歷就像2013年到2014年行情一樣。



5、私募投資。

私募投資現在也比較流行,如果你個人資產比較雄厚,個人金融淨資產達到300萬以上,那就可以玩這種投資方式,有很多有錢人通過投資私募基金,一旦壓中某個明星企業,上市之後就有可能獲得幾倍甚至上幾十倍的收益率。

但私募投資也存在很大的風險,萬一所投資的這企業不能上市,或者因為出現其他情況破產了,那這個資金也有可能打水漂。

總之,既要想高收益又想保證本金絕對安全,目前市場是不存在這種理財產品的,任何時候收益跟風險一定是對等的,收益越高風險越高。

目前市場上真正能做到本息安全的只有銀行存款和國債兩種方式。但這兩種理財方式的年化收益率都是相對比較低的,目前大部分銀行最高存款利率都是在4%以內,而電子式國債的最高收益率也只有4.27%。

所以大家在理財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收益,而是要兼顧收益跟安全性,只有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談收益才會有意義,如果連本金都保障不了,那所有的高收益都是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