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好萊塢往事》為什麼口碑炸裂?

Louis Hothothot:塔倫蒂諾集齊小李子和不賴的皮特兩大最貴男神,更有艾爾•帕西諾,向起伏生息的好萊塢電影業致敬。

小李子和布拉德•皮特,全球身價最高的兩大男神。二十多年前,當兩人都在青澀、不走紅的時候,在《成長的煩惱》中同框過;之後,他們二位就再也沒有飆過戲,因為都太貴了。幸虧有了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不僅請到兩個男神,還量身定做了一個角色給老“教父”艾爾•帕西諾。


《好萊塢往事》為什麼口碑炸裂?

小李子和不賴的皮特

塔倫蒂諾說自己拍完10部電影就退休,所以他想把他喜歡的演員放在一起。全球能這麼心想事成的沒幾個人。他還設想“把我的10部電影連起來的話,就像一部電影”,《好萊塢往事》是第9部,職業生涯倒數第二部,可以說,應該說,這就是一部高潮戲。

自從戛納首映以來,電影《好萊塢往事》便在媒體界好評如潮。最近北美開畫,口碑又開始在大眾中炸裂。可以預見,8月份歐洲上映,再然後是中國市場(暫時未定檔)。我幾乎可以肯定,這部電影要破了塔倫蒂諾的票房紀錄。


《好萊塢往事》為什麼口碑炸裂?

電影劇照中的莎朗•塔特

小李子、布拉德•皮特和艾爾•帕西諾,好萊塢演員中的三代人,都書寫了歷史性的傳奇。電影中的他們,也代表著不同的時代。電影裡的小李子,屬於昨天:他是過氣明星,曾經演過不少大片主角,可是,好萊塢工業在70年代的瓶頸時期,西部片逐漸邊緣化,他的職業生涯也處在低谷中,只能接拍一個又一個反派惡棍來養家餬口,所以,在片中,屢屢被新人小鮮肉們打爆,屬於“昨天”的不得志的小李子,總是憋一肚子氣。布拉德•皮特演小李子的武打替身,是的,他算是個從來沒紅過的幕後。小李子有戲拍,他就有飯吃;小李子幹晾著,他就打雜——開車、甚至修電視機天線的活兒都幹;他代表著今天,一個活在當下的人,他的人生哲學說出來挺雞湯的,但是對安撫小李子的焦慮情緒,起了不少作用——那時候的替身演員和明星真是哥們兒。艾爾•帕西諾是製作人,在西部片江河日下的時代,他發現了在意大利還有些許苟延殘喘的市場,於是把小李子帶到意大利拍西部片。聽上去,三大男神都挺不得志的,都是在時代頹勢中,煎熬地度過著自己的事業的頹勢。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喜新厭舊這本是好萊塢的商業法則。但是塔倫蒂諾並不單純地試圖描繪幾個人物低迷時期的人生故事,他的野心在於描繪出一個時代的風情畫。

而《好萊塢往事》中代表明天的,是波蘭斯基和妻子莎朗•塔特。她是70年代當紅的明星,也是小李子戲中的鄰居。有人說,1969年8與8日的曼森謀殺莎朗•塔特的案子,殺死了好萊塢最後的純真。要知道,邪教領袖曼森,也在好萊塢工作,還是音樂人,後來投身嬉皮運動和反文化運動,蠱惑了不少無知青年篤信於他。好萊塢裡魚龍混雜,果然不是蓋的。1969年,隨著莎朗•塔特的死,一個時代終結了,那時塔倫提諾6歲,就生活在洛杉磯。


《好萊塢往事》為什麼口碑炸裂?

莎朗•塔特和波蘭斯基

電影中的青年嬉皮們,街頭反主流文化、反英雄活動,都是來自於塔倫提諾的童年記憶。可以說,這部電影,也是塔倫提諾獻給自己童年的禮物。

中國媒體厚愛塔倫蒂諾是“鬼才導演”,歐洲媒體稱他為“痞子導演”。聽上去,這兩個稱謂,都有點兒不務正業的感覺。可是,其實,塔倫蒂諾對藝術、對歷史卻是真誠又負責的。他說:“我拍攝歷史題材,就是為了讓觀眾去了解更多。觀眾通過電影之後的研究,以及閱讀影評、看討論,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去揭開電影中的歷史梗。”歷史的真實事件和虛構人物的結合,是金庸的套路,塔倫提諾也借鑑了這個套路,用小李子和布拉德•皮特兩個虛構人物,連接上很多好萊塢的知名人物,包括艾爾•帕西諾演的頂級製片人,波蘭斯基和他的太太,還有正在好萊塢拍攝《青蜂俠》的李小龍……《好萊塢往事》埋了很多歷史梗,70年代的文化變遷,各種彩蛋也都蘊含在電影故事中。

電影還用了大幅篇章,描繪好萊塢明星的日常生活,在小李子試鏡的時候,布拉德•皮特坐在車裡等,動不動就和過路的小女孩們調笑;給小李子修電視天線的時候,趴在屋頂上偷看明星鄰居們的生活,這時候,他看到了曼森進入莎朗•塔特的家。而小李子,拍戲忘詞兒了,回家就沮喪發脾氣,看著自己鄰居的事業蒸蒸日上,心裡說不出的酸……

看,一個西部片硬漢演員的日常生活,並不是像電影中那樣高燃,反而時時處在對金錢名利的焦慮之中,脆弱又敏感。電影中最精彩的是一場戲中戲的表演,小李子的表演出神入化,一定可以角逐明年奧斯卡影帝。戲中的他,有時候忘了詞兒,然後自我暴怒;有時候恢復狀態,又開始超水準發揮,再次獲得同行的尊重,甚至有個小女孩爬到他耳邊說:“這是我看到的影史最佳表演。”小李子長出一口氣,雙眼含淚,一方面還沉浸在戲中,一方面又為自己感到欣慰,再一方面,則是獲得久違的尊重之後的感動,當然他不忘對小女孩說一句“謝謝”。這個場景,人物的感情起伏不定,天知道,戲中人經歷了多少沮喪、低谷和渴望,才會在表演狀態迴歸的時候,有這麼多層次的情緒表達。人物情緒的起起伏伏和時代的起起伏伏,就這樣交相輝映。電影有一種類似《羅馬》那樣的日常史詩格局。

電影還是最終走向了塔倫提諾典型的“燃爆類型”,何況這又是他的職業生涯的高潮。兩個硬漢小李子和布拉德•皮特形影不離,對打李小龍,火併邪教黑幫,才是電影大快人心的地方。小李子和皮特的一場滑稽又燃爆的高潮大鬧中,將自己的失意宣洩一番之後,好萊塢工業也重新開始洗牌。

一個時代的結束,往事終成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