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股權質押融資對公司而言,風險高嗎?

萬般皆由你


股權質押和房子抵押、車子抵押類似,是上市公司股東融資的常見手段。由於股權質押是股東的事情,與上市公司沒有關係,所以理論上來說股東對上市公司的股權由誰控制不會影響上市公司,但實際上還是會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實際控制人地位、融資等方面產生一些列影響。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公司股票不能隨意出售。股票拿在手裡光有市值,不能隨意賣出,該如何讓手中持有的股票變成白花花的現金,從而實現變現呢?
公司股東以持有的公司股票作為質押,向金融機構借錢,從而實現以權利換取現金的目的。有上市公司股權作為質押,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比較小,股東按期還款就賺利息,不能按期還款還有上市公司的股權做保障。股權質押對於上市公司股東和金融機構來說,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風險

實控人股權質押通常向市場傳遞的信息是負面的,質押股權會引發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資金流的擔憂。如果股權質押後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實控人需要增加保證金、不斷補倉,這會增加實控人的資金壓力。如果股權質押到期,實控人沒有資金還本付息,那麼出質股權將被凍結甚至被拍賣,從而減少甚至失去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下滑風險

實控人通過股權質押從金融機構獲得現金以後,用於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將會緩解公司的現金流,給公司帶來正向收益;可是如果實控人獲得現金後用於個人業務發展,不再關心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會使得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下滑,逐漸被掏空的現象。

上市公司融資風險

銀行向來都是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上市公司在向銀行融資時,會提交一系列的授信資料,其中就包括失控人的股權質押情況。如果實控人的股權質押比例過高,銀行授信時會考慮這部分的影響,對上市公司融資帶來一定的風險。
總體來說,股權質押是公司股東的行為,對上市公司不會造成直接影響,但是會帶來間接影響,應密切關注上市公司實控人的股權質押情況。

墨非鳴


首先需要了解股權質押融資,其次是帶來的風險和我們的防範:

一、股權質押融資:1、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股權質押包括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質押、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質押和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質押。對股權質押標的物的唯一限制是股權必須是可以依法轉讓的。

2、不同性質的股權,法律對設立股權質押的程序和要求是不一樣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質押應適用《公司法》關於股份轉讓的有關規定:

(1)股東向作為債權人的同一公司的其他股東以股權設質,不受限制;

(2)股東向同一公司股東以外的債權人以股權出質,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而且該同意必須以書面形式即股東會決議的形式作出;

(3)如過半數的股東不同意,又不購買該出質的股權,應視為同意出質。

3、同時,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出質在形式上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簽訂書面的質押合同;

(2)經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同意後,將股權出質記載在股東名冊上。

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在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記載需要具備:質權人的姓名或名稱、住所、出質的出資額或股份數以及出質期限等。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應在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後生效;以其他公司的股份出質的在出質記載於股東名冊後生效。

我們也需要充分認識到股權質押,尤其是作為接受質押的質權人的法律風險。

二、法律風險及防範:

股權質押與其他擔保方式相比,法律風險較大。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是一種權利,不像抵押和動產質押的標的,是實在的“物”。質押權的實現,很大程度取決於被質押的公司的“含金量”;同時,股份質押後,公司可以通過將財產抵押給他人、不予年檢、歇業、投資高風險項目、大量增加經營負債等方式,降低公司的價值,使質權難以實現。

防範:因此,債權人在接受股權出質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嚴格審查出質人的資格。《公司法》修改後,有限責任公司在出資範圍、出資期限、股權出質和股權轉讓方面與舊公司法有了重大變化,公司本身的自治範圍擴大,因此,嚴格審查出質人出資情況、公司章程對股權出質和股權轉讓的限制性規定等都成為簽訂股權質押合同的前提。

2、審查股權出質的合法性。首先,《公司法》和《關於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都嚴格禁止股東或投資者將其擁有的股權質押給本公司。其次,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發起人股份和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的股份在法律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轉讓的規定,因此,在股份限制轉讓期間,該部分股份是不能設定質押的。對外商投資企業而言,其股權出質必須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未經一致同意則不能出質;並且,其股權出質範圍只能是投資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3、應合理評估股權價值。從上述案例就可以看出,對股權價值的合理評估成為質權實現的一個重要因素。質押合同簽訂之前,債權人就應當對質押股權進行全面調查和合理評估,正確判斷出質股權的擔保價值,特別對公司的或有債務應有充分的認識和判斷。另一方面,本案中直接以持有的債務人股權作為質押並不能增強對債權的擔保,因為債務人本身就以公司的全部法人財產權對債權人提供了一種償債保證,而股權的價值也依賴於公司法人財產的盈利。對債權人而言,股權的價值並不能超出公司法人財產的價值,因此,以債務人股權提供質押並不能增加對債權的擔保,這種股權出質對債權人而言是沒有價值的(當然債權人以投資和併購為目的的除外)。

4、完善質押合同。股權出質過程中,僅僅只限制了股權的轉讓。但質押人可以通過增加負債、對外借款、抵押或低價轉讓資產等各種形式實質性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債權人為保護自身權益,應在質押合同中增加對質押人行使股權的監管,甚至對公司的重大財產處置和重大負債行為都應作出嚴格限制。

5、及時辦理審批手續。以上市公司股票出質的,應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以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質押的,應經審批機關批准、登記機關備案,質押合同自審批機關批准之日生效。

希望能有幫助。


御品財經


股權質押融資對公司而言,是一種有效的融資手段,探討風險,需要考慮質押給誰?以及出質的公司是什麼性質的公司?

設想一下,公司通過股權質押去融資,應該是已經沒有其他的融資手段了,否則的話固定資產質押、保理、信用貸、銀稅貸等都是很好的融資手段,已經走到需要股權質押,看來面臨的資金壓力很大,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股權融資的另外一種方式:先債後股或者債轉股,不瞭解具體情況,只能泛泛的說一下:

1. 如果是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質押融資是正常的融資手段,畢竟股權價值是公開合理的,風險取決於質押的股權比例

2. 主要聊聊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融資的風險

3. 股權質押融資定價是否可以真實的反應實際價值?一般情況下是低估,可是低到什麼程度?如果過低,要考慮融資有可能帶來的股權喪失風險,錢沒有了大股東身份也沒有了的風險是存在的。

4. 這種背水一戰的融資給實際控制人帶來的心態變化也是潛在的風險。

5. 股權融資的週期有多長?週期內能不能按計劃償還?千萬別指望過橋資金來延長融資週期,存在風險。

6. 其他風險需要了解具體情況再做分析,股權質押融資的風險還是要先看公司經營情況及現金流。


醫健連心


股權質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又稱股權質權,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

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制度的規定,質押以其標的物為標準,可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股權質押就屬於權利質押的一種。因設立股權質押而使債權人取得對質押股權的擔保物權,為股權質押。

股權質押融資是指公司股東將自身持有的公司股份按照一定折扣率部分或者全部質押給正規金融機構,一般是指銀行、信託等(由於該類業務主要為金融機構在操作,所以此處專指正規金融機構)。所以通過上述股權質押融資的含義以及流程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當融資人將股權質押並獲得資金後,其本質上是將經營風險轉嫁到金融機構身上了。所以對融資人而言,我做了股權質押,我得到了資金,我可以擴大經營,我自身負債提高。那麼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我相當於做了一筆風險投資,我享受回報的同時,我要承擔風險。所以這個問題不應該問對公司而言風險高嗎?因為對公司而言無論是股權融資或者債券融資根本上就是公司負債提高了,所承擔的還債風險確實高了,但換個思路來想:我相當於把部分風險轉移給債權人了。


半路金融


股權質押融資對公司而言,風險高嗎?


我是謙秋說,一位十五年以上投資經歷的價值投資者。股權質押融資是過去幾年,很多上市企業普遍採用的融資方式。不過經過這幾年的資本市場考驗,卻發現是雙面刃。對於公司做大做強有促進作用,但副作用也很明顯。我的建議是最好不用股權質押。

那既然今天的問題是風險高不高。那我就單純說說副作用吧。

第一、高比例的股權質押是很難從容應對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帶來的衝擊。在2018年下半年出現的蠻多上市公司的閃崩,主要原因是二級市場股價暴跌。大股東需要不斷的補倉質押,直到100%。而股價再出現下跌,可能就觸發了,股權被迫賣出的窘境。一來大股東會喪失控股權。二來造成其他方面的融資困難,甚至經營出現困境。去年出現的東方園林等績優上市公司的危機,應該可以警示所有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第二、股權質押融資對於某些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是變現的融資套現離場的機會。對於這種上市公司,我覺得需要加大監管力度。甚至是加大處罰力度。

第三、前面兩個說的是企業的副作用。接下來在說說作為投資者,買入這類公司的風險。首先,高股權質押的企業,往往引起二級市場的連鎖反應。股價非理性下跌。因為對於投資者來說,哪怕就算機構投資者來說,不立於危牆之下是人之常情。結果就是越跌風險越大。其次,需要股權質押來維持正常的經營的企業,至少不能算是優秀的企業。平庸的經營可能最後讓投資者背道而馳,起碼就很難漲起來了。

總之,我覺得股權質押融資,副作用比較大,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平穩發展。降低了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一定要慎用。另外作為投資者,也要對高融資質押的上市公司多一個問號。


謙秋說


合理的股權質押是利好公司發展的,但是過大的股權質押,甚至股權質押的投資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是一種風險,問題很大。

股權質押就有些類似於房產質押 ,通過股權的質押獲得一部分的資金,從而變現去投資其他的項目,可以擴大,提速上市公司的業務和業績。

但是有些人,往往容易把股權質押給玩壞了,特別是在牛市。

就好比華誼兄弟。

在牛市裡,公司市值達到了800多億,大股東也大批的進行股權質押,投資了這個,投資了那個,到處擴張,完全沒有注意到風險。

但是牛市結束,熊市開始以後,華誼兄弟的市值從800多億一路跌至了100多億,而股權質押的比重卻在不斷上升。

因為股價下跌,導致股權質押的額度遠遠抵不上實際的質押金額,所以為了避免爆倉的局面,只能靠著繼續抵押來補充資金。

因此,我們看到了華誼兄弟兩大哥的股權質押比重達到了99%以上,導致了無股權可質押的情況。同時還面臨著資金斷裂,資不抵債的結果。

這樣的遭遇直接影響到了上市公司的運作,以及其他項目的運轉。

這就是股權質押玩壞的最大風險。

而在A股跌至2440點附近的時候,其實有大批的上市公司都是類似於華誼兄弟這樣的情況。有數據統計,2440點下方面,每跌100點,就有上百家公司可能會面臨股權質押的爆倉,以至於造成A股的風險和危機。

所以,股權質押就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提升業績和擴張業務,用得不好,就是自毀前程!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首先股權質押的目的是為了融資,融資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所以對於股權質押保持在合理的比例沒有太大的問題,還有融資來的錢只要是用來公司發展的就是正相用途。

什麼是股權質押?

在金融市場上,所謂的股權質押就是用企業的股份做抵押,向銀行抵押貸款或向債權方借款,還有質押給第三方作擔保,是上市公司最常見的一種融資方式。對於公司而言,在運營的過程中一般都缺錢,所以把股權質押出去是其中一種融資方式。

合理的質押比例風險是可控的

對於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上屬於比較高的了。如果市場不好或者經營不善業績不佳導致股價連續下跌觸發股權質押就會存在風險。假設與融資方約定的平倉線是股票下跌50%的位置,那麼當公司股價下跌至50%,就必須通過追加股權或者補充資金來補倉,否則就會被強制平倉。

舉個例子

假設10元錢的股票,抵押了100萬股,市值1000萬,紅線是下跌50%,也就是5元。如果股價跌至5元,上市公司就必須追加更多的股權,或者加入更多的資金,否則質押的股票就會被拋售,甚至進行強制平倉還本付息。

總之,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目的是為了融資,融資是謀求更好的發展如果能夠利用融資做好業務提升業績其實是有利公司股價的,不過不排除市場的大幅回調在質押比例上不宜過高要充分考慮市場的週期風險。

關注豬爸爸看股市,專注投資者教育,歡迎轉發、評論、點贊。


豬爸爸看股市


1、股權價值波動下的市場風險

股權設質如同股權轉讓,質權人接受股權設質就意味著從出質人手裡接過了股權的市場風險。而股權價格波動的頻率和幅度都遠遠大於傳統用於擔保的實物資產。無論是股權被質押企業的經營風險,還是其他的外部因素,其最終結果都轉嫁在股權的價格上。當企業面臨經營困難出現資不抵債時,股權價格下跌,轉讓股權所得價款極有可能不足以清償債務。雖然法律規定質物變價後的價款不足以清償債務的,不足部分仍由債務人繼續清償。但是,由於中小企業的現實狀況,貸款人繼續追討的成本和收益往往不成正比。

2、出質人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風險

所謂股權質押的道德風險,是指股權質押可能導致公司股東“二次圈錢”,甚至出現掏空公司的現象。由於股權的價值依賴於公司的價值,股權價值的保值需要質權人對公司進行持續評估,而未上市公司治理機制相對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同時作為第三方股權公司不是合同主體,質權人難以對其生產經營、資產處置和財務狀況進行持續跟蹤瞭解和控制,容易導致企業通過關聯交易,掏空股權公司資產,懸空銀行債權。

3、法律制度不完善導致的法律風險

現行的股權質押制度因存在諸多缺陷而給質權人帶來如下風險:一是優先受償權的特殊性隱含的風險。股權質押制度規定的優先受償權與一般擔保物權的優先受償權不同,具有特殊性。當出質公司破產時,股權質權人對出質股權不享有對擔保物的別除權,因為公司破產時其股權的價值接近於零,股權中所包含的利潤分配請求權和公司事務的參與權已無價值,實現質權幾無可能。二是涉外股權瑕疵設質的風險。我國《外商投資企業法》規定,允許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者在企業成立後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或核准的期限繳付出資,實行的是註冊資本授權制,即股權的取得並不是以已經實際繳付的出資為前提,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可能以其未繳付出資部分的股權設定質權,給質權人帶來風險。

4、股權交易市場不完善下的處置風險

在股權質押融資中,如果企業無法正常歸還融資款項,處置出質股權的所得將成為債權人不受損失的保障。目前,雖然各地區設置的產權交易所可以進行非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但其受制於《關於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8]10號文)中對於非上市公司的股權交易“不得拆細、不得連續、不得標準化”的相關規定,一直無法形成統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市場。由於產權交易市場的不完善,絕大部分非上市公司股權定價機制難以形成,股權難以自由轉讓,質權人和出質人難以對股權價值進行合理的評估。價值評估過低,會導致出質人無法獲得更多的融資;價值評估過高,出質人質權將難以得到有效保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小企業股權質押融資的規模。



嘯姐教你打造信用


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角度去看,第一,如果這個企業不是上市公司,那麼對應的金融機構將這個企業的股權進行抵押,說明該企業的質量是可以被認可的,這種認可呢,很可能是這個企業存在著一些好的資產,或者是好的權利價值,抑或金融機構害怕這個企業的實際控制權被剝奪,舉兩個例子,第一,如果一家鐵礦企業的採礦權,那麼跟這個企業的股權就實實在在的連在一塊兒,第二一家房地產公司或者是,一家有著許多地皮的公司那麼這時候的個股權對於相關權利人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對應著呃,借款人或者投資人來講的話,它就需要把這個股權鎖死。股權呢?如果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來講,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股權,他在某些場合有了價值,其實對企業來說是有利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企業的資產是一定的,如果股權他還能夠給予相應的公允價值,說明他的整個企業的額賬面價值出現了翻倍,或者是有個係數的增大,第二,我們來講一下上市公司股權的質押,這一塊兒的話,我們就一分為二的看了,首先我們說下好的方面,一個上市公司的股東將其所持有的股份進行質押,那麼用以通過其他應付款的方式借給上市公司來補充其流動性,來助推其發展,這是對公司有利好的,抑或因為一個實際控制人呢?往往會控制多家的公司,而對應著上市公司,那很可能是它控制著所有公司當中的一個環節,它只起到了一個功能模塊的作用,如果他質押她的股權進行融資,去拓展企業的整個供應鏈的上游或者某下有那麼對整個企業的穩定性和未來的想象力都是有好處的,其次,我們說一下比較中性的問題,這個上市公司的股東拿到這個股權進行融資,用到其他的產業方面,我們管這種方式叫做外延性的投資,因為隔行如隔山呢,往往這種投資具有不確定性,那麼一旦出現了這種不確定性的風險,那麼也一定會影響到該筆質押的業務,最後員是否能夠出現還款的這種確定性風險,一旦資金鍊斷了,那麼就會出現這個股權的質押的平倉,那麼對這個企業呢,可能會有一些影響。股權融資一般都是短債,而這些股東們呢?投資往往會出現長期投資,這就會造成了資金的錯配,這種不確定性,其實我們也應該多考慮。再次,我們談一下關於負面的一些影響,當一個公司出現破產的跡象的時候,他一定是賬面的庫存是非常多的,而且它會四處的賒賬,而這種股權質押恰恰是企業賒賬的一種另類的表現。之前我接觸過東旭光電,康美藥業和輝山乳業等公司,一個企業融資的難易程度和他融資的成本,其實是一面照妖鏡,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賬面上囤積了大量的現金,他的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出現巨大的數值,同時,其財務費用也非常大,這不就在邏輯上就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在此就應該多問一問了。


雲逸畫師


對公司沒有風險,對公司的股東有風險。這個問題類似於,房東把房子抵押給銀行,房子有風險嘛?

房子沒有風險,但是房東可能會因為還不上錢而被沒收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