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探祕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赤壁之戰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它的故事廣為流傳,民間傳說更是數不勝數。故事傳說難免有虛構和誇張的成份,而你腦海中的赤壁之戰都是真實的嗎?不見得哦。比如諸葛亮真的會用法術“借東風”嗎?“草船借箭”的人到底是不是諸葛亮?你知道大將黃蓋差點被凍死在廁所裡嗎?接近史實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有一把是真的

官渡之戰後,曹操統一了北方,實力大增。他準備揮師南下,把荊州的劉表和江東的孫權挨個兒消滅掉,一統天下。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攻打荊州,走到半路上,劉表就病死了。劉表的兒子劉琮被嚇壞了,揹著劉備偷偷向曹操投降。劉備是劉表的同宗兄弟,他知道消息時,已經來不及準備抵抗曹軍了,只好率領部隊匆匆撤退。這時候,《三國演義》中“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故事發生了。

不久前,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絕頂聰明的諸葛亮。諸葛亮剛剛走馬上任,就遇上了大撤退這樣的倒黴事。他鎮定自若,搖搖羽扇說:“山人自有妙計。”然後在撤退路上的新野、博望和赤壁,放了三把火,把曹操大軍燒得焦頭爛額,大敗而逃。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事實上,曹操的智商與諸葛亮的差距真有這麼大嗎?歷史學家研究發現,故事裡都是騙人的。火燒博望是劉備親自策劃的,火燒新野的事壓根兒沒發生過,而火燒赤壁的功勞可不能全歸諸葛亮。

東吳大都督周瑜才是赤壁之戰的主角。但諸葛亮也並非全無功勞,在赤壁之戰中,他是非常重要的謀士和外交家!

傻瓜才會舌戰群儒

在曹操進兵荊州之前,江東的孫權也打算奪取荊州。劉表死後,孫權派魯肅前去打探情況。沒想到曹操進軍神速,魯肅只好回撤,在路上與劉備、諸葛亮相逢。大家覺得只有孫、劉聯手共同抵抗曹操,才能不吃敗仗。於是魯肅邀請諸葛亮一同去見孫權。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接著大家熟悉的“舌戰群儒”的故事就發生了。

江東的大臣和謀士們多數想投降曹操。諸葛亮跟他們來了一場大辯論,說自己聰明絕頂、勇敢正義,而這些江東的投降派呢,目光短淺、懦弱自私,諸葛亮連他們小時候幹過的糗事都扒拉出來了,比如說一個叫陸績的人,小時候在宴席上藏橘子給他媽媽吃。江東的這些投降派,面對連八卦新聞、小道消息都掌握得如此充分的諸葛亮,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啞口無言,決口不提投降的事了。

事實上呢?諸葛亮的口才確實很好。他見到孫權後,一席話說得酣暢淋漓、雄辯滔滔,成功說服原先猶豫不決的孫權對抗曹操。但是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才不會傻到去舌戰群儒呢,說服核心人物最重要。何況,那些投降派謀士可都是接下來要一起合作的人,是同盟軍的成員,扒拉他們的隱私和糗事,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後還怎麼混?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魯迅先生說《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多智而近妖”,意思是《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寫得太聰明瞭,反而不真實,不像人,而像妖怪了。

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孫權

為了自圓其說,《三國演義》的故事裡,只好讓江東的人不停地給諸葛亮“穿小鞋”。

周瑜本來就妒忌諸葛亮聰明,想方設法刁難他,其中就包括讓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但諸葛亮有的是辦法。他讓士兵在大霧天把草船開到曹操軍營附近,擂鼓吶喊,曹操以為對面打過來了,又看不清虛實,就慌忙讓人放箭。這些箭當然穩穩當當地插在了草船上,成為送給諸葛亮的大禮,被載回去交任務了。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實際上,江東物資充足,要打仗卻沒有箭,這不是笑話嗎?何況,歷史上的周瑜才華卓越、氣度恢宏,根本用不著妒忌誰。有的老將軍倚老賣老,跟他鬥氣,他都不計較。周瑜還是個溫柔的文藝人士,“曲有誤,周郎顧”,意思是周瑜精通音樂,誰彈琴彈錯了一個音符,他都能聽出來,但他不會指責別人,只是微笑著看那個人一眼,提醒他一下。

真實的“草船借箭”發生在赤壁之戰五年後,孫權乘船在霧天考察敵情,被敵人發現了。敵人亂箭射來,都插在船的一側,箭越來越多,快把船壓翻了。孫權命令轉個方向,讓箭射另一面,兩側箭一樣重,船就恢復了平衡。孫權順利脫險。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黃蓋差點被凍死在廁所

赤壁之戰中,黃蓋功勞很大。他看曹操把戰船連接在一起,就提出火攻戰術,然後率領火船隊詐降,順利騙過曹操,一把火將曹操的戰船和軍營燒了個精光。但是仗打完了,曹操逃跑了。大家卻找不到黃蓋了。

原來,在交戰時黃蓋被箭射中,掉進了水裡。大冬天的,黃蓋凍得半死,士兵把他撈起來時根本認不出他是誰,看他八成活不了了,就把他丟在廁所裡。黃蓋想,我是響噹噹的英雄人物,被凍死在廁所算是什麼事兒啊!他費盡最後一點力氣,大聲喊了一聲好朋友韓當的名字。韓當正巧路過聽見,他對士兵說:“這是黃蓋的聲音!快找快找!”當他在廁所發現奄奄一息的黃蓋時,心疼地哭了起來。黃蓋得救了,後來還升了官。

歷史上,黃蓋並沒有用苦肉計被周瑜毒打,但是,差點被凍死在廁所的經歷,確實也夠慘的了。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戰場大解析

曹操是三國時代的大軍事家,很會用兵,打起仗來,一向勝多敗少。可是赤壁一戰,他卻輸得這樣慘,是什麼緣故呢?在赤壁之戰前,曹操接連打了許多勝仗,實力越來越強,產生了驕傲輕敵的思想。作戰時,他不能因地制宜,反而以己之短去攻擊對方之長,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敵人面前,這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而孫劉聯軍,由於周瑜、諸葛亮能夠正確分析形勢,聯合作戰,同時看清了曹軍的弱點,以己之長攻擊對方之短,所以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赤壁戰場在哪裡?

赤壁之戰發生在赤壁,這本來不是個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漢大地上陸續出現了一個又一個赤壁,而且都說是赤壁之戰的發生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從南北朝開始,一共出現了九個赤壁,而且個個言之有據。九個赤壁中爭論最集中、知名度最高、並且有景觀可供遊覽的有兩處,一個是黃州(湖北省黃岡市),一個是蒲圻(湖北省赤壁市)。黃州赤壁又稱文赤壁、東坡赤壁,因蘇東坡名作《前赤壁賦》《赤壁懷古》而聞名天下。蒲圻赤壁又稱武赤壁,周郎赤壁,據說當地有周瑜劍刻的“赤壁”二字。為了爭取古戰場之名,蒲圻市在1998年改名為赤壁市。至於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古戰場,還有待考證。

探秘赤壁之戰:真相是怎樣的?

冬季的東南風

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廣為流傳,難道世界上真的有法術嗎?當然沒有。事實上,冬季,江南的風一般以西北風為主,但是在冬至前後,會出現刮東南風的現象。這種現象年年發生,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一般也就兩三天,所以當地有諺語:“冬季南風不過三,到了三天必轉寒。”諸葛亮和周瑜在獲取這樣的信息後,能夠提前準備,藉助大自然的影響,出其不意地打敗曹軍。可見天氣對戰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文學作品與赤壁

一場著名的戰爭,不僅會被歷史記錄,也會經過文學加工,在民間口口相傳。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牧都有赤壁詩篇流傳,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千古名篇。元代的雜劇,出現了關於赤壁之戰的故事。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更是將赤壁之戰描寫得深入人心,它講的草船借箭、連環計、苦肉計、借東風、華容道……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

東吳的水軍戰船

星羅棋佈的河流湖泊、發達的商業貿易,使東吳的造船業特別發達,憑藉造船這項技能,東吳建立了當時最強大的水軍。東吳水軍的艦船,不僅數量大,而且種類多。大的樓船有四五層高,可以作為指揮大船,還有“蒙衝”“鬥艦”“走舸”等不同類型的攻擊船,它們都參加了赤壁之戰。另外,東吳還有一種大型扁舟,用作運兵船,東吳將領呂蒙利用它,將士兵藏在船中,成功奇襲了荊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