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圖說海軍|具備進攻型作戰武器系統的“日向”級

由於這一新型直升機驅逐艦主要用作航空平臺,因而其裝備的一系列強大的武器裝備主要用於進行防衛。主要的武器系統如下。


圖說海軍|具備進攻型作戰武器系統的“日向”級

▲ “日向”級驅逐艦裝備的一系列強大的武器系統主要用於防衛,而其作戰能力則主要由艦載的SH-60J和SH-60K反潛直升機提供。兩型直升機均由美國海軍SH-60“海鷹”直升機改進而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獲得了兩型機的生產許可。其中,SH-60K反潛直升機於2005年引進。圖為一架SH-60J反潛直升機。


Mk 41垂直髮射系統


每艘“日向”級驅逐艦都裝備了兩組八聯裝Mk 41垂直髮射系統模塊,並排安裝在飛行甲板右舷靠近艦艉的地方。發射單元既可用於發射改進型“海麻雀”艦對空導彈,又可用於發射“阿斯洛克”(Anti-Submarine Rocket,ASROC)反潛導彈,其中每個發射單元可裝填4枚改進型“海麻雀”導彈。理論上,其中4個發射單元共裝填16枚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其餘12個發射單元裝填“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圖說海軍|具備進攻型作戰武器系統的“日向”級

▲ 圖為“伊勢”號上安裝的Mk 41導彈垂直髮射系統。該系統共有2組,每組有8個發射單元。標準配置為16枚改進型“海麻雀”導彈,每個發射單元裝填4枚,以及12枚“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該系統位於飛行甲板尾部,其所佔用的空間本可用於進行直升機作業。


改進型“海麻雀”短程導彈是列裝已久的RIM-7“海麻雀”導彈的改進型,而後者又是由AIM-7“麻雀”空對空導彈衍變而來。改進型“海麻雀”導彈重約300千克,長約3.7米,主要用於提供點防禦能力,打擊反艦導彈。與其原型相比,改進型“海麻雀”導彈配備了更強的發動機,飛行速度更快,機動能力更強,射程更遠,此外,還採用了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和新的制導技術,其有效射程超過30千米,因而還具備區域防空能力,而區域防空任務此前由中程導彈擔負。4枚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可裝入一個Mk 25導彈貯運發射箱內,Mk 41垂髮系統的每個發射單元可容納一個導彈貯運發射箱。


對於距離艦艇較遠的目標,在驅逐艦上的魚雷發射管射程達不到,而派出直升機對其進行攻擊又不是最佳選擇時,會使用“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利用其攜帶的反潛魚雷戰鬥部對其進行打擊。這一導彈系統利用火箭的推力將魚雷推送至目標附近,入水後就如通常的魚雷一樣對目標展開攻擊。在剛引進時,美國海軍將“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裝備在一種特製的八聯裝瞄準式發射器上,但後來又在其基礎上研發了可垂直髮射的Mk 41垂髮系統。“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可裝入Mk 41垂髮系統中的Mk 15導彈貯運發射箱內。當攜帶一枚標準的美製Mk 46輕型反潛魚雷時,反潛導彈的重量為750千克,長度略超過5米。最大射程說法不一,在10千米至20千米之間。雖然“日向”號和“伊勢”號上裝備的反潛導彈目前攜帶的是美製Mk 46魚雷,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將可能攜帶日製97型魚雷。


其他艦載反潛裝備


雖然OQQ-21聲吶系統發現的潛艇目標主要由艦載直升機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進行打擊,但該級艦還裝備了兩具三聯裝HQS-303魚雷發射管。這兩具魚雷發射管安裝在4號甲板左右兩舷的魚雷室內,用於近距反潛防衛。


圖說海軍|具備進攻型作戰武器系統的“日向”級

▲ “日向”級驅逐艦裝備了兩具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用於近距離防衛。兩具魚雷發射管位於4號甲板一層,通常使用吊門將其隱藏在艦體內,以利於降低艦艇雷達信號特徵。


日本自主研製的4型拖曳式誘餌系統為其提供了另外一層防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發聲器對逐漸靠近艦艇的魚雷進行迷惑。該系統可通過艦艉左舷的兩處開口吊放下去,進行拖曳作業。


“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


在反艦導彈成功穿透改進型“海麻雀”導彈構築的屏障後,兩座Mk 15 Block 1B“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將對其進行近距打擊。這兩座“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分別位於飛行甲板右舷艦艏處和艦艉左舷的舷臺上。六管20毫米“加特林”式機關炮配備了Ku波段搜索和跟蹤雷達,這兩部雷達置於一個特製的雷達天線罩內,一旦發現目標,可自動引導機關炮進行攻擊。天線罩會隨底盤轉動,但分開安裝的兩部雷達的天線均可獨立轉動。底盤可橫向旋轉310°,縱向俯仰角度則在-25°至80°之間。射速4500發/分鐘,升級後的射程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約1.5千米。相配套的電子和機械設備置於底盤基座內,使得該系統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進行安裝。


圖說海軍|具備進攻型作戰武器系統的“日向”級

▲ 2011年7月,“日向”號(DDH-181)和“伊勢”號(DDH-182)在編隊航行。圖中可見飛行甲板右舷艦艏處的“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緊接著“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前方的是一挺可手動操控的12.7毫米機槍,用於打擊非對稱水面威脅。


美國海軍自1980年開始列裝“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以來,已對其進行了多次改進。最新的Block 1B型在一側安裝了紅外成像傳感器,增強了在海面雜波干擾條件下對低空目標的跟蹤能力。因而,其能夠有效打擊小型水面目標,如恐怖分子或海盜駕駛的快艇。近期還對機炮系統進行了一些改進,減小了射彈散佈,增強了整體穩定性,此外,已研製出了殺傷力更強的彈藥,增大了擊毀目標的概率。


12.7毫米機槍


雖然最新型“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在打擊非對稱水面威脅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但是艦上另外裝備的一些可手動操控的12.7毫米機槍進一步增強了打擊非對稱水面威脅的能力,使艦艇周邊的大片水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裝備的這些12.7毫米機槍每分鐘射速約為450至550發,有效射程近1.5千米。日本可能會適時將其換裝為更先進的遙控型機槍。


圖說海軍|具備進攻型作戰武器系統的“日向”級

▲ “日向”號(DDH-181)與美國海軍航母“喬治·華盛頓”號(CVN-73)編隊航行時的航拍圖。在航母艦載機滿裝時,“日向”號與航母的區別就非常顯而易見。雖然“日向”號具有的準航母特徵已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其航空作戰能力是由數量有限的直升機構成的。在執行反潛作戰和人道主義任務時,該艦可作為指揮艦,行使指揮控制職能,這同樣也是“日向”號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


在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兩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現在都已具備了作戰能力,其中,2009年11月,“日向”號在對其艦對空導彈進行測試時,成功摧毀了多架無人機靶機。近年來,日本在全球範圍內的非戰爭軍事行動日益增多,在執行此類任務中,“日向”級驅逐艦被寄予了厚望。




想了解更多關於海軍的故事嗎,往下看↓↓


2019年即將過去,在辭舊迎新之時,西風軍事聯合@軍事編輯部推出軍事定製禮品——“海陸空手機殼”


用一款手機殼,表現軍迷熱烈而充滿活力的靈魂,這是我們的設計初衷


每個喜歡換手機殼的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人呢


海陸空三個領域的最強者——尼米茲號航母、T-34坦克和黑鷹直升機,包含著對新一年的最強祝福


還有一款純屬逗你開心,希望你能看出是哪款飛機,並且yào啥有啥哦


圖說海軍|具備進攻型作戰武器系統的“日向”級

進入我們的頭條店鋪,挑選您喜歡的禮品吧!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shop/index?id=tqHlnak&origin_type=39&origin_id=59366639990&new_source_type=47&new_source_id=0&source_type=47&source_id=0&come_from=0#tt_daymode=1&tt_fon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