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焦點分析丨京東、蘇寧黑五重拾“百億補貼”,拼多多又被搶生意

電商界聲勢浩蕩的“百億補貼”大戰遠沒有結束。

“百億補貼”本是拼多多業務上升的王牌項目。拼多多直接拿出100億預算,聯合品牌商補貼手機數碼、美妝、母嬰、百貨等多個品類,補貼時間從今年618一直延續至今。隨著聚划算、京東、蘇寧紛紛為自家促銷活動打上“百億補貼”的標籤, “百億補貼”儼然成為電商下半年補貼大戰的代名詞。

對於拼多多而言,“百億補貼”是一個長期項目,拼多多CEO黃崢直言,花錢是一種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機遇,而“長期”是增長的戰略,也是與變現的取捨。

但對於其他家電商而言,“百億補貼”是一種階段性策略,只在短期內展開。比如聚划算在99划算節,京東、蘇寧在雙11期間推出的“百億補貼”活動。隨狂歡節結束,“百億補貼”一同畫上了句號。

然而雙11過去了,還有黑色星期五。電商們重拾“百億補貼”,開啟了又一輪撒錢大戰。一眾“解囊人”中,到底誰在真正地“撒幣”?偷師者甚眾,拼多多被搶走多少生意?

誰在真的“撒幣”?

京東國際、蘇寧國際都帶著新一輪“百億補貼”,開啟了黑五采購節大戰。

隨著京東大進口業務官宣戰略升級,將原有“海囤全球”與一般貿易進口業務整合升級為“京東國際”,屬於京東國際的第一個大促也被提上日程。這場大促在11月22日至12月1日期間展開,涵蓋了黑五、雙12、京東年貨節等多個大促節點。京東國際稱要繼續推出“超級百億補貼”計劃,直至補完為止。

與京東同一天,蘇寧也國際也開啟了為期8天的黑五大促,除了直降、滿減、返券、拼購等玩法, 同樣推出了百億補貼計劃。對比之下,穩坐電商行業第一把交椅的“老大哥”天貓,雙11期間就沒把精力花在補貼上,到了黑五也不例外,天貓強調的重點是首發國際品牌新品數量和“當日達”物流速度。

儘管躲開了與天貓的正面交鋒,直接入侵拼多多領地的京東國際和蘇寧國際也值得拼多多重視。拼多多搬來國際援兵亞馬遜,從11月28日零點起開啟了為期六天的海淘大促。

36氪在對比拼多多、京東國際、蘇寧國際的黑五百億補貼商品時發現,三家平臺促銷雖都覆蓋了美妝、數碼、母嬰、百貨等品類,但整體而言重合的SKU較少;美妝是三家平臺的重點補貼品類,重合商品相對較多。以下為36氪整理的價格對照表,黃色填充為最低價,藍色填充為最高價:

焦点分析丨京东、苏宁黑五重拾“百亿补贴”,拼多多又被抢生意

黑五“百億補貼”價格對照表,單位:元;整理、製圖:36氪

可以看出,在統計樣本中拼多多補貼後價格大多位於最低點,佔到66.67%,京東國際與蘇寧國際低價商品數量相對持平,各佔16.67%;但從同一商品的最高售價來說,蘇寧國際佔比較高,其次為京東國際;用最高價-最低價得出,同一商品下的最低價差為9元,最高價差為200。

從三家平臺的跨境業務實力來看,拼多多無疑是最弱的那一個。拼多多跨境電商業務全球購上線於今年4月,上線至今成交額雖然始終保持著100%以上的月環比增長,其中進口母嬰、進口美妝類目的月環比增速超過200%,但在艾媒數據中心最新發布的《2019Q3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監測報告》中,拼多多全球購暫時榜上無名,京東海囤全球份額居於第二(京東國際=海囤全球+一般貿易進口業務),蘇寧國際排在第三名。

焦点分析丨京东、苏宁黑五重拾“百亿补贴”,拼多多又被抢生意

這大致表明,平臺實力最弱的拼多多全球購,反而是黑五“百億補貼”大戰中最樂意慷慨解囊的平臺,而京東國際與蘇寧國際較拼多多而言,均無較大價格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為拼多多賺足了噱頭的亞馬遜海外購,實際上在此次黑五補貼中並沒有出很大力。一方面,亞馬遜雖在拼多多設有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四個“全球購海外站”,但補貼品類相當侷限,主要集中在百貨和美妝,單個品類下的SKU單一,且鮮少見到當下熱賣的爆款商品,與京東國際和蘇寧國際的大促商品重合度低。

另一方面,與拼多多來自其他全球購供應商的百億補貼價相比,亞馬遜黑五價並非拼多多平臺最低。以300片的Swisse葡萄籽精華為例,亞馬遜海外購在拼多多的售價是119.41元,而在一家也帶有全球購標誌的“Swisse兆豐行海外專賣店”內,同規格下拼多多百億補貼後的價格是96.9元。

拼多多百億補貼價=品牌成本價-拼多多補貼。針對同一商品,在拼多多給到全球購平臺相同補貼比例(拼多多80%,商家20%),且亞馬遜這種頂級國際供應鏈可能享受更高補貼比例的先決條件下,亞馬遜海外購最終價格還高於其他全球購商家,更大的可能性是亞馬遜沒有給到拼多多真正的“品牌成本價”。

拼多多又被搶生意?

不管價格補到多低,各家都拍著胸脯保證自己賣的一定是正品。

除了假一賠十、放心購、售後無憂等常規保證措施外,防偽追溯平臺、智能供應鏈、區塊鏈溯源等技術應用都成為商品保真的有效手段。與往年不同,隨著淘寶直播平臺主播李佳琦和薇婭的影響力愈加出圈,直播搖身成為電商大促的重要營銷手段,也被運用在此次黑五促銷當中。

蘇寧國際邀請日本、美國當地買手溯源直播,為用戶介紹全球口碑好物並展示優惠活動,不少買手自帶的品牌好貨都在直播中出現;京東國際則請來吐槽大會和奇葩說嘉賓,化身“京東國際好物推薦官”組團在京東直播間現場PK,還有多個主播實時連線六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線商圈,直擊黑五狂歡現場。

拼多多缺席了直播這一環。儘管36氪此前獨家報道,拼多多正在孵化直播業務,要於11月24日前後首先內測微信小程序“好貨內購”,但顯然在此次黑五百億補貼大促中,直播還沒有用武之地。好在拼多多全球購在榜上無名之時,拉來了亞馬遜這個得力夥伴。

亞馬遜海外購在拼多多平臺僅上線1000種商品(拼多多光補貼熱門商品就超過23000款),店鋪為快閃店,於12月底關閉。雖然這看起來,更像是亞馬遜在拼多多全球購平臺的一次“友情出演”,卻也讓拼多多有更多底氣面對市場的假貨質疑,在跨境電商、正品保證這條業務上升道路上腰桿挺得更直一些。

有了亞馬遜撐場子、再加上全網最低價,拼多多在跨境電商行列的競爭力將直線上升。接下來的問題是,拼多多能否在第四季度向二級市場交上一份足夠亮眼的成績單。在前不久披露的三季度財報裡,拼多多除年活躍買家數創上市以來最大單季增長,升級成為“5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之外,淨營收和淨虧損都不達市場預期,導致財報發佈後股價一度暴跌20%。

一個原因是財報發佈前,大量有關拼多多的利好消息被釋放太滿。比如黃崢在內部動員會上稱,拼多多最新季度的真實支付GMV已經超過了京東;以及Sensor Tower發佈的數據顯示,拼多多在全球App Store購物類應用下載量榜單中位列第一。這讓分析師對拼多多信心倍增,不斷調高財務預期。

在第三季度裡,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環比增長11%,營收環比增長卻只有5%,追不上活躍買家增速。出現這種結果的可能性有:百億補貼吸引來高端用戶沒有帶動高消費,從而產生與之匹配的營收增長;或者拼多多的下沉用戶有了更多選擇、注意力被轉移,消費頻次逐漸分散至京東京喜等新興社交電商平臺。

無論哪層原因,拼多多都將面臨更大挑戰。毫無疑問,拼多多第四季度成績單如何,對重振二級市場信心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