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上市一年後 極光借Q3財報“玩”轉型

每當財報季,上市公司往往處於忐忑境地,畢竟“業績就是股價的發酵劑。”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在美國資本圈“遊戲”了一年的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JG.US)近日也公佈Q3成績單。不過,其財報一改之前快速增長的畫風,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僅2%。要知道,二季度總收入的同比增長可是高達76%。對比之下,跌幅的確較大。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在這個季度,兼任CEO和董事長的羅偉東宣佈,將公司的業務細分改成:開發者服務、SaaS產品和精準營銷,在之前SaaS產品被稱為垂直數據服務。這次分類的改變,預示著極光把重點放在基於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上,是從數據到產品的一個轉變,也是將客戶群體從廣告主轉向APP開發者。

然而,戰略轉向都是有代價的。報告期內,極光的收入同比增速和環比增速均創新低,並且出現第一次同比和環比的負增長。

上市一年後 極光借Q3財報“玩”轉型

智通財經APP分拆其業務看到,開發者服務保持和二季度一樣的同比增長39%,收入為2190萬元;SaaS產品同比增速為52%,增長至3360萬元;而精準營銷業務同比卻下降了8%,至1.46億元。雖然精準營銷業務增速出現下滑,但其仍舊是收入佔比最高的業務,佔比72%。

在回過頭看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精準營銷業務的增速情況,分別是90%和84%。在一季度財報中還表示雖然經濟疲軟,但是極光的產品依然符合客戶的需求,所以增長快速。可是三季度財報就卻說,增速下降主要因為疲軟的宏觀經濟。

同樣的經濟環境,一季度還是90%的增速,三季度就成了負增速,這實在讓人感到詫異。所以,在當晚的電話會議中,眾多分析師也異常糾結該問題。

而面對其提問,極光的高管道明真相稱,“極光的精準營銷業務是需要先為客戶提供服務,在一個月後看服務的數據效果再結算,而結算也有賬期。”這麼看來,這個業務在接到廣告主到最後收款實際上要過幾個月的時間。

事實上,智通財經APP發現極光的客戶主要來自互聯網行業,這些客戶通過極光的精準營銷服務買量,然而這些客戶不少本身並不盈利,需要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維持公司運營。當經濟疲軟時,一級市場投資驟降,不少互聯網公司融資續不上,自身難保還怎麼兌付款項了?對極光來說,產生壞賬似乎在所難免。

這恰好印證了該公司三季度為什麼做了佔當季度營收8%,約1670萬元的壞賬準備。或許早已知曉行業發展規律,極光不得不抑制精準營銷業務的快速發展,逐步向SaaS產品轉型。

儘管轉型問題不大,可按照美國會計準則計量,會從原來的“總收入”轉變成“淨收入”。也就是說,轉型會在一定程度減少收入而增加毛利率。但幸運的是,極光得益於開發者服務和SaaS產品的快速增長,精準營銷收入佔比在下降,從二季度的83%下降至三季度的72%。並且,轉型並沒有影響毛利率,保持在26-28%的範圍。

上市一年後 極光借Q3財報“玩”轉型

毛利率不受影響同時,極光的規模效應也開始顯現。

智通財經APP以其旗下的“極光推送”為例,目前,該產品在信息推送服務領域依然保持行業第一的市佔率,並且各項業務數據依然快速增長。如APP應用量同比增長了40%;軟件開發者提供的開發工具包SDK,三季度已經安裝了308億個,同比上升77%。數據快速增長說明極光的開發者服務需求依然強勁。此外,付費客戶也在快速增長。

上市一年後 極光借Q3財報“玩”轉型

綜上所述,截止2019年6月,國內網民數量達8.54億,居世界第一,圍繞用戶各種需求開發軟件的市場不斷增加,充分說明圍繞開發者提供服務的市場還未到天花板。極光憑藉53%的市佔率,儼然已經在信息推送上做到了行業第一,顯然其未來有望繼續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