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近10%!製造業太難了!如何解讀?

今天上午9點半,國家統計局公佈了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的是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000萬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利潤數據。

先來看數據:

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9%,降幅比1-9月擴大0.8個百分點。

10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大幅下降9.9%,降幅較9月大幅擴大4.6個百分點。

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近10%!製造業太難了!如何解讀?

以上數據確實不好看,市場預期到利潤會下降,但這麼大的幅度還是超出了市場預期,尤其是10月單月利潤接近10%的降幅,創下了2012年以來的最低值。

具體有以下幾點解讀。

1. 實體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

按照慣例,統計局在當月月初公佈上月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是一個總量指標,這個跟GDP密切相關;在當月月末公佈上個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這個是效益指標,跟經營成果和質量密切相關。

1-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是5.6%,雖然不高,但好歹也是正增長。那為什麼利潤反而負增長呢?

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價格也下去了。10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了1.6%,1-10月PPI平均下降了0.2%。跟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完全相反,工業品是持續性的通縮。

當然,價格下降並不是唯一原因。其中還有各種成本費用的因素。

但利潤作為一個質量效益指標,出現了負增長,說明微觀主體的經營困難在增加。企業不賺錢,怎麼會有動力去擴大投資呢,又怎麼會有能力去給員工加工資呢?工資不漲又怎麼增加消費呢?

所以,這會是一個不斷自我強化的負反饋,合力指向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實體經濟。

2. 製造業是真的很苦逼。

工業大致可以分為1)採礦業2)製造業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1-10月,1)和3)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4%和14.4%,唯獨是製造業利潤總額大幅下降了4.9%。

也就是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負增長,說白了其實是製造業的利潤在下降。

這是今年一個非常反常的現象。進入2019年以來,製造業利潤增速每個月都是負的!

而在2019年以前,製造業利潤增速一直都是正增長!即便在2018年,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速也達到了8.7%。

今年製造業利潤快速掉頭轉向明顯的負增長,說明實體經濟確實面臨很大的困難。背後既有內部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有外部貿易摩擦的因素。

製造業,今年真的是太難了。

3. 經濟要增長,關鍵還是要發展好民營企業。

從企業類型來看,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都是負的,同比分別下降12.1%和4%,唯獨私營企業利潤總額增速還保持5.4%的正增長。

但私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今年以來也出現了明顯放緩,累計同比增速已經連續三個月放緩。

穩增長,重點還是要改善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

4. 股市的機會只能是結構性的。

不出意外,受10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大幅下降的衝擊,今天滬深大盤綠油油一片。

實體經濟整體壓力大,並且現在還看不到明顯的底部,股市很難有大的行情。

但結構性行情還是有的。今天漲幅第一的電子板塊,1-10月的利潤同比增速就在6%以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未來至少十年宏觀政策和經濟運行的邏輯主線,對應到股市中,機會只能是結構性的。

整體來看,牛鬼蛇神群魔亂舞的荒誕時代,在股市中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尊重價值、敬畏價值、創造價值,才能最後勝出。

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近10%!製造業太難了!如何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