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世界現代史五大帝國的覆滅:大清過於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當世界走進現代史的篇章,帝國也鳴起了喪鐘。

帝國的發展甚至滅亡都對全球產生著重要影響,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現代史上滅亡的五大帝國。

清帝國

世界現代史五大帝國的覆滅:大清過於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大清的封建制度固然落後,但從中國歷史上看,清朝的的政治制度相對來說還是最寬容最開化的,然而在寬容的封建制度在現代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衝擊下,也變成一種愚昧的落後和野蠻,這個是可悲的。

清滅亡的原因並不在於它的漢化,(如果不漢化根本持續不了270年,早就滅亡了),而在於它不敢任用漢人。由於清朝是滿族統治,出於對漢人的不信任,它不敢放手發動民眾。因此在鴉片戰爭中,清朝以數千或者數萬的兵力去對抗數量幾乎相當的外國侵略者,由於武器戰術的差距,失敗是一種必然。

這些問題是任何一個老大帝國到了晚期的應有之象,清朝的症狀並不比別的王朝更重,甚至還輕得多。

世界現代史五大帝國的覆滅:大清過於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也不是那種傳統的亡國之君。無奈所有的問題都遇到了一起,就是秦皇漢武再生也解決不了了。不過,現代人很多隻看到了這一點,認為只是這一個原因造成了清的滅亡,這是不公正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綜上所述,簡單的說氣數已盡是清滅亡的根本原因。

沙俄帝國

19世紀前期,俄國曾一度號稱“歐洲憲兵”,到處插手歐洲事務,干涉各國內政,鎮壓各國革命,俄國軍隊甚至開到了法國,公然和英國爭奪歐洲霸權。雖然英法忍無可忍,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聯合土耳其、撒丁王國等大半個歐洲狠狠的揍了沙俄,讓他安分了一段時間,但沒過多久俄國人又活蹦亂跳到處惹事,搞得英法頭疼不已。

世界現代史五大帝國的覆滅:大清過於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不過沙俄雖然張牙舞爪不可一世,但卻被稱為紙老虎,列寧評價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

在英法完成工業革命後,沙俄不僅沒有借鑑工業革命為英法帶去的發展進行改革,反而,將沙皇專制制度演變到更加緊張的地步:農奴的被壓榨;糧食產量的銳減;貧富差距的加大;各種起義的出現……

這些因素都使得沙俄最終無法調整內部矛盾與外部戰爭的矛盾,最終,使其走向失敗。

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它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奧斯曼帝國的疆域範圍大致包含今天西亞的土耳其、兩河流域、地中海東岸、漢志地區、也門西部、南高加索。

世界現代史五大帝國的覆滅:大清過於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進入19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橫掃許多國家,以致奧斯曼帝國喪失了許多屬地。原屬帝國版圖的歐洲國家,如希臘、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門的內哥羅、保加利亞紛紛獨立、自治,有的地區則為俄、奧、英所佔有。在變法圖強的旗幟下,奧斯曼帝國的國勢仍然不可避免的一路走低,命運已不再掌控在自己手中,終沒有抵擋住近代化歐洲國家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

德意志第二帝國

普魯士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打敗法國之後,統一了分散了千年的德意志地區,建立了一個強盛的德意志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區別於第一個神聖羅馬帝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

德意志帝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穩固的國家,他是由25個大大小小的德意志邦國組成的,這個國家有封建貴族、有資本主義大資本家、有軍國主義分子、有無產階級革命者還有純純欲動的宗教勢力,各方勢力合縱連橫讓國內矛盾重重。

世界現代史五大帝國的覆滅:大清過於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俾斯麥還在的時候尚且能夠用高超的指揮來平衡各派的實力,讓他們將力量集中於帝國的統治之下。而在威廉一世去世,俾斯麥離開之後,帝國失去了主心骨,各方勢力都趁機在威廉二世身上爭取更大的權利,互相展開激烈的鬥爭。

當一個國家沉迷於內鬥之時,無論給它多麼好的外部條件也不能阻止它衰落,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德意志帝國在這種情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異於是自取滅亡。

德意志第三帝國

春風得意時,元首不僅深受國內德意志人民的真切愛戴和擁護,甚至在世界上名聲大振——那些在進行著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敬佩他,民主國家和極左派掌權的國家懼怕他。元首在征服世界的高峰上繼續向上攀巖、創造歷史和奇蹟,但他似乎忘掉了一個真理:倘若不夠審慎,會爬得越高、摔得越慘。

世界現代史五大帝國的覆滅:大清過於可惜,德意志咎由自取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興盛建立在民族統一、政治專權、經濟發展、文化管制等基礎之上,並通過以武力征服為手段的領土擴張表現出來,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勝利和領土規模的不斷擴大是第三帝國不可戰勝和繁榮景象最直觀的體現。

雖然第三帝國在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執政下完全是專制獨裁,毫無民主性可言的,但導致第三帝國最終覆滅最直接的原因不是來源於內部的暴亂因素或內部某些不可協調的矛盾,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