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航拍貴州省赤水市竹海

在貴州的青山綠水間,有許多竹子,現在可以用來生產高鐵車廂,這是天方夜譚嗎?

有一個成語叫“破竹之勢”,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這些年貴州的後發趕超,就讓人有這種感。今天要說貴州的破“竹”之勢,就是討論竹產業問題。能不能用竹子做高鐵車廂?別急,往下看就明白了!

貴州竹產業,全國排第幾?

中國人和竹的關係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千百年來,竹子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用竹筷、吃竹筍、睡竹蓆、坐竹椅、住竹屋、騎竹馬、背竹簍、吹竹笛、寫竹簡、造竹紙,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花開富貴、竹報平安......今天,竹纖維、竹地板、竹碳等廣泛應用在生活中。

現如今,貴州要把竹子列入12大特色生態產業來發展,那絕不是用竹筷、吃竹筍那樣簡單,首要做的就是放到全國甚至全球的視野下去考量一番,放到省內各大產業中比較一上,看看優勢如何、差距在哪裡,以便揚長避短、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安徽省黃山市竹海

  • 第一,先看全國情況

全國總體情況: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竹子種類、竹林面積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產品包括10000多種,就業人數800多萬人,年產值達2000多億元。

重點省份情況: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廣東、安徽、廣西8省(區),竹林面積加起來,佔全國的80%以上。

比如福建,竹林面積1600多萬畝,產值600億,畝均產值約3750元。

比如湖南,竹林面積約1600萬畝,全產業鏈產值346億元,畝均產值約2162元。

比如浙江,竹林面積約1390萬畝,竹業總產值405.5億元,畝均產值約2917元。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浙江省一家竹傢俱生產企業,年產值6億多元。

  • 第二,再看貴州情況

全省竹林面積420萬畝,產值59.37億元,畝均產值約1413元。

這樣一看,就清晰了,貴州竹產業在全國是排不上號的,不管是面積,產值還是畝均產值。

畝均產值低,表明貴州竹產業附加值低,原因是深加工能力薄弱、竹產品少、市場佔有率低。

換句話說,資源數量比不過其他地方,並且未得到有效開發,很多竹子多省年來,只能當柴燒。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貴州省赤水民族竹編手工藝廠

  • 第三,內部橫向比較

貴州12大特色生態產業,一茶二菌三刺梨,這是前三甲,緊隨其後的是,四石斛五油茶六竹子,竹產業正好居中傾前。

12大特色生態產業的位次排序,參考因素少不了產業前景、貴州特色、成長空間、發展基礎等。

面積和產值都不如竹子的石斛、油茶,之所以排在竹子前面,恐怕在產業前景、貴州特色等方面被認為超過竹子。

但是,竹子產值位次排第九,產業位次排第六,面積和產值都比它高的中藥材、精品水果、蔬菜、辣椒卻只能排在它後面。這說明什麼?

說明貴州竹子雖然在全國沒有優勢,但在貴州12大特色生態產業中,還是有比較優勢的。主要有三點:

  • 第一,竹產業是一個重要生態產業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在產業發展上要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這是綠色發展的需要,竹產業滿足這一點。

貴州適宜竹子生長,發展竹產業,很多荒坡荒灘都能夠得到有效利用,既能綠了山川,還能帶富百姓,完全符合“生態美、百姓富”的要求,完全有必要作為一項產業來發展。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採竹筍

  • 第二,具備竹產業開發的堅實基礎

有了420萬畝竹子,開發竹產業就有了堅實的基礎,赤水市為代表的貴州竹產業,已經形成了示範帶動效應。

竹子每年都生,長得又快,技術也不復雜,一次種植,永續利用,如果產業需要,要擴大種植面積也相對容易。

  • 第三,竹產業的開發價值多元向好

竹子在生態、旅遊、食用、日用、工藝、藥用、造紙、建材等等方面的價值是很大的,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最為重要的一點,中國一項原創新技術的運用,可以用竹子生產管道、高鐵車廂等,這將實現竹產業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全面提升竹產業價值新空間,進而推動竹產業深入發展。面臨這樣的發展契機,貴州竹產業在全國排第幾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錯過。

這是一項什麼樣的新技術呢?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竹纏繞複合材料生產的高鐵車廂樣品

“竹纏繞”是啥東東?真有這麼厲害?

農村人的生活記憶少不了竹子。比如篩子、背篼、撮箕、簸箕、竹刨、竹繩等,都是竹子製成的;有時生病抓了中藥,醫生會讓採一些苦竹的嫩芯放在裡面;冬筍炒肉、方竹筍燉雞、苦竹筍煮肉片湯,很多城裡人也喜歡。

這些,是竹子最基本的價值所在。靠這個,不足以形成產業。

十多年前退耕還林的時候,遵義打造了赤水河三百里翠竹長廊。從產業發展看,當時主要就是為後來赤水20萬噸竹漿林紙一體化項目建立原材料基地。

竹材造紙、竹纖維運用、竹工藝品生產等等,能夠支撐竹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所以赤水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竹產業。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竹纏繞複合材料建的房子

而今天的“竹纏繞”複合材料技術,能夠用竹子造管道、造高鐵車廂、造房子等等,不僅提升竹子的價值空間,還將改變能源使用結構,被稱為新能源領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又一個天方夜譚來了嗎?就算你這項技術確實好,怎麼又扯上能源革命了?別急,先看下文!

“竹纏繞”複合材料技術,是以竹子為原材料,用樹脂作為膠黏劑,使用纏繞工藝加工成型,是一種新型生物基材料技術。其中,竹子在這種材料裡的比重為70%。

“竹纏繞”複合材料的核心價值在哪裡?在於它能替代鋼鐵、水泥、塑料在很多領域的運用,生態、節能、環保,成本減少10-20%。舉例說明:

貴陽在城市建設中,用了1000噸鋼管,而生產這1000噸鋼管,綜合能耗是2000噸標準煤,這2000噸標準煤鍊鋼,會排放5400噸二氧化碳。

如果使用“竹纏繞”複合材料管道,不僅能達到鋼管一樣的效果,還能節約2000噸煤、減排5400噸二氧化碳。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竹纏繞管廊

貴陽城下埋了多省噸鋼管?其背後的能耗和排放是多少?全國呢?全世界呢?僅此一項,都不敢想像。

是不是突然覺得節能減排壓力山大、任重道遠呢?但事實就是這樣,即使算法不夠精準,也是八九不離十。

2018年世界鋼鐵產量18億噸,如果“竹纏繞”複合材料替換掉1億噸鋼材產品,世界將節約2億噸標準煤,減排5.4億噸二氧化碳。這將為節能減排做出多大貢獻啊!

這裡想說明的就是,“竹纏繞”這種節能環保新材料技術的運用,必將是一種趨勢,會給竹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價值空間。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竹纏繞”複合材料技術,是中國原創,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國家專利200餘項,國際專利30餘項。

這項技術,開始研發是10多年前的事情,後來被列入首批“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6年被列入“節能減排與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清單”。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國際竹藤節論壇

2017年底,“竹纏繞”複合材料技術正式發佈,其能產生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瞬間就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引起關注是有道理的。據相關資料顯示,僅國內閒置的竹林資源就有1.1億噸,一文不值。如果用“竹纏繞”這個新技術進行開發,可創造2.2至2.5萬億元的產值。同時還可節約1.4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5億噸。

全世界還有四分之三的竹子其他國家,他們也想發展竹產業,他們也要節能減排,能不關注嗎?目前,該項技術現已開始走出國門。

在國內,湖北襄陽、山東臨沂、內蒙古烏海、廣西玉林、吉林磐石等地都有項目陸續落地,技術成果實現轉化。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世界首條“竹纏繞”城市綜合地下管廊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鋪設成功。

2018年4月,世界首條“竹纏繞”城市綜合地下管廊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鋪設成功,並配套採用在線監測技術,成為領先的綠色化、智能化城市地下管廊。

沒有“竹纏繞”,竹產業也值得發展。有了“竹纏繞”,前景更看好、錢景更看好、黔景更看好!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2017年12月4日國家林業局竹纏繞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

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貴州12大特色生態產業,為什麼竹產業居中傾前,這下明白了吧?那麼,貴州的破“竹”之勢,都有哪些動作呢?看了你就心裡有底了。

  • 第一,產業目標

列入12大特色生態產業中,位次居中傾前,充分體現了對竹產業發展的重視、對竹產業前景的看好,對竹產業基礎條件的客觀評價,不去和其他省比,但也要分一杯羹。

近期發展目標是,到2021年,竹林基地面積達到500萬畝,產值達到130億元。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2019年10月6日,貴州省桐梓縣楚米鎮鮮嫩方竹筍直銷上海。

  • 第二,基地佈局

構建“兩山兩水”產業帶:大婁山(遵義)、武陵山(銅仁)、赤水河(遵義)、清水江(黔東南)。

“兩山兩水”竹產業帶,一半在遵義,這與遵義的竹資源豐富是分不開的。

比如,有“中國十大竹鄉”之稱的遵義赤水,竹林面積達132.8萬畝,人均竹林面積達到6.6畝,從事竹編生產的手藝人超過1000人,帶動3000多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 第三,產品規劃

如何把資源變成現錢、變成更多的現錢?就要進行加工、融合,變為特色產品。貴州竹產業的產品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赤水河:發展竹漿紙系列產品、竹型材、中高端竹傢俱、竹高科技產品和竹工藝品為主。

大婁山:發展竹筍食品,全力打造食用筍高端品牌。這裡要說明的是,主要是中國方竹筍之鄉”桐梓縣和綏陽、正安縣的方竹筍。這可是個稀缺產品,因為一般都是春筍,三四月上市,但大婁山系特有的方竹筍是九十月上市,品質極佳,俏銷市場。“桐梓方竹筍”已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將在2020年打造100萬畝方竹產業基地。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貴州省桐梓縣擁有世界上連片面積最大原生方竹林。

清水江:發展竹雕、竹編、竹扇等手工藝品和竹筒酒、竹筒飯等特色食品,涉及黎平、從江、榕江等縣。

武陵山:發展竹纏繞、竹生物醫藥、竹活性炭等高科技產品,涉及碧江、江口等區縣。

注意,地處武陵山的銅仁,首要的就是發展竹纏繞。

據報道,今年2月20日,銅仁市已成功簽訂竹纏繞複合材料生產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項目落地值得期待。或許,不遠的將來,就有“竹纏繞”管道、“竹纏繞”高鐵車廂等產品在銅仁下線,賣到全國甚至全世界。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貴州省銅仁市簽約竹纏繞項目的報道

此外,貴州還將大力發展竹生態旅遊業,通過“竹+飲食文化”“竹+溫泉康養”“竹+民族藥浴”等模式,舉辦竹文化節、竹生態旅遊節、竹博覽會、竹林體育、獨竹漂等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實現竹生態旅遊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這個謀篇佈局,將實現貴州竹產業新舊動能的有機銜接和轉換升級,迎來竹產業發展的“春天”。事實上,“春天”已經來臨,2019年1至8月,貴州竹產業完成招商引資簽約項目預計投資有58.42億元。

對於老百姓來說,“一年栽竹,兩年出筍,三年成林,四年成蔭,五年賣竹度光陰。”竹產業發展好了,那就是青山綠水紅日子!

貴州的破“竹”之勢,已經拉開架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