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舞蹈風暴》來了,大呼過癮的同時,請記得有一種美叫“中國舞”

從李響的《行者》,到魏伸洲的《憶鄉人》;從蘇海陸的執劍弄清影,到常宏基的遼闊草原隨想,青年一代的舞者們,用實力完美詮釋了中國舞的魅力。

《舞蹈風暴》是一個多舞種的展示平臺,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表演,究竟哪些才是”中國舞“呢?恐怕這是舞蹈小白們頗感疑惑的問題吧?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中國舞,你不可不知的幾個內容。

什麼是中國舞?

學院派對這個概念的解釋多少有點晦澀,其實用通俗的話說就不難理解了。那就是來源於中國本土,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就是中國舞。具體到舞種,則包括中國古典舞和中國民族民間舞兩大類別。

知道了中國舞的定義,你也就自然明白了:芭蕾舞、現代舞、街舞、國標舞等,這些都屬於外來舞蹈。因為起源、發展不同,雖然各美其美,但你會發現,各個舞種呈現的風格是相當迥異的。

瞭解了中國舞,我們再說說古典舞與民族民間舞的各自特點。(這裡特指中國古典舞和中國民族民間舞。因為國外也有自己本國的古典舞和民族舞。)

一、民族民間舞:

顧名思義,這是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舞蹈。我們的祖國幅原遼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的舞蹈都自成體系,地域特徵十分明顯。我們結合《舞蹈風暴》中的表演,作個簡要解說。

1、蒙古族舞蹈 作品名稱《草原隨想》 舞者:常宏基

”硬肩“、”柔臂“、”軟手“,以這些表現在肩部、手臂和腕部的動作,體現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律。腿部屈伸要求沉而柔韌,雙腳落地紮實,強調下沉的力量。舞姿則體現粗獷、豪放的特徵。

《舞蹈風暴》來了,大呼過癮的同時,請記得有一種美叫“中國舞”

在傳神的騎馬動作中,你是否看到了萬馬奔騰?

2、維吾爾族舞蹈 作品《永恆之愛》 舞者:古麗迪婭爾、阿爾曼

維族舞蹈以熱情奔放、開朗幽默的風格而著稱。舞蹈的體態要求挺胸、立腰、昴頭,步伐主要有”三步一抬“、”三步吸腿轉“等。用聳肩、移頸、繞腕等動作,與眼神巧妙配合,這些都是維族舞蹈顯著的特色。

3、朝鮮族舞蹈 作品《憶鄉人》 舞者:魏伸洲

朝鮮族舞蹈的基本體態是:收腹、收臀、含胸、垂肩,用輕重緩急的呼吸帶動身體的律動。朝鮮族人民非常喜愛白鶴,這個審美也反映在舞蹈中,因此”鶴步柳手“是朝鮮族舞蹈的一大看點。

《舞蹈風暴》來了,大呼過癮的同時,請記得有一種美叫“中國舞”

非常美的手部動作,情緒直達指尖

除了以上三個民族的舞蹈外,還有藏族、傣族、漢族舞蹈,都是專業舞者的必修課。當然,民族民間舞包括這些舞種,但也不止於此。

二、古典舞

它是在傳統舞蹈的基礎上,借鑑中國戲曲、武術等東方審美原則,具有古典風格的舞蹈。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古典舞,並不是中國古代舞蹈的翻版。在中國悠久的文化長河中,確實在漢、唐時期有過舞蹈藝術的高峰,但真正完整的成品舞蹈並沒有傳承下來。所以,古典舞的創立是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正如蘇海陸所說,我們看到的古典舞是現代藝術。

1、古典舞重要的表現手段叫”身韻“。身,即身法;韻,即韻律。古典舞的身韻,講究”神形兼備、內外統一,身心並用“。

2、古典舞的動作特徵叫”從反面作起“。即”欲左先右、逢衝必靠、欲前先後、逢開必合“。這與中國書法的運筆技巧十分相似,瞭解書法的朋友可能更易理解其中的美學含義。

3、古典舞的特點是手、眼、身、法、步的完美結合和高度統一,它還特別強調以舞傳“神”,要“心想、身動、眼隨”,形神兼備,行止而神不止。古典舞的這些特點使其具有非常強的敘事性和故事性。

《舞蹈風暴》來了,大呼過癮的同時,請記得有一種美叫“中國舞”

形神兼備的瞬間,不愧是古典舞教科書式的表演

4、由於融入了戲曲和武術的元素與技巧,古典舞獨具剛柔並濟的特徵,既能表現女性的風情萬種,也能詮釋男子的瀟灑俊朗。與武術的近親關係,也是舞蹈演員在影視劇中對俠客角色的演繹可以信手拈來的原因。影后章子怡的《臥虎藏龍》就是最好的代表。

結語:

無論是代表中國人審美意趣的古典舞,還是民族性極強的民族民間舞,歸要結底,舞蹈都是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

中國最早的文學經典《詩經》中對舞蹈有著這樣的記述: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見,舞蹈是語言無法表達時的一種深情告白。舞蹈是藝術,更是對人世間一切事物的美好抒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