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性命攸關!這10大用藥錯誤千萬不要犯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一、家庭藥箱常整理,安全儲藥很重要

家庭藥箱方便自我藥療,處置一些“小傷小病”。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家庭藥箱卻可能變成藥品過期浪費、藥物濫用、誤服誤用的“大禍害”。有兒童和老年人的家庭更要重視家庭藥箱的安全管理,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1. 藥物種類要適宜。可配備一些應急藥品和治療常見“小傷小病”的非處方藥或外用藥。對於個別處方藥如胰島素,經醫護人員指導,也可以在家中儲備。同時結合家庭成員具體情況,可儲存一些兒童、老年人常用藥。每個類別配備1-2個品種即可。

2. 分類擺放有學問。外用內服藥品需分開存放,急救藥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應放置於上層方便取用,成人與兒童用藥需分開擺放,防止誤拿誤服。

3. 存放位置要講究。家庭藥箱建議選擇帶有避光功能的盒子或專用抽屜,不建議使用紙箱,因為易吸潮、且易受擠壓破損。一般應放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胰島素等需冷藏的藥品要放入冰箱冷藏(2-8℃)。藥箱應放置於兒童不能觸及處,確保不要讓兒童或者精神異常者輕易拿到藥物,以免誤服發生中毒。

性命攸關!這10大用藥錯誤千萬不要犯

4. 定期整理有必要。三個月檢查一次,最好用原包裝並保留說明書,不要隨意合併。按效期遠近擺放,剔除過期藥品,一些藥品雖然沒有過效期,但開封一段時間後會影響質量和療效,建議及時更換新的藥品,如開封1月以上的眼藥水、頻繁開蓋半年以上的硝酸甘油等。剔除變質藥品,如變色、開裂、粘連、結塊、發黴、吸潮、有異味的藥品等。

家庭藥箱僅限於應急,對於不能確診、症狀較重、病情變化較大、用藥後短期症狀無改善、或者同時應用多種藥物的患者,建議及時醫院就診或諮詢醫生、藥師等專業人士。

二、藥名相近藥效遠,服藥需要看分明

疾病的治療很講究對症用藥,差之一字,謬以千“藥”,有些藥品名稱相似相近,甚至僅一字之差,但作用與療效大不相同。例如鹽酸小檗鹼與鹽酸小檗胺,前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黃連素,是止瀉類非處方藥,用於治療腸道感染;後者卻是升白細胞的藥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

有些藥物通用名相同,但是藥物劑型不同。例如硝苯地平分散片與硝苯地平控釋片,兩者都用於治療高血壓,但是分散片可以掰開服用,而控釋片則必須整片吞服,除非說明書上明確說明可以掰開服用。掰開或嚼碎服用會破壞劑型結構,導致藥物成分不能緩慢釋放,也有可能導致藥物成分大量進入血液,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性命攸關!這10大用藥錯誤千萬不要犯

在中成藥中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例如香連丸與香附丸,前者清熱燥溼,行氣止痛,用於溼熱型洩瀉腹痛;後者舒肝健脾,養血調經,用於肝鬱血虛型月經不調。諸如以上藥物,不勝枚舉,患者在使用過程中,若誤服藥物,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較易混淆的藥品,購買或服用時要謹慎。患者在購買和服用藥物之前,一定要核對包裝上的藥物名稱,看清楚說明書,可以向醫生或藥師諮詢適應症是否符合,用法用量是否正確。易混淆藥品也要分開存放,避免不安全用藥隱患。

三、兒童發燒需降溫,合理使用退燒藥

發燒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是孩子全身免疫系統動員起來的表現,是免疫系統對病原菌做出的積極反應。發燒的時候產熱大於散熱,蓋的多或穿得多,都是不利於散熱降溫的。

兒童發熱時肢體循環變差,會有額頭髮燙,手腳冰冷的症狀。對手腳冰涼的發燒患兒,可以適當多穿點衣服,或者蓋上被子保暖。但如果發燒的溫度過高,例如已經超過了38度,則不可再盲目穿衣捂汗,低齡的兒童體溫調劑機制較弱,汗腺發育的不完全,可能會造成越捂越熱,反而會導致體溫升高不退,容易造成兒童呼吸困難,甚至出現高熱驚厥甚至休克等危險。

孩子發燒後的第一件事,應該是給孩子測量體溫,觀察孩子的一般表現,只要精神狀態尚可嬉戲如常,可先採用物理降溫的方式,暫時不用服用藥物。可降低室內的溫度(大約在24℃),孩子穿得應該適當少一些。同時讓孩子補充飲水,並用熱毛巾熱敷頸動脈、腹股溝或者腋窩、額頭、背部,促進散熱。

若孩子溫度超過38.5攝氏度,可以使用退燒藥降溫。不同種類的兒童退燒藥有不同的代謝途徑,一般常用的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兩種藥品,不要混合服用,一天用藥不要超過4次。如果用藥後體溫還是沒有下降的趨勢,則需及時就醫。

四、多藥共用須謹慎,提高用藥依從性

性命攸關!這10大用藥錯誤千萬不要犯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漸衰退,許多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發生率上升,常有一人多病、多藥共用的情況,導致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幾率增加。老年人用藥在選藥、劑量、療程、給藥方式、用藥依從性等方面都應給予特別關注。

安全用藥提倡“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多種藥物同服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毒性增強、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傷害。但老年人常有一人多病的情況,需要多種用藥。建議老年人最好將服用的藥記錄在本子上,列出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服藥時間等。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避免多服、漏服、誤服;二是在不同科室就診時可以將用藥記錄帶給醫生看,避免不同的醫生開具作用相同的藥品,也便於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用藥。

用藥依從性對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療非常重要。依從性也稱順應性,是指患者用藥、飲食和運動等行為與醫務人員建議相符的程度。簡單地說,好的依從性就是患者按照醫生和藥師的指導服藥。當老年人看到別人用某種藥物療效很好,或聽到親朋好友推薦某種治療方法時,一定不要簡單地照搬他人的經驗。因為人體存在著體質和病症的差異,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會產生用藥安全風險。若想參考他人的用藥經驗,最好先諮詢醫生和藥師看是否適合自身的情況。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臨床上主要用於抗炎、抗休克,及免疫抑制,比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的治療與預防,皮膚相關疾病等。國內外兒童哮喘指南也均推薦吸入糖皮質激素作為兒童哮喘長期控制的一線治療藥物。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常使人望而卻步,拒之於千里之外。激素切不可濫用,但經醫生和藥師指導下合理使用激素,也是治療疾病的良藥。我們需要了解激素使用的注意事項,但不必談激素色變,以免延誤了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

一般來說,激素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和療程有關,較易發生在長期大量使用時或藥量減少過快或突然停藥時。預防不良反應發生的最佳方式是遵醫囑短期、適量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不同種類的激素,不良反應也存在差異,應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特點選擇適當的激素品種和劑型。

2. 激素頓服的患者服藥時間應定在早晨8時前,飯後服用,以儘可能符合激素的生理分泌規律,並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3. 吸入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主要是局部不良反應, 吸入用藥後立即用清水漱口不但可減輕或避免局部不良反應,而且還可減少由藥物從口咽部吸收而引起的全身不良反應,所以常規建議吸藥後清洗口腔、漱口和洗臉。

4. 停藥時,應採取逐漸減量的方式,以使自身的激素功能逐漸恢復,避免突然停藥導致的病情反跳。

5. 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在服用激素時,應常規補充鈣劑和活性維生素D,以防止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

6. 長期使用激素需嚴格執行醫囑,不可隨意停藥、更改服藥劑量和時間,定期複查,以便根據病情恢復情況及時調整用藥。

六、改善骨質疏鬆症,不能僅依靠補鈣

性命攸關!這10大用藥錯誤千萬不要犯

10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骨質疏鬆日,目前,全球約有2億女性患有骨質疏鬆症,60~70歲之間的女性約1/3患有骨質疏鬆症,80歲或以上的女性約2/3患有骨質疏鬆症,約有30%的50歲以上的婦女伴有一處或多處椎體骨折,約20%的50歲以上的男性會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一個世界範圍的、日趨嚴重的健康問題。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女性絕經期後出現的骨質疏鬆,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鬆都屬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鬆則屬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查骨密度確定是骨質疏鬆後,還需要查一些骨轉換的指標,比如血鈣、尿鈣、血磷、鹼性磷酸酶等,通過這些檢查結果可以找出骨質疏鬆的病因,是年紀大了骨骼自然老化還是女性絕經後激素變化導致的,還是其他疾病或者用藥導致的,進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不同類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不一樣。鈣營養不良引起的骨質疏鬆,補充鈣劑會有一定效果。而原發性骨質疏鬆,比如絕經期女性發生的骨質疏鬆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盲目補鈣沒什麼作用。

人的一生當中骨鈣含量呈現一條向上凸起的曲線,一般在35歲左右達到最大值,醫學上稱為骨峰值。隨著年齡的增加,鈣會不斷地流逝,曲線隨之下滑。峰值骨量越高,到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時間越推遲,症狀與程度也越輕。想要獲得最佳骨量峰值,青少年時期就應該保障鈣質合理攝入,從而為中老年的骨骼健康打下基礎。但也要主要不要過量補鈣,這反而會使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甚至會引起併發症,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危害身體健康。

七、服華法林需監測,抗血栓要遵醫囑

華法林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廣的口服抗凝藥,適用於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後、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抗凝治療,臨床上常用於降低患者血液的凝固力以預防併發症(例如中風)的發生。抗凝治療方案的確定及抗凝治療的療程,均需由醫生根據診斷確定。請勿自行使用抗凝藥物進行自我藥療,或擅自改動醫生給予的藥物劑量。

長期口服華法林時,必須定期監測,根據指標進行劑量調整。監測的指標主要是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由於服用華法林需5-7日後療效才可穩定,因此一般要求兩週內要每週測兩次INR,調整合適後,可以改為每個月測一次。

多種藥物會與華法林產生相互作用,影響華法林的療效。服用華法林的患者如需要服用其他西藥或中藥,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進行,切勿擅自加藥。就診時要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使用抗凝藥物及使用劑量,以便做出適當的安排。

維生素K會降低華法林的療效,不可隨意服用此類藥物。另外,日常很多食物也富含維生素K,如菠菜、花菜、甘藍、胡蘿蔔、蛋黃、豬肝、綠茶等。為避免影響華法林的療效,要保持穩定的飲食習慣和運動規律。

性命攸關!這10大用藥錯誤千萬不要犯

服用華法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出血,患者應注意觀察自己有無異常出血情況,如刷牙出血較平時多;不正常的瘀痕;大便帶血或呈黑色。若有不正常的出血或病症,應及時就診。

八、科學應對心絞痛,硝酸甘油要用對

硝酸甘油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由於它具有起效快、療效肯定、使用方便和經濟等優點,至今仍是防治心絞痛最常用的藥物之一。硝酸甘油是很多心臟病人的救命藥,其作用機理是通過鬆弛血管平滑肌達到擴張血管效果,從而使心肌耗氧量減少緩解心絞痛,同時它還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缺血區血液灌注的效應。

俗語有云“事不過三”,對於硝酸甘油的應用亦是如此。硝酸甘油應採用舌下含服的方式,每次一片。注意不要用水送服,否則會極大的影響用藥效果。如不見效,應隔5分鐘再舌下含服一次,最多連續應用3次。若心絞痛仍然無法得到緩解,應警惕心肌梗塞的徵兆,請勿再加大藥量,需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前往醫院就診,並告知醫生患者已經服用硝酸甘油的劑量和情況,以免延誤病情。

硝酸甘油進入人體後可迅速擴張血管,含服硝酸甘油時,儘量採用坐姿。當患者站立時就可能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進而引起低血壓,嚴重時發生暈厥。躺著用藥則會因迴心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藥效。

硝酸甘油的有效期為3年,但是該藥理化性質不穩定,還有揮發性,溫度會使硝酸甘油進行分解,故應存放在不超過20度的陰涼處,用棕色瓶子避光、密封保存,避免反覆打開瓶蓋。冠心病患者隨身攜帶硝酸甘油以備不時之需時也不要貼身放,體溫會促進藥物的揮發。如果硝酸甘油已經打開使用,則可能在3-6個月內失效,應及時更換藥物。

九、規律服用降壓藥,生活方式做輔助

高血壓是腦血管疾病導致居民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僅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同時還會增高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腎臟疾患等疾病的發病風險。由於高血壓臨床表現呈多樣化,部分高血壓患者並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對病症重視程度不足,高血壓又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

患者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選擇對自己最適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藥物。高血壓需終身用藥,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住緩慢、平穩的原則。患者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因病情變化需要調整用藥種類或劑量時,應遵從醫囑,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調整。不可根據自覺症狀來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導致血壓波動。忽高忽低的血壓,反而會增加卒中、心肌梗死、腎損害等風險,使病情加重。故高血壓藥物需要在血壓計監測的情況下規律地使用,使高血壓保持在一個合理、平穩的波動範圍。

性命攸關!這10大用藥錯誤千萬不要犯

高血壓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高血壓病病人發生併發症的原因除了血壓升高外,尚有其他許多因素,這些因素醫學上稱為“危險因素”,如吸菸、酗酒、攝入食鹽過多、體重超重、血糖升高、血脂異常、缺乏運動和體育鍛煉、性格暴躁等。所以,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需要採取綜合措施,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特別還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否則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十、長期服藥要複診,根據病情來調整

隨著公眾對合理用藥、安全用藥認識的提高,患者在服藥依從性方面普遍改善,但往往僅是醫生告知用法用量及用藥療程後遵從醫囑用藥。規律服用藥物雖可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長期服用後仍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或是療效欠佳的情況。有些患者自以為有經驗,長期只吃藥不復診,可能會造成無法評價療效,評估不良反應。

與藥物相關的定期複查通常包括血常規、凝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離子等檢驗。例如對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通常會服用他汀類藥物,他汀是通過抑制肝臟的酶,從而減少產生更多的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所以長期服用他汀,可能會造成肝功能異常,這種副作用更容易在服用的第一個月出現,所以第一個月要複查肝功能。如無異常,則逐步調整為6-12個月複查1次,若轉氨酶升高,則根據升高的程度進行用藥方案調整。一般情況下,他汀引起的轉氨酶升高,隨著減藥或停藥,都會恢復正常。

長期服藥的患者應遵醫囑定期複查,不僅能觀察藥物的療效,同時能及時規避一定的不良反應,使我們更安全的使用藥物。服藥期間若感到身體不適,應及時向醫生溝通反饋情況,避免出現嚴重後果。

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是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的重要手段,自2007年起已連續舉辦12屆,為普及藥品安全知識,推進社會共治發揮了重要作用。活動期間,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將組織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包括公眾開放日、網絡知識競賽、互動體驗活動等,共同促進藥品安全領域交流、提升公眾藥品安全科學素養、推動藥品安全社會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