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般家庭存款有多少?

llsj1990


我國是公認的高儲蓄率國家,那麼,我們一般家庭有多少存款呢?這個數據沒有官方的定義,但是通過一些數據進行邏輯推斷可以判斷出來。

最近,人民銀行公佈消息,從9月1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預計可釋放資金8000億元,由此可以推算,存款總額大約是8000÷0.5%=160萬億,這就是金融機構上繳存款準備金的儲蓄存款數。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看,金融機構信貸基金來源是210.9萬億,其中各類存款總額是177.5萬億,所以上面推算的數據應該是可信的。

上面的數據是全部存款,包括單位和機構存款,那麼其中居民存款有多少呢?國家統計局網站上只有2014年以前的數據,2014年城鄉居民年底存款餘額是48.5萬億,按當時19億人計算,人均只有3.73萬元,可見5年前人均存款水平還是很低的。但是這個數據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因為那時候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還沒有大規模普及,不存在“存款搬家”的現象,存款是老百姓當時最常用的理財手段。

通過非官方系統查到的數據看,截止2018年底,全國城鄉居民存款額度大約72萬億左右,如果按照現在13.9億人計算,人均存款5.18萬元,中國的家庭平均人口是2.7人,按照三口之家計算,一個家庭的平均存款是15.54萬元,也就是說,只要你家的存款額度超過了這個數,你就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用這個數據衡量家庭存款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用這個數據衡量家庭財富可能有一定偏差,因為很多家庭把閒置資金投資到股市、基金、理財產品等等,比如,餘額寶的總體量接近2萬億,這部分資金是不在存款統計範圍內的,比如,我的銀行存款總額就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因為我的絕大部分都購買了理財產品。


互金直通車


五線小城市,沒有存款的大有人在。我們這兒工資水平一般,房價確不低,物價算可接受程度。周圍的朋友,基本都是從事工作一兩年的。工資都在兩千到四千左右。拿我姐姐一家來說,姐姐老師,一個月到手工資不到三千,當然年底有績效。姐夫一個月工資兩千多。倆人加一起一個月六千左右還著房貸,養臺車。結婚四年了,沒存款,不敢要孩子。以前覺得是他倆太能花了。等自己結婚才發現,有好多不得不花錢的地方,一個月下來什麼也存不下。尤其現在有了孩子,很多東西根本省不下。


香檳可樂冰


我國一般家庭存款數額會有多少?有些朋友覺得會是 100 萬,因為這麼多家庭輕易就能買得起如此昂貴的房子,大家應該不差錢才是。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或許會讓大家大跌眼鏡。。。


下圖為央行公佈的 2018 年各省人均存款圖表。即便是排名第一的帝都北京,人均存款數額也就 11 萬,一個三口之家總共的存款也就 33 萬。。。這樣的存款數額與動輒千萬起步的房子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也就是說,我們一般家庭的存款數額是遠低於 30 萬的,或許大部分家庭存款連 10 萬都不到!這不是危言聳聽!



北京人均存款 11 萬,其中還有很多人是“被平均”的,億萬、千萬富豪扎堆,把很多平頭百姓的財富平均值也給同步拉上去了。實際情況很多人都遠低於這一平均值,或許只有一半的水平。那麼,就更別提其餘發展水平較低一些的省份了。


國家統計局官網上可以查到,我國 2018 年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才不過 2000 元,這樣的數據現在看來還是存在較大參考意義的。


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馬太效應”會更加顯著。少部分人擁有大量的財富,社會財富的天平越來越向一個階層傾斜。其實當下的中國,也正在遭遇這個階段。


所以,普通家庭的存款狀況是令人堪憂的。。。


再加上,如日中天的房地產行業攫取了太多的社會財富,掏空了太多普通家庭的積蓄。當“六個錢包”買房成為社會風氣,大家的腰包早就被掏空的乾乾淨淨,甚至結餘的還是一筆不小的負債。


家庭存款是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根基。只可惜,我們整體的家庭儲蓄情況並不樂觀,而且近幾年在房地產的擠壓下還有逐步向下的趨勢,這是值得我們大眾所警惕的。


浮雲財經觀


家裡有多少存款?這個問題你問專家,跟問老百姓,答案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是頭條號沒事聊聊天,我來說一說吧。

現在三口之家,孩子一般都不掙錢的,在上學嘛,這樣的家庭在中國佔了不少,就算大人兩口子都上班吧。如果是在事業單位或者兩口子都是公務員,在北上廣我們就不說啦,因為在這樣的一線城市,每個人月薪大約在一萬塊要兩萬塊錢之間,這樣兩口子在這樣的一線城市大概每個月有三萬塊錢左右,一年就是三四十萬,刨去吃喝人情來往(如果有住房沒有按揭的話),一年存個15萬到20萬是有的。

但是,工作在北上廣,又是好單位,在中國只佔絕少數,就算是在北上廣上班,如果住房不是自己的,揹著沉重的按揭,比方說北漂一族,有的一年下來就剩不到什麼錢了。

我們來說第二種情況,在中國是佔絕大多數,就是在二線三線城市,包括一些省會,一般單人上班拿工資的,也就在每個月在5千到8千,兩口子加起來也不過每個月加起來一萬多塊錢,就算一年毛收入是20萬吧,刨去人情來往,吃喝拉撒,孩子的培訓班教育費用,基本上也是所剩無幾了。一年能存個五六萬塊錢就不錯了。

我這麼算,可能有些人會偷著樂,因為即便在二線三線城市哪怕在縣城裡面上班,如果遇上好單位,比方說中石化中石油中菸草,還有什麼水電煤氣單位上班……可能這些單位的獎金比工資還要多,也可能他們也比當地公務員的收入還要高。但在這些大的壟斷企業上班的,老百姓又能有幾個呢?

之所以很多專家,把我們普通人的年存款,判定為十萬塊到二十萬塊甚至更高,是因為他們以為老百姓的收入跟他們都一樣,這一平均就把我們“平均”上去了,很對不起,我們拖後腿了,我們真的想進入那些單位,把我們的年收拉高啊。可是,可是誰理我們呢?


沒事聊聊天


如果按一家三口來算,一般家庭的存款大約15萬元左右!

一般家庭存款有多少?這個話題真不好回答,因為中國有14億人口,有幾億家庭,每個家庭情況都是不同的。家庭存款多少,和家庭的收入和開銷有關係。

而家庭的收入,又和家庭中勞動力的多寡,勞動力的職業及受教育狀況,是否有“睡後收入”等有關係。至於家庭的開銷,就更復雜了,和生活水平、家中是否有上學的孩子,以及是否有老人等有關係,不一而足,很難給個統一標準。

所以,單從家庭個體上來說,我們很難得出具體的數據,因為每個家庭情況都千差萬別。但是,從官方給出的統計數據,能窺一端倪。

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9月底,中國大陸的存款總量是176.1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大約有39.77%(約70萬億元人民幣)的存款是屬於我們老百姓的個人存款。按照13.9億人口來計算的話,那中國大陸居民的人均存款就約為5萬元。

也就是說,人均存款為5萬元,如果按最常見的一家三口來算,那麼家庭平均存款為15萬元,如果按一家三口來算,那麼家庭平均存款為20萬元。

但是,平均數只能給我們大家一個直觀印象,不具有多少代表性,只可供參考。因為按照央行的數據,佔5%的人口,他們的人均存款高達47萬人民幣,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平均數。

現實中,一般的家庭有十多萬存款,就非常不錯了,因為現在各方面開銷太大了,生活成本、教育費用、人情費用、醫療費用等等,樣樣都得花錢,忙碌一年下來,能攢下錢來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按照15萬元的標準算,你家的存款達標了嗎?


李中東


中國人到底多有錢?今天就簡單來給大家算一算,人均大概是20萬的金融資產

一、銀行存款
2018年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77.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為71.6萬億元
二、銀行理財
2018年,全年銀行非保本理財面向個人投資者(非保本)募集了92.72萬億元。
三、資產管理
2018年末,資管各業態規模分別為:公募基金13萬億,證券公司及子公司資管13.4萬億,基金管理公司(含養老金)6.0萬億,基金子公司5.3萬億,期貨公司及子公司1249億元,信託公司22.7萬億。
四、股市
目前A股總市值56.8萬億元,散戶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約佔總市值的17%左右,約9.65萬億。
其中,銀行存款+理財+股市總計是173萬億,資產管理總計約60萬億,但是裡面有養老金等機構的錢,也有些公司的錢,這不好區分,簡單算,一半吧,那就30萬億,加上170萬億,就是200萬億元。
這大概就是中國個人用於投資金融行業的家底了,這還不算住房、收藏品等其他投資。如果按10億有銀行賬戶的人算,人均大概就是20萬的金融資產。這個數字,不包括孩子農村老人等群體。

勞動群體人均20萬金融資產,不低於20萬的人均財富,畢竟有些人還炒房,投資其他東西。

這個可是真實的金融數據,絕對不是意淫出來的。

所以,你有20萬金融資產嗎?如果有,那就是達標了,沒有,那就是拖後腿了。


趙冰峰財經


這是一個讓人揪心的話題!讓我們去掉被平均後,看看真實的家庭存款!探尋中國家庭存款,數據就比較片面,應該加上理財和基金投資,來看中國家庭的平均情況。

中國人均家庭可變現資產“存款+理財產品+基金投資”共有多少?

按照2015年發佈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家庭的戶均人數下降3.02人。現在中國約有14億人,那麼我們的可變現資產(就是隨時可以變化為存款、理財和基金的快速資產)有多少呢?

境內住戶的存款餘額是72.44萬億元,除以14億人口,平均下來每個人的存款大約為5.174萬元。也就是說,目前一個人的存款必須要達到5萬元,才算是正常水平。

根據2018年對於理財產品的統計,我國目前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大約達到了30萬億,而基金也達到了50萬億。

合併計算下:將存款、理財和基金的數額也都加入之後,再來計算人均可變現資產的話,那麼每個人的存款大約需要達到接近11萬。

這麼算來,中國家庭戶均可變現資產應該為近33萬元。你的家庭達到了嗎?

銀行中的高端客戶有多少?普通人被平均後,剩餘了多少?

4月8日,建設行與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中國私人銀行市場發展報告《中國私人銀行2019》。報告指出,過去一年,雖然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內外部挑戰增多,但國內居民的私人金融財富仍實現了8%的正增長。截至2018年底,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士數量達到167萬人。

我們可以計算出,大約千分之一的人口,佔據了10萬億可變現資產,佔據資產總額的6%。看到金字塔頂尖的人群,我們就知道財富在不斷分化,貧富差距在加大。

據福布斯統計,中國中高端富裕人群為1260萬人,佔據人口1%,但是他們基本上分享了60-80%的可變現資產。

剩餘普通家庭這麼一平均後,那麼剩餘家庭戶均可變現資產為

(132.44*20%)/(14*80%)=2.36萬元

那麼這個戶均存款,你達標了嗎?

利用基尼係數分析,我們的家庭貧富分化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

基尼指數是用來反映社會財富分配懸殊程度的指標。數值在0-1之間,數值越大,說明財富分配懸殊越大,也就是貧富差距越大。通常把0.4作為"警戒線",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一般在0.24到0.36之間。

近幾年來,我國的基尼指數波動不大,2015年0.462,2016年0.465,2017年0.4670,2018年的基尼指數大約也在0.474,都超過了警戒線,也就是說我國的貧富差距較大。

但是同時,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了9470美元,大概6.6萬元。1962年還只有70美元,增長了134.3倍。

總結下,其實這個家庭存款數字意義不大,也不真實,沒有結合家庭負債情況來兩面分析。目前真正到銀行存款的基本上都是中低收入家庭,那些真正擁有高淨值資產的家庭,他們的投資資產當中存款佔比其實是很少的(但是即使比例很小,也是佔據了60-80%存款額),更多的人是把錢用於投資房產,股票,企業股權等風險較高的產品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如果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1、年收入在5萬以下的家庭。如果年收入在5萬以下,相當於每個月的收入還不到4200元,一個兩人的家庭每人的收入不到2100元。以現在的消費水平,這個收入在任何城市基本上都很難存到錢,所以自然也就基本沒有存款了。

2、年收入在6萬—20萬的家庭。由於我國目前一個家庭的平均消費支出也就5萬左右,所以在這一收入範圍的家庭,已經具備了儲蓄的能力。雖然全國平均消費支出佔收入的比例為63.5%(1.27/2*100),但這一收入水平的家庭應該會高於平均水平,假如為70%,這樣一個家庭每年可以存1.8萬—6萬左右。一個已經參與工作5.5年以上的家庭,存款就至少應該超過10萬。如果一個家庭年入10萬,工作5年以上,存款應該能超過15萬

3、年收入在20萬—100萬的家庭。這一收入範圍的家庭,應該勉強能算得上是中產階級了吧。假如該收入範圍的家庭消費支出佔收入的比例剛好是全國平均值,即63.5%,那每年就可以存下7.3萬—36.5萬。一個家庭只需參與工作不到兩年以上,存款就能超過全國家庭的平均存款了。

4、年收入在100萬—1000萬的家庭。這一收入範圍的家庭,消費支出佔收入的比例應該會小於全國平均值,假如這一比例為60%,即100元收入有60元用來消費,剩下的就可以用來儲蓄。那麼,這一收入範圍的家庭,每年就最少可增加40萬的存款,最多可增加400萬存款。

最後,就是年收入在1000萬以上的家庭了。這已經可以被列入富豪家庭了,對於這一類家庭,到底有多少存款實在難以估量。畢竟希財君的眼界有限,貧窮限制了希財君的想象。或許有些家庭的存款是個天文數字,也或許有些家庭不僅沒有存款還揹負鉅額債務,這誰又能說得清呢?


用戶9588851925463


就我個人周邊接觸的的來說,中國家庭目前很多都沒有存款,即使有存款的,大部分也就是幾萬元而已,那種幾十、幾百萬的始終是少數。

人均存款

從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的數據來看,2018年末我國境內居民的儲蓄存款總額為72.44萬億,按照全國14億的人口計算,差不多人均有5.2萬元的存款,單看這個數字還不錯,但是平均二字,已經說明了問題,多少統計就是死在平均數之上。

單單以最常見的二八定律來劃分,80%的普通人掌握著20%的財富,那麼2018年末,80%的普通人人均存款僅為1.3萬元左右,按照一家三口計算,差不多一個普通家庭有4萬左右的存款。

生活支出

目前的家庭,如果揹負上房貸、裝修貸、車位貸、車貸,在加上有個小孩,那麼夫妻二人除非都是高薪之人,否則本身還貸壓力都極大了,更何談存款,這也是很多人目前都不敢養二胎的原因,因為小孩也是重金投入的項目。

現在的年輕一輩,基本都被各種貸款壓著,我身邊月光族的比比皆是,不少甚至還需要幾張信用卡相互週轉或者需要父輩的支持才得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消費和支出。

總結

在頭條上時不時的看到年入幾十萬,幾百萬的,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賺錢的?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目前周邊以無存款及少量存款的家庭居多,畢竟只要不是富二代或拆二代,一旦揹負上房貸基本就是收入就去了一半了。當然這可能也與我個人接觸的層次較低有關。感興趣的大家也可以留言說說自己家庭有多少存款,比對比對,低的加油,高的繼續保持。


鯉行者


根據央行統計,截止2018年12月,我國居民的存款餘額約72萬億,按全國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餘額約5.14萬,按三口之家估算,戶均家庭存款約15萬。

再看一下下面這張圖,這是2019年1-7月全國各地區住戶存款及人均存款情況。

可以看出,人均存款最高的是北京,北京人均住戶存款170309元,最低的是西藏,西藏人均住戶存款25047元。經濟越發達,人均存款餘額越高。

根據以上2018年12月居民存款餘額及2019年1-7月人均存款情況分析來看,全國人均存款平均水平在5萬左右,按三口之家估算,戶均家庭存款約15萬左右。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人均存款在5萬元以上的,是從第1名北京到第16名四川共16個地區。

總結以上分析,中國一般家庭平均存款在15萬元左右。從地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人均存款餘額越大。由於大多數(80%)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20%)的手上,實際上絕大多數家庭存款在15萬元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