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一代梟雄——法國安如伯爵夏爾,開創了那不勒斯的安如王朝

一代梟雄——法國安如伯爵夏爾,開創了那不勒斯的安如王朝

梟雄:安如的夏爾

寫作本文所用的參考書籍:

History of the KINGDOM OF NAPLES 1250 - 1489

作者:Di Costanzo, Angelo

出版社: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

1282年西西里晚禱事件後,西西里王國分為西西里王國與那不勒斯王國,分別被巴塞羅那家族和安如家族統治,互相敵對。

法國曆史上先後有三個安如家族,第一安如家族是金雀花-安如家族,他們統治了英國;第二安如家族是卡佩-安如家族,他們統治了那不勒斯、匈牙利、波蘭;第三安如家族是瓦盧瓦-安如家族,他們統治了那不勒斯、洛林。

此處所說的是第二安如家族。那不勒斯王國的安如王朝,1282年到1442年,持續了一百六十年,一個半世紀,共傳承了七代人。

第一代:卡佩·安如家族的開山老祖,那不勒斯國王卡洛一世,亦即安如公爵夏爾一世,同一個名字,意大利語和法語的發音不同。他生於1226年,去世於1285年,活了六十歲。

法國國王卡佩王朝的國王路易八世,娶了西班牙卡斯提亞王國的公主布蘭卡,生了十餘個子女,其中包括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阿圖瓦伯爵羅貝爾、安如伯爵夏爾等等。

夏爾是路易八世的小兒子,為人奸詐,兇狠。1246年,夏爾二十歲時,受封為安如伯爵、普羅旺斯伯爵、曼恩伯爵,得到了這三個伯國,此後,追隨比他大十二歲的五哥路易九世,進行了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1250年)。

回到法國後,因為教皇與霍亨施道夫家族對立嚴重,於是教皇慫恿夏爾出兵,奪取霍亨施道夫家族的世襲領地西西里王國。夏爾出手異常兇狠,於1266年擊殺霍亨施道夫家族的西西里國王曼弗雷迪,奪西西里王位;又於1286擒殺霍亨施道夫家族最後一人、十六歲的西西里並立國王康拉丁,徹底滅了霍亨施道夫家族。當時,一般是不殺貴族的,俘獲後,交錢贖金就放人,似夏爾如此兇狠的,實為罕見。

夏爾佔領西西里王國全境,統治了西西里與那不勒斯兩地。

1270年,追隨兄長路易九世,進行了第八次十字軍東征。夏爾為人兇狠奸詐,此次十字軍東征,他慫恿其兄路易九世,在突尼斯登陸,其真實意圖是想奪取東羅馬帝國的領土。

1277年,他又買得耶路撒冷王位。

夏爾將統治那不勒斯王國之後,將王國都城從巴勒莫遷到那不勒斯,在西西里島上,派了很多法國官兵,為非作歹,引起當地人憤恨。足智多謀的東羅馬皇帝米海爾八世,趁機從中挑撥。1282年,發生了西西里晚禱事件。西西里當地軍民,與西班牙阿拉貢王國巴塞羅那王朝國王佩德羅三世結盟,於1284年6月,在那不勒斯灣擊敗了夏爾的艦隊。夏爾於次年病逝。

此後,西西里王國分為西西里王國和那不勒斯王國,由巴塞羅那家族和安如家族分別統治。佩德羅三世是曼弗雷迪的女婿,虎口拔牙,強奪了西西里王國,為岳父家報了大仇。

那不勒斯王國由此開始,在歷史上,夏爾被稱為那不勒斯國王卡洛一世。

第二代:卡洛二世,他是卡洛一世的兒子,繼位為那不勒斯國王,1285年到1309年,在位二十四年。卡洛二世娶了匈牙利王國阿爾帕德王朝的國王伊什特萬五世的女兒瑪麗婭為妻。

第三代:卡洛二世與瑪麗婭,生了十四個子女,形成安如家族的各系。其中,長子是鐵錘卡洛,卡洛二世不喜歡他,不讓他繼位,沒有封給他任何爵位,只是慫恿他向匈牙利方向發展;四子羅貝託,繼位為那不勒斯國王,1309年到1343年在位,在位三十四年;五子塔蘭託親王費利波一世;幼子杜拉佐伯爵喬瓦尼。

第四代:國王羅貝託的兒子,卡拉布里亞伯爵卡洛;鐵錘卡洛的兒子,匈牙利國王卡羅利一世;杜拉佐伯爵的兒子,格拉維納伯爵路易吉。

匈牙利王國,歷經阿爾帕德王朝、普雷密斯爾王朝、威登巴赫王朝,傳到了安如王朝,安如家族取得了匈牙利王位。

事情是這樣的,1301年,匈牙利王國阿爾帕德王朝的安德烈三世去世,無子,統治匈牙利王國三百餘年的阿爾帕德家族結束。此後,匈牙利歷代國王嫁到外國的女兒們的後代,紛紛有機會繼承匈牙利王位。匈牙利貴族分為三派,分別擁戴波希米亞王子瓦茨拉夫(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的第五代外孫)、那不勒斯王子卡洛(貝拉四世的五代外孫)、巴伐利亞公爵奧托三世(貝拉四世的外孫),最終,安德烈三世的女婿,普雷斯密爾家族的波希米亞王子瓦茨拉夫三世,繼位為匈牙利國王。1303年,其父、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二世還被推選為為波蘭國王。一時之間,東歐三國,皆在普雷斯密爾家族統治之下。

不過,1305年,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二世去世,其子瓦茨拉夫三世也不堪匈牙利貴族的干擾,遂與匈牙利的愛莎白解除婚約,退位匈牙利國王,改與波蘭公主結婚,他繼位為波希米亞國王、波蘭國王。一年以後,瓦茨拉夫三世去世,先後統治波希米亞公國、波希米亞王國四百餘年的普雷斯密爾王朝,也結束了。

1305年瓦茨拉夫三世退位後,巴伐利亞公爵奧托三世,遂繼位為匈牙利國王。1308年,他被叛亂的匈牙利貴族監禁,被迫退位,將王位傳給了那不勒斯王子卡洛,是為匈牙利國王卡羅利一世,他是貝拉四世的三後代中,最得匈牙利貴族擁護的。自此,他開創了匈牙利王國的安如王朝。

第五代:那不勒斯女王喬萬娜一世;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一世,人稱拉約什大王;出身杜拉佐支系的那不勒斯國王卡洛三世;並立國王、安茹公爵路易一世。

那不勒斯國王羅貝託的孫女,那不勒斯女王喬萬娜一世,1343年到1382年在位,在位近四十年,她生於1326年,去世於1382年,活了五十七歲;鐵錘卡洛的孫子,匈牙利國王、波蘭國王拉約什一世,人稱拉約什大王,他生於1326年,去世於1382年,活了五十六歲;杜拉佐伯爵喬瓦尼的孫子,那不勒斯國王、匈牙利國王卡洛三世,1382到1386在位,他生於1345,去世於1386,活了四十一歲。

女王喬萬娜一世姐妹兩個,還有妹妹瑪麗婭,其父去世早,她們很得祖父羅貝託國王的寵愛,但是羅貝託的兩個弟弟塔蘭託親王費利波一世和杜拉佐公爵喬萬尼,都想繼位,他們反對女性君主。羅貝託決心確保自己的後裔繼位,於1330年12月,公開指定喬萬娜和瑪麗亞為繼承人。

為了確保喬萬娜能繼承王位,羅貝託與侄子、匈牙利國王卡羅利一世結親,將孫女喬萬娜許配給卡羅利一世的兒子、匈牙利王子安德烈。

1333年夏,匈牙利國王卡羅利一世,親赴那不勒斯王國,完成關於喬萬娜和安德烈的婚姻的談判。叔父與侄子,兩位國王達成一致。根據協議,安德烈和喬萬娜訂婚,如果安德烈比喬萬娜活得長,則續娶其妹瑪麗亞,如果喬萬娜活得長,則由其弟拉約什或伊斯特萬續娶喬萬娜。

此後,匈牙利王子安德烈在那不勒斯宮廷長大,但他和他的匈牙利僕從們被視為外國人。他的堂兄弟們(塔蘭託的費利波和杜拉佐的喬瓦尼的兒子們)甚至喬萬娜也經常取笑他。

1343年,當了三十四年那不勒斯國王羅貝託以六十八歲高齡去世。按照協議,十五歲的安德烈王子被封為卡拉布里亞公爵,與十七歲的喬萬娜結婚,但是驕橫的喬萬娜不允許丈夫隨便進入她的臥室。喬萬娜控制著安德烈的日常花銷。

卡佩-安如家族的各系,都覬覦那不勒斯王位,喬萬娜名花有主,她妹妹瑪麗婭是王位繼承人,於是成了各路親戚下手的對象,各位堂叔們,對這兩位侄女虎視眈眈,最後,喬萬娜、瑪麗婭姐妹倆的堂叔,杜拉佐的卡洛,先下手為強,將瑪麗婭劫持到他的城堡,很快實施了婚姻。

另一位堂叔,塔蘭託的路易吉,下手晚了一步,被別人搶了先,大怒,率軍進攻杜拉佐的卡洛的領地,雙方激戰,大打出手。

堂叔強行霸佔瑪麗婭,喬萬娜一世也被激怒了,她寫信給教皇克來門六世要求宣佈這場婚姻無效,但教皇拒絕,喬萬娜一世氣憤不已,她開始考慮取消瑪麗婭的繼承權,讓杜拉佐分支枉費心機。

權力慾極重的喬萬娜一世,想獨自做女王,不想與丈夫安德烈分享,因此不想讓他做國王。教皇克來門六世勸她不要阻礙安德烈加冕為王,但是喬萬那一世決心已定,1345年,卡拉布里亞公爵安德烈被刺殺。這一年的12月,喬萬娜生下她與安德烈的兒子卡洛·馬特洛,這個嬰兒作為那不勒斯王儲,繼位為卡拉布里亞公爵、並封薩萊諾親王。

匈牙利人公開指控喬萬娜一世謀殺安德烈。 1347年,喬萬娜一世嫁給了第二位丈夫、本家族的塔蘭託親王路易吉,他是她另一位堂叔。

安德烈的兄長、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一世,發兵為弟弟安德烈報仇,並企圖趁機吞併那不勒斯王國。喬萬娜一世乘船逃往她的另一個領地、安如家族的傳統領地、法國的普羅旺斯伯國。匈牙利軍隊殺進那不勒斯王國的首府那不勒斯城。

拉約什一世佔領了那不勒斯城,喬萬娜和安德烈的兒子、嬰兒卡洛·馬特洛,被拉約什一世認為身份不明,拉約什一世命人將他送往匈牙利,次年去世,年僅僅兩歲。

在普羅旺斯,喬萬娜生下第二個孩子,她與塔蘭託的路易吉的女兒卡塔麗娜。

此時,那不勒斯爆發了黑死病,拉約什一世率軍撤回匈牙利。一個月後,喬萬娜一世返回那不勒斯。

從1349年初起,路易吉成為共治國王,此後,他開始奪取喬萬娜一世的權力,而此時,他和喬萬娜一世的女兒也去世了,才一歲,他下手奪權更加肆無忌憚。

1350年,匈牙利軍隊又一次進犯,直趨那不勒斯城下,這一次,教皇克來門六世派教皇國的軍隊前去救援,拉約什一世在激戰中身負重傷,匈牙利軍隊退兵而去。

此後,教皇的代表出面指責路易吉的奪權行為,路易吉不得不服,交還了喬萬娜一世的部分權力,兩人又重歸於好。1351年10月,喬萬娜一世生下和路易吉的第二個女兒弗朗切斯卡,不過,喬萬娜一世仍然是受路易吉折磨的,她很怕他,生下的女兒也很弱,八個月後去世。

1356年,路易吉出兵進攻西西里王國,遭到慘敗。

1355年,路易吉做主,他的弟弟、塔蘭託的費利波二世,成為王妹瑪麗婭的第三任丈夫,他被派到普羅旺斯伯國,擔任總督。

1362年5月,共治國王、塔蘭託的路易吉染病去世。他為人殘酷,他去世之後,飽受折磨的喬萬娜一世才活了過來,她收回了所有權力,此後三年,女王喬萬娜一世認真治國,受到歡迎。

1363年,喬萬娜一世嫁給了第三任丈夫、比她年輕十歲的、西班牙的馬約卡國王海謀四世。喬萬娜一世為了防止重蹈覆轍,不給海謀四世安排任何事務,於是,為了建功立業,1375年,海謀四世出兵法國,戰敗後逃到西班牙的卡斯提亞王國,在那裡因病去世。

此後,喬萬娜一世因和教皇烏爾班五世和額我略十一世關係良好,總算經歷了一段相對的平靜。

此時正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與喬萬娜一世同時代的佛羅倫薩共和國的作家喬瓦尼·薄伽丘在作品《西方名女》中,描述喬萬娜一世:“喬萬娜,耶路撒冷的女王,在血統、權力和人品上比其他任何女人都有名”。現存的畫像顯示她金髮且皮膚白皙。

在教皇額我略十一世同意下,1376,她嫁給第四個丈夫、對她忠心耿耿的、維夫家族的不倫瑞克-格魯本哈根公爵奧托。

奧托沒有成為共治國王,地位為王夫。

此時,中世紀最大規模的西方教會大分裂發生了,選出了兩位並立教皇:原為巴里大主教的烏爾班六世,他駐於羅馬;原為日內瓦大主教的克來門七世,他駐於法國的阿維尼翁,親法。

喬萬娜一世決定與法國結盟,支持克來門七世,並資助他巨資五萬弗洛林。烏爾班六世因而支持與喬萬娜一世有殺父之仇的,她的堂弟、杜拉佐的卡洛。卡洛的父親因爭權奪勢,被喬萬娜一世所殺,卡洛被堂兄、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一世收養,在匈牙利宮廷里長大。

這個堂弟卡洛,有著與開山老祖卡洛一世同樣的兇殘,喬萬娜一世處境危險,她向克來門七世求援,克來門七世建議她,以法國國王若望二世的次子安如公爵路易一世為繼承人,得法國為強援,可保無虞。

歷史上第三個安如家族,亦即瓦盧瓦-安如家族出現了。

1380年4月,駐於羅馬的教皇烏爾班六世出於報復,宣佈喬萬娜一世為異端,沒收她的王國,贈予其族弟、杜拉佐的卡洛。

作為回應,喬萬娜一世宣佈,將卡洛的王位繼承權轉讓給安如公爵路易一世,但由於此時路易的兄長、法國國王夏爾五世去世,路易一時無法離開法國,這給了卡洛以可乘之機。

這一年的11月,杜拉佐的卡洛,率領匈牙利軍隊,入侵那不勒斯王國。

法國的安如公爵路易一世,不瞭解卡洛的兇殘,因而也就不瞭解那不勒斯情況的嚴重性,兄長駕崩後,他作為其侄子、新王夏爾六世的攝政,一直留在法國,未能立即趕往那不勒斯。

匈牙利軍隊一路殺來,喬萬娜把能召集到的一些軍隊,交給丈夫、不倫瑞克的奧托統領,奧托率軍迎戰,但是,抵擋不住兇悍的匈牙利騎兵,1381年6月,匈牙利軍隊越過那不勒斯王國國境,在阿納尼擊敗奧托,卡洛率軍長驅直入,於7月16日晚進入那不勒斯城。匈牙利輕騎兵來得太快,喬萬娜一世來不及逃跑,被圍困在新堡,月餘,得不到幫助,只得於8月25日投降,被囚禁,關押在諾塞拉城堡。

安如公爵路易一世終於趕來了,他於1382年5月,率領強大的法國軍隊,前去營救喬萬娜一世,不過,他的法國重騎兵,行動遲緩。

杜拉佐的卡洛知道,如果正面衝鋒,匈牙利軍隊抵擋不住法國軍隊,於是,他將喬萬娜一世轉移到聖菲萊城堡,於7月27日,將女王悶殺,喬萬娜一世,年五十七歲。

她的屍體被帶回那不勒斯,暴屍數日,教皇烏爾班六世已將她開除教育籍,女王被扔進教堂的一口深井。

卡洛已於1381年進入那不勒斯城時,繼位為那不勒斯國王,是為卡洛三世,與他的祖先卡洛一世同樣兇殘。

行動遲緩的安如公爵路易一世,聞知女王被殺,也宣稱繼位為那不勒斯國王,從此,那不勒斯王國形成兩系並立國王。

路易一世的四萬人的龐大軍隊,以法國重騎兵為主,氣勢洶洶,一路殺進那不勒斯王國,卡洛三世以他的一萬四千軍隊,多為匈牙利輕騎兵,用游擊戰術騷擾法軍。路易一世頗受困擾,進軍不利,於是,法國國王夏爾六世派出援兵,幫助叔父取勝,兩路法軍合兵,眼看勝券在握,沒想到,1384年,路易一世突然去世了,年四十五歲。

法軍退兵,卡洛三世轉危為安,從此開始了在那不勒斯王國的長期統治。

他的妻子是喬萬娜一世的妹妹瑪麗婭的女兒,也就是他的侄女,生有一女一子,即後來的女王喬萬娜二世、國王拉迪斯洛。

再說匈牙利,拉約什一世於1351年頒佈意在鞏固封建制度的法典,禁止將貴族的領地收歸國有,確認大中小貴族所享有的種種特權。

拉約什一世統治時期,中世紀的匈牙利國力達到了頂峰,在他任內,屢屢對外進行戰爭,擴展匈牙利的領土。當時的匈牙利,是歐洲大國,包括潘諾尼亞、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地亞、達爾馬提亞等各個部分。

拉約什一世不僅將克羅地亞、達爾馬提亞等地併入匈牙利王國,,並且,成功延續其父的政策,恢復匈牙利在東歐的霸權,使得保加利亞、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等國,皆成為匈牙利的附屬國。

1366年,洛約什一世作為東歐霸主,擊退了入侵巴爾幹半島的奧斯曼帝國軍隊。

1370年,波蘭的皮雅斯特王朝結束,自960年到1370年,統治四百餘年的皮雅斯特家族絕嗣。

歷史很有意思,東歐三國,各自的幾百年王朝,幾乎同時開始,也幾乎同時結束。

安如家族的拉約什一世,作為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的外甥,經王朝貴族協議,入主波蘭,成為波蘭國王,他開創了波蘭王國的安如王朝。

拉約什一世以其豐功偉績,在歷史上被尊稱為拉約什大王。

拉約什一世於1374年給波蘭貴族頒發特權,其中規定貴族上繳給國王的稅大幅度減少,而且國王必須給參與對外戰爭的貴族報酬,做為交換,波蘭貴族承認洛約什的女兒可以繼承波蘭王位。

拉約什一世無子,他先後兩位妻子,波希米亞的瑪卡麗塔、波斯尼亞的伊麗瑪貝塔,育有四名子女,其中存活的兩個女兒瑪麗婭和雅德維加,分別繼任為匈牙利和波蘭的女王。瑪麗婭和雅德維加分別在1395年、1399年去世,沒有後代,她們的丈夫,盧森堡家族的西吉斯孟德和雅蓋沃家族的約蓋拉,作為共治國王,分別統治了匈牙利和波蘭。

這是兩國的結局,不過,中間還是有些波折,儘管沒有影響最後的結局,但說說也無妨。瑪麗婭在繼位之初,遇到了一些麻煩,1382年,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一世逝世,瑪麗婭繼承匈牙利王位,克羅地亞貴族不服,擁立那不勒斯的卡洛三為匈牙利國王,瑪麗女王被逼遜位,其丈夫、盧森堡家族的西吉斯孟德逃回德意志。

1386年2月,瑪麗的母后、波斯尼亞的伊麗瑪貝塔,策劃刺殺了卡洛三世,瑪麗女王在其後的內戰中,打敗擁護卡洛三世的貴族,於1387年復辟。卡洛三世的兒子拉迪斯洛,只能繼承那不勒斯王位。卡洛三世的女兒喬萬娜二世,後來又在拉迪斯洛於1414年過世後繼承了那不勒斯王位。

第六代:那不勒斯女王喬萬娜二世;那不勒斯國王拉迪斯洛;並立國王、安如公爵路易二世。

1386年,卡洛三世去世,年四十一歲,他的兒子拉迪斯洛繼位為那不勒斯國王,一直到1414年他去世為止。

當那不勒斯並立國王、安如公爵路易一世去世後,其子繼位,是為路易二世。

拉迪斯洛,卡洛三世唯一的兒子,也是第二安如家族最後的男嗣。

拉迪斯洛的名字取自匈牙利先王、聖徒拉斯洛一世。

拉迪斯洛1377年生於匈牙利,去世於1414年,活了三十七歲。1381年,他四歲時,其父奪取了那不勒斯王國,他來到那不勒斯,受封為卡拉布里亞公爵,成為卡洛三世的繼承人。

1386年9月,卡洛三世駕崩,拉迪斯洛在母親馬格麗塔攝政下繼位。這時,那不勒斯面臨法國的入侵,女王喬萬娜一世的鰥夫不倫瑞克的奧托,率安如軍隊佔領那不勒斯城。

1390年,支持喬萬娜一世的阿爾大主教,對拉迪斯洛下毒,他雖活了下來,之後卻落下口吃的毛病,時不時要休息。同年,安如公爵路易二世,率軍入侵那不勒斯王國,佔領首府那不勒斯城,拉迪斯洛逃出,此後,雙方展開了為期九年的戰爭。

1399年,拉迪斯洛在那不勒斯貴族的支持下,收復那不勒斯城城,路易二世迎戰不利,被迫撤軍。

1402年,拉迪斯洛娶了塞浦路斯公主呂西尼昂的瑪麗婭。對比一下時間, 這一年,鐵木爾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爆發安卡拉會戰,鐵木爾帝國大勝,隨後,1405年,鐵木爾進軍東方的明帝國,明成祖朱棣下令嚴陣以待。

拉迪斯洛恢復統治那不勒斯王國之後,還試圖統治匈牙利王國,他數次進攻匈牙利,試圖奪取匈牙利王位,但被西吉斯孟德擊退。

1407年,已站穩腳跟的拉迪斯洛,開始向意大利中部、北部進行擴張,他趁新教皇格雷戈裡十二世性格軟弱,率軍入侵教皇國,於4月25日攻陷了教皇國首都羅馬,意圖在中意大利建立霸權。

1409年,拉迪斯洛將達爾馬提亞以十萬杜卡特賣給了威尼斯共和國,他打算與威尼斯共和國結盟,對佛羅倫薩共和國作戰,意圖在北意大利擴張,但被佛羅倫薩擊敗。

拉迪斯洛的匈牙利輕騎兵,在意大利縱橫馳騁,由於懼怕他的武力,並立教皇亞歷山大五世開除了拉迪斯洛的教籍,並唆使安如公爵路易二世征服那不勒斯,路易於1409年7月率一千五百法國重騎兵前往,被加冕為那不勒斯國王。一些中意大利的城市,追隨路易二世,組成聯軍。聯軍在穆奇奧·斯福爾扎、布拉奇奧·達·蒙託內等將領率領下,攻入被拉迪斯洛佔領的教皇國。1410年,教皇國首都羅馬被聯軍攻佔。

新的並立教皇若望二十三世,號召對拉迪斯洛進行聖戰,並出售贖罪券以籌集軍費。捷克改革家讓·胡斯因在波希米亞抗議出售贖罪券而在康斯坦茨被殺,引發了捷克的胡斯運動。

反那不勒斯聯軍進展緩慢,1412年,路易二世去世,聯軍瓦解。拉迪斯洛再次進攻教皇國,攻佔教皇國首都羅馬。

1414年7月,拉迪斯勞患病退回了那不勒斯,並於1414年8月6日去世,他因生殖器感染而病倒,他的姐姐喬萬娜二世作為第二安如家族最後一人,繼位為那不勒斯女王。

拉迪斯洛先後有三位妻子,她們都沒有後代,他雖然有兩個私生子女,但無權繼位。

關於喬萬娜二世,1371年,她出生在達爾馬提亞,她去世於1435年,活了六十三歲,在位十四年。

1414年,三十七歲的拉迪斯洛去世,喬萬娜二世繼承那不勒斯王位時,已經四十一歲了,並且已經是奧地利公爵威亨的遺孀,威亨也曾與她的遠房堂姐妹波蘭女王雅德維加訂婚。

喬萬娜二世在位期間,以與教皇馬丁五世的爭執和眾多的情夫、寵臣掌權而聞名,她結婚兩次,但無子女。

1419年,喬萬娜二世與教皇馬丁五世的關係迅速惡化。在情夫卡拉喬洛的建議下,喬萬娜拒絕對馬丁重建教皇國軍隊提供經濟幫助。教皇召來那不勒斯的並立國王路易三世。路易三世是並立國王路易二世之子,是第七代。

喬萬娜向強悍的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五世尋求幫助,收他為養子,立他為繼承人,他也是第七代。

此時阿拉貢王國已經改朝換代,傳斯塔馬拉家族取代了巴塞羅那家族的統治。1421年7月,傳斯塔馬拉王朝的阿方索五世進入那不勒斯,但喬萬娜二世突然反悔,1423年5月,阿方索將喬萬娜二世逐出那不勒斯城,喬萬娜二世遂與路易三世見面,改以路易三世為她的新繼承人。路易三世率法軍進攻那不勒斯城,阿方索五世被迫退回西班牙,喬萬娜二世則在1424年4月順利回到那不勒斯。

喬萬娜二世以後統治的幾年相對和平。路易三世住在他的封地卡拉布里亞公國,等待被召去繼承王位,但他在1434年去世。衰老的喬萬娜二世指定路易的弟弟、安如公爵勒內為新的繼承人。1435年,喬萬娜以63歲的高齡在那不勒斯去世,她的去世標誌著第二安如家族絕嗣。

第七代: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五世、安如公爵路易三世、安如公爵勒內。

阿方索五世是早期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他在繼承阿拉貢王位之後,當眾銷燬了一份寫有反對他即位的阿拉貢貴族的名單,因此得到了“寬宏的阿方索”這個稱號。

當初,喬萬娜二世的國家接連受到安如公爵路易二世及其子路易三世的進攻,又面臨著僱傭軍的不忠誠,因此她收阿方索五世為養子,但反覆無常的女王突然又轉變了心意,最終,安如公爵勒內成為新的繼承人,1435年喬萬娜二世去世後,阿方索五世和勒內都宣稱有權獲得那不勒斯王位,從而引發了一場長期的戰爭。

在戰爭中,教皇和北意大利主要城邦熱那亞共和國都宣佈支持勒內,在1435年與熱那亞艦隊的海戰中,阿方索五世被俘。熱那亞人將他交給米蘭公爵費利波·維斯康提。出人意料的是,維斯康提被阿方索五世的恢宏氣度所感動,釋放了阿方索並與之結盟。在米蘭公國的協助下,阿方索五世打了許多勝仗,並賄賂了教皇國軍隊,使其撤兵。

最終,阿方索五世於1442年攻陷那不勒斯城,迫使安如公爵的勒內放棄了那不勒斯王位,最終奪取了那不勒斯王國。1446年,他又征服了撒丁王國。

至此,阿方索五世的阿拉貢帝國,包括四個王國:阿拉貢、撒丁、西西里、那不勒斯。

阿方索五世將整個阿拉貢宮廷都搬到了那不勒斯,並在那裡定居,阿拉貢本土則由其弟胡安二世攝政。1458年,阿方索五世去世。

他沒有合法的子嗣,他將阿拉貢王國、撒丁王國、西西里王國傳給弟弟胡安二世;至於那不勒斯王國,則在教皇的認可下,傳給其私生子費迪南德一世。

如果說第二安如家族是霍亨施道夫家族的剋星,那麼,阿拉貢王國就是第二安茹家族的剋星,阿拉貢的巴塞羅那王朝,奪取了西西里;阿拉貢的傳斯塔馬拉王朝,奪取了那不勒斯。

補充:最後再說說安茹公爵勒內。勒內本人,事蹟不少,並且,他的妹妹瑪麗是法國王后,妹夫夏爾七世結束了英法百年戰爭;他的女兒瑪格麗特是英國王后,在英國的紅白玫瑰戰爭中擔任主角。

他父親路易二世,生有五個子女,他們三兄弟,安如公爵路易二世、安如公爵勒內一世、曼恩伯爵夏爾。

勒內的妻子是洛林家族的伊莎貝拉,因此,當1431年他的岳父、洛林公爵卡爾二世去世無子,他就和妻子繼承了洛林公國,他成為洛林公爵。不過,洛林家族的旁系,一直反對。伊莎貝拉的堂兄斡德蒙支系的安東尼,聯合勃艮第公爵弗利浦,出兵擊敗了勒內,將其俘獲。

1433年,勒內被迫同意將長女約蘭德嫁給安東尼的兒子弗里德里希二世,1473年,洛林公國傳給弗里德里希二世與約蘭德的兒子勒內二世,仍然在洛林家族手中。

1434年,兄長路易三世去世,他得以繼承安如公國和普羅旺斯伯國。

1437年,勒內以兩個兒子為人質,並支付高額贖金,這才被勃艮第公國釋放。

1442年,勒內又失去了那不勒斯王國。

勒內其實是個好人,但是不善作戰,屢戰屢敗,因此先後失去了洛林公國和那不勒斯王國。他本人學識淵博且頗有寫詩才華,他周圍聚集了許多藝術家。

勒內的妹妹瑪麗嫁給1429年即位的法國國王夏爾七世,夏爾七世在百年戰爭後期因聖女貞德喚起的愛國心而擊敗英國,於1453年贏得了百年戰爭。

勒內參與了1444年在圖爾的英法談判,簽訂圖爾停戰協議,法國將他的女兒瑪格麗特嫁給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而英國把佔領的曼恩伯國交還法國作為聘禮。1446年6月瑪格麗特正式成婚,但瑪格麗特在1471年於玫瑰戰爭中戰敗被俘,她唯一的兒子被殺,1475年她被送回法國度過餘生。

1453年,勒內的妻子伊莎貝拉過世了,勒內把洛林公爵爵位傳給長子若望二世,自己又在1454年再娶了珍妮·德拉瓦。

1459年,那不勒斯王國再起波瀾,勒內動員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其子若望二世爭奪那不勒斯,對抗阿方索五世的兒子費迪南德一世。1460年,若望二世在熱那亞艦隊支援下擊敗了費迪南德一世,但費迪南德一世在意大利強國如米蘭公爵弗朗切斯科一世·斯福爾扎、教皇庇護二世的支持下反敗為勝。

庇護二世說:“只要法國人獲得那不勒斯,意大利就失去了自由,捍衛費迪南德,就是捍衛意大利自身”。1462年,援軍大至,米蘭軍及阿爾巴尼亞反土耳其英雄斯坎德培的到來,最為關鍵,若望二世大敗。1465年,費迪南德一世徹底擊敗若望二世。

若望二世兄弟兩人,都先於勒內去世。

勒內在1474年於普羅旺斯伯國退休,此後他過著簡單的生活,擅長寫詩、作畫,也喜歡種花、飼養野生動物。

勒內一世,生於1409年,去世於1480年,活了七十一歲。他去世前,計劃將他剩餘的巴爾公國,傳給外孫、洛林公爵勒內二世;將安如公國、普羅旺斯伯國傳給侄子、曼恩伯爵夏爾四世,但是,那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一,雖是勒內的外甥,卻打定主意要消滅諸侯,實現法國的統一,在夏爾四世去世後,第三安如家族絕嗣,路易十一收回普羅旺斯,強佔安如和巴爾。此外,路易十一還對那不勒斯王國有企圖,遂造成其子夏爾八世於1494年發動勒兵連禍結半個世紀的意大利戰爭。

意大利戰爭是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之間的世紀大戰,那是後話了,容待後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