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父母報憂不報喜,不是病了就是要錢,打工六年,我從沒回家過”

01

這個世界很熱鬧,但總有人時刻孤獨。

這種孤獨,不是獨處時的落寞,也不是熱鬧中的彷徨,而是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感覺自己一直單槍匹馬,從未被溫暖過。

這個很久以前,是多久呢?她告訴我說,大概就是從自己記事的時候開始吧,或者更早,只是她記不起來了而已。

她是我在網上認識的一個網友,經常會發一些很傷感的語句,看起來像是一個經歷過無數悲歡離合的人,憂愁透過文字完完全全能感覺出來。

後來和她聊起來,我感覺她過於消極和悲觀,所以總是想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讓她能夠重新拾起信心向前。

二十多歲的年紀,本該是朝氣蓬勃,欣欣向上才對吧。

她也不否認,只是說自己早熟,在她很小的時候,當週圍的孩子還在玩泥巴過家家,她就已經懂得很多道理,明白很多事情。

只是父母當她是個孩子,從來不在她的面前隱藏什麼,他們當著她的面肆無忌憚地吵架,無非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引起的種種矛盾。

所以,她從小便知道錢的重要性。

她的母親總是說父親是個沒用的人,說自己這輩子嫁給他是瞎了眼。她說母親的確辛苦,可以說是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吧,父親寧願捱罵也不做事,家裡的經濟直到現在也沒有好轉,時常都需要她寄錢回去。

她去年的工資,接近一半都給家裡打回去了,因為購置了很多家電,冰箱洗衣機這些。她長大了,能掙錢了,也希望能給父母一些回報,尤其是母親,她說她很心疼她。

但是另一方面,她對母親也是疏遠的,一種很複雜和矛盾的情感,大概是因為母親在她的心目中,一直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吧。

甚至可以說,她的性格是父母的婚姻導致的。

“父母報憂不報喜,不是病了就是要錢,打工六年,我從沒回家過”

02

生活中,我見過太多的事實:如果一個女人婚姻不幸,是難以有一個好脾氣的。

她的母親也不例外,她從小是被母親罵大的。

母親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罵她,比如,她和發小打架,其實就是小孩子間的玩鬧有時過頭了而已,發小的母親最多就是責罵自己孩子兩句。

但她的母親不是,她的母親會打她,她把發小打哭了母親說她是欺負人,被髮小打哭了母親會說她沒用,總而言之,怎麼都是一頓打。

時間長了,導致她的性格謹小慎微,也有點自卑,包括現在也是這樣,饒是她不再害怕母親,但童年帶來的影響已經刻進了她的三觀,她改不了了。

還有,母親有的時候會把氣撒在她的身上,最初明明是和父親吵架。

她也說了一件事,有次她的父母因為奶奶吵了起來,她的母親說婆婆偏心,而她父親一個勁幫著母親說話,這讓她的母親發了很大的脾氣。

她的父親脾氣倒是好,吵了從來都不置氣,反正就是“任你雨打風吹,我自巋然不動”的感覺,隨後一個人跑出去玩。

然後,她的母親一個人在家裡越想越氣,看到在一旁做作業的她,非說她寫字歪歪扭扭不好看,送她讀書有什麼用?說了接近半個小時。

而且,她的母親有時在氣頭上的時候,什麼話都說,有些在她看來現在都說不出口,比較粗鄙,但母親卻用那些話來罵她。

她性格的執拗有點隨母親,稍微大一點後,認為自己是對的就會提出來,母親明明是自己沒理說不過她了,就惱羞成怒地罵她,說大的氣人,小的也開始氣人了。

她更傷心,因為她認為自己沒錯。

“父母報憂不報喜,不是病了就是要錢,打工六年,我從沒回家過”

03

她沒有上大學,她說自己成績一般,而且母親總是說家裡沒錢,為了供她上學,他們有多節省之類的話。

所以,高中畢業以後,她就出去打工了。

她其實明白母親說那些話不是有意,母親就是一個時常把“沒錢”二字掛在嘴邊的人,有次她的母親告訴過她,不是針對她,是對她父親說的。

因為她的父親很懶,總是不想工作,希望能夠過著看看電視打打牌的日子,所以她的母親必須要時刻督促他,說家裡經濟有多拮据,這樣她的父親才會出去工作。

甚至她說,母親存錢都是悄悄存,不能讓她父親知道,不然的話父親就認為家裡有錢,不肯去工作了。

曾經,她的母親給她說起自己的委屈,說得都哭了。

其實母親也愛她,把能夠給予的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她,包括她不準備上大學,母親也是問了她好幾次,說如果她想去就去吧,學校不好也去,錢的事不用她擔心。

是她自己不想去的,那個時候她只有一個想法:想要自己獨立出來,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逃離這個家。

卻不曾料想,這一出門就是六年。

她道:“父母報憂不報喜,不是說病了就是要錢,打工六年,我從沒回過一次家。”

她的父親一般很少給她打電話,打電話就是說母親不給他錢之類的話。而母親也翻來覆去就是那些,這裡花了什麼錢,那裡花了什麼錢,家裡的錢不夠用,父親做了什麼讓她生氣的事,奶奶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等等。

剛開始的時候,她會勸母親不要去想這麼多,歲數也不小了,心要放寬點,但後來其實她聽得會有些心煩,母親一直把她當個垃圾桶傾訴煩惱,卻從未想過她是否能夠消化。

她孝順著他們,在家裡困難的時候會寄錢回去,但另外一方面她也有點恨他們,因為她認為是他們讓她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一個對生活不再熱愛,內心充滿憂慮的人。

“父母報憂不報喜,不是病了就是要錢,打工六年,我從沒回家過”

04

她也依舊不想回去,因為回去的話,母親肯定會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也正是如此,讓她不敢對愛情抱有期望。

因為她也怕遇見一個人,最後把自己變成母親那個樣子。

她時而感覺自己應該打起精神,好好工作,熱情積極,擁有自己的生活,把童年的不美好都忘掉,過好當下的每一天,但有時一個夢就能讓她回到現實。

她說前段時間,她晚上夢到現在的自己和母親爭論,明明是母親不對,母親說不過她又開始罵她,她又急又惱,更加傷心,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在哭,枕頭都被打溼了一片。

那一刻,她看了看時間,是半夜兩點,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父母於每個人人生中的意義,就像是長大的旅途中,一盞不斷隨著前行的明燈吧,甚至有可能是一種寄託,不論走到何地,你都會知道,有一盞燈永遠為你而亮,也會永遠等你回家。

而有的人,無奈只能摸黑上路。

但饒是這樣,也不要失去前行的心,你還是要打起精神,去追逐你的夢想,去完善你的人生,只要你在奔跑,總會有星光為你點亮。

你要相信,最難的已經熬過去,往後的日子裡,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