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三十六計故事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明英宗寵幸太監王振,王振是個奸邪之徒,侍寵專權,朝廷內外,沒有人不害怕他。當時北方瓦刺逐漸強大起來,有覬覦中原的野心。王振拒絕了大臣們在瓦刺通往南方的要道上設防的建議,千方百計討好瓦刺首領也先。

三十六計故事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公元1449年,也先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大同,進犯明朝。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命王振為統帥。糧草沒有準備充分,五十萬大軍倉促北上。一路上,又連降大雨,道路泥濘,行軍緩慢。也先聞報,滿心歡喜,認為這正是捉拿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時機。等明朝大軍抵達大同的時候,也先命令大隊人馬向後撤退。王振認為瓦刺軍是害怕明朝的大部隊,畏縮而迅,於是下令追擊瓦刺軍。也先早已料到,已派騎兵精銳分兩路從兩側包圍明軍。明軍先鋒朱瑛、先晃,遭到瓦刺軍伏擊,全軍覆沒。明英宗無可奈何,只得下今班師回京。

明軍撤退到土木堡,已是黃昏時分。大臣們建議,部隊再前行二十里,到懷來城憑險拒守,以待援軍。王振以千輛輜重未到為理由,堅持在土木堡等待,也先深怕明軍進駐懷來,拒城固守,所以下令急追不捨。在明軍抵達土木堡的第二天,就趁勢包圍土木堡。

土木堡是一高地,缺乏水源。瓦刺軍控制當地唯一水深——土木堡兩側的一條小河。明軍人馬斷水兩天,軍心不穩。也先又施—計,派人送信王振,建議兩軍議和。王振誤以為這正是突圍的好時機,他急令部隊往懷來城方向突圍。這一下正中也先誘敵之計,明軍離開土木堡不到四里地,瓦刺軍從四面包圍。明英宗在亂軍中,由幾名親兵保護,幾番突圍不成,終於被也先生擒。王振在倉皇逃命時,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打死。明軍沒有了指揮中心,潰不成軍,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