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貴州基層社區探路“醫養結合”讓居民“老有所依”

三甲醫院入駐、博士專家支持、星級養老服務……很難想象,這些標籤能與貴州省的一個基層社區聯繫起來。

位於貴陽市南明區小車河畔的鐵建國際城,是一個體量較大的樓盤,規劃200棟房屋,入住約6萬人口。去年4月,由南明區政府主導、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全額投資的貴陽鐵建醫養中心正式掛牌運營,並被評為省級醫養融合示範點。

贵州基层社区探路“医养结合”让居民“老有所依”

中心前臺。受訪者提供

在中心執行院長田永伍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依山而建的5層樓房外,只見門口掛著多塊牌子,一張地圖顯示出該中心已與貴陽中醫一附院、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貴陽市口腔醫院形成了醫聯體。

“過去大醫院看病難,社區醫院沒人去。”田永伍說,如今三甲醫院的專家在家門口坐診,優質的資源下沉到社區,老百姓的“健康獲得感”更強了。

記者瞭解到,在一、二層的衛生服務中心,除配備全科診室、中醫科、婦科、兒保、DR室、CT室、B超、心電、檢驗科、中西藥房、輸液大廳、數字化門診外,還專門設置了眼科、口腔兩個博士工作室。“這在全國社區醫院裡都是罕見的。”田永伍說。

贵州基层社区探路“医养结合”让居民“老有所依”

輸液室。受訪者提供

在一間全科診室,62歲的退休醫生尹卓安副主任醫師正在帶一名全科醫生規培生。他告訴記者,具有全科醫生規培資格的社區服務中心並不多見,這裡除解決周邊居民的常見小病,還承擔了為周邊行政區域全科醫生規培的功能。

贵州基层社区探路“医养结合”让居民“老有所依”

全科診室。受訪者提供

“平均每天就醫在200人次左右,尤其早上國醫堂人很多,包括艾灸、推拿的4個理療室就佔到將近50人。”田永伍告訴記者,為最大限度方便患者,今年初這裡還成了全省首個開通醫保異地結算的社區醫院。

除開看病,貴陽鐵建中心更注重與養老融合。近年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疊加的趨勢越來越顯著。在此情形下,“醫養結合”成為各地的應對之策。

同一個地方既有養老院,又有醫院,正好解決了養老機構“不醫療”、醫療機構“不養老”的問題。貴陽鐵建醫養中心運營近1年來,入住老人30多名,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佔一半以上。

在三到五層的日間照料和長者養護中心,多功能影視廳、手工藝活動室、心理諮詢室、圖書閱覽室、書畫室、美髮室、自動洗浴區、就餐區、中央廚房等一應俱全,涵蓋護理、康樂、文娛等方方面面。

贵州基层社区探路“医养结合”让居民“老有所依”

老年康復室。受訪者提供

走進老年人住宿的房間,整體感覺十分溫馨舒適。“手環監測老人各項健康指標;睡眠監測系統及尿床監測系統會監測老人生命體徵各項指標自動預警;衛生間是恆溫花灑……”一路參觀,田永伍熟練地介紹著每一處貼心的細節設計。據瞭解,長者養護中心共有56張床位,其中標間25個、單間6個,每間都配備了醫生、護士、護理人員,收費則從每月六千多元起不等。

贵州基层社区探路“医养结合”让居民“老有所依”

淋浴室。受訪者提供

87歲的周用珍老人是鐵建國際城業主,由於子女平時工作忙,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就選擇住到了這裡。“很習慣,認識了很多朋友。護工也細心,不怎麼吃辣椒就少放。”她說,起初自己腰間盤痛,就到中心來看病,堅持按摩、吃中藥,沒想到康復很好,現在都可以丟掉柺杖了。在她看來,儘管同在一個小區,但收穫的卻是兩種生活體驗。

中國鐵建地產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提倡居家養老,養老不離家。我們醫養中心的做法就是一種嵌入式養老服務,目的就是讓老年人活出品質,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活得有尊嚴。”

據瞭解,2017年初,該醫養中心被納入貴陽市和南明區“2017政府民生工程十件實事”之一,中國鐵建全額投資了1.98億元,項目定位為非營利機構。“我們希望醫養中心不再是一個單單的藥房和花架子,而是一個真正起作用,能應對老齡化加劇、解決現代家庭痛點的有效載體。通過醫養結合的模式探索,既完善社區配套設施,更為構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提供了更多支撐。”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 向定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