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CBA的選秀辦的就像是過家家?

月白的中場時間


CBA選秀從2015年開始,參加選秀的球員必須未參加過CBA聯賽,而且必須年滿18歲。CBA選秀的目的是為了一年一度的CBA聯賽挑選新球員的盛會,在選秀大會上,各地的CBA球隊都可以挑選想加入CBA的年輕男性球員,被選中的球員則被稱為新秀。



儘管CBA選秀在國內才創辦幾年,但CBA選秀有刻意通過各種努力向NBA選秀看齊,但CBA的選秀辦的仍然有些像過家家。在美國,大學籃球聯賽是最主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大多數的NBA球員都來自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比如哈登就是通過選秀完成從學生到職業球員的轉變。



CBA新秀仍然處於才起步的階段,這個旨在改變後備人才儲備的重要活動中,對於大學生球員來說,這是個進軍CBA職業籃球聯賽的不錯渠道。但現實是殘酷的,事實上,國內大學生通過選秀轉型為職業球員的幾率不足兩成,即使選秀成功,能在CBA打上輪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說,就算大學生被選中,但要想在CBA打出一片天地,需要更多的刻苦訓練和努力。即使是CBA選秀的狀元,進到球隊,也不一定有球打。通過選秀,進入CBA的球員,大多數人短期內根本達不到參加比賽的要求,而各傢俱樂部又不想花大把時間去培養。所以很多大學生球員不想報名參加選秀,他們覺得就算被選中,球隊沒有給上場機會或者給不出合適的上場時間,那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青春。



CBA和NBA的機制不一樣的,很多CBA球隊的優秀球員都是通過青訓的、從年輕就職業化,或者從小進體校提高競技水平的。

真正有潛力的球員根本不用等到參加選秀大會,一些好的苗子會直接被球隊選走,然後被作為後備人才來培養,而更有潛力的球員或許就會被選到某家籃球俱樂部的青年隊。



為什麼國內很多傢俱樂部不願花時間去培養鍛鍊新秀呢?一是這些新秀是新人,其實他們在大多數球隊內在年齡上算是老將了,他們沒有年齡優勢。NBL和CUBA參加選秀的球員,都是打出一定名氣以後參加選秀的,而有的球隊為了成績不肯放有天賦有潛力的年輕人參加選秀,自然耽誤了時間,而且這些參加選秀的球員的基本功、體能、技術等各方面都離CBA聯賽的要求差很多。二是國內CBA幾乎每傢俱樂部都有自己的青訓球員,這是花了很大財力和精力培養的。就算俱樂部花時間培養新秀,但最後不一定能打出來,那俱樂部還不如從自己的青訓隊伍中選人,一些俱樂部也就覺得用不著通過選秀大會選球員。



CBA選秀制度存在是好的,但有由於各方面的原因,CBA選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cba選秀比nba同期強多了,用成熟和青澀對比不公平

雖然很多人認為CBA選秀水平不高,通過選秀進入CBA的球員整體的表現也並不算好。

但是我還是要說一句,CBA選秀目前的水準已經要比NBA選秀同期要強很多了。

NBA選秀起源於1947年,距今已經有著長達61年的歷史,在這期間,NBA選秀也是經過了多次的變革之後才能夠變得這麼成熟。

1947年的第一屆NBA選秀有多支球隊選擇了心儀的球員,但是這些被選中的球員很多都看不起NBA聯賽,這其中就包括狀元克利福德頓-麥克內利,在被匹茲堡隊選中之後,這位NBA歷史上第一位狀元秀放棄了加入NBA的機會,選擇了加盟一支高中球隊擔任籃球教練。

而在這一屆選秀大會上,前十順位的球員中有四人沒有在NBA打過一場比賽,他們都無一例外的選擇了其他工作。

在之後的兩屆選秀大會上,也是前十順位中都有四位球員嫌棄NBA而沒有登錄NBA。

直到1965年,NBA選秀放棄了區域保護政策之後,NBA選秀才算是走上了正軌,而直到1984年,NBA選秀才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一個選秀黃金一代。

所以NBA選秀是花了整整18年時間才達到了成熟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的CBA聯賽至今不過才舉辦了四屆,不成熟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換句話說,你拿一個四歲的小孩和一個成年人比誰更聰明,那麼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

從過去的四屆選秀大會來看,CBA選秀的發展非常迅速,整體的水準已經是越來越好,2018年的選秀大會中,姜宇星成為了吉林當之無愧的首發,劉帥成為了天津男籃的主力後衛,王仔路也一度連續打出得分上雙的表現,就連朱瀛、司坤以及萬聖偉這些二輪秀本賽季也獲得了一些出場機會。

所以對於CBA選秀而言,未來還是很光明的,不出意外10年之間,CBA選秀將會成為為CBA輸送人才最多的渠道。


青蔥往事


CBA聯賽進入職業化以來,不過20餘年時間。CBA選秀更是從2015年才開始。無論是聯賽本身還是選秀活動,都只是剛剛起步。想要達到諸如NBA的高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我們國家,長期以來,籃球沿用體工隊培養球員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各支隊伍在青年隊時期就開始搶人。到了大學聯賽,也就不會再有好苗子了。2015年開始的CBA選秀活動,意在從大學聯賽發掘人才。但由於報名人數少,水平參差不齊,多數俱樂部的做法是放棄選秀資格。以去年為例,報名50人,經過兩輪選秀也只有38名被選中。即使被選中,能打出來的也寥寥無幾。

這是球員能力所決定的。也是現有體制所決定的。為什麼大學聯賽(cuba)培養不出適合CBA的球員?還是我們在體教結合的過程沒有銜接好。

好在,我們在改變。CBA選秀剛剛起步,或許還有很多不足,但總是在進步。我們的選秀學習NBA也是沒錯的。對標一流,這是幹所有事情的方向。不要苛求 CBA馬上趕上NBA,不要苛求CBA選秀的不完善不成熟。所有的事物的發展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

善待我們的聯賽,多支持、多關愛,相信我們的聯賽會越來愈好;選秀也會越來越出彩!


晉中一書生


專注CBA聯賽發展,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CBA選秀尚未成熟屬實,還處在一個新興事物的初創階段,但姚明入主CBA公司之後,確實也給CBA選秀帶來了很多積極的變化,本賽季的CBA新秀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常規賽已經結束,我們一起來看看在2018年CBA選秀中被選中球員這個賽季的表現。

總得來說,從NBL選上來的球員出場次數比較多,表現也相對較好,大學生球員則相對不被重視。這也說明NBL球員在身體對抗和即戰力方面是CBA球隊更需要的,而大學生球員需要提高的方面更多。這也會從側面刺激NBL球員積極參加CBA選秀,當然也不排除有大學生球員先去NBL歷練,再參加CBA選秀走這種“曲線救國”的路線,比如同曦隊的喬文瀚。

對於CBA選秀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您評論交流!


中國籃球評述


但凡好點的苗子,都會在初中高中被俱樂部挑走


半懂球的胖子


讓CBA跟每個省的青訓隊分離開來....你試試選秀能打起來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