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據說遺產稅很貴,你會在生前把房產過戶給子女,還是留遺囑贈予,讓他們繳納高額繼承稅?

薔薇76352


提問者很有意思,前面說是“遺產稅”,後面又說成“繼承稅”。

我之所以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是因為現實中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其實並沒有遺產稅。一些社會機構提議增加遺產稅,但是最近的五年立法規劃也中沒有將遺產稅納入立法規劃。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我國的個人財富水平還不太高。富有的人只是少數,儘管遺產稅的作用之一就是調節貧富差距的,但是當納稅義務人的面不夠寬時,這種稅收調節作用是很有限的。而且每一種稅種的開設,都得考慮徵收成本問題。如果成本太大,徵收就沒有實質意義。

二、我國的個人產權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個人的產權不明晰,在現實中很容易避稅、逃稅的。物權制度建立時間並不長,產權登記率還不高。其他財產權利的界定更難。因此,制定的頒佈遺產稅的時機還不成熟。

三、容易造成財產外流。如果國內徵稅額很高,很容易造成財產外流,富有之人會將財產轉移到國外去。在目前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明白以上幾點,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國家短時期內會徵收遺產稅。

即使沒有開徵遺產稅,畢竟遺產過戶是會產生一定的稅費的,是不是生前就將房產過戶給子女呢?或者是留遺囑贈予?

這不能一概而論。有的父母子女關係比較好,或者是獨生子女。無論是生前將房產過戶給子女,或是購房時直接登記在子女名下,都是可以的。當然這種過戶只能是贈與關係才不會花什麼費用。只需要繳納工本費就行了。

如果父母子女關係不太好,或者子女較多。為了防止以後反悔,就不要先將房產等財產過戶給某一個子女或直接登記在子女名下。《物權法》規定的登記是產生法律效力的,一旦形成事實,再要反悔就很難了。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家庭關係、親屬關係是很難舉證的。所以不要為了節約一點費稅,最後剪不斷,理還亂。

我建議最好是自己立個遺囑。一旦有變,自己立的遺囑在生前是可以改變的。您說呢?


益之道


我是一名從事房地產的工作人員,有著豐富的房產行業經驗,這個問題由我來跟您簡單聊下。


首先,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與責任,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這個是前提。遺產稅是指被繼承人去世後所遺留的財產被繼承人繼承後所徵收的稅費,正常的話是按照20%的標準來徵收。如果在去世前將生前財產過戶給子女的話,有兩種房產可以過戶:

1,買賣過戶。

如果您名下只有這一套房產,並且房產證已經滿了5年,那麼,您直接買賣給子女的話,只需要繳納正常的工本費(正常幾百塊錢)。另外普及下買賣過戶的稅費徵收比例

房產證滿0-2年,需要繳納5.6%增值稅+1%個稅+契稅+工本費;房產證滿2-5年,需要繳納1%個稅+契稅+工本費; 房產證滿5年且名下還有其他房產,需要繳納1%個稅+契稅+工本費; 房產證滿5年且名下僅此一套房產,只需要繳納契稅+工本費即可。
2,贈與過戶。

直系親屬間的贈與過戶,首先需要公證直系親屬關係,(如果還在一個戶口本上的話,有些地方是不需要公證的),其次在過戶時只需要繳納工本費就行了,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被贈與人在受贈之後的5年內出售該房源的話,需要繳納相應的增值稅。

至於最終大家會選擇哪種方式,個人覺得除非是特殊情況的話,父母應該都會選擇生前贈與過戶

最終強調下,交稅是我們作為公民的義務,需要我們無條件履行,否則就是犯法。

如果有其他房產類的問題,都可以加關注或私信諮詢我,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大家。謝謝


大富說小事


您好!將財產給子女有買賣、贈與和繼承三種方式:前兩種是在生前過戶;後一種是在身後過戶。

且目前來說,遺產稅還沒有確認和實施,至於遺產稅未來的徵收標準和水平目前還不能確認,所以目前暫不考慮遺產稅的影響。

在選擇通過何種方式將房產留給子女,要從“經濟成本”和“風險”兩方面來評估。

如果父母名下有多套房,將其中的部分房產留給孩子,“買賣”的方式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父母名下僅有一套房,將僅有的一套房留給子女,通過遺囑指定繼承更有保障。

第一,從經濟角度

1、贈與方式

1)特點:父母可以有條件的贈送房子。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條件達成,房子才能給你;如果沒達到條件,即使房子過戶了,父母也可以要回來。條件可以在贈與合同中體現。

這種方式對於保護老人的權益方面,還是比較有益的。

2)子女是否受購房資格和限購政策限制:受限制。

3)贈與的費用相對較高,具體情況如下:

  • 契稅:由子女支付。按照政府指導價格的3%收取
  • 印花稅:由父母和子女各自支付,各自繳納按照政府指導價格的0.5‰,合計為1‰。
  • 公證費:如果要做贈與公證的話,由公證處收取,費用參考當地公證處的公示;約200-500元不等。
  • 以上所說,均指贈與對象為直系親屬。如果是非直系親屬,需要繳納增值稅(計稅方式同買賣)、個人所得稅(受贈方支付,20%)

2、買賣方式

1)特點:通常房屋的實際過戶時間發生在父母生前。屬於一次性交易。一旦完成無法收回。對於父母來說,無法保障權益。

2)子女是否受購房資格和限購政策限制:受限制。

3)買賣的費用通常來說比較便宜,具體情況如下:

  • 契稅:若子女之前無房、且本次交易的房屋面積≤90㎡的,按照交易金額的1%徵收;若子女之前無房、且本次交易的房屋面積>90㎡且≤140㎡的,按照交易金額的1.5%徵收;子女之前有房,按交易金額的3%徵收。
  • 個稅:如果房子“滿五唯一”,不需要繳納;如果房子“滿五不唯一”,則繳納交易金額的1%、或者當初買價與現在賣價差額20%的個稅(取高)。
  • 增值稅:如果交易房屋房齡滿2年,則不需要繳納;如果交易房屋房齡不滿2年,則還需繳納平均5.6%的增值稅。

3、繼承方式

1)特點:房屋的實際過戶時間發生在父母身後。通常父母會在生前將財產的分配方式通過“遺囑”的方式表示出來,在身後由女兒繼承。

2)子女是否受購房資格和限購政策限制:這是唯一一種不受限制的過戶方式。

3)費用:繼承不涉及稅費,主要的費用為繼承權公證費。但是當子女未來再賣時,如果“滿五不唯一”時,就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了。所以從經濟角度來說,不是特別便宜。公證費具體情況如下:

收益額20萬元以下的部分按照1.2%收取,超過20萬元不滿50萬元的部分按照1%收取;超過50萬元不滿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收取,超過500萬元不滿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 收取,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1%收取。”

所以從經濟角度來說,買賣通常是最便宜的。

第二,從風險角度

建議父母在晚年,必須至少有一套房產在自己名下,取得經濟上的獨立保證可以保證在晚年生活方面有自己的話語權,提升生活質量,提高個人安全感。

:只有“自己的財產”,自己才能有完全的處置權,先取得經濟上獨自自主養老的能力,把財產攥自己手裡,才是對自己晚年生活最大的保障。要學會利用自己的財產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質量。

很多人覺得先把財產過戶到子女名下沒關係,都是一家人,到時候自己想怎麼處置財產,跟子女說一下就行了。但我國實行的是財產“登記制度”,也就是說,財產登記在誰名下,就是誰的。一旦過戶了,就和原來的財產登記人沒什麼關係了。這無形中就是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依靠在別人身上。是否想過如果未來子女不贍養、無法支付醫藥費、贍養費的時候,就連處置自己房產的權利都沒有;甚至可能被登記為“戶主”的子女掃地出門。

總結來說,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經濟因素和風險因素都必須考慮:

如果父母名下有多套房,將其中的部分房產留給孩子,“買賣”的方式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父母名下僅有一套房,將僅有的一套房留給子女,通過遺囑指定繼承更有保障。

希望回答對題主及其家庭有幫助。


一紙家書


目前沒有遺產稅,你多慮了!

繼承:稅費很少,但有的家庭手續非常麻煩,甚至會鬧到法院。

贈與:直系親屬贈與免個稅和增值稅,武漢是這樣的,具體的你諮詢當地房產局。

過戶:最簡單,有的稅費比贈與還划算。

我的觀點:子女和睦,沒有糾紛走繼承,麻煩的走過戶,大面積豪宅走贈與。

具體可以關注我文章,繼承,贈與,過戶大比較。


樓市之聲


您好,這個要看子女的購房資格。

贈與是按照房屋評估價的3%繳納契稅,同時要交給公證處約1%的公證費。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一套房,則要交3%的契稅、增值稅(滿2年普通住宅免收)和差價20%的增值稅。

如果具有購房資格且名下無房僅收1.5%契稅。如果不具備購房資格則贈與買賣都不行(遺囑可以)。最划算的是遺贈,但是也需要繳納公證費。另外提醒您不要相信免費遺囑。

望採納,謝謝!有什麼不懂得可以私信我們為您詳細解答。


弘揚訴訟


可以售出變現後,以自己為投保人用於購買大額年金險保單,指定子女為受益人,另外,最好配合重疾險和高端醫療保險。

一來,年金險保單具有資金融通功能,可以質押貸款,一方面可解決投保人自己的不時之需;另一方面子女可以每月從保險公司領取生存年金,穩定的現金流不僅可以保證子女的生活品質也可以有效防止子女揮霍。

二來,人壽保險可以不交遺產稅。

如果生前將房子過戶給子女,可能會因過早失去控制權而使自己的處境艱難。另外,即便由子女繼承的話,最好是採用公證遺囑的方式進行。

關於繼承,有兩個問題要考慮:第一個問題就是遺產稅,目前雖未開徵,但從各方面的跡象來看,開徵的可能性極大,一旦開徵,參照國際上遺產稅的稅率,可能高達50%,且遺產稅是先交稅再繼承,國外很多繼承人因交不起遺產稅而放棄繼承的消息屢屢見諸媒體。

第二個問題就是繼承權公證,不管是法定繼承還是遺囑繼承,被繼承人在繼承遺產時都要進行繼承權公證,而繼承權公證不僅手續繁瑣,且要求所有的繼承人全部到場,還要求所有繼承人對繼承方案無異議,在現實中難度很大。

最終繼承人往往不能順利繼承遺產,還要通過曠日持久的訴訟來解決。


趙小律說法



遺產稅的徵收這麼多年不絕於耳,由於目前我國徵收遺產稅條件不成熟,所以無法徵收,但是從世界趨勢來看,未來很可能和房地產稅一樣實施。

1、目前徵收遺產稅草案

遺產稅的徵收方法,《新版草案》超額累計稅率表的附件對應納稅遺產淨額不超過80萬的,稅率為0;超過80萬的部分0-50萬、50萬-200萬、200萬-500萬、500萬-1000萬以及超過1000萬的適用稅率分別為10%、20%、30%、40%、50%,對應的速算扣除數分別為5萬、25萬、75萬、175萬,遺產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遺產淨額×適用稅率-速扣除數”。

2、遺產處理根據實際情況,不能一刀切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狀況,遺囑贈與繳納稅更多,子女繼承相應較少。但是,有些老人無兒無女或者子女不孝,老人為了維持晚年生活和尊嚴,寧願繳納遺產稅,有些甚至直接捐贈給社會機構。

3、遺產稅能夠一定程度調節貧富差距

富人由於繼承後代更富,但是,目前我國現有體制下,很多富人積累財富並沒有承擔相應的社會義務,由於資源分配不合理,會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更大,所以徵收遺產稅有一定意義。


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或有諮詢法律問題,點擊我的頭像,關注並私信留言!



民間那些事兒


實際上這個兩難的問題,如果過世前就把房子過戶給孩子,萬一之後孩子對自己不好怎麼辦?特別是給了其中一個子女的,其他子女會有意見。所以通常建議是寫遺囑,目前暫時還沒有遺產稅,只是在繼承後另外再行出售的,會繳納20%的個稅。


法網輝輝


法律規定,子女是老人財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可以過戶。


做一個新型農民


你怕繳納可以放棄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