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人類文明起源於人創造神

每個文明的發展,相對應的都會發展出一種宗教。

如今提到宗教信仰,都會被認為是封建迷信。

古人太愚蠢了,遇到問題,拜神怎麼會解決呢?

人類文明起源於人創造神

經濟學會告訴我們,任何無意義的行為,都不能持續。

金錢和帝國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種讓人類統一的力量。-《人類簡史》

文明

《文明》是為數不多我現在仍在玩的遊戲,相比於魔獸、紅警、星際這類遊戲,《文明》更像是成年人的遊戲。

因為實在不需要太多的操作,讓老年人也可以輕易地上手。

各個國家文明之間的差異都很均勻,沒有那種強大得“逆天”的兵種,也沒有絕對“必勝”的方法。

無愧“第一策略回合制遊戲”。

在我剛上手玩的時候,按照我之前玩遊戲的策略,就是擴張,“以德服人”。

類似“法家”的利出一孔,優先發展軍事。

這個策略讓我可以橫掃大部分國家,當我的版圖擴張了全地圖的30%的時候,遊戲回合結束了。

結果是俺失敗了。

我的軍事實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抵擋,為什麼還會輸掉遊戲?

因為《文明》這個遊戲,軍事不是獲勝的唯一途徑。

科技、宗教、文化,都能成為勝利的條件。

而這次勝利的的文明,是因為宗教勝利。

宗教

關於宗教,此前我從來沒有太過重視,認為不過是封建迷信,科學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直到我接觸到《文明》這款遊戲。

為什麼每個文明的誕生一定會對應一個宗教?

你會看到有“紅教”、“綠教”、“白教”、“金教”和“紫教”等宗教。

人類文明起源於人創造神

宗教的意義並非是否信神的問題,而是一種秩序和意識形態。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看下去,基督教、道教、儒家思想、都可以視為一種宗教。

有了宗教,才有了秩序,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

這樣由秩序制定出來“法律”才能有其“合法性”,因為法律來自“宗教”的絕對權威,從而確定社會能夠穩定的運轉。最後形成“政體”。

人類使用過的政體並不多。比如有:

奴隸制、封建制、貴族制、種姓制、聯邦制、神權政治、原教旨、獨裁製、君主制、共和制,以及後來的計劃經濟、代表大會和以上混合體制等等。

其中大部分雖然叫法不一樣,但本質都是一樣的,法國大革命之前,大部分已經消亡了。

比如古羅馬的貴族共和制,以及古雅典的“絕對民主制”,都不復存在了。

只有“君主制”和“封建貴族制”是歷史實踐出來的結果。

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又出現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

每一種政體,都有自己一整套的規則。

比如在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框架下,一定會是忠君愛國的君主制。

印度教一定會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

基督教的“平等博愛”精神,才會使歐美實行民主制。

我們之前講過了,就不詳細說了。

Marx的出現,讓人類又出現了“共產主義”這一政體。

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一切歸集體所有。

加上近代出現的原教旨主義,目前一共有以下幾種政體可以選擇:

  • 君主制
  • 虛君的君主立憲
  • 共和制
  • 民主制
  • 共產主義
  • 原教旨

其中的區別,在於“民意”的輕重。

意識形態

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我們可以稱之為“國教”。

所以你看神父、牧師、阿訇、喇嘛、和尚、道士、儒生,他們的角色其實是一樣的。

除了中國本土的“儒”、“道”之外。

其他的宗教比如伊斯蘭教、基督教都是同源的,屬於“一神教”。源頭都是猶太教。其中都有“獻祭”的思想。

所以西方基督白左的“白教”對伊斯蘭“綠教”,並不是充滿敵意。

因為只是信奉的“神”不同,思想是同源的。(但也足夠形成對立了)

人類文明起源於人創造神

中國自漢代開始,就開始用儒家治國,並維持長達2000年左右的時間。

儒家是為大一統王朝設計的,所以最重視穩定,相對應的,“效率”並不高。

結果我們也看到了,鴉片戰爭慘敗,我們發現了地球另一端還有一個強大的文明的時候,“效率”就變得格外重要。

所以只能拋棄儒家,改用一個更有效率的制度。

我們為了把華夏民族保留下來,徹底拋棄了自己的“國教”。

這就是馬基雅佛利精神。

你能想象這是一個多麼痛苦的過程嗎?只有最優秀的民族才能做到。

舉個例子。

如今中東戰火紛飛,連基本的工業化都無法完成,其中有一部分是“信仰”的原因。

你說他們能完全拋棄“信仰”的偏見,團結起來世俗化嗎?

歐美如今的民主制及政治正確,就是來自於基督教的平等、自由和公正的精神。

你說他們能夠拋棄民主制和基督教,重返大航海時代的嗎?

完全不可能,所以你能夠想象當年想要“變法”、“革新”有多麼艱難了吧?

“儒家”是對生產力有阻礙的,拋棄就拋棄了把。

意識形態真空

講到這,我們就發現了問題,你不是說一種文明對應一種宗教麼?

我們拋棄了儒家思想,不是也發展起來了麼?雖然這個過程比較痛苦,可我們也做到了啊。

的確,我們拋棄了儒家,但沒有新的意識形態。

官方稱“馬列主義”,但我們看到的是實行的是鄧公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句話,讓中國在40年“改革開放”後成功崛起。

但是卻是短期的,長期秩序,和意識形態並沒有完善。

我們看到了,鄧公這套理論是非常成功的,但也會出現問題。

比如缺乏狂熱的認同感,和“媚外”的現象。

人類文明起源於人創造神

而且對敵方“意識形態”的輸出完全沒有抵抗力。

很多人不明“國教”的意義有多麼重要,國教,就是大義的名分。

“大義”,就是忠與奸,善與惡的分界。

有了“大義”的名分,人民才會為之浴血奮戰,殺生成仁,捨生取義。

中國歷史多少王朝興起,王朝覆滅,華夏民族哪怕被異族入侵也能成功復國,就是因為有大義的名分。

你看我們之前提到的羅馬,失去了大義的名分,就失去了守衛國家,宇內勤王的名分。他就沒有辦法號召他的子民為之禦敵。

羅馬當年看似強大無比。但卻是毫無生機。一旦被覆滅,就再也沒有復興的希望。

因為沒有人想復興他。

你既然失去了“大義的名分”,那還有什麼理由讓你的子民為之浴血奮戰呢?

神龍教

在漢代之後,一直到清朝,是不會有人來傳播耶穌,耶和華,阿拉之類的。

儒生肯定跳會說:荒誕無稽、異端邪說。

所以基本上其它宗教在中國是發展不下去的,儒釋道三教相輔相成,所以在中國並不衝突。

如果有“國教”,那麼對敵方意識形態的輸入,是有很強免疫力的,不信你去阿拉伯地區拜佛試試。

但假如“意識形態真空”,那就對敵方的輸入沒有抵抗力,你不去佔領,敵人就會佔領。

人類文明起源於人創造神

所以你看,在春秋戰國時期,會出現“百家爭鳴”,是因為當時都沒有確立國教。

從這個角度看上去,今天的中國也是一個“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

“意識形態真空”對立面就是“百家爭鳴”的思想解放。

“國教”重新建立。那麼是非善惡就會非常明朗。

所有人都會團結起來,並且會有狂熱的認同感,為其拋頭顱,灑熱血。同時能輕易抵抗任何異端邪說。

上一次的“百家爭鳴”,還要追溯到2500年前,我們這一代說不定又會重新見證“百家爭鳴”的局面。

隨著新教的建立。華夏民族都會狂熱的以“華夏文明”自傲。

所謂“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就像美國鼎盛時期,全世界的人都會視之為“燈塔”一樣。

當你強大了。你的意識形態就可以向外傳播,“精日、精美”也將不復存在。

屆時華夏文明會達到極盛,該輪到外國人去“精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