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男子拿走父親辛苦一輩子攢下的1萬塊錢後,忽然下跪痛哭


“這一萬多塊錢是我打算百年後和你媽置辦後事用的,現在小森生病了,我把它都給你,我們老了幫不了什麼,孩子的病最要緊,我和你媽以後的事你們就別操心了。”彭劉超接過老父親遞過來的錢,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快40歲的男人了,卻還要從父母手中拿錢,而且還是父親留著料理後事的錢,論誰都會覺得羞愧。可彭劉超卻沒有辦法:他的兒子小森,現在正因白血病,在家中等著他籌錢……

如果沒有白血病,16歲的小森此刻也許在準備著這學期的期末考試。可不幸發生在2017年11月,反覆發燒的他在重慶西南醫院被診斷出髓系白血病m1型。那一天起,一家人的生活就被徹底改變了。

小森一家來自四川省廣安市,家裡世代都是農民。小森爸爸媽憑藉著勤勞的性格,通過幾年兢兢業業的勞作,終於讓家裡擺脫了貧困,搬到了城裡。小森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知道自己和弟弟能到縣城讀書,都是父母的努力。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當地重點學校,每學期都被老師評為“三好學生”,還拿到過全國數學知識競賽銅獎,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成摞的獎狀是父母最大的驕傲。


可偏偏老天不眷顧,這樣優秀懂事的一個孩子,卻被診斷出了白血病。小森媽媽拿到診斷書的那一刻,彷彿覺得天都要塌了。醫生告訴她,小森的病只有通過骨髓移植才能治癒,費用至少在60萬。那麼多的錢,對於小森一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望著躺在病床上無助的孩子,小森媽媽實在張不開口,告訴他得白血病的事實。

可聰明的小森,卻用手機搜索自己輸液的藥,得知了自己的病情。他理解父母對他的隱瞞,當病情穩定後,病床上的小森對媽媽說:“媽媽,我知道我得了白血病,你們別難過,我在手機上搜過,這個病只要自己堅持就能好的。所以你們也要好好吃飯照顧好自己,千萬別因為我累垮了。”聽到病中的兒子說出這番懂事的話,小森媽媽心裡五味雜陳。

經過和家人的配型,小森最終和爸爸配上了五個點,在當地醫院的建議下,來到了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準備移植。聽到可以移植的消息,小森不知有多開心。但他不知道的是,經過前幾次化療,此時家裡的積蓄早已所剩無幾。老家的爺爺得知後,拉著小森父親,把自己辛苦種地所攢下來的一萬多元給了他,這是老人家辛苦一輩子存下來的積蓄啊,小森爸爸接過錢,泣不成聲。


移植只是白血病“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真正困難的是後面隨時可能會出現的:排異、感染等情況。記得進倉那天,小森拍著媽媽的肩膀說:“沒事的,你們別拿出一副世界末日的樣子,不就是比平時的劑量大幾十倍嗎?我相信人定勝天這句話。”臨進倉門時,還比了一個“V”的勝利手勢。媽媽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一直都是懂事的兒子在安慰他們,懂事的太讓人心痛。

移植後的一個月後,小森開始發燒,並出現各種併發症:一會EB病毒、會皮排、一會膀胱炎,但小森都咬牙一一挺了過來。2018年7月17日,小森終於出院了。走出醫院,小森和媽媽說:“這外面全變了,我們來的時候結著冰,現在這個都開花結果了,真好啊”可小森不知道的是,自己的病情並沒有完全康復。出院那天,醫生告訴媽媽,小森還需要再吃一兩年的靶向藥做免疫治療,如果靶向藥控制不住,就要面臨二次移植。

為了方便小森定期複查,媽媽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在租房裡,小森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書,現在他只想早點回到學校。可媽媽卻還對醫生說的那番話心有餘悸。從孩子生病到現在已經花費一百多萬元了,家裡早已負債累累。一想到後面長期的藥物治療和可能的突發情況,小森媽媽便會暗地裡落眼淚……


為了控制這個基因,現在靠吃達沙替尼來控制,至少要吃兩年,還得需要二三十萬,一旦控制不了就需要二次移植和吃五萬多一盒得靶向藥。

如果你想獻出一份愛心,可以複製鏈接

直接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掃碼,可將二維碼保存至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大病救助工程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9-010-919。

於“感光計劃”: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 ,參與項目的公益攝影師,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礎上,將通過自己的頭條號持續發佈反映救助線索的公益圖片,為有需要的受助人連接社會募捐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