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對比前兩次打火箭,你覺得本場快船慘敗的原因是什麼?

悟空呵呵


老裡帶平民球隊確實有一手。

常規賽末了,休斯敦火箭當他們在迎來全員復出之後,當他們認真起來,露出自己的爪牙之時,你才知道這支火箭有多麼恐怖。

面對本賽季兩次戰勝自己的快船,其中的一場還是一場20分的慘敗,休斯敦火箭拒絕在本賽季被對手橫掃,而且快船還極有可能成為火箭季後賽首輪的對手,如若再敗,快船在季後賽中便會擁有心理優勢,像快船這樣一支全民皆兵的隊伍,當被激發起信心之時,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而且別忘了老李的雞湯。

然而今天對陣火箭前兩戰,場均拿下23.5分(全隊最高)的哈勒爾,此役僅僅拿下13分,卡皇與內內以及法裡德輪番在內線教做人。路威也只拿到了14分,面對火箭的盯防,顯然無計可施。

所以,這一戰,休斯敦火箭不容有失。昨日剛以大比分戰勝國王的火箭,並沒有受到背靠背作戰的疲勞因素的影響,當然從數據來看,此前11次背靠背的第二場,火箭打出了7勝4負的戰績,同時三分命中率更是達到了超越賽季平均水準的39.4%,要比休戰之後的狀態好很多。

當然,休斯敦火箭在今日保持了這個勢頭,三分命中率高達47%。一開場哈登就展現了自己的活力與必勝的信念,頻頻殺到內線造殺傷,同時還不忘給餅皇做餅,而保羅更是一改昨日的失常,畢竟作為曾經的船長,這塊場地,這個籃筐還是很熟悉的,在三分線外連連得手,快船從一開場就沒招架住火箭的火力,雖說也抓住了火箭的失誤或者投籃不中打出了幾個反擊,但是卻始終被火箭按住憋不過氣,翻不了身。

老李和快船確實抓住了火箭的命門,像火箭的五小,在陣地防守中,可以無限換防,但是面對對手的快攻反擊,火箭個子小的缺點就暴露無疑了,所以你會看到當亞歷山大迅速打起快攻反擊時,火箭確實難防。

當然火箭對於彌補自己的不足,所能做的就是比對方投進更多的球,打出更為牛掰的進攻。火箭有資本這麼說,手握著聯盟第一得分手,而且球隊的進攻效率排名第2,在全明星之後進攻效率更是高達115。

認真起來的火箭絕不會給對手任何機會,所以你看到,在第二節,即便快船派上了他們的王牌替補路威與哈勒爾,即便老李在暫停時,告訴隊員們,要不斷的突破內線造殺傷,再即便路威,加里納利,亞歷山大輪番扛著炸藥包殺進火箭內線,再再再即便哈登吹到了三犯,休斯敦火箭依舊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套路出牌。

最終火箭135-103大勝快船,完美的證明了這麼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看看今天比賽,西部二三四名加起來快贏了九十分,季後賽要來了,昨天西部第一的勇士贏了西部第二的掘金快二十分,今天西部第二的掘金贏了西部第八的馬刺快三十分。就是這麼可怕,除了可能的強形控場,

可能相關球隊硬實力的差距比想象中的還要大。






大話體育廣場



北京時間4月4號上午10點火箭客場背靠背挑戰快船,火箭並沒有太費力就拿下了本場勝利,大勝32分。本賽季在此前兩隊有過兩次交手,火箭皆敗北,所以這一場快船怎麼就慘敗了呢?

我們先大致回顧一下此前的兩次交手:第一次在賽季初的第三場比賽,火箭本賽季初狀態並不好,防守助教離任,球隊在磨合過程中,第一場揭幕戰大敗給鵜鶘,接著火湖大戰上鬥毆事件,保羅因此禁賽兩場。客場挑戰快船保羅缺陣,火箭防守端的迷失,讓一個哈雷爾都能夠在內線翻江倒海,快船哈里斯+加里納利的鋒線一次次攻擊火箭,即使哈登砍下31分14助攻還是客場3分惜敗;第二次交手就隔了一場,火箭主場迎戰快船,哈登又因傷缺陣,火箭進攻一度啞火,哈雷爾在內線又是翻江倒海13中8砍下30分,火箭在防守端不斷犯錯,主場又是慘敗。火箭為什麼輸球呢?兩次交手火箭都少了一核,那一核對於火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賽季初的火箭處於磨合期,無論是進攻端還是防守端他們都在磨合,磨合期並沒有想象中的如意,所以不斷輸球。

而此次交手呢?火箭全員可以出戰,經歷過一段磨合的火箭找到了贏球的答案,之前三場已是主場大勝掘金,主場客場輕取國王,臨近賽季末他們在找到最後的狀態進入季後賽,為季後賽做好準備。要說快船慘敗的原因無疑是:這次碰上的是全員健康狀態不錯的火箭,還碰上狀態這麼好的保羅,且火箭更為專注投入比賽,為比賽上強度,每個人都在找最好的狀態,防守端更為侵略性,更為專注(火箭全明星後防守效率105.4聯盟第二)。

當然快船這邊貝弗利缺席,與前兩次相比還少了個強點哈里斯換了個沙美特,但我看來全員健康的火箭無疑是更好於全員健康的快船的,或許我們還能夠在季後賽看到兩支球隊交手呢


個人愚見,謝謝讀完!歡迎關注,歡迎討論!


小生籃球世界


之前火箭有安東尼,就像一個長了毒瘤的人,現在的火箭已經割除了毒瘤,而且陣容齊整,別說快船了,就是勇士,火箭也無懼。本場比賽火箭大勝,無他,實力碾壓罷了。


員力204


火箭的三分球防不住,這是快船輸得原因!


拐角看花開


快船打入季後賽,目標已經實現,不想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