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天天加班到深夜,為什麼還會被辭退?

前段時間和朋友老唐聊天,談及未來的職場發展,老唐即刻惆悵滿懷、眉頭緊鎖。果真是中年男人傷不起,一談工作和未來的職業規劃,就秒變成林黛玉。

天天加班到深夜,為什麼還會被辭退?

我套用了一句網絡流行語敷衍老唐:“你勤奮的程度,還遠不到拼天賦的地步。”

老唐立刻全身緊繃,瞪了我一眼:“那是你。我周圍的人還不夠勤奮嗎?經常晚上十一二點才下班,還能怎麼勤奮?”

我自敲了一下頭,怎麼把老唐所在公司的特性給忘了?他們公司從領導到員工,勤奮程度全國公認,完全無需公證蓋章。全國上下,還有很多公司打著向他們公司學習的旗號,那也是相當威風了。

可威風都是給別人看的。最近,公司業務處於緊縮狀態,時不時會有人被辭退。作為公司的員工,特別是年齡漸長的員工,老唐的同事們一邊勤奮地幹活,一邊擔心自己哪天就被公司辭退了。就說李哥吧,合同快到期了,年齡也要奔四張了,能不能續簽,心裡一點底都沒有,只好做好隨時捲鋪蓋走人的最壞打算。李哥,這個兩個孩子的父親、家中的頂樑柱,果真就像網上說的中年男人那樣,有點慫,不,很慫。

雖被老唐瞪了一眼,我還是不服的,開始了我的雄辯:“不要那麼容易就被自己的勤奮所感動。你們那種勤奮,只是低級勤奮。”

作為公司的員工,領導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一天從早忙到晚,再忙都只是低級勤奮。這種低級勤奮,只是充當公司機器的一個螺絲釘在發揮作用,對公司有益,對個人的成長增益不多。那麼終有一天,你這顆螺絲釘會生鏽老化(年齡漸長、身體不復強壯),那就是被遺棄的一天。甚至螺絲釘還沒老化,但公司業務減縮,不再需要那麼多員工,就不得不消減人數。對於公司來講,這是正常的發展邏輯。公司要考慮自身的運轉和存亡,而不能只講仁道和公益。

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只是覺得我現在這麼勤奮,勤奮到連健康都不要了,簡直是拿命在拼,這都是為了公司,多麼讓人感動啊。公司要是辭退我,那就太不仁義了。

上次聚會時,加班狂李哥聊起某地某員工貌似過勞死,口氣貌似客觀,但細品卻是滿口悲涼。別人私下勸他在妻子面前不要講這些事情,以免他的妻子過於擔心。他說,她總得要學著去面對這些事情。我卻在他這句話裡,聽到了他的自悲自憫。

公司和員工之間,本來講的就不是仁義,講的是合同,講的是買賣。公司看中員工的能力和時間,於是簽訂合同花錢買下。員工出售自身的能力和時間,得到滿意的薪水。雙方是買賣關係。

認清了雙方關係,做好該做的工作,不要想著去感動公司,感動自己,而是把眼界放得更寬一些,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天天加班到深夜,為什麼還會被辭退?

我對老唐道:“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自己戰略上的懶惰。"

很多員工的勤奮,只是順著領導的指引,不分晝夜地去完成既定工作罷了。這樣的勤奮,除了提升工作熟練度,對於個人的成長卻助益不大。

要想有所成長,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思考。比如老唐,是個技術宅,現在帶項目,多少算是個小小管理人員。眾所周知,技術宅隨著年齡增長是越來越沒出路了,必須要走出技術的範疇,多與人打交道,提升管理能力和個人的整體素養。

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和個人素養?這不是一個小問題,需要查資料、找人資訊等,確定自己的方向,再製定學習計劃,然後有條不紊地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才是戰略上的勤奮。

自從出生以來,有家長和老師告訴我們該學什麼;上大學後,壓力驟減,一些人開始放縱,一些人開始迷茫,少部分人清晰自己要什麼;工作後,領導告訴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我們很多人都習慣了被推著走、牽著走、趕著走,不會自己走。

不會自己走路的人啊,是時候該學著自己走了。

老唐說:“公司這次危機處理做得非常棒。”我說:“是啊。公司一直穩紮穩打,不斷在進步。我們也要不斷進步啊!”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與其害怕被辭退,防守在牆角,不如主動進攻。老唐去年就發起了進攻,帶領自己的項目組做出了讓人矚目的成績。所以,現在的老唐還能嘚瑟嘚瑟。

老唐被我言語打擊了一番,倒也萌發了鬥志,他說:“像李哥那樣,總想著能不被辭退就好。這格局也太小了。我倒要左挑右撿,找個好職位。”

目前,老唐面臨著工作調動,是去管理任務繁重的A崗,還是去跨部門的B崗?他正煩惱著,快樂地煩惱著。

老唐心底自然還有一個選擇的標準——哪一個崗位更能促進自己的個人成長。

偌大個公司,都在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作為其中的一員,為其驕傲之餘,更應該不斷學習和進步。如果員工的個人成長能跟得上公司的發展節奏,自然不會被辭退,即便被辭退,也不愁沒有好的去處。

天天加班到深夜,為什麼還會被辭退?

我們的人生路,勤奮只是表象,個人成長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