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的,在戏曲故事之中,杨家前后四代都是极有名的将领,但戏曲作品都有他的局限性,在那些故事之中有个不太被重视的角色,他们家族也是真正的名将世家,那就是折家,在西北守疆二百多年,被称为武将世家、八代英烈,也被称为“西北长城”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我们都知道杨家将,当时的杨业负责守卫雁门,而辽宋的主战场从来就不在那个方向上。从这里足够看出,演义故事是刻意的夸大了事实。但在演义中那个不被人们多看重的佘太君家里,才是是真正的名将世家。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其实佘太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不过本应该是姓折的。折家是陇地豪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陇军事集团就有他们一份,真正的豪族,从汉朝的时候就在西北经略。

而当年宋朝建立的时候这些西北豪族们都投靠了赵老大,但作为交换,他们在西北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特权。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家族强大的厉害之处:八代英烈。

五代名将折从阮,后晋和契丹的结盟破裂后,折从阮带领手下士兵大破契丹抢走的实际做城池,后晋灭亡后,他跟随刘知远建立了后汉,立功无数,后周柴荣继位后,更是对他信任有加。

折德扆(yǐ),周世宗柴荣手下猛将,后来他的女儿嫁给杨业,也就是佘老太君:佘赛花

折御勋,抗击西夏名将,其家族个个都是猛将,在西北一代更是名声响亮。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三兄弟在抗击外族时,最终都战死沙场。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在和李元昊的西夏战斗不下百余次。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折可存,这个人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但提起水浒传,很多人都知道,当年跟随童贯镇压方腊起义,也是勇猛无比。折彦质,宋朝名将,跟岳飞韩世忠都相识,当年金兵攻打开封,他誓死帅军抵抗。

《宋史·折德扆传》这样评价折家:“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赵匡胤称帝后,更是给他们留下特权:允许折家世袭官职,在西北享受一级特权

这个家族最厉害的作为是北宋西军中最能打的部队。西军也是北宋最能打的一支军队,没有之一。在北宋末年,官军连剿匪都有难度的时候,西军却步步为营经略西北,险些灭掉西夏。若非是女真人来的太快,西军的战略还真就能成了。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折家真正见于史书是在五代的时候,作为西北的一支割据政权,折家的第一代折从阮多次打败契丹,和中原石家的王朝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而从折家的第一代一直到第八代,他们都在边境上担任着守卫的责任。

造成折家名气不显的原因在于,折家是割据势力,而且折家的第六代曾经带着部分西军投降过女真。虽然没有帮着女真打仗,后来折家也重回了中原。但是毕竟在种家前后几代人都在拼死抗金的时候,折家站在了对立面上。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绝非是用以前的功绩就能抵消的问题,因此在民间故事里折家这个真正的豪族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反而是一起在西北的种家,因为种师道悲剧式的靖难东京,被文官们逼迫于女真浪战而身死的故事而为更多人所知。当然了,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在女真南下的时候,种家前后两代都拼死抵抗,把队伍从甘肃拉到河南和女真人玩命,折家却固守一地,反而投降女真人。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也是因为折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糟糕表现,民间的说书人们甚至都不愿意提起折家的名字。但其实在那个时代,折家还是赵光义手下最能打的几只军队之一,在战争中的表现也比根本没有打过多少次仗的杨业要好的多,最后在民间彻底的失去声音也是因为一百多年之后表现过于糟糕。

这个家族镇守西北二百年,赵匡胤称帝后留下特权:允许其世袭官职

杨家将的故事其实大半都是虚构,最早是南宋年间说书人互相宣传的一部作品。这些说书人把自己朴素的情怀灌注到了这部作品之中,为这部作品做了大量的艺术处理,最终形成了这部被传唱了几百年的作品。但其实,北宋能打的将领真的不少,也不是找不到比杨业更好的选择,只是因为在被女真人逼迫过甚让他们刻意的避开了那些个反金的将领。

不过不管是杨家将还是折家军,他们的英雄气概,民族气节都是值得我们传唱和歌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