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從90後身上學到的

從90後身上學到的


1

我有個生於1990年的朋友,叫 。

她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爸爸過,生活無憂。她爸是個“土豪”,你能想到多土就有多土,按摩院賺錢,她爸就開按摩院; 店賺錢,她爸就開 店。她爸看某電影 開了一輛白色的車,第二天就給蘇鐵也買了一輛頂配的,理由是 開的,有文化。

蘇鐵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蘇鐵初戀不順遂,留下情傷種種。她剛大學畢業那會兒,未來和她的愛情一樣,都不知道將去向何方。她媽就把她推給我,說:“你同哥特擅長職業規劃,你讓他給你上上課。”蘇鐵熱情地把我約到一間高級餐廳,幫我點了一杯喝的,睜大眼睛看著我,問:“同哥,你說我未來要幹嗎呢?”

她對高工資不感興趣,對大企業也毫無感覺,她的世界一片空白,看著同齡人在自己的工地上大興土木,她也覺得焦慮。我說:“既然你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如隨便幹一個新興的工作,沒準兒會走在時代的前沿,稍稍努力就能被人看見。”

她似懂非懂地回家了。

過了兩個星期,她說:“同哥,我到 實習了。”

那時微博剛剛興起,人人都以自己能加V為榮。

新 的淘汰速度比 更快,每次遇到蘇鐵我都問:“怎麼樣,什麼時候被開除啊?”她總是很忐忑地回答:“估計快了,我又得罪領導了。”問她怎麼得罪了,她說:“領導好奇怪,在電梯裡遇到我幾次了,每次都問我是不是新來的。我今天很生氣,就告訴他:‘你別再問了,你都問過我幾次了。’”

大多數年輕人都怕被領導記住,但蘇鐵膽子大,我覺得領導要開除人的時候,應該很容易就想起她的名字吧。

2

再後來我見蘇鐵的次數少了,一問才知道,那時,無論新員工還是老員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每個月必須要拉多少人註冊微博才行。

大概又過了一兩個月,蘇鐵說想和大家吃飯。出門前,我帶了一張電影卡,準備等她宣佈新工作幹不下去時,就送給她作安慰禮物。

蘇鐵一臉燦爛,不太像被開除的樣子,她說自己三天就完成了別人一個月的任務。我問:“你完成任務怎麼那麼快?”蘇鐵說:“同事們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去說服的,我專門找那些協會,一個協會好幾百號人,我搞定兩三個協會就完成任務啦。”

我掏出電影卡送給她,那時我覺得,一個剛入行的孩子,能把事情做得不一樣,就有衝刺得第一的潛能。

在蘇鐵越來越被領導和同事信任的時候,她突然提出了離職,她說有個奢侈品公司找她,她想過去試試。

“什麼崗位?”我問。她嘻嘻一笑:“門店銷售。”

不知道是 的孩子想法奇特,還是根本沒有危機意識,明明已經在一個新興行業做得風生水起,為何要換到另一個行業?如果換成是我,怎樣都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不過,這只是我的看法,對於蘇鐵,我想我有可能多慮了。蘇鐵完全沒有辜負她的決定,在進入奢侈品行業大概兩個月之後,她就成了最旺商業區門店的銷售冠軍。

3

突然有一天,蘇鐵給我發短信說:“同哥,我今天非常生氣,跟一個店員絕交了。”我心一緊,連忙打電話過去。我擔心蘇鐵年紀小,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畢竟很多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是被工作給累垮的,而是被人際關係給弄殘的。

一通電話之後,我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事情並不複雜,在這樣的門店,每個店員都有自己的老顧客,其他店員是不能搶老顧客的。與蘇鐵同時期進店的店員接待了蘇鐵的老顧客,然後把業績記到了自己名下。

蘇鐵找到對方,很認真地告訴她:“搶顧客的事情,從來都是老店員對新店員做的。那時我們都被欺負,一直覺得不甘,可是你回過頭就用這一招來對付我。這個業績我可以不要,但我必須告訴你,從今天開始,我們不再是朋友,而且,你未來所有的顧客都是我蘇鐵的。”

我問蘇鐵:“你為什麼要直接告訴對方呢?”因為在我的印象中,蘇鐵凡事都往樂觀處想,從不生氣,更別說跟別人攤牌。

她說:“我終於想明白了,所有因為某人而讓自己生氣的事情,一定要說出來。不說的話,自己越想就越生氣;說出來之後,自己踏實了,對方就會變得不踏實。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幹嗎不做?”

我問:“你就不怕得罪她嗎?”

她想了想,說:“既然她這麼對我,她在心裡已經沒把我當朋友了,我為什麼還要騙自己呢?更何況,如果要用銷售業績來說話,我有信心超過她。”

在那之後,那個店員立刻找領導,把她的業績劃到了蘇鐵的業績裡。

蘇鐵給我做了一個榜樣。如果心裡因別人不爽,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對方。有話就說的人不是直腸子,而是不會讓自己辛苦的透明人。

以前我管蘇鐵叫妹妹,自從她如此處理事情之後,我開始在心裡把她當成同齡人。我想,年齡從來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而在於他是否瞭解自己所作所為的目的,在於他是否敢承擔所做決定的後果,在於他對自己的瞭解與信任程度。

有時會忍不住想,如果當年的我能像 一樣,33歲的我會不會變得不太一樣啊。

思雨摘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