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撰文 | 周煒皓

出品 | 蓋飯特寫工作室

*前員工劉琳璐對本文亦有貢獻

1981年,楊德昌和張艾嘉一起製作電視劇《十一個女人》。這是一部聚焦女性的系列劇,由十一個不同的故事組成。

楊德昌坐在一旁,看張艾嘉剪輯影片,開口感慨男人和女人不同,他就不會像她那樣拍攝。這句話在張艾嘉心裡撥動漣漪,她有些感動——楊德昌只說不同,卻沒做任何褒貶。

多年後,張艾嘉終於明白當時的情緒由何而來。她在隨筆裡寫:女導演可以當一個尊稱,但不管男女,導演都是用自己的能力把故事講出來,「真的要分男導演、女導演嗎?」

1.美人遲暮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2018年,女演員楊蓉在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中,懇求製片人給大齡女星機會,多一些女性形象,不要不是母親就是少女;同年,女演員周迅因為《如懿傳》中的少女扮相受到批評)

2013年,鍾愛少女角色的劉曉慶又以58歲高齡,在《隋唐英雄3》裡扮16歲的明妃,和相差20多歲的鄭國霖演感情戲,鄭國霖一口一個「丫頭」,這對年齡差距過大的熒幕情侶,引得網友直呼「裝嫩」、「噁心」。劉曉慶很不解,她演84歲的時候,怎麼沒人說裝老?

兩年後,年過六旬的張艾嘉在賈樟柯電影《山河故人》裡和不到二十的董子健在屏幕上激吻,這場忘年戀卻被網友盛讚:開放、新鮮、舒適,「是中國電影的重大突破」。張艾嘉在電影裡沒扮年輕,演的就是一個溫柔、優雅的老年女性。

選角前,賈樟柯已經做好被拒的準備。他跟董子健說戲,董子健臉上一直掛著笑容,引得賈科長不停猜想,這孩子是鄙夷、欣賞還是不屑?沒想到董子健聽完,欣然接受這個角色,還說:導演,你不用說那麼多,現在性別都不是問題更何況年齡?

到張艾嘉這,賈樟柯打電話過去,告訴她要讓她和一個19歲的男生戀愛,張艾嘉有些吃驚,看過劇本以後,她給賈樟柯發了一條短信,簡簡單單兩個字:「我來」。在電話裡,張艾嘉告訴賈樟柯,她能理解劇本里的忘年戀,就像她以前唱過的歌,《因為寂寞》。後來賈樟柯經常對著媒體誇張艾嘉,說她的內心很自由。

張艾嘉並不避諱衰老,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把「沒時間了」掛在嘴邊。

40歲的一天,張艾嘉突然發現自己看不清碗裡的飯粒,後來,染髮的間隔從三個月縮到一個月,出門前化妝的時間從一刻鐘變成半小時,她不再接拍年齡差距太大的角色,不想讓自己顯得「在努力留住青春」。

從臺前慢慢偏重幕後,她的導演作品越來越多,用張艾嘉的話說,她想多留一些作品給年輕人。2015年,《山河故人》上映,張艾嘉也推出了兩部由她執導的新電影,《念念》、《華麗上班族》,有媒體問她這種工作量會不會覺得吃不消?張艾嘉拿一直在創作的李宗盛做例子:「我們這個年齡還在繼續努力工作,是件很美的事」。

早在二十多歲,張艾嘉就把電影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那時看著身邊的同代女星紛紛嫁人息影,她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女性不能夠有了家以後,還繼續工作?」大浪淘沙幾十年過去,一回首,張艾嘉才發現她們那一代老臺灣導演,剩下的人除了她和侯孝賢,沒幾個了。

在和許知遠的對談裡,許知遠問她:「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這代人在舞臺上太長了?」張艾嘉沒有立即回應,她臉上的笑意退去,眼神飄向一旁,沉默了三四秒,才開口道:「你也就是說我該下臺了」。

2.女性視角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我國到目前為止的七代導演中,為人熟知的大多都是男性,香港女性主義研究者黃淑嫻曾在著作《女性書寫》中提出,女性書寫,本質上是女性呈現自己的方法之一)

1978年,張艾嘉第一次拿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在公司的慶功宴上,她當時的老闆鄒文懷找到她,問她想不想做幕後?這突然的一問,讓張艾嘉沒反應過來,鄒文懷又解釋,他們公司旗下電影《舊夢不須記》的導演剛剛過世,現在劇本、演員這些都到位了,就差一個人執導。張艾嘉看過劇本,問能不能做修改?得到鄒文懷同意,她說:那好,我拍。

這是張艾嘉第一次當導演,開工以後,她才發現自己毫無經驗,在拍攝現場無所適從。這次匆匆忙忙接手的作品反響不佳,張艾嘉借酒澆愁,帶著醉意參加記者會,對著媒體承認拍得不好。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她又做回演員,拍戲的時候偷偷關注其他導演是怎麼指揮的。

許知遠曾經評價張艾嘉,說她介入了臺灣的不同時代,卻一直沒有站在時代中央。1981年,注重現實主義傾向的臺灣新電影運動大幕將啟,張艾嘉正在新藝城公司擔任總監,和楊德昌合作拍電視劇《十一個女人》,她看到了楊德昌身上的才氣,對方跟她說想拍一部電影時,張艾嘉毫不猶豫,全力支持。新藝城的資金不夠,她就去中影公司拉贊助,楊德昌不喜歡中影的攝像設備,她就去幫忙找來知名攝影師杜可風。

那時楊德昌還沒有名氣,脾氣卻很大,開拍才兩個星期,就和杜可風在片場爭吵不斷,張艾嘉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後來杜可風被氣走,她急得焦頭爛額:追杜可風楊德昌不高興,留下來安撫楊德昌杜可風又有意見。

結束拍攝以後,這部《海灘的一天》成了楊德昌在新電影運動時期的代表作,張艾嘉則身心俱疲,辭職離開新藝城公司,打算換個地方重新開始。那時起,她開始對部分男導演的語言方式產生反感,能好好溝通的問題,幹嘛非要吼?

除了執導方式溫柔以外,張艾嘉拍攝的內容也更注重從女性的視角出發,那時她拍了《最愛》,探討女性之間的友情會不會因為愛上同一個男人而變質,這部電影被稱作張艾嘉「女性電影」的奠基之作,張艾嘉並不喜歡這個評價,她覺得「這些東西在男性導演看來是不太願意去碰的題材而已」。

之後漫長的導演生涯,張艾嘉一直在嘗試突破這個標籤,她拍職場、拍家庭、拍不同年齡段女人的生活困境,但除了討論文化夾縫中個人困境的作品《少女小漁》以外,其餘影片始終反響平平。

直到2017年,《相愛相親》上映,張艾嘉的視角猛然拔高,她不僅聚焦在個體女性身上,也把時代背景下女性的代際差異表現出來:因為一紙婚約,被束縛在鄉村裡苦等一生的老人,努力證明自己和已經與別人結婚生子的丈夫之間的愛情;丈夫出軌的中年女人,和父親的原配不斷拉鋸,想讓自己的父母合葬;年輕的女兒不理解老人和母親身上的困境,自己則陷在工作與愛情的矛盾之中。

這部電影入圍金馬獎,張艾嘉在接受採訪時說,這部戲裡最打動她的就是平凡,因為她也只是個平凡的女性。

3.愛的代價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張艾嘉曾承認,自己年輕時曾受蔣介石的孫子蔣孝武追求,也和臺灣導演楊德昌有過發展機會)

張艾嘉說,拍攝《相愛相親》給她最大的收穫,就是找回了「用愛情做所有事的動力」的感覺。

年輕的時候,張艾嘉一直在追尋愛情。她到美國讀中學時,恰逢嬉皮士文化流行,年輕人們穿著奇裝異服追求個性和自我價值,鼓吹情感自由。在臺灣,張艾嘉一直接受的是傳統中式教育,她很快被這種全新的社會風氣吸引,光著腳去馬路上散步,頭戴花環去中央公園唱鮑勃·迪倫、瓊·貝茲、瓊妮·米切爾,也開始和外國人談起戀愛。

後來被送回臺灣讀書,又輾轉到香港娛樂圈闖蕩,張艾嘉的感情生活越發豐富,用她好友、臺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張小燕的話說:「過一陣子就換成別人,再過一陣子怎麼又是另一個男人送她去機場」。

才出道,張艾嘉就和同屬嘉禾公司的男藝人金川有過緋聞,因為公司反對,張艾嘉乾脆解約,這段戀情夭折以後沒多久,她又高調宣佈和時任美聯社香港分社長的劉幼林結婚,而劉幼林大張艾嘉16歲。

和劉幼林在一起時,張艾嘉剛剛拿到金馬獎,她的精力被傾注在事業上,這和劉幼林期待的婚後生活差距甚遠,兩人只在一起短短三年,就決定協議離婚(兩人於1982年協議離婚並分居,1985年正式辦理離婚手續)。提起前夫,張艾嘉總是語帶愧疚:「他是個君子,是我不好,是我不成熟,心還未定下來」。

離婚以後,羅大佑出現了。兩人的相識源於一次合作,羅大佑經過朋友介紹為張艾嘉的電影配樂,他一開口,張艾嘉就有一種魔怔的感覺。羅大佑的嗓音,低沉又略帶哭腔,在當時的臺灣樂壇獨樹一幟,兩人很快相互吸引。

張艾嘉出現在羅大佑身邊時,她總是帶著笑意。羅大佑是那一代臺灣人的叛逆偶像,也是剛剛萌芽的臺灣「民歌運動」開路先鋒,在經濟大發展、戒嚴體制限制創作自由的環境下,他帶著專輯《之乎者也》出現在眾人面前,專輯文案寫著「歌曲審查之,通不通過乎,歌曲通過者,翻版盜印也」,劍鋒直指國民黨當局的文化管控。

一個是金馬影后,一個是樂壇新星,兩人成為鎂光燈矚目的焦點。羅大佑為她創作了不少歌,還把精心籌備的歌曲《童年》首次錄唱交給張艾嘉。前妻李烈看到這一對,不由感慨:「羅大佑好醜,張艾嘉怎麼會愛上他呢?」後來,張艾嘉說,那時她愛的,是和羅大佑在一起帶來的風光。

這段感情也不長久,1983年,兩人分手,羅大佑寫下《小妹》——小妹是張艾嘉曾經的暱稱。他在歌曲裡款款唱到:「該去的會去,該來的會來,命運不能更改」。

2007年,演唱會「閃亮的日子」上,羅大佑和張艾嘉再次同臺,他們身旁還站著李宗盛。李宗盛也為張艾嘉寫過歌,那首廣為傳唱的《愛的代價》,李宗盛說,這是他唯一一首寫到一半會流淚的歌。張艾嘉調侃李宗盛有沒有愛過她,李宗盛哈哈大笑,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寫這首歌的時候,他在想著張艾嘉,想她為什麼嫁給了別人。

4.爭議婚姻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為《相愛相親》做宣傳時,記者問張艾嘉如果婚姻中出現第三者怎麼辦,張艾嘉表示:「絕對不允許像她這樣的角色出現,因為我非常關心我先生」)

張艾嘉第一次獲得金馬獎,是靠電影《碧雲天》裡的碧菡一角。這部電影改編自瓊瑤早期同名作品,講的是女學生碧菡被繼母虐待,住進老師依雲家,依雲不孕,於是灌醉丈夫浩天,讓他與碧菡借腹生子,後來浩天對碧菡產生感情,依雲大怒,把碧菡逼走的奇情故事。影片的結局,碧菡離開一年後,託人將一個嬰兒送回依雲家,並附上一封信:「生命是愛,生命是喜悅,生命是希望」。

比起電影,現實裡張艾嘉的婚姻也不遑多讓。1990年,張艾嘉未婚先孕,媒體爭相猜測孩子生父是誰,她卻一直保持沉默,直到她抱著兒子走上婚禮,答案才揭曉——香港富商王靖雄。

王靖雄認識張艾嘉時,早已結婚多年,和前妻也生了兩個兒子。張艾嘉懷孕以後,王靖雄和前妻提出離婚,這段「小三擠走原配」的婚姻飽受媒體熱議,張艾嘉則多次對外表態:她很內疚,也沒想過王靖雄會為了她離婚。

或許是上一段婚姻帶來的教訓,在和王靖雄結婚以後,張艾嘉開始有意識地調整事業和家庭的比重,除了找時間和丈夫獨處、旅行以外,她也對兒子管教頗嚴:王令塵四歲就學會穿戴禮服,也練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後來張艾嘉帶著兒子去泰國做採訪,王令塵對著攝影機,奶聲奶氣地進行播報,成為當時出名的星二代。

2000年,張艾嘉美滿的家庭生活突然迎來陣痛。這年7月6日,她和王靖雄接到電話,一個年輕人威脅他們拿出2000萬港元,否則就將王令塵撕票。起初,兩人以為只是個惡作劇,並沒有當真,但天色漸晚,早該放學的兒子卻不見蹤影,外出搜尋無果後,夫妻兩才意識到問題嚴重,連忙報警。

之後幾天,張艾嘉提心吊膽,直到7月12日凌晨,她跟著一隊警員去藏匿王令塵的地點,把兒子平平安安抱到懷裡,又看到王令塵身旁,堆放著綁匪準備撕票後祭奠用的冥紙,張艾嘉嚇得痛哭出聲,決定帶兒子連夜飛往美國。

等張艾嘉母子離開香港,媒體們才得到風聲——為了避免重蹈臺灣白曉燕案的覆轍,張艾嘉和王靖雄做了嚴密的信息封鎖。各種新聞被炮製出來,繪聲繪色編排出王靖雄前妻之子因為不滿張艾嘉而蓄意報復、策劃綁架的故事。實際上,根據警方調查,綁匪是王家豪宅的三個裝修工人,看王令塵平常只有傭人陪著,這才動了歹意。

因為受驚過度,王令塵出現自閉和抑鬱症狀,張艾嘉不得不停下工作,陪在兒子身邊,遭此一難後,王令塵幾乎有十年時間沒再出現在鏡頭前。

2010年,張艾嘉參加一個慈善活動,眼尖的媒體發現她身旁跟著王令塵。此時的他,已經從一個小孩長成比張艾嘉高出一個頭的小夥子,只是依舊羞澀內斂,面對媒體時,幾乎不說話。同一年,張艾嘉憑藉電影《觀音山》再次入圍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部電影裡,她扮演常月琴,一個失去丈夫和兒子的中年女人。

劇中有一場戲令人印象深刻,常月琴坐進兒子車禍後留下的出租車內,打開音響,一首《藍蓮花》放著,在她兒子生前最後聽到的地方卡住,常月琴的眼淚奪眶而出,靜默,又孤獨。或許是有過險些失去兒子的經歷,那一刻,張艾嘉演活了常月琴。

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張艾嘉說,這部電影她拍得「很傷、很痛」。

5.不是美女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張艾嘉家世顯赫,外公魏景蒙是民國文人魏易之子,曾任臺灣「新聞局局長」,爺爺張子奇則擔任過國民政府治下「天津市市長」,電影《邪不壓正》中的藍青峰一角,就是以張子奇為原型)

出道幾十年,張艾嘉拿過金馬獎、金像獎、金紫荊獎,2018年還獲得年度華語電影盛典評出的「十大華語導演」,稱得上一棵藝壇常青樹。但用張艾嘉的話說,出道之初,她的起點並不高。

張艾嘉十幾歲時和母親到相館拍照,在鏡頭前面,她總找不到自在的感覺,母親在一旁說她:「你看你的樣子,一輩子都當不了明星」。張艾嘉的母親魏淑娟,是臺灣「新聞局局長」魏景蒙之女,年輕時被稱作臺灣最美名媛,張艾嘉後來也說過,自己不如母親漂亮。

和嘉禾公司簽約時,對方開給張艾嘉的評語是不上鏡,拿著評價,張艾嘉心裡想:「哦,原來自己不是美女」。導演丁善璽曾給張艾嘉寫信,要她出演《八百壯士》,劇中的這個角色要會游泳,張艾嘉為此天天跑去游泳館學游泳。誰知丁善璽很快又打來電話,說因為票房原因,中影公司決定啟用林青霞扮演這個角色,最終,張艾嘉只是受邀在這部影片裡演了一場戲。

那是港臺影視圈美女輩出的黃金時代。林青霞、林鳳嬌、胡茵夢、鐘楚紅等一干美女活躍於熒幕上。既然相貌方面不佔優勢,張艾嘉決定做「自己有能力做好的事」,她潛下心磨練演技,靠著出色的角色塑造能力,在影壇裡走出自己的路。

後來李翰祥拍《金玉良緣紅樓夢》,邀請張艾嘉和林青霞主演,原本是定張艾嘉演寶玉,林青霞演黛玉,結果到場一看,林青霞比她高出一截,只好臨陣換戲。劇中有一場黃梅調,林青霞對張艾嘉唱「你那櫻桃小嘴」,李翰祥對攝影師說趕緊拍她的嘴,攝影師反問:小嘴在哪兒?電影上映後,圈內人笑稱張艾嘉為闊嘴林黛玉。

那時張艾嘉已經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個劇本,對於外界的嘲諷,她沒有回應。張艾嘉的外公魏景蒙去世前,曾經留給她一段話:「人實役物,不可役於物;繪物娛己,不可娛人」。她的理解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2015年,嫁人息影的林青霞出現在臺北機場,媒體們一擁而上,採訪這位昔日的傳奇人物。與此同時,張艾嘉正在為自己的新作品《華麗上班族》做宣傳,這是一部把話劇改編後搬上銀幕的電影。在劇中,張艾嘉扮演一個職場強人,穿著華麗的露背紅裙和周潤發翩翩起舞,皮膚上屬於歲月的皺紋,並沒有讓她看起來蒼老,反而多出一種難言的韻味。

在接受採訪時,張艾嘉聽到媒體說,她是年輕人心目中的女神,這個稱呼並不招她喜歡:「我不太喜歡把一個人擺在神臺,也不喜歡被人家擺在神臺,因為我還活著」。

6.終

出身顯赫,男朋友個個是名人,影后張艾嘉如今成了藝壇常青樹

(張艾嘉很喜歡扶持新人,劉若英拜她為師,李心潔也受過她提攜,2017年,她還出演了青年導演畢贛的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

2017年,《相愛相親》上映以後,張艾嘉接受一家女性雜誌的視頻專訪,她還是一頭幹練短髮,臉上妝容不濃,眉毛畫得尤淡。笑起來,眼角會牽動出幾條明顯的尾紋。

張艾嘉對著鏡頭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太焦慮了,很多女孩急著結婚,歸根到底,是想要的太多,又缺乏自信。主持人反問,那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嗎?張艾嘉回答,生孩子是老天給女人的工作,但不想結婚生子也沒錯,只要「願意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並且認同自己的選擇」。

聊完感情,主持人話鋒一轉,又說到事業上:

「事業給女人帶來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張艾嘉毫不猶豫地回答:

「經濟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