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今年過年存200萬,每年5%,10年以後實際購買力會是多少?

理財迦


如果以200萬的存款,每年利息是5%的哈,你一年的定存收益為10萬,10年的總收益就是100萬!看似不錯的回報率,但是要知道目前中國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高達7.5%以上,並且未來大概率會繼續上揚,所以緊靠存款可能並不能跑贏通脹,只可能相對減少貶值的幅度,僅此而已!!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的通貨膨脹率為7.5%;2015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2.8%;2016年的通貨膨脹率為8.5%;2017年的通貨膨脹率為7.5%!


那麼根據一個平均值8.5%左右的通脹率來計算的話,扣除每年的理財年收益5%,最終你的存款也會受到3.5%的速度貶值。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看,假設擁有的是200萬資金,那麼在只是存款的前提下你每年貶值的比例為3.5%,這也就意味著

  • 5年下來,200萬本金和利息總和相當於現在的168萬元的購買力!
  • 10年下來,相當於現在140萬元的購買力。

  • 20年下來,相當於現在98萬元的購買力。

  • 30年下來,相當於現在68萬元的購買力。

  • 40年下來,相當於現在48萬元的購買力。

  • 50年下來,相當於現在34萬元的購買力。


所以說想要靠著存款跑贏通脹是不太現實的問題!並且未來的趨勢來看,存款利率會有所下降,而通脹數字卻會有所上升!也就是說時間越長你的購買力可能下降更多!!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通過計算可知,200萬按照5%的複利,十年後本利和共3293337元。

從上表格中可以看出2008年-2018年的這10年間,我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的趨勢很大,通過計算我們可以得出最近1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6%左右。


2018年的通貨膨脹率在1.5%-3%,現在我國對通貨膨脹率控制的較好,比如2017年的實際通貨膨脹率只有1.27%,遠遠低於最近十年6%,假如後面還能保持2%年的低通貨膨脹率。

那麼3293337元10年後的購買力是:3293337/(1+2%)*10=2690896元。實際購買力提升了69萬多。

所以我們存款利率跑不過通脹,通脹幾乎一直存在的前提下,能夠找一個合適的穩定的理財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老孫財經


這個問題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銀行存款有利息,通貨膨脹又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200萬元存銀行10年後,到底購買力會有多少呢?



一,銀行存款產生利息。

目前,我們可以在新興民營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中,找到利率大於5%的五年定期存款產品,比如億聯銀行、藍海銀行、長江商業銀行、振興銀行等。

假如按照題目中的假設,我們選擇五年定期存款,10年之內轉存一次,年利率為5%,那麼200萬元到期本息合計為312.5萬元。

二,通貨膨脹因素對貨幣購買力的影響。

貨幣購買力下降,主要原因是貨幣增發的速度超過了物質財富增長的速度,可以近似使用廣義貨幣M2增速減去人均GDP增速之差進行衡量。

根據過去10年(2009~2018)的歷史數據,計算M2增速減去GDP增速的結果,即通貨膨脹率約為2.4%。



如果我們只看2017g和2018這兩年的數據,M2增速分別為9.0%、8.1%,而GDP增速為6.8%、6.6%,二者之差為2.2%和1.5%,呈現逐漸縮小的趨勢。

基於經驗主義的做法,我們不妨預測:未來10年通貨膨脹率取值區間為1.5~2.4%。

按照這個預測數據,今天200萬元存銀行10年後到期本息和為312.5萬元,其實際購買力最小可能為3125÷(1+2.4%)^10=246萬元;最大可能為312.5÷(1+1.5%)^10=269萬元。

也就是說,貨幣不僅沒有貶值,反而購買力還增加了百分之二三十。

當然,以上結論是基於銀行存款利率5%大於通貨膨脹率這個基礎的。如果再次發生十多年前那種——貨幣增發速度20%以上,減去經濟增速,實際通貨膨脹率大於10%——的情況,結論就會完全相反。

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大國,在經濟總量基數日益增大的情況下,經濟可能會以比較合理的速度增長(比如6%多一點),由此貨幣增發速度也要適當(比如8%多一點),以便繼續保持溫和的通貨膨脹。說得明白一點,預估未來10年,不會像以往40年一樣,而更像是2017~2018年的延續。

與此同時,要想讓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選擇合適的投資渠道和理財產品,獲得一定收益,也顯得尤為重要。


顏開文


評判購買力一定要用綜合的角度來看,不要極端。

實際購買力有很多角度來評判,個人消費方向不同會對購買力的影響不一樣。

比如2000年前後,小麥的價格是7~8毛錢,現在價格僅不過1.2元左右。如果我們拿房價來比較,很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了20倍左右。

我們的銀行存款利息一般都是在5%上下浮動,2015年放開利率市場化以後,央行基準利率是2.75%,現在多數銀行是4%左右的利息。

我們如果按照5%的收益率,利滾利存10年,實際上10年後我們收益率高達63%。

如果10年的社會通脹情況達到63%,我們就跑贏了。

可是我們有不同的角度,比如我們看廣義貨幣M2的話,從08年到18年,貨幣總量增長了2.84倍。

如果我們從我們的錢佔社會錢的比例角度上來講,我們的錢會貶值74%。但實際上是這麼一個意思,現在的100萬元與現在貨幣總量的比值,和10年前100萬元與10年前貨幣總量的比值,數值上減少了74%。

但實際上購買力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只下降了25%左右。因為,我們的GDP產出增加了。

事實上就是這樣,錢增多的情況下GDP產出也增加,只要保持相同的比例,這樣就不會產生貨幣購買力貶值。

原先我們大家總共擁有100萬元,社會全部產出是100萬元的糧食,這種情況下形成的貨幣購買力是一元貨幣買一元糧食。

如果社會上變成了擁有500萬元的貨幣,社會產出的糧食變成了500萬元,如果能夠讓他全部消費的話,這種情況下仍然是一元貨幣購買一元糧食。

購買力沒有貶值。

實際上我們國家最近幾年控制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每年的漲幅是2%左右。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購買力貶值也就是每年2%,10年總共貶值22%。

實際上我們產生的利息是63%,這樣計算的話,我們貨幣購買力實際上增長了33.6%。所以,大家不用太緊張貨幣購買力的變化。

如果我們只看到房價這樣的極端物價,那麼就會失衡了。


暖心人社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告訴題主這得要看物價上漲指數或通貨膨脹率了;尤其要看實質的通貨膨脹率。

假如物價基本穩定,物價上漲指數低於5%,比如只有3%至4%;那麼200萬元,10年後本息可達300萬元,剔除物價上漲指數導致的貨幣貶值幅度60萬元至80萬元,那麼200萬元有可能相當現在的240萬元或220萬元購買力。

通常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存在的,一般隨著貨幣發行速度增長,實質通貨膨脹率會遠過多大於名義通貨膨脹率的。如果通貨膨脹率為8%或10%,那麼200萬元存款10年後貶值的幅度為160萬元或200萬元,那麼10年後200萬元有可能只相當現在的140萬元或100萬元。

在當前紙幣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現狀情況下,貨幣貶值是一定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開偉觀察


以這幾年(2014-2017)的通貨膨脹率來看,平均值在8.5%,200萬存款,年利率5%,對沖後還有-3.5%,也就是說,你的存款以每年3.5%的比例減少,這還不算10年時間通貨膨脹率繼續上漲。10年後你的200萬還有大約130萬的購買力就不錯了。


不帥的髮型師


可以考慮政府基建類的信託項目,風險相對較低,年化收益在8.5%左右,歡迎交流。


賣信託的小夥子


我有錢也不會存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